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日勒和氏
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 作者:不明所以的白馬非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掖郡內,和氏為最。
在張掖郡內,就像敦煌郡以張家為尊一樣,在張掖郡內則是以和氏為霸。
和氏源流多樣,有一部分的和氏是由中原遷徙而來,還有一部分和氏則是由少數民族鮮卑、羌氐等族改姓而來,最後在張掖郡內逐漸匯聚成郡望。
由於和氏不僅有中原家學,還兼有異族血脈,自然兵事也算不俗,在河西四郡雖無法與張家並提,但也名列河西世族前十之列。
在起兵作亂的三十餘世家中,和氏是張掖郡內響應最為積極的。
正如張氏所說,一旦他們交出兵權,任由劉瑁重新劃分勢力範圍,那麽他們是否還能穩居張掖第一世家就無人知曉了。
畢竟張掖郡內與自己齊名的世家還有不少,遠不像敦煌郡那般鮮明,因此和家的危機意識也最為強烈。
正像原本曆史中的那樣,在曹操即將一統河西的時候,同樣是張掖和家,與酒泉黃氏、武威顏氏、西平麹氏一同起兵反曹,現在不過是提前了十數年罷了。
不過由於之前劉瑁平金城時麹氏做出的貢獻,因此麹氏不僅得以保全,還得以執掌金城,自然不會在這次的起義之中。
武威顏氏更是在劉瑁一舉剿滅張氏、令狐氏在武威的勢力時就被嚇破了膽,也自然不敢多事。
但張掖和家和酒泉黃氏在此次起事中,卻是鞍前馬後,最為積極,而張掖和氏的大本營便是日勒城。
日勒城,始置於西漢武帝年間,東漢興平二年於張掖郡南置西郡,日勒縣為其郡治,其地位越發顯著。
可是在趙雲、馬超先後大敗泛家、宋家騎兵並在日勒城築起巨大的京觀後,日勒城的處境就頓顯尷尬了起來。
和家雖然也自持武力,可是與如今如日中天的泛家、宋氏卻是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的,但就是這樣的兩家騎兵居然先後被趙雲、馬超區區五千人就滅了主力,這不得不讓和家有些心驚動魄。
而此時此刻兵臨日勒的可不隻是這一萬騎兵,而是漢軍的數萬大軍,這帶給日勒城的壓力就實在太過於巨大了……
日勒城下,兩員騎兵將領正在說著什麽……
“怎麽可能!你居然一口氣滅了一萬五千餘人!你是怎麽做到的!”
“我說了,馬孟起,你要學的還有很多,我跟隨主公十年,才練的如此精兵,你想贏我?再等十年吧……”
此二人不是別人,正是之前打賭的馬超與趙雲,當趙雲每個士兵馬上至少背著三個首級,一一扔在日勒城下時,馬超率先瞪大了眼睛。
畢竟他所指揮的五千騎兵雖然輕鬆碾壓了宋家,但宋家兩萬騎兵,至少跑了一萬人,馬超一路追擊,除去被踐踏的首級外,真正拿到的首級也不過八千之數,也正因此,趙雲輕鬆地贏得了此次賭局。
“好了,子龍、孟起,賭局已分勝負,孟起乖乖願賭服輸就是,我們現在的目標是日勒,給我集中注意力!”
“是!”
黑紅色龍旗下,漢軍遮天蔽日,足足超過七萬的大軍讓人見之即喪失了不少戰意,尤其對於日勒城這樣一個兵不過萬的小城來說,就更是讓人心驚。
望著那數萬步卒以及緊隨其後密密麻麻的攻城器械,日勒城主和旭登時便汗毛倒豎,顫聲道:“你說,我們要對付的便是這般精銳?”
“嗚嗚嗚!”
隨著陣陣號響,一名漢軍騎兵緩緩出列,大聲道:“我家將軍心懷善意,知爾等不過是被張家蠱惑,故此,到明日日出之前,我大軍不會攻城,但如果到明天日出之時,你們還未出城投降,我軍將屠日勒城!”
說罷,那一騎轉身便迴到了陣營之中,而和旭則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喃喃道:“明日日出之前…明日日出之前…”
突然,他哭喪著臉,無力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
當天晚上,日勒城內,城主府燈火通明,和氏一族正在連夜商議對策。
如今漢軍居然連圍三缺一的戰術都已然放棄,而是直接將四麵圍住,顯然,漢軍屠城之說已非虛言,這就更加讓人感到慌亂,和氏一族更是議論紛紛,難以定奪。
“依我看來,我們當然要降!難道你們還沒有看出來嗎?什麽河西三十世家,根本不夠人劉瑁殺的,宋家厲害吧?汜家不差吧?結果呢?加起來快四萬人的騎兵被人一萬騎兵殺的大敗,還築起了京觀!”
“陰家與宋家齊名,夠厲害吧?可人家直接就降了劉瑁,如今可謂是我等河西世家中最為春風得意的!如今漢軍兵臨城下,我等歸降或許確實撈不到什麽好處,但最不濟也不會讓家族滅絕呀!”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痛心疾首道。
“哎!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劉瑁有三頭六臂嗎?宋家是慘敗了,但那是因為他們大意了,如今我日勒城也算堅城一座,城中守備充足,況且我河西聯軍最多三日內就可抵達,我們又何必卑躬屈膝的去迎合劉瑁呢?”
“糊塗!你看那足可逼得韓遂與之講和的盧水一族如何?還不是在劉瑁進城後便乖乖的降了劉瑁!以家族傳承計,區區兵權何足掛齒!”
“哎……”
“好了!都不要再說了!我意已決!為家族計,為未來計!明日我將獻上縣令之印,向漢軍投降!否則無論此役結果如何,都非我和氏所願,一旦我族在此戰中損失慘重,必淪為張家附庸,難以翻身,如果一旦兵敗,那麽我和家就會蕩然無存!既然如此,不如投降以保家族!”
“家主英明!”
“家主英明!”
“家主英明!”
翌日,辰時,日勒縣令和旭便大開城門,舉城投降!
“日勒縣令和旭在天使到來之時卻據城自守,深知罪孽重大,望劉司空手下留情!”
劉瑁滿意的望著和旭,同時心中也微微的鬆了一口氣,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河西動蕩迴師長安,這是最好不過。
畢竟距離衣帶詔事件,已經過去了兩個月,劉瑁急需迴去安撫人心,同時定下之後的行動。
因此他才在兵臨日勒城之時毫不猶豫的說出了屠城之言,他已經決定要在一個月之內解決河西問題,迴師長安!
因此,當和旭乖乖的按照劉瑁心中所想,獻城納降後,劉瑁自然極為開心。
他滿意的道:“很好!封和旭為汧縣縣令,其家族可在一個月內內遷汧縣,封和旭為汧侯,以表其功!”
和旭聞言大喜過望,他早就知道自己肯定不是不可能再在日勒呆下去,劉瑁也不會允許。但他卻沒有想到自己不僅依舊可以擔任縣令一職,甚至於還成為了縣侯!這就比他預想中的境遇要高出許多了,又豈有不開心之理?
“和旭謝大將軍!”
其實劉瑁早就將大將軍之名讓與了袁紹,而且他根本就沒有任命官員的權利,這原本就是屬於皇帝以及丞相的權利。
可是在這裏,卻沒有一個人對此表示質疑,對於涼州人來說,帶兵打仗的就叫將軍,而皇帝?誰不知道如今的漢帝不過是傀儡一個,權力全都掌握在劉瑁的手中?
“免禮!”
劉瑁輕輕扶起了和旭,又笑著道:“不知和家主可願意派家族中人前往各郡各縣去勸降啊?”
“啊?”
和旭一下子就明白了劉瑁的想法,劉瑁是想以最小的代價打下西域,既然如此,這個人必須要是他家族中本身不太重視,卻又有些真材實料的才是。
和旭略加思索後便道:“沒有問題,一會兒我就讓旬兒去將軍處報到。”
劉瑁見和旭如此上路,便輕輕的點了點頭道:“很好,下麵給我說說刪丹的情況。”
“是!”
和旭連忙應道,但他看了一下劉瑁,又道:“但是屬下之前曾經向河西軍求助過,他們距離日勒大概還有三日行程,所以如果一旦刪丹攻打不下來,有可能會遇到河西軍……”
“哦?”
劉瑁聞言深深地望了和旭一眼後,笑著道:“你,很好!先給我說說刪丹的情況。”
“是!”
和旭連忙應道,開始仔細的給劉瑁介紹起了刪丹縣的情況,而與此同時,河西聯軍距離劉瑁也越發接近……
在張掖郡內,就像敦煌郡以張家為尊一樣,在張掖郡內則是以和氏為霸。
和氏源流多樣,有一部分的和氏是由中原遷徙而來,還有一部分和氏則是由少數民族鮮卑、羌氐等族改姓而來,最後在張掖郡內逐漸匯聚成郡望。
由於和氏不僅有中原家學,還兼有異族血脈,自然兵事也算不俗,在河西四郡雖無法與張家並提,但也名列河西世族前十之列。
在起兵作亂的三十餘世家中,和氏是張掖郡內響應最為積極的。
正如張氏所說,一旦他們交出兵權,任由劉瑁重新劃分勢力範圍,那麽他們是否還能穩居張掖第一世家就無人知曉了。
畢竟張掖郡內與自己齊名的世家還有不少,遠不像敦煌郡那般鮮明,因此和家的危機意識也最為強烈。
正像原本曆史中的那樣,在曹操即將一統河西的時候,同樣是張掖和家,與酒泉黃氏、武威顏氏、西平麹氏一同起兵反曹,現在不過是提前了十數年罷了。
不過由於之前劉瑁平金城時麹氏做出的貢獻,因此麹氏不僅得以保全,還得以執掌金城,自然不會在這次的起義之中。
武威顏氏更是在劉瑁一舉剿滅張氏、令狐氏在武威的勢力時就被嚇破了膽,也自然不敢多事。
但張掖和家和酒泉黃氏在此次起事中,卻是鞍前馬後,最為積極,而張掖和氏的大本營便是日勒城。
日勒城,始置於西漢武帝年間,東漢興平二年於張掖郡南置西郡,日勒縣為其郡治,其地位越發顯著。
可是在趙雲、馬超先後大敗泛家、宋家騎兵並在日勒城築起巨大的京觀後,日勒城的處境就頓顯尷尬了起來。
和家雖然也自持武力,可是與如今如日中天的泛家、宋氏卻是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的,但就是這樣的兩家騎兵居然先後被趙雲、馬超區區五千人就滅了主力,這不得不讓和家有些心驚動魄。
而此時此刻兵臨日勒的可不隻是這一萬騎兵,而是漢軍的數萬大軍,這帶給日勒城的壓力就實在太過於巨大了……
日勒城下,兩員騎兵將領正在說著什麽……
“怎麽可能!你居然一口氣滅了一萬五千餘人!你是怎麽做到的!”
“我說了,馬孟起,你要學的還有很多,我跟隨主公十年,才練的如此精兵,你想贏我?再等十年吧……”
此二人不是別人,正是之前打賭的馬超與趙雲,當趙雲每個士兵馬上至少背著三個首級,一一扔在日勒城下時,馬超率先瞪大了眼睛。
畢竟他所指揮的五千騎兵雖然輕鬆碾壓了宋家,但宋家兩萬騎兵,至少跑了一萬人,馬超一路追擊,除去被踐踏的首級外,真正拿到的首級也不過八千之數,也正因此,趙雲輕鬆地贏得了此次賭局。
“好了,子龍、孟起,賭局已分勝負,孟起乖乖願賭服輸就是,我們現在的目標是日勒,給我集中注意力!”
“是!”
黑紅色龍旗下,漢軍遮天蔽日,足足超過七萬的大軍讓人見之即喪失了不少戰意,尤其對於日勒城這樣一個兵不過萬的小城來說,就更是讓人心驚。
望著那數萬步卒以及緊隨其後密密麻麻的攻城器械,日勒城主和旭登時便汗毛倒豎,顫聲道:“你說,我們要對付的便是這般精銳?”
“嗚嗚嗚!”
隨著陣陣號響,一名漢軍騎兵緩緩出列,大聲道:“我家將軍心懷善意,知爾等不過是被張家蠱惑,故此,到明日日出之前,我大軍不會攻城,但如果到明天日出之時,你們還未出城投降,我軍將屠日勒城!”
說罷,那一騎轉身便迴到了陣營之中,而和旭則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喃喃道:“明日日出之前…明日日出之前…”
突然,他哭喪著臉,無力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
當天晚上,日勒城內,城主府燈火通明,和氏一族正在連夜商議對策。
如今漢軍居然連圍三缺一的戰術都已然放棄,而是直接將四麵圍住,顯然,漢軍屠城之說已非虛言,這就更加讓人感到慌亂,和氏一族更是議論紛紛,難以定奪。
“依我看來,我們當然要降!難道你們還沒有看出來嗎?什麽河西三十世家,根本不夠人劉瑁殺的,宋家厲害吧?汜家不差吧?結果呢?加起來快四萬人的騎兵被人一萬騎兵殺的大敗,還築起了京觀!”
“陰家與宋家齊名,夠厲害吧?可人家直接就降了劉瑁,如今可謂是我等河西世家中最為春風得意的!如今漢軍兵臨城下,我等歸降或許確實撈不到什麽好處,但最不濟也不會讓家族滅絕呀!”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痛心疾首道。
“哎!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劉瑁有三頭六臂嗎?宋家是慘敗了,但那是因為他們大意了,如今我日勒城也算堅城一座,城中守備充足,況且我河西聯軍最多三日內就可抵達,我們又何必卑躬屈膝的去迎合劉瑁呢?”
“糊塗!你看那足可逼得韓遂與之講和的盧水一族如何?還不是在劉瑁進城後便乖乖的降了劉瑁!以家族傳承計,區區兵權何足掛齒!”
“哎……”
“好了!都不要再說了!我意已決!為家族計,為未來計!明日我將獻上縣令之印,向漢軍投降!否則無論此役結果如何,都非我和氏所願,一旦我族在此戰中損失慘重,必淪為張家附庸,難以翻身,如果一旦兵敗,那麽我和家就會蕩然無存!既然如此,不如投降以保家族!”
“家主英明!”
“家主英明!”
“家主英明!”
翌日,辰時,日勒縣令和旭便大開城門,舉城投降!
“日勒縣令和旭在天使到來之時卻據城自守,深知罪孽重大,望劉司空手下留情!”
劉瑁滿意的望著和旭,同時心中也微微的鬆了一口氣,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河西動蕩迴師長安,這是最好不過。
畢竟距離衣帶詔事件,已經過去了兩個月,劉瑁急需迴去安撫人心,同時定下之後的行動。
因此他才在兵臨日勒城之時毫不猶豫的說出了屠城之言,他已經決定要在一個月之內解決河西問題,迴師長安!
因此,當和旭乖乖的按照劉瑁心中所想,獻城納降後,劉瑁自然極為開心。
他滿意的道:“很好!封和旭為汧縣縣令,其家族可在一個月內內遷汧縣,封和旭為汧侯,以表其功!”
和旭聞言大喜過望,他早就知道自己肯定不是不可能再在日勒呆下去,劉瑁也不會允許。但他卻沒有想到自己不僅依舊可以擔任縣令一職,甚至於還成為了縣侯!這就比他預想中的境遇要高出許多了,又豈有不開心之理?
“和旭謝大將軍!”
其實劉瑁早就將大將軍之名讓與了袁紹,而且他根本就沒有任命官員的權利,這原本就是屬於皇帝以及丞相的權利。
可是在這裏,卻沒有一個人對此表示質疑,對於涼州人來說,帶兵打仗的就叫將軍,而皇帝?誰不知道如今的漢帝不過是傀儡一個,權力全都掌握在劉瑁的手中?
“免禮!”
劉瑁輕輕扶起了和旭,又笑著道:“不知和家主可願意派家族中人前往各郡各縣去勸降啊?”
“啊?”
和旭一下子就明白了劉瑁的想法,劉瑁是想以最小的代價打下西域,既然如此,這個人必須要是他家族中本身不太重視,卻又有些真材實料的才是。
和旭略加思索後便道:“沒有問題,一會兒我就讓旬兒去將軍處報到。”
劉瑁見和旭如此上路,便輕輕的點了點頭道:“很好,下麵給我說說刪丹的情況。”
“是!”
和旭連忙應道,但他看了一下劉瑁,又道:“但是屬下之前曾經向河西軍求助過,他們距離日勒大概還有三日行程,所以如果一旦刪丹攻打不下來,有可能會遇到河西軍……”
“哦?”
劉瑁聞言深深地望了和旭一眼後,笑著道:“你,很好!先給我說說刪丹的情況。”
“是!”
和旭連忙應道,開始仔細的給劉瑁介紹起了刪丹縣的情況,而與此同時,河西聯軍距離劉瑁也越發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