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董仲穎的要點
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 作者:呆呆兩腳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遜有些無奈,他本來算準了李傕拿那些截斷他糧草的人沒有什麽好辦法,在軍糧不足的情況下隻能就地“征發”。
這樣既離間了李傕和袁術之間的關係,又讓李傕和當地的那些豪族產生衝突,甚至會因為征發糧草而使得李傕的軍紀產生混亂。
他唯獨沒有想到李傕用了一招花錢,將他的招數化解掉了。
他一直沒有想明白,為什麽李傕的軍隊會帶著這麽多的金錢,而他們又這麽舍得花錢。
在李傕花錢如流水的情況下,他斷糧的這一招不僅沒有斷到李傕的糧食,更是讓李傕拉攏了不少的當地豪族,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過陸遜並沒有驚慌,因為這一招即使沒有奏效,對於他們也沒有任何的損失,畢竟他也看出了李傕也無意和他們之間分出勝負。
李傕隻需要牽製住太史慈,就足以對袁術有一個交待了。
隻是陸遜沒有想到,現在的李傕已經憋著想要去幹他了。
“我們要幹掉太史慈,展現出秦王的威儀和我們的力量。”從魯肅那邊返迴之後,李傕和李肅當即把其他的天王找了過來,商量著如何狠狠地幹上一把。
“我詢問過上天的意誌了,可惜上天的意誌給了我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不行,繼續。’”李傕說道。
眾人對於李傕的發言有些無語,作為四天王的組成部分,他們對於李傕足夠的了解,顯然李傕在這一次的“占卜”過程中用錯了方法,將其他的答案問了出來。
“我在巢湖招攬了一名賢士魯肅,隻是那名賢士對於孫家還是有一定羈絆的,隻要將太史慈消滅,那麽他一定會投入董仲穎的麾下的。”李肅說道,“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對付太史慈。”
“敵軍,數量,很多,精銳,難敵。”徐榮說道。
“敵方的軍隊數量超過我們很多,也非常的精銳,恐怕在正麵我們占不到什麽便宜。”徐榮的口替李肅替他說出了想說的話語。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要不我們賭上一把?”楊奉問道,在他看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不顧一切莽上一把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潘鳳說道:“菜炒久了必定會老,久賭必定會輸。”
短短的一句話,就否定了楊奉的提議。
“對啊,我的巫女也提出了‘不行’。”李傕覺得這一切都對上了。
“那現在我們怎麽辦?或者我繼續努努力,試試看讓魯肅鬆口?”李肅提議說,“既然我們無法戰勝太史慈,那麽我就要想辦法說服魯肅。”
對於說服魯肅,李肅還是有一定信心的,一個人一旦鬆口了第一次,很快就會有第二次,隻是需要拿出來的代價有多有少而已。
果然,李肅的話語一出,眾人果然在心中有了繼續對峙的想法,畢竟他們是為袁術工作,而不是為董仲穎工作。
“等等,我想起來一件事情。”李傕突然說道,“過去我從洛陽帶領軍隊離開的時候,秦王曾經告訴過我兩個字,認為和江東的軍隊作戰這兩個字是至關重要的。”
李傕的話語引起了眾人的興趣。
“是哪兩個字?”楊奉問道,“難道是水軍?”
在江東作戰水軍很是重要,這一點眾人都很清楚,秦王特別將這件事情提出來,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畢竟在江東這個地方,水軍可比騎兵重要太多了。
“不是水軍。”李傕卻否定了這樣的一個說法,他緩了一緩,看到眾人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的時候,他說道:“是‘防火’這兩個字。”
在董仲穎的心中,江東人太會放火了,這些人縱火的技能和他們水軍的技能一樣,完全鐫刻在他們的dna之中。水軍沒有沒關係,大不了贏不了,隻要穩穩守住營地,那也輸不了。但是被放火了,絕對會輸的很慘。而江東人特別擅長這樣的事情。從曹操到劉備,有哪一個人豪傑沒有被江東人燒過。
所以董仲穎才會千叮嚀萬囑咐說了防火兩個字。
“防火?”潘鳳說道,“燒飯需要防火我知道,但是現在居巢處於雨季,即使縱火也放不起來,怎麽需要防火?”
李肅說道:“雖然對於放火這樣的事情我不懂,但是既然秦王這樣說了,那麽我們必須要重視這個問題,對方必然會用火攻。”
潘鳳說道:“現在大雨連天,道路泥濘不堪,並且因為大雨江水上漲,對我們極為不利。這就好比我們燒飯的時候已經放好水了,但是又有額外的水進入鍋子之中,這樣的情況很不妙。”
徐榮跟著說道:“移營、完成、水攻、防備。”
李肅說道:“徐將軍的意思是,我們必須要進行移營,將軍隊轉移,位於此地的我們無法麵對上漲的水勢。”
於是眾人聽從了徐榮的建議,將自己的軍隊從巢湖邊移開,轉屯曆陽,這樣他們就遠離了上漲的濡須水和巢湖,減少孫軍的水軍優勢。
隨著水勢的上漲,即使在曆陽的營地也沒有這麽安全。
於是李傕就想要退兵,他對眾人說道:“用兵終究還是要講究天時的,上天的意誌是沒有辦法違背的,現在水勢上漲,情況對於我們來說更為的不利了。如果是隻有我一個人,我會努力堅守在這裏,完成我的任務,但是我卻率領著這些軍隊,不能讓這些人白白送死。更何況還是為了袁術白白送死。”
不過李肅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道:“這個時節江東的天氣秦王是了解的,但是他依然告訴你的是防火而不是防水,說明防火才是我們最需要克服的問題。像秦王那麽英明的人,難道你還擔心他會放過這個不穩定因素不成?”
於是李肅的話語說服了眾人繼續在曆陽紮營。
果然,盡管天氣沒有任何的改觀,但是曆陽周邊的水位沒有任何的上漲,董軍在曆陽的營地依然穩固。
“這就是‘繼續’啊,果然用兵不能違背上天的意誌。”
這樣既離間了李傕和袁術之間的關係,又讓李傕和當地的那些豪族產生衝突,甚至會因為征發糧草而使得李傕的軍紀產生混亂。
他唯獨沒有想到李傕用了一招花錢,將他的招數化解掉了。
他一直沒有想明白,為什麽李傕的軍隊會帶著這麽多的金錢,而他們又這麽舍得花錢。
在李傕花錢如流水的情況下,他斷糧的這一招不僅沒有斷到李傕的糧食,更是讓李傕拉攏了不少的當地豪族,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過陸遜並沒有驚慌,因為這一招即使沒有奏效,對於他們也沒有任何的損失,畢竟他也看出了李傕也無意和他們之間分出勝負。
李傕隻需要牽製住太史慈,就足以對袁術有一個交待了。
隻是陸遜沒有想到,現在的李傕已經憋著想要去幹他了。
“我們要幹掉太史慈,展現出秦王的威儀和我們的力量。”從魯肅那邊返迴之後,李傕和李肅當即把其他的天王找了過來,商量著如何狠狠地幹上一把。
“我詢問過上天的意誌了,可惜上天的意誌給了我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不行,繼續。’”李傕說道。
眾人對於李傕的發言有些無語,作為四天王的組成部分,他們對於李傕足夠的了解,顯然李傕在這一次的“占卜”過程中用錯了方法,將其他的答案問了出來。
“我在巢湖招攬了一名賢士魯肅,隻是那名賢士對於孫家還是有一定羈絆的,隻要將太史慈消滅,那麽他一定會投入董仲穎的麾下的。”李肅說道,“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對付太史慈。”
“敵軍,數量,很多,精銳,難敵。”徐榮說道。
“敵方的軍隊數量超過我們很多,也非常的精銳,恐怕在正麵我們占不到什麽便宜。”徐榮的口替李肅替他說出了想說的話語。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要不我們賭上一把?”楊奉問道,在他看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不顧一切莽上一把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潘鳳說道:“菜炒久了必定會老,久賭必定會輸。”
短短的一句話,就否定了楊奉的提議。
“對啊,我的巫女也提出了‘不行’。”李傕覺得這一切都對上了。
“那現在我們怎麽辦?或者我繼續努努力,試試看讓魯肅鬆口?”李肅提議說,“既然我們無法戰勝太史慈,那麽我就要想辦法說服魯肅。”
對於說服魯肅,李肅還是有一定信心的,一個人一旦鬆口了第一次,很快就會有第二次,隻是需要拿出來的代價有多有少而已。
果然,李肅的話語一出,眾人果然在心中有了繼續對峙的想法,畢竟他們是為袁術工作,而不是為董仲穎工作。
“等等,我想起來一件事情。”李傕突然說道,“過去我從洛陽帶領軍隊離開的時候,秦王曾經告訴過我兩個字,認為和江東的軍隊作戰這兩個字是至關重要的。”
李傕的話語引起了眾人的興趣。
“是哪兩個字?”楊奉問道,“難道是水軍?”
在江東作戰水軍很是重要,這一點眾人都很清楚,秦王特別將這件事情提出來,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畢竟在江東這個地方,水軍可比騎兵重要太多了。
“不是水軍。”李傕卻否定了這樣的一個說法,他緩了一緩,看到眾人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的時候,他說道:“是‘防火’這兩個字。”
在董仲穎的心中,江東人太會放火了,這些人縱火的技能和他們水軍的技能一樣,完全鐫刻在他們的dna之中。水軍沒有沒關係,大不了贏不了,隻要穩穩守住營地,那也輸不了。但是被放火了,絕對會輸的很慘。而江東人特別擅長這樣的事情。從曹操到劉備,有哪一個人豪傑沒有被江東人燒過。
所以董仲穎才會千叮嚀萬囑咐說了防火兩個字。
“防火?”潘鳳說道,“燒飯需要防火我知道,但是現在居巢處於雨季,即使縱火也放不起來,怎麽需要防火?”
李肅說道:“雖然對於放火這樣的事情我不懂,但是既然秦王這樣說了,那麽我們必須要重視這個問題,對方必然會用火攻。”
潘鳳說道:“現在大雨連天,道路泥濘不堪,並且因為大雨江水上漲,對我們極為不利。這就好比我們燒飯的時候已經放好水了,但是又有額外的水進入鍋子之中,這樣的情況很不妙。”
徐榮跟著說道:“移營、完成、水攻、防備。”
李肅說道:“徐將軍的意思是,我們必須要進行移營,將軍隊轉移,位於此地的我們無法麵對上漲的水勢。”
於是眾人聽從了徐榮的建議,將自己的軍隊從巢湖邊移開,轉屯曆陽,這樣他們就遠離了上漲的濡須水和巢湖,減少孫軍的水軍優勢。
隨著水勢的上漲,即使在曆陽的營地也沒有這麽安全。
於是李傕就想要退兵,他對眾人說道:“用兵終究還是要講究天時的,上天的意誌是沒有辦法違背的,現在水勢上漲,情況對於我們來說更為的不利了。如果是隻有我一個人,我會努力堅守在這裏,完成我的任務,但是我卻率領著這些軍隊,不能讓這些人白白送死。更何況還是為了袁術白白送死。”
不過李肅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道:“這個時節江東的天氣秦王是了解的,但是他依然告訴你的是防火而不是防水,說明防火才是我們最需要克服的問題。像秦王那麽英明的人,難道你還擔心他會放過這個不穩定因素不成?”
於是李肅的話語說服了眾人繼續在曆陽紮營。
果然,盡管天氣沒有任何的改觀,但是曆陽周邊的水位沒有任何的上漲,董軍在曆陽的營地依然穩固。
“這就是‘繼續’啊,果然用兵不能違背上天的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