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劉琮的勇氣
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 作者:呆呆兩腳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琮不明白,自己好好的一個小朋友,最終怎麽會莫名其妙進入荊州權力的中樞。
不一會兒,蔡夫人就帶著劉琮出現在了眾人的麵前,而蔡瑁也很“懂事”的讓出了主位。
看著出現的劉琮,宋忠說道:“我聽聞劉景升的次子劉琮從小機敏過人,現在一見果然如此。”
機敏過人,指的是在大事情上充分信任自己的母親,能夠聽從正確的意見。
聽到宋忠的話語,劉琦有些嗤之以鼻。他清楚的知道,在過去的很長時間劉琮如果做了好事,事情再小也會被傳出去;劉琮如果犯了錯,過錯再大也會被掩蓋。
蔡夫人和她身邊的人在不遺餘力的吹捧著劉琮,想要取代他的地位。
看著劉琦那不屑的表情,蔡瑁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表示,現在他所要做的事情是快點將事情定下來,將劉琮扶上位置。
“好了,現在劉荊州病重,我認為劉琮公子可以暫時主持大局。”蔡瑁並沒有多說什麽,反而直接了當的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劉琦的臉色變了,本來他和他的“朋友”準備了一整套的說辭,什麽“自古廢長立幼,是取亂之道。違背祖宗法度,也許會招致禍端。”之類的,甚至他還打算舉胡亥的例子來駁斥蔡瑁的種種言論。
隻是他沒有想到,蔡瑁連裝都不打算裝一下了。
“你!”劉琦站了起來,想要怒斥蔡瑁。
蔡瑁像是沒有看到他一樣,反而對著眾人說道:“我認為劉琮可以成為劉荊州的繼承人,誰讚成,誰反對?”
眾人一時之間噤若寒蟬,沒有任何一個人接口,他們沒有想到蔡瑁的話語這麽直接。
張允站出來道:“異度,這件事情你們兄弟怎麽看?”
蒯越笑著說道:“現在董仲穎的大軍在城外,我不關心誰成為劉景升的繼承人,我關心的是誰可以解決荊州的亂事。”
蔡瑁聽了蒯越的話語笑了,雖然蒯越沒有直接了當的表示支持,但是蒯越沒有說退敵,而是解決,投降也是解決方法的一種。
張允又問陳震說:“陳震,這件事情你怎麽看?”
陳震的臉色有些難看,他之前可是直接站隊的劉琦。
“我的身體不舒服,想要迴去休息。”他迴答說。
蔡瑁聽到了陳震的話語關心的說道:“身體不舒服可是要注意的,將來你還要為劉琮公子效力的。”
說著蔡瑁拍了拍手,從屏風的後麵走出來幾個士兵,身上全部都穿戴著鎧甲。
蔡瑁吩咐這幾個士兵說:“快點扶孝起迴家休息。”
士兵領令帶著陳震離開了。
對於陳震的識相,蔡瑁和張允很是滿意,心裏不同意投棄權就可以了,實在看不下去可以離開,他們又不是不講理的人。
“你安敢在議事堂中安置甲士。”劉琦指著蔡瑁說道。
蔡瑁笑著迴答說:“現在秦王陳兵於襄陽城之外,城中人心惶惶,我安排一些甲士,自然是為了安定人心,防備著那些宵小之徒。”
說完蔡瑁盯著劉琦,似乎話語中的宵小之徒有所指。
劉琦卻拔出了自己的佩劍,指著蔡瑁說道:“我父親單騎入荊州,黃巾、宗賊偃旗息鼓,世家大族無不以我父之命是從。現在你們這些荊州的豪族卻想要妄議我父親的繼承人,奪取荊州的基業。雖然我的才幹不如我的父親,但是我卻又和我父親一樣的勇氣。”
他停了一停,對蔡瑁和張允說道:“如果你們想要立劉琮為繼承人也可以,隻不過你們要先殺了我。”
“好!我也願意站出來。”議事廳中有人叫好,眾人視之,原來是霍峻,他是南郡枝江人,他曾在鄉裏召集家族武裝千餘人。
後來他被劉表所征辟,成為中郎將,雖然經曆了襄陽之敗,但是他的部曲大部分都保存了下來。
“為人臣而不能保全境土,而思慮投敵,恥辱也。”文聘說道,“這一次我覺得劉琦公子說得對,廢長立幼不是蔡瑁、張允,你們兩個人可以說的算的。”
有了霍峻和文聘挑頭,有些人也不願意沉默下去了,他們也紛紛的譴責了蔡瑁和張允。
反正天塌了有挑頭的這幾個頂著,蔡瑁和張允總不見得將整個荊州人全部殺光。
蔡瑁和張允的臉色有些難看了,他們發現事情已經脫離了他們的掌控。他們這才想起了之前喝酒之前賈詡給予他們的告誡。
“如果不想要殺人,就不要安排甲士。安排甲士而不殺,隻會激起別人的血氣,事情反而變得棘手了。”
蔡瑁的手握著自己的佩劍,他想要下令將文聘和霍峻殺死。但是他的心中很是猶豫,真的動手了恐怕一切都會變得徹底失控了。
他有些後悔沒有聽從賈詡徐徐圖之的建議,而是選擇了以勢壓人的方法。
在這個時候,有傳令兵進入了議事廳,打斷了劍拔弩張的氛圍。
“出了什麽事情了?”蔡瑁問道。
“董軍出動了,他們似乎準備攻城,帶隊的是董字旗。”
聽到斥候的消息,整個議事廳中亂成了一團。
而這時候又有一個斥候闖了進來,帶來了一個另外的消息,“確認了對方的主將是董仲穎,現在董仲穎已經親自出馬,希望襄陽的主將前去答話。”
“誰去答話?”蔡瑁問道。
這時候蔡夫人按了一下劉琮的小腿,劉琮突然說道:“我是劉景升的兒子,自然我去。”
雖然他的話語聽上去不堅定,也有些幼稚,但是卻讓在場的眾人很是感動。
“你就不怕董仲穎殺了你,聽說董仲穎箭法如神,過去曾經轅門射戟,調停了黃祖和呂布的爭端。”文聘問道。
“怕,但是我是劉景升的兒子。”劉琮迴答說。
於是眾人沒有說話,似乎默認了這樣的一個事實。
即使是劉琦這時候也沒有辦法反對這樣的事情。
劉琮悄悄的問自己的母親:“母親,董仲穎不會殺了我吧。”
蔡夫人給了劉琮一個安心的眼神,“要叫董公。”
不一會兒,蔡夫人就帶著劉琮出現在了眾人的麵前,而蔡瑁也很“懂事”的讓出了主位。
看著出現的劉琮,宋忠說道:“我聽聞劉景升的次子劉琮從小機敏過人,現在一見果然如此。”
機敏過人,指的是在大事情上充分信任自己的母親,能夠聽從正確的意見。
聽到宋忠的話語,劉琦有些嗤之以鼻。他清楚的知道,在過去的很長時間劉琮如果做了好事,事情再小也會被傳出去;劉琮如果犯了錯,過錯再大也會被掩蓋。
蔡夫人和她身邊的人在不遺餘力的吹捧著劉琮,想要取代他的地位。
看著劉琦那不屑的表情,蔡瑁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表示,現在他所要做的事情是快點將事情定下來,將劉琮扶上位置。
“好了,現在劉荊州病重,我認為劉琮公子可以暫時主持大局。”蔡瑁並沒有多說什麽,反而直接了當的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劉琦的臉色變了,本來他和他的“朋友”準備了一整套的說辭,什麽“自古廢長立幼,是取亂之道。違背祖宗法度,也許會招致禍端。”之類的,甚至他還打算舉胡亥的例子來駁斥蔡瑁的種種言論。
隻是他沒有想到,蔡瑁連裝都不打算裝一下了。
“你!”劉琦站了起來,想要怒斥蔡瑁。
蔡瑁像是沒有看到他一樣,反而對著眾人說道:“我認為劉琮可以成為劉荊州的繼承人,誰讚成,誰反對?”
眾人一時之間噤若寒蟬,沒有任何一個人接口,他們沒有想到蔡瑁的話語這麽直接。
張允站出來道:“異度,這件事情你們兄弟怎麽看?”
蒯越笑著說道:“現在董仲穎的大軍在城外,我不關心誰成為劉景升的繼承人,我關心的是誰可以解決荊州的亂事。”
蔡瑁聽了蒯越的話語笑了,雖然蒯越沒有直接了當的表示支持,但是蒯越沒有說退敵,而是解決,投降也是解決方法的一種。
張允又問陳震說:“陳震,這件事情你怎麽看?”
陳震的臉色有些難看,他之前可是直接站隊的劉琦。
“我的身體不舒服,想要迴去休息。”他迴答說。
蔡瑁聽到了陳震的話語關心的說道:“身體不舒服可是要注意的,將來你還要為劉琮公子效力的。”
說著蔡瑁拍了拍手,從屏風的後麵走出來幾個士兵,身上全部都穿戴著鎧甲。
蔡瑁吩咐這幾個士兵說:“快點扶孝起迴家休息。”
士兵領令帶著陳震離開了。
對於陳震的識相,蔡瑁和張允很是滿意,心裏不同意投棄權就可以了,實在看不下去可以離開,他們又不是不講理的人。
“你安敢在議事堂中安置甲士。”劉琦指著蔡瑁說道。
蔡瑁笑著迴答說:“現在秦王陳兵於襄陽城之外,城中人心惶惶,我安排一些甲士,自然是為了安定人心,防備著那些宵小之徒。”
說完蔡瑁盯著劉琦,似乎話語中的宵小之徒有所指。
劉琦卻拔出了自己的佩劍,指著蔡瑁說道:“我父親單騎入荊州,黃巾、宗賊偃旗息鼓,世家大族無不以我父之命是從。現在你們這些荊州的豪族卻想要妄議我父親的繼承人,奪取荊州的基業。雖然我的才幹不如我的父親,但是我卻又和我父親一樣的勇氣。”
他停了一停,對蔡瑁和張允說道:“如果你們想要立劉琮為繼承人也可以,隻不過你們要先殺了我。”
“好!我也願意站出來。”議事廳中有人叫好,眾人視之,原來是霍峻,他是南郡枝江人,他曾在鄉裏召集家族武裝千餘人。
後來他被劉表所征辟,成為中郎將,雖然經曆了襄陽之敗,但是他的部曲大部分都保存了下來。
“為人臣而不能保全境土,而思慮投敵,恥辱也。”文聘說道,“這一次我覺得劉琦公子說得對,廢長立幼不是蔡瑁、張允,你們兩個人可以說的算的。”
有了霍峻和文聘挑頭,有些人也不願意沉默下去了,他們也紛紛的譴責了蔡瑁和張允。
反正天塌了有挑頭的這幾個頂著,蔡瑁和張允總不見得將整個荊州人全部殺光。
蔡瑁和張允的臉色有些難看了,他們發現事情已經脫離了他們的掌控。他們這才想起了之前喝酒之前賈詡給予他們的告誡。
“如果不想要殺人,就不要安排甲士。安排甲士而不殺,隻會激起別人的血氣,事情反而變得棘手了。”
蔡瑁的手握著自己的佩劍,他想要下令將文聘和霍峻殺死。但是他的心中很是猶豫,真的動手了恐怕一切都會變得徹底失控了。
他有些後悔沒有聽從賈詡徐徐圖之的建議,而是選擇了以勢壓人的方法。
在這個時候,有傳令兵進入了議事廳,打斷了劍拔弩張的氛圍。
“出了什麽事情了?”蔡瑁問道。
“董軍出動了,他們似乎準備攻城,帶隊的是董字旗。”
聽到斥候的消息,整個議事廳中亂成了一團。
而這時候又有一個斥候闖了進來,帶來了一個另外的消息,“確認了對方的主將是董仲穎,現在董仲穎已經親自出馬,希望襄陽的主將前去答話。”
“誰去答話?”蔡瑁問道。
這時候蔡夫人按了一下劉琮的小腿,劉琮突然說道:“我是劉景升的兒子,自然我去。”
雖然他的話語聽上去不堅定,也有些幼稚,但是卻讓在場的眾人很是感動。
“你就不怕董仲穎殺了你,聽說董仲穎箭法如神,過去曾經轅門射戟,調停了黃祖和呂布的爭端。”文聘問道。
“怕,但是我是劉景升的兒子。”劉琮迴答說。
於是眾人沒有說話,似乎默認了這樣的一個事實。
即使是劉琦這時候也沒有辦法反對這樣的事情。
劉琮悄悄的問自己的母親:“母親,董仲穎不會殺了我吧。”
蔡夫人給了劉琮一個安心的眼神,“要叫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