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出兵吐蕃
大唐:爵位繼承無望,隻好當紈絝 作者:暴走的唐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封奏折除了告訴李世民吐蕃使者要從鬆州入境之外,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這次鬆讚幹布派來的使者帶著重禮,並且派出來了國師祿東讚作為請婚使者,不但如此,
還在這次的隊伍當中,帶來了一百多位吐蕃的大臣,可謂是極為重視這次的出訪,
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請李世民下嫁一位公主給他。
“孫升,傳程咬金、李靖、李道宗等人來朕這裏,”
想了想,李世民還是覺得這口氣有些難以下咽,並非說下嫁一位公主到吐蕃,他接受不了,而是說吐蕃你故意在鬆州入境,
這有點故意揭傷疤的意思,往深了說,有挑釁的意思,
作為天可汗的李世民怎會忍受的了,說什麽也的先教訓一下你,再來談論以後得事情,
“陛下,臣以為,發兵可行,我們大唐可以聯合吐穀渾的慕容順一起進攻吐蕃,”
“讓他們知道知道,咱們大唐不是怕了吐蕃,而是以前不想搭理他們罷了,”
“小孩子不聽話,那就得打屁股,在這件事上,臣絕對支持陛下,”
兜裏有錢,這腰板就硬氣,長孫無忌也不例外,
“輔機,剛才朕可提到讓秦懷柔來了?”
長孫無忌搖了搖頭道:“陛下,您並沒有提及這小子,”
“哎,朕真是年紀大了,怎麽每次都把這小子忘記呢,”
“陛下,您可是正值壯年,這話可說不得啊,”長孫無忌對一旁的小內侍使了一個眼色,讓其趕緊去尋秦懷柔,
這種情況,李世民身旁的人早已經見怪不怪,立刻有人轉身去傳秦懷柔,
“陛下,算一下時間,秦懷柔曾經提出的那條計策,想來應該已經奏效了,吐蕃買去的那些水泥可是讓眾位大人賺了不少啊,”
“嗬嗬,朕有的時候就在想,要是大唐多幾個秦懷柔這樣的人,該多好啊,這打仗的人朕不缺,可這種會搞事情的,朕還真是缺的很啊,”
“嗬嗬,陛下,這小子倒是有幾分鬼機靈,還別說,每一件事都卡在了命門上,”
長孫無忌笑著誇讚起來,從剛認識秦懷柔開始,一直到前幾日,幾人共同麵試那些報名者,
反正等待那些大臣也是需要一些時間的,正好,二人來一場憶往昔,
幾個時辰之後,被傳喚的都到了李世民這裏,
這次竟然沒花費多長時間,就確定了出兵吐蕃,帶兵的不出意外,仍然是侯君集作為當彌道大總管,
至於程咬金、尉遲恭、李道宗等人也僅僅是湊了一個熱鬧,沒有他們的份,
兩員副將李世民選擇了牛進達和執失思力作為左右武衛將軍,
從劍南道出兵,進入吐蕃,
至於秦懷柔,則是被李世民派去聯絡慕容順,命其率領吐穀渾士兵,從吐蕃以北攻打吐蕃。
這次出兵,仍然采用了李靖的建議,閃電戰,打完就撤,否則,大唐的士兵在吐蕃那裏待久了,無法適應當地的高原反應,
會戰鬥力直線降低,
這次的軍事行動,可謂是迅疾無比,隻用了兩個月不到,就將吐蕃過去兩年用水泥建成的城牆全部推倒。
遠在拉薩的鬆讚幹布這下老實了不少,再次書寫了國書,讓國師祿東讚先帶人入唐,如果李世民答應下嫁公主,
計劃隨祿東讚一同來大唐的那一百多位大臣再出發,這樣一來,在禮數上讓李世民舒服了不少,
打敗吐蕃不是目的,臣服才是李世民最終的想法。
侯君集率領大軍出征的時候,李世民也沒閑著,
用秦懷柔說的那句話來形容最恰當了,李世民膝下的幾位公主,不是名花有主,就是年紀尚幼,
再者,李世民也舍不得,所以這也讓他陷入了為難當中。
就在為難的時候,李孝恭從倭國迴來了,如今那邊已經全部走上正軌了,起不來任何的風浪,
所以,他在安置好後續的事情之後,便迴到了大唐。
“陛下,臣聽聞魏王弄出來一個銀行,大唐的商人以後交易起來可方便了很多啊,”
“王兄這是在誇讚青雀兒不成?”
李孝恭的迴來,衝淡了李世民的苦惱,索性他便暫時放下這個難題,
“嗬嗬,當然得誇一誇了,這可是大功一件啊,咱先不說別的,就是這運送銀子的路途當中,”
“能少死不少人,就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功績啊,”
“嗬嗬,王兄,你倒是會說話,”李世民嘴角難以壓製:“不過,話說迴來,這還多虧了王兄不辭辛苦在倭國那邊弄迴來的銀子,”
“才讓青雀兒或者說朝廷,有了這個底氣啊,”
“哈哈,陛下謬讚了,這都是臣分內之事,”
“對了,臣迴來的路上聽聞,朝廷對吐蕃用了兵,這又是為何?”
“為何,還不是因為那鬆讚幹布竟然敢挑釁大唐,要是提前遞交國書,朕也不會這麽生氣,”
李世民簡單的將事情經過同李孝恭說了一遍,
在倭國待久了,李孝恭本身也是一員武將,當即附和了起來,
“該打,不老實就要教訓一番,不然還真以為咱們大唐是泥捏的呢,”
“嗬嗬,王兄,看來你在倭國那邊沒少殺人啊,”李世民敏感的察覺,李孝恭的身上隱約還殘留著一絲絲血腥氣息,
“陛下恕罪,倭國的人狡詐的很,陽奉陰違的,臣豈會讓他們牽著鼻子走,隻要不老實的,直接砍了,”
“幾番下來,這些人還真就老實了不少,隨意畫一條線,他們明知道繞過這條線更近,可就不會去饒,”
“哈哈,”
李世民都能想象到李孝恭嘴裏說出來的那種情況,
中原自古就有畫地為牢的說辭,沒想到李孝恭竟然給發揚了一番,變成了劃線為牢了。
笑了好一會兒,李世民再次歎起氣來,
李孝恭有些不解,從他進宮來之後,就發現李世民有些悶悶不樂,隻是李世民不提,他也不好詢問,
如今李世民再次歎氣,他再也忍不住詢問道:“陛下,可是有什麽煩悶之事?”
那就是這次鬆讚幹布派來的使者帶著重禮,並且派出來了國師祿東讚作為請婚使者,不但如此,
還在這次的隊伍當中,帶來了一百多位吐蕃的大臣,可謂是極為重視這次的出訪,
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請李世民下嫁一位公主給他。
“孫升,傳程咬金、李靖、李道宗等人來朕這裏,”
想了想,李世民還是覺得這口氣有些難以下咽,並非說下嫁一位公主到吐蕃,他接受不了,而是說吐蕃你故意在鬆州入境,
這有點故意揭傷疤的意思,往深了說,有挑釁的意思,
作為天可汗的李世民怎會忍受的了,說什麽也的先教訓一下你,再來談論以後得事情,
“陛下,臣以為,發兵可行,我們大唐可以聯合吐穀渾的慕容順一起進攻吐蕃,”
“讓他們知道知道,咱們大唐不是怕了吐蕃,而是以前不想搭理他們罷了,”
“小孩子不聽話,那就得打屁股,在這件事上,臣絕對支持陛下,”
兜裏有錢,這腰板就硬氣,長孫無忌也不例外,
“輔機,剛才朕可提到讓秦懷柔來了?”
長孫無忌搖了搖頭道:“陛下,您並沒有提及這小子,”
“哎,朕真是年紀大了,怎麽每次都把這小子忘記呢,”
“陛下,您可是正值壯年,這話可說不得啊,”長孫無忌對一旁的小內侍使了一個眼色,讓其趕緊去尋秦懷柔,
這種情況,李世民身旁的人早已經見怪不怪,立刻有人轉身去傳秦懷柔,
“陛下,算一下時間,秦懷柔曾經提出的那條計策,想來應該已經奏效了,吐蕃買去的那些水泥可是讓眾位大人賺了不少啊,”
“嗬嗬,朕有的時候就在想,要是大唐多幾個秦懷柔這樣的人,該多好啊,這打仗的人朕不缺,可這種會搞事情的,朕還真是缺的很啊,”
“嗬嗬,陛下,這小子倒是有幾分鬼機靈,還別說,每一件事都卡在了命門上,”
長孫無忌笑著誇讚起來,從剛認識秦懷柔開始,一直到前幾日,幾人共同麵試那些報名者,
反正等待那些大臣也是需要一些時間的,正好,二人來一場憶往昔,
幾個時辰之後,被傳喚的都到了李世民這裏,
這次竟然沒花費多長時間,就確定了出兵吐蕃,帶兵的不出意外,仍然是侯君集作為當彌道大總管,
至於程咬金、尉遲恭、李道宗等人也僅僅是湊了一個熱鬧,沒有他們的份,
兩員副將李世民選擇了牛進達和執失思力作為左右武衛將軍,
從劍南道出兵,進入吐蕃,
至於秦懷柔,則是被李世民派去聯絡慕容順,命其率領吐穀渾士兵,從吐蕃以北攻打吐蕃。
這次出兵,仍然采用了李靖的建議,閃電戰,打完就撤,否則,大唐的士兵在吐蕃那裏待久了,無法適應當地的高原反應,
會戰鬥力直線降低,
這次的軍事行動,可謂是迅疾無比,隻用了兩個月不到,就將吐蕃過去兩年用水泥建成的城牆全部推倒。
遠在拉薩的鬆讚幹布這下老實了不少,再次書寫了國書,讓國師祿東讚先帶人入唐,如果李世民答應下嫁公主,
計劃隨祿東讚一同來大唐的那一百多位大臣再出發,這樣一來,在禮數上讓李世民舒服了不少,
打敗吐蕃不是目的,臣服才是李世民最終的想法。
侯君集率領大軍出征的時候,李世民也沒閑著,
用秦懷柔說的那句話來形容最恰當了,李世民膝下的幾位公主,不是名花有主,就是年紀尚幼,
再者,李世民也舍不得,所以這也讓他陷入了為難當中。
就在為難的時候,李孝恭從倭國迴來了,如今那邊已經全部走上正軌了,起不來任何的風浪,
所以,他在安置好後續的事情之後,便迴到了大唐。
“陛下,臣聽聞魏王弄出來一個銀行,大唐的商人以後交易起來可方便了很多啊,”
“王兄這是在誇讚青雀兒不成?”
李孝恭的迴來,衝淡了李世民的苦惱,索性他便暫時放下這個難題,
“嗬嗬,當然得誇一誇了,這可是大功一件啊,咱先不說別的,就是這運送銀子的路途當中,”
“能少死不少人,就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功績啊,”
“嗬嗬,王兄,你倒是會說話,”李世民嘴角難以壓製:“不過,話說迴來,這還多虧了王兄不辭辛苦在倭國那邊弄迴來的銀子,”
“才讓青雀兒或者說朝廷,有了這個底氣啊,”
“哈哈,陛下謬讚了,這都是臣分內之事,”
“對了,臣迴來的路上聽聞,朝廷對吐蕃用了兵,這又是為何?”
“為何,還不是因為那鬆讚幹布竟然敢挑釁大唐,要是提前遞交國書,朕也不會這麽生氣,”
李世民簡單的將事情經過同李孝恭說了一遍,
在倭國待久了,李孝恭本身也是一員武將,當即附和了起來,
“該打,不老實就要教訓一番,不然還真以為咱們大唐是泥捏的呢,”
“嗬嗬,王兄,看來你在倭國那邊沒少殺人啊,”李世民敏感的察覺,李孝恭的身上隱約還殘留著一絲絲血腥氣息,
“陛下恕罪,倭國的人狡詐的很,陽奉陰違的,臣豈會讓他們牽著鼻子走,隻要不老實的,直接砍了,”
“幾番下來,這些人還真就老實了不少,隨意畫一條線,他們明知道繞過這條線更近,可就不會去饒,”
“哈哈,”
李世民都能想象到李孝恭嘴裏說出來的那種情況,
中原自古就有畫地為牢的說辭,沒想到李孝恭竟然給發揚了一番,變成了劃線為牢了。
笑了好一會兒,李世民再次歎起氣來,
李孝恭有些不解,從他進宮來之後,就發現李世民有些悶悶不樂,隻是李世民不提,他也不好詢問,
如今李世民再次歎氣,他再也忍不住詢問道:“陛下,可是有什麽煩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