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章和韓遂的進軍對於朝廷來說如同對於剩女的真話,直接觸及到了朝廷的敏感點。


    即使黃巾勢大的時候,三輔之地也沒有受到過這樣的威脅。


    “梁鵠這個廢物,如果不是因為他涼州的局勢不會變成這樣。”劉宏很是憤怒,作為一個自認為的明君,被別人打上門可是會對他那“偉光正”的形象造成很大的損害。


    侍中楊琦站了出來說道:“梁孟星是天下知名的書法家,怎麽能夠他一點小小的過失而去苛責於他。他在涼州的功績做的非常不錯,不少不知學的人被他所教化,邊地的羌人也感念他的仁德和博學,在軍事上的事情他並不擅長,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失敗。”


    “涼州的糜爛,梁鵠必須要負很大的責任。”開口的人是中常侍趙忠,劉宏常常說:“趙常侍是我母”,作為一個母親,這時候趙忠自然要為靈帝出頭了。


    “現在追究是誰的責任已經沒有意義了,而是應該討論我們該怎麽辦?”尚書令楊賜說道。


    作為弘農楊氏的領頭人物,趙忠也不願意得罪楊賜,況且楊賜的話語說的有道理,現在叛軍已經進攻到了三輔之地了,要先解決眼前的問題,再進行內鬥。


    “我推薦皇甫義真為將,可戰賊軍!”司空張溫說道。作為朝廷目前最強的打手,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需要皇甫嵩出馬。


    不過他的提議受到了楊賜的反對。


    “皇甫義真將涼州的軍權委任給了梁孟星,結果梁孟星吃了一個大虧,如果這一次再失敗,三輔之地恐怕不為朝廷所得。”楊賜說道。


    “如果皇甫義真不可以,楊尚書您認為誰可以擔當此重任?”劉宏開口問道。


    “朱儁,朱公偉可為將。”楊賜又繼續說道,“朱公偉率軍討平黃巾,素與皇甫義真齊名,威聲滿天下,時人稱讚他‘天姿聰亮,欽明神武,策無失謨,征無遺慮’,如其出馬必可討滅賊寇。”


    楊賜的話語讓趙忠有些疑惑,因為趙忠很清楚的知道,比起朱儁,皇甫嵩和楊家的關係更為的緊密,甚至剛才楊家還為梁鵠開脫,但是這一次,楊賜卻沒有推薦皇甫嵩而選擇了朱儁。


    不過楊賜接下來的話語打消了他的疑惑,他說道:“皇甫嵩上一次在涼州黃巾的事情處理失當,這一次如果仍然用他為將,恐怕其心難平,心難平則進退失據。”


    楊賜認為皇甫嵩現在肯定會急於立下自己的功勳,而這樣的心態很容易給賊軍可乘之機。


    “張角雖死,但黃巾猶在,賊寇孫夏繼韓忠為南陽黃巾首領,西移鄂之精山,擁眾數萬,正與朱儁對峙,如果臨陣換帥,恐有死灰複燃的趨勢。”大將軍何進說道。


    他並不願意讓朱儁頂替皇甫嵩去對付邊章等人,一方麵孫夏手中的黃巾殘黨多是張角舊部,是黃巾中的精銳,消滅這些人杜絕了黃巾死灰複燃的可能性,臨陣換帥容易讓這些人逃脫。


    另外一方麵何進和朱儁的關係不怎麽樣,一旦朱儁迴到三輔之地去對付黃巾,他的官位勢必要增加一點,這一點也是何進不願意看到的。


    “行一百而半九十,此時撤換朱儁的確不妥。”何進的話語的確有所道理,在朝堂上沒有人願意再提用朱儁換皇甫嵩的提議了,畢竟剿滅江夏的黃巾也是一件大事情。


    “遂高,如果你為將保衛三輔之地如何?”劉宏問道。


    “陛下,比起三輔之地,您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賊軍多羌人,必多馬,如果他們以三輔之地為誘餌,輕騎直攻洛陽,驚擾到陛下,也是我這個大將軍的罪過。”何進說道。


    他的說法讓很多人嗤之以鼻,什麽驚擾到陛下,那些賊寇連長安都打不到,他們拿什麽來打洛陽,顯然何進根本就不想去對付叛軍。


    盡管大多數的人看穿了何進的想法,不過卻沒有人揭穿他,現在朝廷還需要在對付邊章等人的事情上同舟共濟,犯不上得罪何進,何進的所作所為日後再和他清算。


    “大將軍,如果朱儁和你都不能為將,你認為誰可以為將?”趙忠問道。


    “前中郎將董仲穎如何?”何進突然想起了這樣一個人。


    他清楚的記得上一次董卓似乎打了勝仗,他從左豐那裏還拿到了不少董卓帶給他的土特產。


    至於最後董卓被解職的事情何進也記得一些,他那時候還很好奇為什麽董卓沒有繼續加深和他的友誼,如果董卓繼續加深和他的友誼,說不定他會仗義執言一番。


    “遂高,你為何推薦董仲穎呢?”劉宏問道,他的語氣委婉了許多。


    因為他也記得董卓這個立下了不世功勳,最終卻因為那些名士的排擠,最後不得不解職迴家的肱骨之臣。


    “隴西黃巾被董仲穎所破。”何進迴答說。


    “好好好!”劉宏很是高興,“不如這一次我以董仲穎為帥。”


    可惜他高興沒有多久,“陛下,我認為還是應該以皇甫義真為帥!”這是楊賜。


    “陛下,我反對!”這個反對的人是袁隗。


    有了楊家和袁家的反對,朝堂上頓時失去了控製,幾乎所有的人都反對董仲穎的任命。


    因為楊家和袁家可是知道上一次下曲陽之戰時候董仲穎的“含金量”的,自然不會將三輔之地的安危完全寄予在他的身上。


    “好吧,那就讓皇甫嵩領兵吧。”劉宏有些無奈,如果做好準備,他還是有辦法壓製住那些大臣的,但是倉促之間他也不願意同整個朝廷上幾乎所有的文臣為敵。


    不過在這之後,劉宏就為他這樣的一個決定後悔了。


    邊章和韓遂深知皇甫嵩的厲害,在皇甫嵩的軍隊沒有集結完成的時候,突然發兵進攻園陵。


    雖然皇甫嵩覺得這是一個虛招,但是作為大漢將領的他卻不得不分出兵力去防守園陵。


    然後邊章和韓遂利用兵力優勢直接攻擊了皇甫嵩,兵力不足的皇甫嵩直接就吃了一個敗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呆呆兩腳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呆呆兩腳獸並收藏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