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兩種觀點
大唐:爵位繼承無望,隻好當紈絝 作者:暴走的唐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就喜歡你們用這種眼神看著我,不服來咬我啊,”秦懷柔開啟了無恥嘲諷模式,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你們這群士子不知為國為民,隻知道在這裏吟詩作對,成何體統,”
不光嘲諷模式開啟,秦懷柔直接訓斥起來,
在場的所有士子恨不得殺了他的心都有了,但是沒人敢動,
李承乾也沒想到自己費盡心思弄了一個詩會,竟然砸在了秦懷柔的身上,
“秦懷柔,你......”
“我怎麽了,太子殿下,難道我說的不對麽?”
秦懷柔不屑的說道,
“咳咳,”孔穎達不得不站了出來,“秦懷柔,收斂一下,莫要小看天下士子,”
雖然孔穎達好像是在製止秦懷柔,但臉上的笑容出賣了他,
真是一對無恥的師徒,李承乾狠狠的盯著這二人,這時一個人走到他的耳邊嘀咕道:“太子,陛下來了,”
李承乾聽到這個消息一愣,“父皇來了?”聽到這個消息後,他忙壓下和秦懷柔爭鬥的心思,
“眾位,這個作詩隻不過是為了助興而已,當不得大道,我們開始進行第二項,”
想到這裏,他決定開始討論突厥民眾安置的問題,於是他暫時放棄了這個作詩取悅蘇家小娘子的想法,直接進入了第二個主題,
要是沒得到李世民來的消息,他還真說不準要好好的教訓一番秦懷柔,
李承乾站起身來,“自渭水之盟起,突厥就一直威脅我大唐北方邊境,太上皇和我父皇為了避免百姓受苦,忍辱求榮,乃是不得已而為之,今經過我大唐將士們勇猛作戰,”
“終於將東突厥消滅掉,活捉了頡利可汗,從此我大唐再不需要忍受北方遊牧民族的掠奪,此事可喜可賀。”
“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朝廷對於如何安置這些突厥民眾始終沒有一個說法,今天本太子想聽聽眾位的看法,”
李承乾說的也算中規中矩,躲在幕後的李世民也忍不住點了點頭,他並不清楚此刻李承乾知道他到了這裏,
“孫升,去傳長孫無忌、溫彥博、魏征、杜楚客來這裏,就告訴他們,朕請他們喝酒,”
“喏,”孫升豈會不知道李世民的想法,但是他也不會去亂猜這些事情,
......
李承乾說完,就有士子站了出來,
“太子殿下,某以為朝廷對於這些突厥人還是過於溫柔了,依照某的想法,我們理應效仿白起一般,直接將這些突厥人殺掉,以絕後患,”
“迂腐之人,雖然突厥如今隻是一些殘部,但剩餘的突厥人還數不勝數,你能全部殺掉麽,本來突厥人就好勇鬥狠,要是過於逼迫,引得起反抗,我大唐將士又不知道徒增多少傷亡呢,”
有了第一個士子開口,很快就陸陸續續有人站了出來發表著自己的觀點,
秦懷柔本還以為李承乾剛才站起來,要衝著自己發飆,卻不知道為什麽李承乾竟然憋了迴去,直接越過了作詩的環節,開始討論起突厥的事情來,
他立刻覺得有些寡淡無味,忍不住想離開這裏,但還得和孔穎達打一聲招唿,
“老師,今天沒給你丟麵子吧,此刻也沒我什麽事情了,我準備離開了,”
孔穎達不僅滿意,而且相當滿意,秦懷柔直接出大招將所有的士子的嘴堵了一個嚴實,不免有點高射炮打蚊子的嫌疑,不過他覺得並沒有什麽不妥的,這類的詩會他自然是參加不少,
每次都是坐在那裏當做裁判,一坐就是好幾個時辰,累的腰酸背痛不說,也不見得有幾首佳作,
而這次秦懷柔做的那幾首簡直是傳世之作,本來孔穎達也想著聽聽自己門生對於突厥的看法,他聽到秦懷柔說的那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更不可能讓他走了,
文人就是如此,聽到好的詩詞,就見獵心喜。
“秦懷柔,這麽著急做什麽,不防在這聽聽其他人的看法,”孔穎達說道這裏,還看了看蕭瑀,隨後繼續對著秦懷柔說道,“你這個脾氣啊,的改一改,咱們是厲害,但也要含蓄啊,可不要直接把人一下子懟死啊,”
“哈哈哈,”孔穎達一陣開懷大笑,蕭瑀老臉麵沉如水,
“老師,你又說那話,我這已經很委婉了,蕭大人,您說呢,”秦懷柔也不忘記挖苦一下蕭瑀,
“哼,”冷冷的哼了一聲,他和孔穎達一直互相就不服氣,尤其在作詩這一塊,今天卻沒想到,自己成了擺設,從頭至尾一句話都沒說上,
還得飽受秦懷柔師徒的挖苦,要是換做旁人的主場,可能第一個離開的就是他了,和秦懷柔的離開的想法不一樣,他是沒臉在這裏,而且還坐在孔穎達的旁邊,
“好,好,為師知道你很委婉了,即使你再不願意,也在這裏呆一會,實在無趣,多吃點美食還是好的,”
孔穎達自然知曉李世民在這裏,但是他不可能說出來,隻能隱晦的點了一下秦懷柔,
秦懷柔一聽這是要有後續啊,“也罷,我就在這裏陪著老師吧,”
幾人之間的談話並沒有影響眾多的士子之間的辯論,
此刻現場的士子各抒己見,
“太子殿下,某以為,這突厥人和我中原人無論在文化上、亦或是生活方式上麵都有很多不同,但不排除有很多突厥人是向往中原生活的,”
李承乾示意這人繼續說下去,
“所以某覺得,應該將這些突厥人區別對待,那些向往中原生活的,我們敞開胸懷予以接納,那些頑固不靈的,我覺得殺了也沒什麽不可以的,”
李承乾聽完,心裏暗罵到:“簡直是一個滑頭,剛才眾人討論就是兩種方式來處理這些突厥人,一個主張殺,一個主張同化,而這人竟然綜合了兩種觀點,也算取了巧。”
“嗯,你還有別的什麽想說的麽?”
李承乾等他說完,不鹹不淡的說道,
這人一聽,自己的取巧好像並沒有引起李承乾的重視,隻得答道:“沒有了,”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你們這群士子不知為國為民,隻知道在這裏吟詩作對,成何體統,”
不光嘲諷模式開啟,秦懷柔直接訓斥起來,
在場的所有士子恨不得殺了他的心都有了,但是沒人敢動,
李承乾也沒想到自己費盡心思弄了一個詩會,竟然砸在了秦懷柔的身上,
“秦懷柔,你......”
“我怎麽了,太子殿下,難道我說的不對麽?”
秦懷柔不屑的說道,
“咳咳,”孔穎達不得不站了出來,“秦懷柔,收斂一下,莫要小看天下士子,”
雖然孔穎達好像是在製止秦懷柔,但臉上的笑容出賣了他,
真是一對無恥的師徒,李承乾狠狠的盯著這二人,這時一個人走到他的耳邊嘀咕道:“太子,陛下來了,”
李承乾聽到這個消息一愣,“父皇來了?”聽到這個消息後,他忙壓下和秦懷柔爭鬥的心思,
“眾位,這個作詩隻不過是為了助興而已,當不得大道,我們開始進行第二項,”
想到這裏,他決定開始討論突厥民眾安置的問題,於是他暫時放棄了這個作詩取悅蘇家小娘子的想法,直接進入了第二個主題,
要是沒得到李世民來的消息,他還真說不準要好好的教訓一番秦懷柔,
李承乾站起身來,“自渭水之盟起,突厥就一直威脅我大唐北方邊境,太上皇和我父皇為了避免百姓受苦,忍辱求榮,乃是不得已而為之,今經過我大唐將士們勇猛作戰,”
“終於將東突厥消滅掉,活捉了頡利可汗,從此我大唐再不需要忍受北方遊牧民族的掠奪,此事可喜可賀。”
“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朝廷對於如何安置這些突厥民眾始終沒有一個說法,今天本太子想聽聽眾位的看法,”
李承乾說的也算中規中矩,躲在幕後的李世民也忍不住點了點頭,他並不清楚此刻李承乾知道他到了這裏,
“孫升,去傳長孫無忌、溫彥博、魏征、杜楚客來這裏,就告訴他們,朕請他們喝酒,”
“喏,”孫升豈會不知道李世民的想法,但是他也不會去亂猜這些事情,
......
李承乾說完,就有士子站了出來,
“太子殿下,某以為朝廷對於這些突厥人還是過於溫柔了,依照某的想法,我們理應效仿白起一般,直接將這些突厥人殺掉,以絕後患,”
“迂腐之人,雖然突厥如今隻是一些殘部,但剩餘的突厥人還數不勝數,你能全部殺掉麽,本來突厥人就好勇鬥狠,要是過於逼迫,引得起反抗,我大唐將士又不知道徒增多少傷亡呢,”
有了第一個士子開口,很快就陸陸續續有人站了出來發表著自己的觀點,
秦懷柔本還以為李承乾剛才站起來,要衝著自己發飆,卻不知道為什麽李承乾竟然憋了迴去,直接越過了作詩的環節,開始討論起突厥的事情來,
他立刻覺得有些寡淡無味,忍不住想離開這裏,但還得和孔穎達打一聲招唿,
“老師,今天沒給你丟麵子吧,此刻也沒我什麽事情了,我準備離開了,”
孔穎達不僅滿意,而且相當滿意,秦懷柔直接出大招將所有的士子的嘴堵了一個嚴實,不免有點高射炮打蚊子的嫌疑,不過他覺得並沒有什麽不妥的,這類的詩會他自然是參加不少,
每次都是坐在那裏當做裁判,一坐就是好幾個時辰,累的腰酸背痛不說,也不見得有幾首佳作,
而這次秦懷柔做的那幾首簡直是傳世之作,本來孔穎達也想著聽聽自己門生對於突厥的看法,他聽到秦懷柔說的那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更不可能讓他走了,
文人就是如此,聽到好的詩詞,就見獵心喜。
“秦懷柔,這麽著急做什麽,不防在這聽聽其他人的看法,”孔穎達說道這裏,還看了看蕭瑀,隨後繼續對著秦懷柔說道,“你這個脾氣啊,的改一改,咱們是厲害,但也要含蓄啊,可不要直接把人一下子懟死啊,”
“哈哈哈,”孔穎達一陣開懷大笑,蕭瑀老臉麵沉如水,
“老師,你又說那話,我這已經很委婉了,蕭大人,您說呢,”秦懷柔也不忘記挖苦一下蕭瑀,
“哼,”冷冷的哼了一聲,他和孔穎達一直互相就不服氣,尤其在作詩這一塊,今天卻沒想到,自己成了擺設,從頭至尾一句話都沒說上,
還得飽受秦懷柔師徒的挖苦,要是換做旁人的主場,可能第一個離開的就是他了,和秦懷柔的離開的想法不一樣,他是沒臉在這裏,而且還坐在孔穎達的旁邊,
“好,好,為師知道你很委婉了,即使你再不願意,也在這裏呆一會,實在無趣,多吃點美食還是好的,”
孔穎達自然知曉李世民在這裏,但是他不可能說出來,隻能隱晦的點了一下秦懷柔,
秦懷柔一聽這是要有後續啊,“也罷,我就在這裏陪著老師吧,”
幾人之間的談話並沒有影響眾多的士子之間的辯論,
此刻現場的士子各抒己見,
“太子殿下,某以為,這突厥人和我中原人無論在文化上、亦或是生活方式上麵都有很多不同,但不排除有很多突厥人是向往中原生活的,”
李承乾示意這人繼續說下去,
“所以某覺得,應該將這些突厥人區別對待,那些向往中原生活的,我們敞開胸懷予以接納,那些頑固不靈的,我覺得殺了也沒什麽不可以的,”
李承乾聽完,心裏暗罵到:“簡直是一個滑頭,剛才眾人討論就是兩種方式來處理這些突厥人,一個主張殺,一個主張同化,而這人竟然綜合了兩種觀點,也算取了巧。”
“嗯,你還有別的什麽想說的麽?”
李承乾等他說完,不鹹不淡的說道,
這人一聽,自己的取巧好像並沒有引起李承乾的重視,隻得答道:“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