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耿鄙上任
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 作者:呆呆兩腳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漢的朝廷什麽都缺,而唯獨不缺的就隻是摘桃子的人了。
涼州的叛軍被打殘了,於是新的涼州刺史又變成了一個香餑餑了。不久之前,犯了錯的梁鵠還在這個位置上的原因就是北宮伯玉他們玩的太大了,沒人願意跑到這個位置上去頂雷。
但是董卓這一仗打完之後,朝廷中的名士就看出了那些叛軍的“虛弱”了。
在董卓這個卑鄙無恥的小人“中計”的情況下,那些叛軍竟然會被反殺,而且被反殺的那個還是叛軍中最為出名的韓遂,三輔之地周圍的叛軍也逃跑了,這充分說明了這些叛軍的戰鬥力完全有問題,現在看起來栓條狗都能解決這些叛軍。
平叛這可是很大的功勳。
外敵的威脅幾乎沒有了,朝廷自然就要開始內鬥了。
董仲穎收到了文書,他升到了破虜將軍,在文書中很隱晦的表示,希望董卓暫緩進軍,等待後續的命令。
對於朝廷的這個命令,他自然“認真”執行,朝廷讓他劃水,他一定摸魚。
甚至因為他的認真,他還收到了左豐從長安帶給他的土特產,希望他可以一直認真下去,直到新的涼州刺史上任。
而這個過程並沒有持續多久,財大氣粗的名士耿鄙最終贏得涼州刺史爭霸賽的“冠軍”。
耿鄙是名士,和不少望族的關係非常不錯,那些士族認為他是自己人。他的家族非常有錢,也舍得花錢,在左豐的努力下,那些常侍們對於他的感觀也非常的不錯。再加上有人不遺餘力的吹捧,甚至連劉宏都聽說過他知兵的名聲。
在這三個因素的加持下,他自然成為了新任的涼州刺史,而他上任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將桃子摘了,平叛。
要平叛,自然需要有軍隊,涼州的軍隊已經被梁鵠禍害的差不多了,耿鄙隻能自己想辦法弄一些軍隊了。
首先,被他打上主意的是朝廷的軍隊,更為準確的說,是董卓手上的平叛軍隊。
在耿鄙的眼中,這些董卓手下的精銳軍隊自然是平叛的主力了,因為這些人已經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他們能打。
對於如何拿到這些軍隊,耿鄙有著自己的方法,那就是通過左豐,這個“職業經理人”了。
一箱珠寶不夠那就兩箱,兩箱不夠那就四箱,在耿鄙的眼中,這些珠寶完全可以“迴本”。
董仲穎和他手下的人心甘情願的交出了自己的軍隊,這並不是因為耿鄙給的太多了,而是因為有朝廷的文書和法度。
耿鄙知道,自己的才能和董仲穎想比有很大的“差距”,董仲穎可以依靠他手上的軍隊“壓著”叛軍打,但是他卻不能。
耿鄙為此用上了一個笨辦法,那就是招募更多的義勇軍,用巨大的優勢來補充指揮上的差距。
耿鄙是一個有錢人,在這方麵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豪爽”。
來者不拒,隻要帶人帶武器來投,耿鄙當場結錢,直接發上了安家費和雇傭費。甚至隻有人而沒有武器,他可以免費提供一些裝備。
在他的大“撒幣”之下,他的涼州義勇軍規模迅速擴大,甚至連郭汜都想要跑他那邊打上一份工。
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耿鄙竟然募集了近五萬人的義勇軍,再加上他從董卓那邊“收買”來的二萬軍隊,他的手上足足有七萬人。
“即使是七萬頭豬,那些叛軍也要砍上大半天。”耿鄙自豪的說道,有了這些本錢他就有了平叛的資本。
“根據情報,現在的叛軍多集中武威一帶,數量隻有二萬左右,叛軍首領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韓遂等都在軍中,隻要攻破武威,涼州的叛亂可以說是平定了。”說話的人是涼州治中從事程球,他是耿鄙的心腹,“剩下的那些小寇完全不成氣候。”
“你怎麽知道我們一定能贏?”蕩寇將軍周慎反駁道。他對於程球這樣的說法很是感冒,仗還沒有開打,就輕視對方。他負責協助耿鄙帶領朝廷的軍隊,在平叛後,這些軍隊不會留在涼州,
至於董仲穎,耿鄙和他屬於雙向嫌棄了。
耿鄙認為董仲穎的威望太大了,如果讓他來協助平叛,最後的功績說不定還會大部分記在董仲穎的身上,更何況董仲穎還是一個隴西人,如果董仲穎威望太高,不利於他在涼州的統治。
而董肥肥覺得耿鄙擁有和他一樣的軍事才華,是一個無能之輩,因為耿鄙也隻會和他同樣的一招,那就是用“錢”開道,這樣的人怎麽可能是一個打仗的好手,要是跟隨他混在軍中,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我們有七萬人,軍餉充足,軍械齊備,吃飽喝足,士氣高昂,其中的不少人還是在涼州征募的好漢,這些人熟知當地的情況。”耿鄙說道。
“我的治中從事程球精於戰事,即使是董仲穎也比不上他,有他做為我的參軍,敵人的詭計無所遁形。”
“更為重要的是,韓遂不久之前敗在了董仲穎的手中,叛軍的氣勢已經泄了,他們全部躲到安定就是最好的證明。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怎麽可能會輸?”
“耿刺史說的太好了!不愧是名滿天下的名士。”程球說道,“留侯也不過如此!”
在接下來的軍議之中,就剩下了耿鄙和程球的互相吹捧了。
另外他們還早早的替各支軍隊劃分好了戰利品的分配問題,甚至他們兩個人開始計算這些戰利品夠不夠“迴本”,是不是需要再苦一苦涼州的人民,來不讓他們這些父母官受苦。
看著耿鄙和程球的“表演”,周慎不禁為涼州人民感到了悲哀。
不過他並不對接下來的戰事有疑問,畢竟他們的優勢太大了,他怎麽也想不到輸的可能性。
唯一令他有些擔憂的隻有一個,金城郡的太守蓋勳並沒有參加軍議,甚至用了道路斷絕這樣的理由沒有派遣任何的軍隊。
涼州的叛軍被打殘了,於是新的涼州刺史又變成了一個香餑餑了。不久之前,犯了錯的梁鵠還在這個位置上的原因就是北宮伯玉他們玩的太大了,沒人願意跑到這個位置上去頂雷。
但是董卓這一仗打完之後,朝廷中的名士就看出了那些叛軍的“虛弱”了。
在董卓這個卑鄙無恥的小人“中計”的情況下,那些叛軍竟然會被反殺,而且被反殺的那個還是叛軍中最為出名的韓遂,三輔之地周圍的叛軍也逃跑了,這充分說明了這些叛軍的戰鬥力完全有問題,現在看起來栓條狗都能解決這些叛軍。
平叛這可是很大的功勳。
外敵的威脅幾乎沒有了,朝廷自然就要開始內鬥了。
董仲穎收到了文書,他升到了破虜將軍,在文書中很隱晦的表示,希望董卓暫緩進軍,等待後續的命令。
對於朝廷的這個命令,他自然“認真”執行,朝廷讓他劃水,他一定摸魚。
甚至因為他的認真,他還收到了左豐從長安帶給他的土特產,希望他可以一直認真下去,直到新的涼州刺史上任。
而這個過程並沒有持續多久,財大氣粗的名士耿鄙最終贏得涼州刺史爭霸賽的“冠軍”。
耿鄙是名士,和不少望族的關係非常不錯,那些士族認為他是自己人。他的家族非常有錢,也舍得花錢,在左豐的努力下,那些常侍們對於他的感觀也非常的不錯。再加上有人不遺餘力的吹捧,甚至連劉宏都聽說過他知兵的名聲。
在這三個因素的加持下,他自然成為了新任的涼州刺史,而他上任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將桃子摘了,平叛。
要平叛,自然需要有軍隊,涼州的軍隊已經被梁鵠禍害的差不多了,耿鄙隻能自己想辦法弄一些軍隊了。
首先,被他打上主意的是朝廷的軍隊,更為準確的說,是董卓手上的平叛軍隊。
在耿鄙的眼中,這些董卓手下的精銳軍隊自然是平叛的主力了,因為這些人已經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他們能打。
對於如何拿到這些軍隊,耿鄙有著自己的方法,那就是通過左豐,這個“職業經理人”了。
一箱珠寶不夠那就兩箱,兩箱不夠那就四箱,在耿鄙的眼中,這些珠寶完全可以“迴本”。
董仲穎和他手下的人心甘情願的交出了自己的軍隊,這並不是因為耿鄙給的太多了,而是因為有朝廷的文書和法度。
耿鄙知道,自己的才能和董仲穎想比有很大的“差距”,董仲穎可以依靠他手上的軍隊“壓著”叛軍打,但是他卻不能。
耿鄙為此用上了一個笨辦法,那就是招募更多的義勇軍,用巨大的優勢來補充指揮上的差距。
耿鄙是一個有錢人,在這方麵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豪爽”。
來者不拒,隻要帶人帶武器來投,耿鄙當場結錢,直接發上了安家費和雇傭費。甚至隻有人而沒有武器,他可以免費提供一些裝備。
在他的大“撒幣”之下,他的涼州義勇軍規模迅速擴大,甚至連郭汜都想要跑他那邊打上一份工。
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耿鄙竟然募集了近五萬人的義勇軍,再加上他從董卓那邊“收買”來的二萬軍隊,他的手上足足有七萬人。
“即使是七萬頭豬,那些叛軍也要砍上大半天。”耿鄙自豪的說道,有了這些本錢他就有了平叛的資本。
“根據情報,現在的叛軍多集中武威一帶,數量隻有二萬左右,叛軍首領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韓遂等都在軍中,隻要攻破武威,涼州的叛亂可以說是平定了。”說話的人是涼州治中從事程球,他是耿鄙的心腹,“剩下的那些小寇完全不成氣候。”
“你怎麽知道我們一定能贏?”蕩寇將軍周慎反駁道。他對於程球這樣的說法很是感冒,仗還沒有開打,就輕視對方。他負責協助耿鄙帶領朝廷的軍隊,在平叛後,這些軍隊不會留在涼州,
至於董仲穎,耿鄙和他屬於雙向嫌棄了。
耿鄙認為董仲穎的威望太大了,如果讓他來協助平叛,最後的功績說不定還會大部分記在董仲穎的身上,更何況董仲穎還是一個隴西人,如果董仲穎威望太高,不利於他在涼州的統治。
而董肥肥覺得耿鄙擁有和他一樣的軍事才華,是一個無能之輩,因為耿鄙也隻會和他同樣的一招,那就是用“錢”開道,這樣的人怎麽可能是一個打仗的好手,要是跟隨他混在軍中,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我們有七萬人,軍餉充足,軍械齊備,吃飽喝足,士氣高昂,其中的不少人還是在涼州征募的好漢,這些人熟知當地的情況。”耿鄙說道。
“我的治中從事程球精於戰事,即使是董仲穎也比不上他,有他做為我的參軍,敵人的詭計無所遁形。”
“更為重要的是,韓遂不久之前敗在了董仲穎的手中,叛軍的氣勢已經泄了,他們全部躲到安定就是最好的證明。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怎麽可能會輸?”
“耿刺史說的太好了!不愧是名滿天下的名士。”程球說道,“留侯也不過如此!”
在接下來的軍議之中,就剩下了耿鄙和程球的互相吹捧了。
另外他們還早早的替各支軍隊劃分好了戰利品的分配問題,甚至他們兩個人開始計算這些戰利品夠不夠“迴本”,是不是需要再苦一苦涼州的人民,來不讓他們這些父母官受苦。
看著耿鄙和程球的“表演”,周慎不禁為涼州人民感到了悲哀。
不過他並不對接下來的戰事有疑問,畢竟他們的優勢太大了,他怎麽也想不到輸的可能性。
唯一令他有些擔憂的隻有一個,金城郡的太守蓋勳並沒有參加軍議,甚至用了道路斷絕這樣的理由沒有派遣任何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