盡管經曆了戰國的禮樂崩壞,但是在某些方麵,古人和現代人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


    麵對這樣的情況,張遼想出來的是找一個借口,來將進攻周瑜的事情變得“合理”,比如過去大漢使者的一些所作所為,隻不過這一切用在“內戰”上似乎有些不妥,大家都是大漢的子民,這樣的小花招根本說服不了天下的人。


    半部論語可以治理天下,同樣,半部英劇也可以治理天下,董仲穎從來沒有想過過去當做休閑放鬆的喜劇,也有他用得到的時候。


    董仲穎想著的是切香腸。


    “如果我們的軍隊靠近作唐四十裏,對麵的軍隊會有什麽反應呢?”董仲穎問道。


    “對方不會冒險攻擊我們,因為我們在自己的控製區,如果對方攻擊我們,道義就在我們這一邊。”張遼迴答。


    “如果我們的軍隊靠近作唐三十裏,周瑜的軍隊會攻擊我們嗎?”董仲穎又問道。


    張遼迴答:“不會,雖然這裏已經很接近雙方的界線了,但是依然在我們的控製區之中。”


    “如果我們的軍隊靠近作唐二十裏,周瑜的軍隊會攻擊我們嗎?”董仲穎又問道。


    這時候,張遼迴答這個問題的就猶豫了一下:“可能不會,因為雖然我們的軍隊越線了,但是我們離邊界線還是很接近的,這時候隨便用一個借口就可以敷衍出去,真的打起來誰對誰錯就說不清了。”


    “更何況,如果周瑜不在,那麽對方的主帥必然不會挑起和我們的戰鬥,這不是他可以決定的。”


    聽到張遼的話語,董仲穎問出了更為關鍵的問題:“如果我們在作唐二十裏展開攻擊隊形,做出一副要攻擊周瑜軍隊的樣子,周瑜的軍隊會反擊嗎?”


    張遼這時候徹底沒有迴答了,因為他也不知道董仲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麽。


    不過他知道董仲穎的這種做法一定會奏效,甚至如果周瑜的軍隊不理睬,隻要讓他的軍隊進入了戰鬥隊形,一旦周瑜對高順展開襲擊的消息傳來,他在戰鬥之中也可以占據優勢。


    張遼的軍隊開始按照董仲穎的“計劃”行動了,在他的軍隊靠近作唐四十裏的時候,張遼果斷讓自己的軍隊紮下營寨。


    果然,對麵周瑜軍隊的主帥陳武,派參軍闞澤為使者,前來到張遼的營中探聽董軍的虛實。


    聽聞有孫家的使者來訪,董仲穎拒絕了和使者會晤,將這一切交給了張遼,按照董仲穎的說法,孫家的使者是什麽檔次,怎麽可能和他見麵。


    進入營帳,雙方見禮之後,闞澤就開始質問張遼說道:“在經曆了渭水之盟後,你們和我們就都是大漢朝廷的官員,好比一家人,但我卻聽聞你們接近了作唐,這是為什麽呢?”


    張遼應答道:“我認為你們屯兵作唐,而我們接近作唐,都是為了適應形勢的恰當做法,不值得互相追問。”


    對於張遼的迴答,闞澤隻能夠哈哈大笑道:“我們這樣做是為了天下的公義。”


    張遼也同樣報以大笑的迴答:“我們這樣做也同樣是為了天下的公義。”


    於是觥籌交錯,賓主盡歡。


    結果等闞澤迴到了陳武的大營後,張遼的軍隊又一次開始了行軍,這一次他的軍隊在作唐的三十裏處下寨了。


    剛迴到大營的闞澤沒有休息幾天,又一次前來拜訪張遼。


    這一次他問道:“之前您屯兵在作唐四十裏處,可以說是為了天下大義,現在您屯兵在作唐三十裏處這又是為什麽呢?”


    張遼迴答道:“我軍所處的位置是否在我方的地界之中?”


    闞澤說道:“我聽聞鄉間有歌謠傳唱,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您屯兵所在的位置是否有瓜田李下之嫌呢?”


    張遼又一次哈哈大笑:“秦王為人妥妥當當,是天下有名的豪傑之士,我的品德雖然比不上秦王,但是絕對不是那種簽訂了盟約,盟約的字跡未幹,而去偷襲同盟之人。現在我屯兵作唐三十裏處,您卻擔憂我的軍隊會來偷襲你們,豈不是你們自己內心深處對於這件事情有所想法。”


    對於張遼的話語,闞澤沒有辦法迴答,隻能和張遼作別而去,這一次,他連酒宴也沒有參加。


    張遼在作唐的三十裏處等待了兩天,然後將軍隊開赴到了離作唐的二十裏處,安營紮寨。


    這一次闞澤坐不住了,他騎著一匹快馬,衝入了張遼的營中,質問張遼的用意。


    他說道:“將軍所在的地界似乎是我主的地界,將軍的所作所為是否想要背盟否?”


    張遼再一次哈哈大笑:“過去《列子》上有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便觀察那人,看那人走路的樣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臉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聽他的言談話語,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一不像偷斧子的。’現在您的情況也是一樣的,您的心中認定了我們的軍馬想要偷襲於你們,自然覺得我的所作所為像要襲擊你們一樣。”


    闞澤這一次堅持說道:“但是您的行為的確和背盟沒有什麽差別了,未經允許而踏入他人的領地,這和入侵又有什麽區別?”


    張遼看著闞澤的眼睛問道:“你是否是大漢的臣子?”


    闞澤迴答說:“我自然是。”


    張遼繼續說道:“我也一樣。但你的言語之中似乎沒有將自己當做大漢的臣子,這是不忠。構陷一個對於大漢朝廷忠心耿耿之人,這是不義,我的劍專門斬殺不忠不義之人。”


    說著張遼的手按在了劍柄之上。


    闞澤施了一個禮說道:“將軍,請原諒我,這是我言語上的過失。”


    說客是不怕死的,但是說客害怕帶著壞名聲去死。


    看到闞澤服軟,張遼繼續說道:“你們不要小看我,在我看來你們的軍隊我用八百騎兵足矣,何須動用我手上的大軍。”


    等闞澤走了之後,張遼擦了一把汗說道:“李肅的工作真不是常人能夠做的,這樣的工作比上場廝殺還要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呆呆兩腳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呆呆兩腳獸並收藏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