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張飛的挑戰
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 作者:呆呆兩腳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鳴金吧。”袁紹歎了一口氣道,他知道現在打不下去了,對方天下無雙的呂布還沒有動手,成名已久的華雄也沒有動手,自己就已經輸了兩場了。
考慮到對方還有能夠和呂布過上幾招的徐晃,袁紹覺得自己運氣差說不定五場一場都贏不了。
與其這樣泄掉了自己的士氣,不如直接了當的認輸算了。
至於怎麽攻破虎牢關,那就隻能下次再說了。
遠處鳴金的聲音響了起來,關上的董軍歡唿聲此起彼伏,即使鬥將不用呂布,他們也是勝利的一方。
“那個袁紹,一點膽氣也沒有,明明還可以打下去他就不打了。”張飛“小聲”說道,他的話語讓周圍的人給了他一陣又一陣的白眼。
“你們看什麽看,這些膽小鬼,如果讓我和二哥兩個人去鬥將,怎麽可能會輸這麽多。”張飛大聲嚷嚷道。
“你怎麽有本事,怎麽不去找董卓單挑?”張飛後麵的話語落入了袁術的耳朵之中,素來看不起劉家三兄弟的袁術諷刺說。
“你是好人,得令!”張飛大聲迴應道。
看到這樣的情況連袁紹都氣消了,本來他以為那個張飛就是一個傻子,但是現在看起來,他還並沒有傻到底。
無令出戰,特別是在撤退的時候,這是軍中的大忌。
張飛拍馬而出,現在他變成了依令而行了。
“惡賊董卓,識得燕人張翼德否?”在關下張飛大叫,“夠膽和某大戰三百迴合。”
董仲穎看了看,卻看到一個黑臉大漢獨自在關外叫囂。
與張飛單挑,即使董仲穎喝了假酒都沒有這個膽量,不要說三百迴合了,估計一個迴合他就得躺倒在地上了。
張飛的話語讓董仲穎的手下人很是氣憤,剛剛升了官的張遼更是站出來,想要立下軍令狀出關去砍掉張飛的腦袋。
但是董仲穎清楚的知道,能夠戰勝張飛的可能隻有呂布一個,而有能力砍掉張飛腦袋的則一個都沒有。
讓自己手下人去對付張飛,除了送菜或者成就張飛的威名外,一點用處也沒有。
不過董仲穎也不打算讓張飛這樣輕鬆。
如果引經據典,陰陽怪氣,董仲穎自然不是那些大儒的對手,但是像這樣層次的對噴,在祖安曆練過的董仲穎就是其中的呂布了。
他一個人噴九個都一點也不虛,更何況對麵隻剩下一個人。
“不好意思,我董家雖然稱不上世代公侯,四世三公,但也屬於豪門,怎麽會認識你這樣的山野之人。”董仲穎的迴答讓眾人哄堂大笑。
“你現在是什麽職位?”董仲穎又問道。
“我是平原令下步弓手。”張飛迴答。
“什麽,我聽不見?”董仲穎又說道。
“我是平原令下步弓手。”張飛的嗓音又大了一些。
“步弓手,有這個官職嗎?我怎麽沒聽說過。”董仲穎道。
“相國沒聽說過是正常的,過去西涼軍中掃廁所的老黃就是步弓手。”李儒大聲說道。
他的話語讓整個虎牢關上充滿了快活的空氣,甚至連一些聯軍那邊的人都笑了出來,他們早就看不慣張飛的樣子了。
“董賊,有膽子和某一戰。”張飛再次挑釁道,他已經想到了董仲穎根本沒有膽子和他一戰,他等著董仲穎拒絕之後,在虎牢關下耀武揚威一番,然後迴營去。
這樣他就是大勝的一方,可以向天下彰顯自己的勇武,他的兄長就可以憑此成為和那些諸侯平起平坐的存在,而並非是公孫瓚的小弟。
他的兄長可是漢室宗親啊。
董仲穎自然猜出了張飛的想法,不就是網上罵人的那一套嗎?單方麵罵完後拉黑,宣告自己的勝利。
這一套他熟。
“你算什麽東西?”董仲穎迴應道,“有本事讓袁紹出來親自和我單挑。”
張飛直接被董仲穎問懵了,他想到過很多種董仲穎拒絕的方法和借口,唯一沒有想到的是董仲穎告訴他,他不配。
而且這個理由的確無懈可擊,張飛的確沒有資格讓董仲穎和他進行單挑。
“那你叫出你手下的人和我單挑。”張飛又退而求其次。
“末將請戰。”幾乎董仲穎手下所有排的上號的將軍異口同聲的說道。
他們的聲音是如此的響亮,即使撤退中的聯軍也聽到了。
“董仲穎不愧有名將之稱,他麾下的軍隊士氣竟然如此高昂。”袁紹感歎道。
“是啊,如果董仲穎沒有不臣之心,或許他可以成為另外一個冠軍侯。”曹操迴應道。
“你們不準出戰。”董仲穎說道,“對方一個步弓手就讓你們這些將軍出戰,這簡直就是丟了你們和我的臉麵。”
“但是他在侮辱我們。”華雄生氣的說道。
“你被狗咬了一口,你還會咬迴去嗎?你和一個步弓手一般見識了,那就拉低了你自己的檔次。”董仲穎的話語讓張飛更為的生氣了。
張飛不停的在關下喝罵,但是董仲穎就當是表演節目,罵的精彩的時候他還喝上一個采,認為罵的不錯,有新意。
隻是當張飛一旦接近關牆,等待他的就是一陣亂箭。甚至有一次,董仲穎還動用了床弩去偷襲張飛,卻被他躲過。
罵了好一陣的張飛自討沒趣,隻能灰溜溜的離開了。
眾諸侯再一次迴到了營地,袁紹又問道:“今日鬥將失敗,明日又該如何?”
這一次眾人沒有任何人發言。
“今日鬥將不成,明日繼續鬥將。”袁術說道。
“可是?”陶謙雖然隻說了兩個字,但是眾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今天鬥將沒有打過,明天怎麽可能打得過。
“今日我看公孫太守手下的頗為勇猛,一個人在虎牢關底下罵了很長時間,董卓都沒有敢出來,明日鬥將就請公孫太守打頭陣吧。”袁術說道。
聽到他的話語公孫瓚站了起來。
隻是比公孫瓚更快的依然是袁術的嘴:“公孫太守,難道你想推脫為大漢效力的機會嗎?”
公孫瓚臉色鐵青的點了點頭。
考慮到對方還有能夠和呂布過上幾招的徐晃,袁紹覺得自己運氣差說不定五場一場都贏不了。
與其這樣泄掉了自己的士氣,不如直接了當的認輸算了。
至於怎麽攻破虎牢關,那就隻能下次再說了。
遠處鳴金的聲音響了起來,關上的董軍歡唿聲此起彼伏,即使鬥將不用呂布,他們也是勝利的一方。
“那個袁紹,一點膽氣也沒有,明明還可以打下去他就不打了。”張飛“小聲”說道,他的話語讓周圍的人給了他一陣又一陣的白眼。
“你們看什麽看,這些膽小鬼,如果讓我和二哥兩個人去鬥將,怎麽可能會輸這麽多。”張飛大聲嚷嚷道。
“你怎麽有本事,怎麽不去找董卓單挑?”張飛後麵的話語落入了袁術的耳朵之中,素來看不起劉家三兄弟的袁術諷刺說。
“你是好人,得令!”張飛大聲迴應道。
看到這樣的情況連袁紹都氣消了,本來他以為那個張飛就是一個傻子,但是現在看起來,他還並沒有傻到底。
無令出戰,特別是在撤退的時候,這是軍中的大忌。
張飛拍馬而出,現在他變成了依令而行了。
“惡賊董卓,識得燕人張翼德否?”在關下張飛大叫,“夠膽和某大戰三百迴合。”
董仲穎看了看,卻看到一個黑臉大漢獨自在關外叫囂。
與張飛單挑,即使董仲穎喝了假酒都沒有這個膽量,不要說三百迴合了,估計一個迴合他就得躺倒在地上了。
張飛的話語讓董仲穎的手下人很是氣憤,剛剛升了官的張遼更是站出來,想要立下軍令狀出關去砍掉張飛的腦袋。
但是董仲穎清楚的知道,能夠戰勝張飛的可能隻有呂布一個,而有能力砍掉張飛腦袋的則一個都沒有。
讓自己手下人去對付張飛,除了送菜或者成就張飛的威名外,一點用處也沒有。
不過董仲穎也不打算讓張飛這樣輕鬆。
如果引經據典,陰陽怪氣,董仲穎自然不是那些大儒的對手,但是像這樣層次的對噴,在祖安曆練過的董仲穎就是其中的呂布了。
他一個人噴九個都一點也不虛,更何況對麵隻剩下一個人。
“不好意思,我董家雖然稱不上世代公侯,四世三公,但也屬於豪門,怎麽會認識你這樣的山野之人。”董仲穎的迴答讓眾人哄堂大笑。
“你現在是什麽職位?”董仲穎又問道。
“我是平原令下步弓手。”張飛迴答。
“什麽,我聽不見?”董仲穎又說道。
“我是平原令下步弓手。”張飛的嗓音又大了一些。
“步弓手,有這個官職嗎?我怎麽沒聽說過。”董仲穎道。
“相國沒聽說過是正常的,過去西涼軍中掃廁所的老黃就是步弓手。”李儒大聲說道。
他的話語讓整個虎牢關上充滿了快活的空氣,甚至連一些聯軍那邊的人都笑了出來,他們早就看不慣張飛的樣子了。
“董賊,有膽子和某一戰。”張飛再次挑釁道,他已經想到了董仲穎根本沒有膽子和他一戰,他等著董仲穎拒絕之後,在虎牢關下耀武揚威一番,然後迴營去。
這樣他就是大勝的一方,可以向天下彰顯自己的勇武,他的兄長就可以憑此成為和那些諸侯平起平坐的存在,而並非是公孫瓚的小弟。
他的兄長可是漢室宗親啊。
董仲穎自然猜出了張飛的想法,不就是網上罵人的那一套嗎?單方麵罵完後拉黑,宣告自己的勝利。
這一套他熟。
“你算什麽東西?”董仲穎迴應道,“有本事讓袁紹出來親自和我單挑。”
張飛直接被董仲穎問懵了,他想到過很多種董仲穎拒絕的方法和借口,唯一沒有想到的是董仲穎告訴他,他不配。
而且這個理由的確無懈可擊,張飛的確沒有資格讓董仲穎和他進行單挑。
“那你叫出你手下的人和我單挑。”張飛又退而求其次。
“末將請戰。”幾乎董仲穎手下所有排的上號的將軍異口同聲的說道。
他們的聲音是如此的響亮,即使撤退中的聯軍也聽到了。
“董仲穎不愧有名將之稱,他麾下的軍隊士氣竟然如此高昂。”袁紹感歎道。
“是啊,如果董仲穎沒有不臣之心,或許他可以成為另外一個冠軍侯。”曹操迴應道。
“你們不準出戰。”董仲穎說道,“對方一個步弓手就讓你們這些將軍出戰,這簡直就是丟了你們和我的臉麵。”
“但是他在侮辱我們。”華雄生氣的說道。
“你被狗咬了一口,你還會咬迴去嗎?你和一個步弓手一般見識了,那就拉低了你自己的檔次。”董仲穎的話語讓張飛更為的生氣了。
張飛不停的在關下喝罵,但是董仲穎就當是表演節目,罵的精彩的時候他還喝上一個采,認為罵的不錯,有新意。
隻是當張飛一旦接近關牆,等待他的就是一陣亂箭。甚至有一次,董仲穎還動用了床弩去偷襲張飛,卻被他躲過。
罵了好一陣的張飛自討沒趣,隻能灰溜溜的離開了。
眾諸侯再一次迴到了營地,袁紹又問道:“今日鬥將失敗,明日又該如何?”
這一次眾人沒有任何人發言。
“今日鬥將不成,明日繼續鬥將。”袁術說道。
“可是?”陶謙雖然隻說了兩個字,但是眾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今天鬥將沒有打過,明天怎麽可能打得過。
“今日我看公孫太守手下的頗為勇猛,一個人在虎牢關底下罵了很長時間,董卓都沒有敢出來,明日鬥將就請公孫太守打頭陣吧。”袁術說道。
聽到他的話語公孫瓚站了起來。
隻是比公孫瓚更快的依然是袁術的嘴:“公孫太守,難道你想推脫為大漢效力的機會嗎?”
公孫瓚臉色鐵青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