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李傕的提議
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 作者:呆呆兩腳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同董仲穎說的一樣,真的一切都變好了。
當聽聞秦王的旗幟飄揚在了李傕的營地之上的時候,袁劉聯軍立刻停止了他們的動作。即使莽撞如張飛這樣的人物,現在也乖乖的躲在長桓的營地,在搞清楚董仲穎的目標之前,絕對不會去襲擊董仲穎的糧道和後路。
至於紀靈,聽說董仲穎親自來到了李傕的軍中之後,他所做的就隻剩下了一件事情了,那就是不停加固自己的營帳,甚至還寫信給袁術,讓他做好隨時隨地接應定陶敗軍的準備。
“秦王恐怖如斯。”這是所有李傕軍中之人的想法,董仲穎僅僅憑借著自己的名聲,就讓之前覺得棘手的劉袁聯軍終止了自己的行動,將主動權抓迴到了自己的手上。
“秦王神威,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做?”秦王的威望已經很大了,在李傕的心中甚至超過了巫女,他這一次連巫女都沒有問,就直接問董仲穎。
因為事情已經如同董仲穎的話語一樣應驗了,接下來就看秦王有什麽樣新的計劃了。
李傕不認為董仲穎會什麽都不做,因為即使是他都知道,雖然他們拿下了主動權,但是這個主動權是隻有一時的主動,如果他們什麽都不做,劉袁聯軍一定會采取行動的。
關鍵是做什麽?
董仲穎也不知道做什麽,軍事地圖在他的眼中也就比抽象畫好了那麽一點點,他在穿越過來之後也想要努力學習過,甚至他還楊阜、張白騎兩個人一起討論過如何用兵。
隻是他的資質或多或少有那麽一點點問題,在他的眼中用兵和高等數學沒有什麽兩樣,是很助眠的。
當然他的“學習”也留下一些東西,若幹年後,楊阜根據張白騎所說記錄下來了一本兵書,叫做《問對》,書中開宗明義,說的就是秦王和張白騎討論用兵的事情,在很多年之後,成為了武經中重要的一部著作。
董仲穎知道,這時候他做出一個錯誤的決定也比什麽都不做都強,擺在他麵前的隻有兩個選項,打劉備,或者是打紀靈。
劉備的兵少,但是關張勇猛,紀靈的兵多,這兩個人都不好打。於是他招來李傕問道:“現在我準備攻打劉備或者紀靈其中之一,你覺得誰更好打一些?”
李傕迴答道:“秦王您英明神武,用兵之能霍衛不及,或隻有古之太公可以與你匹敵,劉備老革也,紀靈庸才也,秦王如果您請兵擊之,必可一戰而破,無論紀靈或是劉備都不是您的對手。”
李傕吹了很多的彩虹屁,卻沒有說出最為關鍵的信息應該打誰。
於是董仲穎隻能繼續問道:“如果讓你帶軍,你會打誰?”
李傕沒有迴答,等了很久才說道:“紀靈和劉備互為掎角之勢,攻紀靈則劉備至,攻劉備則紀靈至,要破兩人,我軍必然分兵兩隊,敵住其中一人,猛攻另外一人,這才是破解他們這樣陣勢的辦法。”
“但是如果是我,我卻不會這麽做,魯子敬曾經告誡我,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守住陳留,讓袁術和袁紹無法合兵作戰,所以我不會冒險。”李傕繼續說道,“但是現在這樣的情況,我根本就沒有辦法能夠守住陳留,所以我才寫信向您求救的。”
“如果非讓你做呢?”董仲穎又繼續問。
“我將用三萬人攻擊劉備,用剩下的人去牽製紀靈,我不知道剩下的人能夠牽製紀靈多久,隻要能夠擊破劉備,那麽紀靈就沒有什麽可怕的了。”李傕迴答說。
“那為什麽不用少量的人馬去牽製劉備,而用大量的人馬去攻擊紀靈呢?”董仲穎又一次“不恥下問”。
“劉備身邊張飛和關羽有萬夫不當之勇,去的兵少,而軍中又沒有猛將,是無法阻止這兩個人的,而劉備這個人用兵雖然沒有什麽章法,但是他的經驗卻非常的豐富,是一個十足的老兵油子,對付他兵少了必然被他所破,而兵多了則對付紀靈不夠用。”李傕解釋說,“但紀靈不一樣,紀靈的用兵是有跡可循的,一板一眼,即使兵力遠不及他,也可以和他對峙很久。所以我才有了先破劉備後破紀靈的想法。”
當然李傕還有一些事情沒有說,這是他和巫女與上天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想出來的,因為他發現,最近溝通上天講究的就是攻守之勢異也,與其將注意力放在兵多的紀靈身上,不如放在兵少的劉備上。
聽聞李傕的想法,董仲穎覺得非常有道理,畢竟他自己也沒有更好的想法。
於是他對李傕說道:“那麽你就去做吧。”
李傕的臉色有些為難,如果他對於自己的計劃有信心,他早就和劉備以及紀靈決戰了,怎麽可能會一直拖延下去,任由這兩人來消耗他的軍隊。
他對於決戰沒有任何的信心,他唯一有信心的就是用三萬人去對付劉備,而且他必須要將潘鳳等人全部帶上,但是這樣他就沒有辦法牽製紀靈了。
“如果你有什麽困難你就提出來吧,我一定會努力替你解決的。”董仲穎說道,他看出了李傕的難處,不然李傕的臉色不會這麽難看。
他清楚的知道,當領導,不會幹事無所謂,隻要不瞎指揮,然後自己的屬下有需要的時候給予最大的支持就可以了,所以說領導是最好當的,也是最難當的。
董仲穎的話語果然讓李傕很是感動,於是在感動之中,李傕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我帶著徐榮、潘鳳、楊奉和李肅去對付劉備,那麽剩下的將領缺乏用兵的才能完全沒有辦法統領大軍對付紀靈。”
李傕停了一停,用著期待的眼光看著董仲穎後又繼續說道:“不知道秦王,您能否帶領剩下的軍隊去對付紀靈呢?隻要拖上足夠的時間,讓我解決劉備就可以了。”
董仲穎的心中有些忐忑,他不明白,為什麽聊著聊著,他把自己給坑了進去。
當聽聞秦王的旗幟飄揚在了李傕的營地之上的時候,袁劉聯軍立刻停止了他們的動作。即使莽撞如張飛這樣的人物,現在也乖乖的躲在長桓的營地,在搞清楚董仲穎的目標之前,絕對不會去襲擊董仲穎的糧道和後路。
至於紀靈,聽說董仲穎親自來到了李傕的軍中之後,他所做的就隻剩下了一件事情了,那就是不停加固自己的營帳,甚至還寫信給袁術,讓他做好隨時隨地接應定陶敗軍的準備。
“秦王恐怖如斯。”這是所有李傕軍中之人的想法,董仲穎僅僅憑借著自己的名聲,就讓之前覺得棘手的劉袁聯軍終止了自己的行動,將主動權抓迴到了自己的手上。
“秦王神威,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做?”秦王的威望已經很大了,在李傕的心中甚至超過了巫女,他這一次連巫女都沒有問,就直接問董仲穎。
因為事情已經如同董仲穎的話語一樣應驗了,接下來就看秦王有什麽樣新的計劃了。
李傕不認為董仲穎會什麽都不做,因為即使是他都知道,雖然他們拿下了主動權,但是這個主動權是隻有一時的主動,如果他們什麽都不做,劉袁聯軍一定會采取行動的。
關鍵是做什麽?
董仲穎也不知道做什麽,軍事地圖在他的眼中也就比抽象畫好了那麽一點點,他在穿越過來之後也想要努力學習過,甚至他還楊阜、張白騎兩個人一起討論過如何用兵。
隻是他的資質或多或少有那麽一點點問題,在他的眼中用兵和高等數學沒有什麽兩樣,是很助眠的。
當然他的“學習”也留下一些東西,若幹年後,楊阜根據張白騎所說記錄下來了一本兵書,叫做《問對》,書中開宗明義,說的就是秦王和張白騎討論用兵的事情,在很多年之後,成為了武經中重要的一部著作。
董仲穎知道,這時候他做出一個錯誤的決定也比什麽都不做都強,擺在他麵前的隻有兩個選項,打劉備,或者是打紀靈。
劉備的兵少,但是關張勇猛,紀靈的兵多,這兩個人都不好打。於是他招來李傕問道:“現在我準備攻打劉備或者紀靈其中之一,你覺得誰更好打一些?”
李傕迴答道:“秦王您英明神武,用兵之能霍衛不及,或隻有古之太公可以與你匹敵,劉備老革也,紀靈庸才也,秦王如果您請兵擊之,必可一戰而破,無論紀靈或是劉備都不是您的對手。”
李傕吹了很多的彩虹屁,卻沒有說出最為關鍵的信息應該打誰。
於是董仲穎隻能繼續問道:“如果讓你帶軍,你會打誰?”
李傕沒有迴答,等了很久才說道:“紀靈和劉備互為掎角之勢,攻紀靈則劉備至,攻劉備則紀靈至,要破兩人,我軍必然分兵兩隊,敵住其中一人,猛攻另外一人,這才是破解他們這樣陣勢的辦法。”
“但是如果是我,我卻不會這麽做,魯子敬曾經告誡我,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守住陳留,讓袁術和袁紹無法合兵作戰,所以我不會冒險。”李傕繼續說道,“但是現在這樣的情況,我根本就沒有辦法能夠守住陳留,所以我才寫信向您求救的。”
“如果非讓你做呢?”董仲穎又繼續問。
“我將用三萬人攻擊劉備,用剩下的人去牽製紀靈,我不知道剩下的人能夠牽製紀靈多久,隻要能夠擊破劉備,那麽紀靈就沒有什麽可怕的了。”李傕迴答說。
“那為什麽不用少量的人馬去牽製劉備,而用大量的人馬去攻擊紀靈呢?”董仲穎又一次“不恥下問”。
“劉備身邊張飛和關羽有萬夫不當之勇,去的兵少,而軍中又沒有猛將,是無法阻止這兩個人的,而劉備這個人用兵雖然沒有什麽章法,但是他的經驗卻非常的豐富,是一個十足的老兵油子,對付他兵少了必然被他所破,而兵多了則對付紀靈不夠用。”李傕解釋說,“但紀靈不一樣,紀靈的用兵是有跡可循的,一板一眼,即使兵力遠不及他,也可以和他對峙很久。所以我才有了先破劉備後破紀靈的想法。”
當然李傕還有一些事情沒有說,這是他和巫女與上天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想出來的,因為他發現,最近溝通上天講究的就是攻守之勢異也,與其將注意力放在兵多的紀靈身上,不如放在兵少的劉備上。
聽聞李傕的想法,董仲穎覺得非常有道理,畢竟他自己也沒有更好的想法。
於是他對李傕說道:“那麽你就去做吧。”
李傕的臉色有些為難,如果他對於自己的計劃有信心,他早就和劉備以及紀靈決戰了,怎麽可能會一直拖延下去,任由這兩人來消耗他的軍隊。
他對於決戰沒有任何的信心,他唯一有信心的就是用三萬人去對付劉備,而且他必須要將潘鳳等人全部帶上,但是這樣他就沒有辦法牽製紀靈了。
“如果你有什麽困難你就提出來吧,我一定會努力替你解決的。”董仲穎說道,他看出了李傕的難處,不然李傕的臉色不會這麽難看。
他清楚的知道,當領導,不會幹事無所謂,隻要不瞎指揮,然後自己的屬下有需要的時候給予最大的支持就可以了,所以說領導是最好當的,也是最難當的。
董仲穎的話語果然讓李傕很是感動,於是在感動之中,李傕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我帶著徐榮、潘鳳、楊奉和李肅去對付劉備,那麽剩下的將領缺乏用兵的才能完全沒有辦法統領大軍對付紀靈。”
李傕停了一停,用著期待的眼光看著董仲穎後又繼續說道:“不知道秦王,您能否帶領剩下的軍隊去對付紀靈呢?隻要拖上足夠的時間,讓我解決劉備就可以了。”
董仲穎的心中有些忐忑,他不明白,為什麽聊著聊著,他把自己給坑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