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對峙袁術
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 作者:呆呆兩腳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呂布失敗之後,王允五路攻董的計劃隻剩下了最後的一路了,而這一路也是最為強大的,袁術。
似乎少了袁紹的參與,袁術突然之間領悟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苟利國家生死以,家族傳承吾輩責”。
一方麵他突然生出了要為陛下和朝廷鞠躬盡瘁的心思,另外一方麵,他覺得自己要為袁家做些什麽,要將袁家四世三公的榮光傳承下去。
在這樣的感召下,袁術動用了自己幾乎所有的關係,湊出了近八萬人馬,詐稱十萬,進攻董卓。
其中孫堅的舊部被他們當作了先鋒,對於這樣的待遇,孫堅的舊部也沒有什麽不滿的,因為袁術給他們補充了一部分的兵力和糧草,再加上他們和董仲穎之間有著血海深仇。
為了這一路人馬,王允也動了不少的心思,他通過一些人和荊州的蒯家和蔡家搭上了關係,也讓人和劉表搭上了話。
有了荊州世家大族和劉表的支持,袁術這一路的力量更強了。
劉表不僅將南陽郡的北部借給了袁術讓他作為進攻董卓的基地,他還出了一部分的錢糧給了袁術,讓他減輕後勤壓力,甚至還開了一個口子允許他自行從荊州募兵。
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下來炊餅,一旦董仲穎覆滅之後,劉表自然也能夠從這其中分一杯羹。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和人多勢眾,還有不少人幫場子的袁術不同,徐晃的處境則有一些不妙了。
麵對著袁術的大軍,徐晃沒有任何的猶豫,率領軍隊搶先進駐了武關,封鎖了袁術進軍的路線。
武關,一直是關中的重鎮,與函穀關、蕭關、大散關並稱成為“秦之四塞”是關中四關之一,春秋時稱“少習關”,被稱為“三秦要塞”,“秦楚咽喉”。
當得知袁術進入了南陽郡之後,徐晃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袁術想要走武關這條路,對於這樣的情況,他一點也不敢大意,當年劉邦從張良之計,使酈食其、陸賈遊說武關秦將投降,不果後襲擊奪取武關,一舉滅秦。
盡管他手上的兵力隻有六萬人,徐晃能夠運用到武關正麵戰場的隻有三萬人,甚至他的兵力也隻是比袁術的先鋒孫家的軍隊略多一些。
他將大量的軍隊囤積到了藍田,作為軍隊的預備隊。
一方麵是因為武關的地勢,不需要這麽多的軍隊。
另外一方麵,雖然呂布的軍隊被張濟在弘農所阻擋,一旦張濟敗給了呂布,呂布進攻長安也就算了,萬一呂布腦子清醒了一下,派兵斷了武關守軍的糧道和後路,這樣的樂子就大了。
自己的後路還是自己要守好。
武關不愧是有“武關一掌閉秦中,襄鄖江淮路不通”的稱唿,盡管孫家的軍隊攻擊了好幾天,但是武關依然巋然不動,直到袁術的大軍到了武關下,孫家的軍隊依然沒有找到能夠打破武關的契機。
袁術到達武關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開軍議,搞清楚接下來該怎麽做。
“武關扼秦楚之交,據山川之險,道南陽而東方動,入藍田而關右危。武關巨防,一舉而輕重分焉。”發言的是袁術的主簿閻象。
“我們都知道武關很重要,你就不要在這邊掉書袋了。”紀靈說道。
閻象被紀靈的話語一下子噎住了,他可是袁術的主簿,是袁術的心腹,但是想想紀靈在袁術這邊軍中第一人的地位,他也就沒有反駁。
畢竟現在是在戰場上,紀靈的作用比他這個主簿大的多。
“好了,好了,都少說兩句。孫賁,接下來你覺得我們該如何做?”看到閻象和紀靈的矛盾,袁術裝作不知道,有時候手下的人有點矛盾也是他樂意看到的,這可是他們袁家家傳的統禦人的方法。
現在孫家軍隊的統帥是孫賁,他是孫堅同母兄長孫羌之子,也是後來孫笨和孫十萬的堂兄。
在孫堅陣亡之後,由他來統領孫家的舊部,同時袁術也推薦他為豫州刺史。為了這一次的出兵,王允很是大方,很快孫賁豫州刺史的職位就被朝廷同意了。
“現在武關的董軍大概有三萬人,聽說統帥的那個人叫做徐晃。”孫賁說道,孫家的軍隊到了武關之後並非什麽都沒有做,而是試探性的攻擊過武關,隻不過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武關不好打。
“徐晃,我聽聞他隻是一個黃巾的無名小卒,隻是因為個人的勇武被破格提拔到這個位置上,他的能力怎麽樣?”紀靈問道。
雖然他的口中對於徐晃很是不屑,認為他隻是白波黃巾楊奉的一個手下,但是紀靈卻對於徐晃不敢大意。
董仲穎敢於在眾多的西涼宿將之中選用這樣的一個人,那麽徐晃的身上必然有過人之處,所以才會有董仲穎親自選擇徐晃這樣的一件事情。
“徐晃和呂布動過武。”
僅僅一句話就夠了,不管是幾個人群毆還是沒有打贏,和呂布動過手沒有被砍死就是一個很大的資曆,換一個稍微弱一點點的人,早就被呂布砍死了。
“勇武是勇武,領軍是領軍,樊噲是一個出名的勇士但是他卻不是一個合格的主將。孫臏以殘疾之身統領軍隊,依然天下無敵。”袁術另一個謀士楊弘說道,“徐晃隻是一個勇士,他是否是一個合格的將帥依然值得商榷。”
“如果徐晃隻是中人之姿,武關也不好打,我們的兵力雖然占有上風,但是攻克武關的天險依然有些不足。”紀靈說道。
他的話語說完,整個營帳之中一絲聲音都沒有,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他說的對。
打仗的事情做不得假,打得過就是打得過,打不過就是打不過,過高的估計自己,過低的評價敵人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在場的人都是上過戰場的,這樣的道理他們懂。
“強攻不成,那就隻能用計了。”閻象提議說,“隻要徐晃離開武關,我們就有機會了。”
似乎少了袁紹的參與,袁術突然之間領悟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苟利國家生死以,家族傳承吾輩責”。
一方麵他突然生出了要為陛下和朝廷鞠躬盡瘁的心思,另外一方麵,他覺得自己要為袁家做些什麽,要將袁家四世三公的榮光傳承下去。
在這樣的感召下,袁術動用了自己幾乎所有的關係,湊出了近八萬人馬,詐稱十萬,進攻董卓。
其中孫堅的舊部被他們當作了先鋒,對於這樣的待遇,孫堅的舊部也沒有什麽不滿的,因為袁術給他們補充了一部分的兵力和糧草,再加上他們和董仲穎之間有著血海深仇。
為了這一路人馬,王允也動了不少的心思,他通過一些人和荊州的蒯家和蔡家搭上了關係,也讓人和劉表搭上了話。
有了荊州世家大族和劉表的支持,袁術這一路的力量更強了。
劉表不僅將南陽郡的北部借給了袁術讓他作為進攻董卓的基地,他還出了一部分的錢糧給了袁術,讓他減輕後勤壓力,甚至還開了一個口子允許他自行從荊州募兵。
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下來炊餅,一旦董仲穎覆滅之後,劉表自然也能夠從這其中分一杯羹。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和人多勢眾,還有不少人幫場子的袁術不同,徐晃的處境則有一些不妙了。
麵對著袁術的大軍,徐晃沒有任何的猶豫,率領軍隊搶先進駐了武關,封鎖了袁術進軍的路線。
武關,一直是關中的重鎮,與函穀關、蕭關、大散關並稱成為“秦之四塞”是關中四關之一,春秋時稱“少習關”,被稱為“三秦要塞”,“秦楚咽喉”。
當得知袁術進入了南陽郡之後,徐晃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袁術想要走武關這條路,對於這樣的情況,他一點也不敢大意,當年劉邦從張良之計,使酈食其、陸賈遊說武關秦將投降,不果後襲擊奪取武關,一舉滅秦。
盡管他手上的兵力隻有六萬人,徐晃能夠運用到武關正麵戰場的隻有三萬人,甚至他的兵力也隻是比袁術的先鋒孫家的軍隊略多一些。
他將大量的軍隊囤積到了藍田,作為軍隊的預備隊。
一方麵是因為武關的地勢,不需要這麽多的軍隊。
另外一方麵,雖然呂布的軍隊被張濟在弘農所阻擋,一旦張濟敗給了呂布,呂布進攻長安也就算了,萬一呂布腦子清醒了一下,派兵斷了武關守軍的糧道和後路,這樣的樂子就大了。
自己的後路還是自己要守好。
武關不愧是有“武關一掌閉秦中,襄鄖江淮路不通”的稱唿,盡管孫家的軍隊攻擊了好幾天,但是武關依然巋然不動,直到袁術的大軍到了武關下,孫家的軍隊依然沒有找到能夠打破武關的契機。
袁術到達武關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開軍議,搞清楚接下來該怎麽做。
“武關扼秦楚之交,據山川之險,道南陽而東方動,入藍田而關右危。武關巨防,一舉而輕重分焉。”發言的是袁術的主簿閻象。
“我們都知道武關很重要,你就不要在這邊掉書袋了。”紀靈說道。
閻象被紀靈的話語一下子噎住了,他可是袁術的主簿,是袁術的心腹,但是想想紀靈在袁術這邊軍中第一人的地位,他也就沒有反駁。
畢竟現在是在戰場上,紀靈的作用比他這個主簿大的多。
“好了,好了,都少說兩句。孫賁,接下來你覺得我們該如何做?”看到閻象和紀靈的矛盾,袁術裝作不知道,有時候手下的人有點矛盾也是他樂意看到的,這可是他們袁家家傳的統禦人的方法。
現在孫家軍隊的統帥是孫賁,他是孫堅同母兄長孫羌之子,也是後來孫笨和孫十萬的堂兄。
在孫堅陣亡之後,由他來統領孫家的舊部,同時袁術也推薦他為豫州刺史。為了這一次的出兵,王允很是大方,很快孫賁豫州刺史的職位就被朝廷同意了。
“現在武關的董軍大概有三萬人,聽說統帥的那個人叫做徐晃。”孫賁說道,孫家的軍隊到了武關之後並非什麽都沒有做,而是試探性的攻擊過武關,隻不過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武關不好打。
“徐晃,我聽聞他隻是一個黃巾的無名小卒,隻是因為個人的勇武被破格提拔到這個位置上,他的能力怎麽樣?”紀靈問道。
雖然他的口中對於徐晃很是不屑,認為他隻是白波黃巾楊奉的一個手下,但是紀靈卻對於徐晃不敢大意。
董仲穎敢於在眾多的西涼宿將之中選用這樣的一個人,那麽徐晃的身上必然有過人之處,所以才會有董仲穎親自選擇徐晃這樣的一件事情。
“徐晃和呂布動過武。”
僅僅一句話就夠了,不管是幾個人群毆還是沒有打贏,和呂布動過手沒有被砍死就是一個很大的資曆,換一個稍微弱一點點的人,早就被呂布砍死了。
“勇武是勇武,領軍是領軍,樊噲是一個出名的勇士但是他卻不是一個合格的主將。孫臏以殘疾之身統領軍隊,依然天下無敵。”袁術另一個謀士楊弘說道,“徐晃隻是一個勇士,他是否是一個合格的將帥依然值得商榷。”
“如果徐晃隻是中人之姿,武關也不好打,我們的兵力雖然占有上風,但是攻克武關的天險依然有些不足。”紀靈說道。
他的話語說完,整個營帳之中一絲聲音都沒有,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他說的對。
打仗的事情做不得假,打得過就是打得過,打不過就是打不過,過高的估計自己,過低的評價敵人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在場的人都是上過戰場的,這樣的道理他們懂。
“強攻不成,那就隻能用計了。”閻象提議說,“隻要徐晃離開武關,我們就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