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襄陽之戰
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 作者:呆呆兩腳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遼和劉琦兩個都是厚道人,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放別人鴿子。
雙方的軍隊準時造飯,準時出發,在約定決戰的時間,雙方就已經排好了陣列。
劉琦的陣列排的中規中矩,除了作為後陣的軍隊有些多之外,沒有任何和兵書上不同的地方,唯一有些不同的是,那就是兵力較多的他們反而采用了偏重防禦的陣列。
張遼的陣列則排著相對隨意的多。
作為全軍統帥的他位置相當靠前,緊緊跟在張繡的前軍之後。而段煨則帶著一萬多人,作為後軍壓陣。
張繡的前軍、張遼的中軍和段煨的後軍人數總共不到三萬人。
張遼幾乎放棄了自己的左右兩翼,排在他左右兩翼的基本就是那些前宗賊或者從各種各樣地方找來的雜牌軍,即使是西域騎士或者是荊州勇士,在這些人之中也稱得上精銳。
“愚蠢。”看到劉琦的布置,張遼做出了這樣的一個評價。
劉琦的陣型好比雙手抱住自己的頭,等著別人攻擊,賭的就是別人打不死他,最後活活累死自己。
而作為沙場的老將,王威也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張遼的左右兩翼基本沒有什麽戰鬥力,這就說明了他將自己全部的實力都集中在了一點之上,如果自己被動防守,那麽主動權就完全交到了張遼的手上。
於是他對劉琦說道:“現在對麵的陣型兩翼薄弱,如果我們用精銳的軍隊衝擊對方兩翼,或許會取得不錯的戰果。”
王威剛想要下令,劉琦卻拉住他說:“王將軍且慢。”
看著王威的疑惑表情劉琦說:“那這樣的風險有多少呢?”
王威想了想迴答:“雖然對麵的旗號之中隻有張遼,但是張遼作為董仲穎的心腹,很少離開董仲穎,說不定董仲穎自然就在軍隊。”
劉琦想了想說:“我們的目標隻是和對手打成平手,既然這件事情的風險這麽高,那麽還是算了吧,我聽說董仲穎擅長用兵,說不定就是他調動我們的陷阱。”
王威繼續勸說道:“機會是稍縱即逝的,處事一定要果斷,不能錯過了大好良機。要知道,兵貴神速,機不可失。或許這隻是張遼的一時疏忽,我們必須在他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趁著現在的大好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下子攻到破他的兩翼,這才是用兵的上策。”
劉琦的臉上依然很猶豫。
看到劉琦的猶豫,王威知道他勸說有一定的效果了,於是他繼續說道:“我們投入的兵力不足五千,即使損失也就是損失了五千,對於我們來說並不大,如果我們能夠擊潰張遼的左右兩翼,取得了很大的戰果,即使我們的正麵被張遼所擊潰,我們也能夠堂堂正正的說,我們和張遼打平了。”
劉琦於是對王威說:“您果然是沙場的宿將,下令吧。”
王威一邊準備調動軍隊,一邊在心中暗暗感歎,這場仗不好打了,本來說好的所有指揮權歸他,而現在劉琦卻是插手了指揮,恐怕軍隊的調動會有很大的問題。
王威還沒有完成軍隊的調動,張遼已經發動了攻擊。
除了張繡的前軍,就連張遼的中軍也投入了戰鬥之中。
當先的是涼州騎兵,雖然這些涼州騎兵比不上近衛騎兵,但是這些喊著烏拉的騎兵依然很輕鬆的衝開的劉琦軍隊的陣型,隨後那些跟進的步兵擴大了突破的口子。
真正造成荊州軍隊很大殺傷的竟然是兩翼的那些“雜牌軍”,看到劉琦根本沒有來得及對自己的兩翼動手,張遼甚至連“兩翼”都不需要了,將這些人投入了進攻之中。
這些人攻堅不行,這些人相持不行,甚至這些人防守也不行。但是這些人在痛打“落水狗”方麵,卻不是一般的行。
張姆斯一馬當先,砍倒了一個又一個背對著他的“勇士”,讓他想起了過去跟著北宮伯玉這個大統領時候的“光輝歲月”。庫鐵匠的“荊州勇士”此刻也變成了真正的勇士,幾個之前還是流民的勇士麵對著人數數倍於他們的敵人敢於主動進攻,甚至還喊出了“你們還敢還手”的口號。
張遼的突破隨著王威投入預備隊戛然而止,隨著一聲令下,張遼的軍隊開始迴撤,重新重整陣型,看上去像是要準備下一輪的衝擊。
“要撤了。”王威準備要鳴金收兵了,雖然很大的可能是張遼也沒有更大的餘力發動下一輪的衝擊,但是他完全不敢賭這樣的事情。
現在撤退是小敗。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劉琦對王威說道,“張遼沒有趁機擴大戰果,顯然他已經沒有了再戰之力。過去我聽說董仲穎擅長抓住戰機,不如這一次我當效仿董仲穎,突襲敵軍。”
王威還沒有來得及阻止劉琦,就看到劉琦帶著五百多名親衛,開始向張遼的旗號衝擊。
張姆斯的騎士追擊的太深了,聽到收兵的命令時候還在爭奪一些“土特產”,自然就落在了軍隊的後麵。看到衝過來的劉琦,他當即做出了一個愧對祖宗的決定,跑。
於是西域的騎士跑路了。
同樣荊州勇士也顯出了他們的原形,
“非我之敵!”劉琦很是得意,他看到張遼的旗幟離他不遠了。
“哦?”看到這樣的情況,張遼有些意外,他笑了。
勇氣和魯莽隻有一線之差,而這差的一線就是經驗、能力、勇武以及對於戰局的判斷了。
“學我者死。”張遼看到斜刺之中殺出的張繡,他親自擂鼓,鼓舞著士氣。
整個荊州軍隊開始了衝鋒,因為王威知道,劉琦如果死了,一切都結束了。
隨著張繡的到來,劉琦的處境一下子變得困難了,他手下的親衛也死了一大半,在這個危急的時刻,王威到了,救出了劉錡,隻不過他自己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最終迴到襄陽城的軍隊十不存一。
當得知張遼贏了之後,董仲穎一臉不出我所料的表情。
而得知張遼贏的過程之後,董仲穎不由的嘟囔了一句,“打平即出線,嗬嗬。”
雙方的軍隊準時造飯,準時出發,在約定決戰的時間,雙方就已經排好了陣列。
劉琦的陣列排的中規中矩,除了作為後陣的軍隊有些多之外,沒有任何和兵書上不同的地方,唯一有些不同的是,那就是兵力較多的他們反而采用了偏重防禦的陣列。
張遼的陣列則排著相對隨意的多。
作為全軍統帥的他位置相當靠前,緊緊跟在張繡的前軍之後。而段煨則帶著一萬多人,作為後軍壓陣。
張繡的前軍、張遼的中軍和段煨的後軍人數總共不到三萬人。
張遼幾乎放棄了自己的左右兩翼,排在他左右兩翼的基本就是那些前宗賊或者從各種各樣地方找來的雜牌軍,即使是西域騎士或者是荊州勇士,在這些人之中也稱得上精銳。
“愚蠢。”看到劉琦的布置,張遼做出了這樣的一個評價。
劉琦的陣型好比雙手抱住自己的頭,等著別人攻擊,賭的就是別人打不死他,最後活活累死自己。
而作為沙場的老將,王威也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張遼的左右兩翼基本沒有什麽戰鬥力,這就說明了他將自己全部的實力都集中在了一點之上,如果自己被動防守,那麽主動權就完全交到了張遼的手上。
於是他對劉琦說道:“現在對麵的陣型兩翼薄弱,如果我們用精銳的軍隊衝擊對方兩翼,或許會取得不錯的戰果。”
王威剛想要下令,劉琦卻拉住他說:“王將軍且慢。”
看著王威的疑惑表情劉琦說:“那這樣的風險有多少呢?”
王威想了想迴答:“雖然對麵的旗號之中隻有張遼,但是張遼作為董仲穎的心腹,很少離開董仲穎,說不定董仲穎自然就在軍隊。”
劉琦想了想說:“我們的目標隻是和對手打成平手,既然這件事情的風險這麽高,那麽還是算了吧,我聽說董仲穎擅長用兵,說不定就是他調動我們的陷阱。”
王威繼續勸說道:“機會是稍縱即逝的,處事一定要果斷,不能錯過了大好良機。要知道,兵貴神速,機不可失。或許這隻是張遼的一時疏忽,我們必須在他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趁著現在的大好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下子攻到破他的兩翼,這才是用兵的上策。”
劉琦的臉上依然很猶豫。
看到劉琦的猶豫,王威知道他勸說有一定的效果了,於是他繼續說道:“我們投入的兵力不足五千,即使損失也就是損失了五千,對於我們來說並不大,如果我們能夠擊潰張遼的左右兩翼,取得了很大的戰果,即使我們的正麵被張遼所擊潰,我們也能夠堂堂正正的說,我們和張遼打平了。”
劉琦於是對王威說:“您果然是沙場的宿將,下令吧。”
王威一邊準備調動軍隊,一邊在心中暗暗感歎,這場仗不好打了,本來說好的所有指揮權歸他,而現在劉琦卻是插手了指揮,恐怕軍隊的調動會有很大的問題。
王威還沒有完成軍隊的調動,張遼已經發動了攻擊。
除了張繡的前軍,就連張遼的中軍也投入了戰鬥之中。
當先的是涼州騎兵,雖然這些涼州騎兵比不上近衛騎兵,但是這些喊著烏拉的騎兵依然很輕鬆的衝開的劉琦軍隊的陣型,隨後那些跟進的步兵擴大了突破的口子。
真正造成荊州軍隊很大殺傷的竟然是兩翼的那些“雜牌軍”,看到劉琦根本沒有來得及對自己的兩翼動手,張遼甚至連“兩翼”都不需要了,將這些人投入了進攻之中。
這些人攻堅不行,這些人相持不行,甚至這些人防守也不行。但是這些人在痛打“落水狗”方麵,卻不是一般的行。
張姆斯一馬當先,砍倒了一個又一個背對著他的“勇士”,讓他想起了過去跟著北宮伯玉這個大統領時候的“光輝歲月”。庫鐵匠的“荊州勇士”此刻也變成了真正的勇士,幾個之前還是流民的勇士麵對著人數數倍於他們的敵人敢於主動進攻,甚至還喊出了“你們還敢還手”的口號。
張遼的突破隨著王威投入預備隊戛然而止,隨著一聲令下,張遼的軍隊開始迴撤,重新重整陣型,看上去像是要準備下一輪的衝擊。
“要撤了。”王威準備要鳴金收兵了,雖然很大的可能是張遼也沒有更大的餘力發動下一輪的衝擊,但是他完全不敢賭這樣的事情。
現在撤退是小敗。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劉琦對王威說道,“張遼沒有趁機擴大戰果,顯然他已經沒有了再戰之力。過去我聽說董仲穎擅長抓住戰機,不如這一次我當效仿董仲穎,突襲敵軍。”
王威還沒有來得及阻止劉琦,就看到劉琦帶著五百多名親衛,開始向張遼的旗號衝擊。
張姆斯的騎士追擊的太深了,聽到收兵的命令時候還在爭奪一些“土特產”,自然就落在了軍隊的後麵。看到衝過來的劉琦,他當即做出了一個愧對祖宗的決定,跑。
於是西域的騎士跑路了。
同樣荊州勇士也顯出了他們的原形,
“非我之敵!”劉琦很是得意,他看到張遼的旗幟離他不遠了。
“哦?”看到這樣的情況,張遼有些意外,他笑了。
勇氣和魯莽隻有一線之差,而這差的一線就是經驗、能力、勇武以及對於戰局的判斷了。
“學我者死。”張遼看到斜刺之中殺出的張繡,他親自擂鼓,鼓舞著士氣。
整個荊州軍隊開始了衝鋒,因為王威知道,劉琦如果死了,一切都結束了。
隨著張繡的到來,劉琦的處境一下子變得困難了,他手下的親衛也死了一大半,在這個危急的時刻,王威到了,救出了劉錡,隻不過他自己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最終迴到襄陽城的軍隊十不存一。
當得知張遼贏了之後,董仲穎一臉不出我所料的表情。
而得知張遼贏的過程之後,董仲穎不由的嘟囔了一句,“打平即出線,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