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穎不愧是世之名將,丁建陽即使有驍勇善戰的之名也完全不是他的對手。”和袁家哀聲哉道相比,此時楊彪等人卻非常的開心。


    “文先,我們還不能高興的太早,即使袁家手上失去了丁原的助力,在兵力上,處於下風的依然是我們。”對於楊彪的樂觀,王允還是小聲提醒了一句。


    “你說的沒錯,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就不是通過兵力的多寡就可以解決了,隻要抓住機會,那麽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楊彪說道,“隻要董仲穎進入洛陽,那麽我們的勢已經成了,而袁家的勢則被阻滯了,之後的事情憑借著不是兵力和朝廷的實力,而是勢。孟子過去說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可是,董仲穎真的會進入洛陽嗎?他什麽時候進入洛陽?”司徒黃琬問道,“在呂布殺死丁原之後,他沒有任何的行動,反而每天召開酒宴,宴請呂布和他的部下。”


    “不知道。”楊彪道,“但是我知道,董仲穎非常人哉,一定是在等機會。”


    “這件事情太大了,如果沒有溝通和協調可能會出很大的紕漏,我建議我們通過一些渠道和董仲穎溝通一下吧。”司徒黃琬建議說。


    楊彪搖了搖頭,顯然不打算接受司徒黃琬的建議。


    不止是楊彪,連王允都是持這樣的否定態度。


    看到黃琬的不解,楊彪隻能苦笑的說道:“我們不能行霍光之事。”


    黃琬隻是當局者迷,被楊彪一說,他立馬反應過來了,的確不能和董仲穎有任何的溝通,溝通了就是霍光之事,事情性質就不一樣了,“希望董仲穎不是一個政治庸手吧。”


    王允笑了笑道,“不會,當時他在北邙山說不會和我們合作的時候,我就知道,他早就猜出我們的目的了。”


    而此刻王允眼中的“政治高手”正在準備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進京”。


    盡管在怎麽不願意,董仲穎總覺得自己必須要往洛陽跑一次了,不然老是待在洛陽城外算怎麽迴事,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屯兵在城外準備威脅朝廷呢,至少董仲穎自己已經好幾次聽到這樣的“流言”了。


    甚至李儒還前來獻策,告訴董仲穎怎麽才能夠更好的“威脅”朝廷。


    朝廷的手上有很多的大軍,還有不少名將,為了不被消滅,董仲穎隻能做出一個違背他本人意願的決定,那就是冒險進京。


    一方麵他要組織好護衛,現在在董仲穎看來五百人的護衛已經遠遠不夠,他進京的護衛被擴大到一千人了,而且是全副武裝的甲士。


    按照大漢的律法,他這樣做顯然是不合法的,但是他的身邊有一個好的參謀李儒,硬生生的將這件事情弄成合法了。


    董仲穎帶的衛隊有五百人,並沒有超標,剩下的五百人是丁原的衛隊,由丁原的主簿呂布帶領。


    丁原病故了,他生了一個頭會掉落的病。至於其他人信不信不知道,至少他的主簿呂布是相信的。


    但是出於禮儀,他依然享有並州刺史的權限,如果因為他的病故而禁止他的部屬護送他的靈魂進入洛陽,這是一種極度失禮的行為。


    呂布帶五百人進洛陽沒有毛病。


    另外一方麵他要搞清楚朝廷中的袞袞諸公究竟有沒有對他下手的意圖。而他采用的方法就是上輩子他在工作中學會的摸魚技術。


    一點一點的超越底線。


    比如,第一天他就從營地出發到洛陽附近溜達,然後紮個營,吃個飯迴營地。


    第二天他就更近了一步,到了洛陽的城門邊,但是卻沒有進城。


    而第三天他終於進了洛陽城了,但是在城門邊紮營,一到晚上就出城。


    他這樣的做派不僅讓袁隗等人迷惑了,楊彪和王允也沒有看出他想要做什麽,甚至連他的“心腹”李儒也沒有看懂他的恩師究竟想要如何出招。


    在憋了一陣子之後,在第三天的晚上,李儒終於忍不住問董仲穎他究竟想要做什麽。


    “恩師,學生愚鈍,不知道你想要做什麽?”


    對於不恥下問的學生,董仲穎自然要給與一個解釋了,“你覺得我想要做什麽?”


    李儒想了一想搖了搖頭道:“學生想了很久,都沒有看出恩師您的目的。”


    董仲穎歎了一口氣,他自然不能直接了當的告訴李儒他怕死,他又問了一個問題。


    “你覺得我們的敵人會是什麽樣的反應?”


    “學生不知道,因為學生看不透您的意圖。”李儒迴答。


    李儒停了一停,像是突然明白了什麽道:“他們什麽都不會做,因為他們看不透您的意圖。”


    “我過去聽別人說過一句話,什麽都不做是最為危險的,即使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也好過什麽都不做。”李儒又繼續推論了下去,“但是情況越是複雜,對方越是不會動,因為這時候動錯了可能會萬劫不複。”


    “這就給別人造成一個很大的誤會,那就是我們的敵人害怕我們。朝廷的爭鬥就是奪勢的鬥爭,誰的勢頭強,誰就能爭奪話語權,而恩師這樣的行為爭奪的就是勢,所有人都看到了恩師的強勢,而看到了敵人的弱勢。”


    朝廷永遠不可能成為某個人的一言堂,即使是獨攬大權的霍光也做不到控製朝廷的所有人,畢竟朝中還有各種各樣其他關係的人存在,他操縱朝廷的方法就是憑借著自己的黨羽,造勢。裹挾著所有人聽從他的命令。


    這就好比一個公司,公司的董事長並不一定需要百分之五十一的絕對控股,他隻需要一個較多的控股,能夠裹挾其他中立的人順著他的意思投票就可以了。


    李儒一下子將董仲穎的“目的”看了出來。通過行動,向世人證明了董仲穎在洛陽還是很有影響力的。


    隻不過幾天後,李儒發現自己膚淺了,因為他恩師的做法不僅僅隻是簡單的造勢,更是逼迫著某些人做出一些不一樣的決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呆呆兩腳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呆呆兩腳獸並收藏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