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王允的名士風範,李儒就差的太多了。


    當他收到了從西域發過來的長史府文書的時候,他興奮的直接找到了董仲穎,打擾了董仲穎對於舞女身體藝術的探究。


    “文優,出了什麽事情?”盡管董仲穎的心中有些不高興,但是他還是分的出輕重的。


    他深刻的知道偶然沒有舞女和一直沒有舞女的區別,一時飽哪有頓頓飽重要。


    “大捷啊,相國,大捷啊!”李儒興奮的說道,“李傕在烏壘城南大破西域聯軍,整個西域定了。”


    這不容李儒不激動,在這樣的大勝情況下,大漢重開西域長史府隻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像這樣的豐功偉績,絕對會寫在史書之上,每一個參與這件事情的人都會在史書上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當然這個人要麽地位足夠高,要麽就做出特別重大的貢獻,不然隻會變成“等”。


    “知道了,還有呢?”董仲穎的表情卻非常淡定,這件事情他除了出了近衛騎兵和自己的旗幟外,沒有什麽參與感。


    “相國,這可是留名史書的大事情。”李儒說道。


    看著董仲穎不變的神色,李儒的心中充滿了佩服,雖然他聽很多人說自己的相國是一個粗鄙之人,不是什麽名士。


    但是在李儒的眼中,就是這樣處變不驚的神情,即使那些世家大族的名士都沒有這樣的風範。


    或許他過去聽別人稱讚留侯“決勝千裏之外,運籌帷幄之中”,這樣的話語也可以用在相國身上,或許當張遼踏入西域的那一刻起,西域人就在相國的算計之中了。


    看到李儒這樣激動的表情,董仲穎覺得他不能再淡定下去了,不然就太不給李儒麵子了,自己的工具人還是要安撫好的。


    “具體怎麽贏的?”董仲穎問道。


    “李傕之所以可以贏完全就是借鑒了您的智慧。”隨後李儒開始介紹起了信件中關於此戰的信息。


    在戰前,李傕除了用自己的刀子說服張姆斯進行誘敵之外,他還做了另外一件事情。


    他從自己和楊奉的軍隊之中抽調了一部分的隊將或者下麵的伍長,將他們組建了一支騎兵部隊,給馬超帶領。


    如果是其他的軍隊,這樣臨時抽調的人馬組成的軍隊可以說是烏合之眾,在戰場上容易發生因為相互不熟悉而產生混亂。


    但是對於這支軍隊卻沒有這個顧慮,因為這些抽調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這些人過去或多或少都在近衛騎兵隊之中待過。


    他們或許一起和別人打過架,或許在同一個馬勺之中吃過飯,甚至還有可能成為過連襟。


    近衛騎兵的一套他們非常的熟悉,甚至現在一起奮戰的還有過去的熟人或者老大哥,盡管他們的人不在近衛騎兵但是他們的神還在。


    看著熟悉的董字大旗,近衛騎兵隊就這樣重生了。


    抽調了一部分的中堅力量後,楊奉和李傕的軍隊戰鬥力自然就下降了,為了掩蓋這樣的頹勢,楊奉和李傕的軍隊采用了守勢,這樣可以較少露出破綻,隻留下戰力相對完好的潘鳳作為預備隊,隨時隨地支援各處。


    所有戰局的發展並沒有超出李傕的預計,在馬超利用“近衛騎兵”展開突擊後,大漢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對於這場戰鬥的匯報,在文書中隻占有四分之一,接下來文書的大部分內容就是關於戰後的設想和一些請示了。


    王允對於參與這場叛亂的西域諸國做出了一些處理。


    有些國家滅國,有些國家變更統治者,有些國家的土地被剝奪,對於如何衡量采取的措施,王允有著自己的一套準則。


    那就是看國家的實力和所在的地理位置,選擇出對於大漢最為有利的處置方法,至於對方在叛亂中做了什麽,王允則根本就不關心。


    這公平嗎,這當然公平,他們都公平的為西域的統治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對於王允的這些提議,董仲穎完全不懂,甚至在文書上的小國有些他聽也沒聽說過,但是這不妨礙允許他同意王允的做法。


    李儒提醒他道:“王子師才不足以濟者。滅紀廢典於洛陽,其能久乎!必其有謀,不可不防。”


    李儒覺得王允是不值得信任的,在洛陽的所作所為證明了他這個觀點,現在如果讓他掌控西域,萬一他在背後搞一點動作,那就被動了。


    董仲穎卻迴答說:“用人不疑,我用誠心對待王允,王允必然誠心對我。現在王允已經成為了我的麾下了,以後這樣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除了對於這些國家的處置,王允還認為需要將西域的事情報告給朝廷知曉,畢竟這樣的事情將來肯定要記錄在史書上的,如果沒有上報朝廷,很有可能在史書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筆。


    這樣的事情董仲穎也認為必須要做,不過這件事情他自己是不可能動手的,他直接將這件事情交給了楊阜去了。


    而文書的最後則是提出了對於一部分人的獎賞,本來這件事情並不需要董仲穎批準,在西域,王允西域長史的權限完全可以自己做主,不過他來的這封文書中寫的這些事情有些敏感,所以王允才會寫在文書之中。


    他要獎賞的是三個人,唯三個誘餌軍隊中的生還者。


    首先是一個複姓慕容的鮮卑人,王允想要派他到鮮卑人的土地上搞事情,用他來煽動鮮卑人去對抗禿發部落,讓禿發部落的注意力從西域引開,用王允的話來說這招叫做“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為此他申請了很大的一筆財富,同時希望韓遂等人能夠給予他一定的幫助。


    其次是關於張三和張姆斯這兩個“張家兄弟”的。


    張三自然擺脫了俘虜的身份,張姆斯也擺脫了羌人的身份,現在他們兩個是榮譽涼州人了。


    張姆斯負責帶領依然留在西域的羌人,而張三則募集了一支西域人的軍隊。


    有了張姆斯的“警備隊”和張三的“偵緝隊”,現在張遼的援軍終於可以撤迴去了。


    不過等張遼迴來的時候,董仲穎才發現自己錯信了王允,因為他的舞女沒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呆呆兩腳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呆呆兩腳獸並收藏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