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亞運會結束後,衛恩就該迴歸日常了,他現在和蘇炳天一樣是暨南大學的本科生,比賽完畢後是要迴到學校繼續上課的。
但這,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
9月份開始,為了備戰廣州亞運會,所以接力隊成員在田徑管理中心的組織下於廣州二沙島進行了為期兩個多月的集訓。
在那段時間裏,衛恩、蘇炳天都是上午到暨南大學上課,午休之後開始訓練,每天的規劃都是滿滿當當的。
而其他幾名隊員,勞毅、張培猛、陸斌都是全職業運動員了,鄭東生倒還是大學生,但他的大學在湖北,屬於是請假參加亞運會。
現在亞運會結束了,衛恩除了是暨南大學的在讀本科生之外,同時還是廣西田徑隊的成員,如果留在廣州,那冬訓怎麽辦呢?
總不能陳文鍾和勞毅在南寧訓練,讓衛恩在暨南大學自己一個人練吧?
暨南大學肯定是不行的,雖然暨南大學的基礎訓練條件還不錯,但讓暨南大學的體育學院來負責衛恩這麽一個亞洲百米紀錄運動員的訓練?
這一聽就知道不靠譜。
其實衛恩倒是可以和蘇炳天一起去二沙島訓練,元國強的能力和經驗還是足夠的,但問題是亞運會結束後,田徑管理中心就“解散”了國家隊,讓各隊員返迴各自省市、單位。
如果讓衛恩去二沙島訓練,那他到底算廣西田徑隊的人,還是廣東田徑隊的人?
這個問題被暫時還沒有返迴廣西,正犯難的陳文鍾上報給了國家田徑隊總教練馮書勇,剛好田徑管理中心的核心成員都還在廣州,所以馮書勇直接就召開了一次會議來專門商討此事。
廣州二沙島某間會議室內,馮書勇看了看悉數到場的同事,開口道:“今天我們會議的主要內容,是討論一下關於我國男子百米、跳遠紀錄保持者衛恩冬訓計劃的問題。”
“在本屆亞運會中,衛恩一共為國家隊奪得了男子100米、男子跳遠兩個單人項目金牌,與接力隊隊友們一起奪得了男子4x100米接力項目的金牌,其中兩破亞洲紀錄、一破國家紀錄。”
“衛恩是我們國家田徑隊目前的王牌選手之一,國家體育局的領導們也非常重視衛恩未來的發展計劃,而現在剛好就遇到了一個問題。”
“由於亞運會的舉辦時間較晚,往年這個時間點已經進入了田徑運動員們的冬訓期,考慮到各省市、單位的需求問題,我們暫時讓部分徑賽項目的國家隊隊員迴到原單位訓練。”
“但現在問題是,衛恩既是隸屬於廣西田徑隊的一名專業運動員,又是暨南大學的在讀本科生。我們不能因為對於國家體育事業的需求,就剝奪了運動員對大學生活的追求,所以今天這個小會議,就是要商討出一個既讓廣西那麵認可,又讓衛恩本人滿意的方案。”
聽了馮書勇這一番話,眾人麵麵相覷,紛紛麵露難色。
國家田徑隊對下轄的各田徑項目的組織類型分別三種:集中型、集中與分散結合型、分散型。
比如目前的男子110米欄項目,由於劉祥和孫海平的能力太過突出,田徑管理中心承認他們具有國家隊隊員、教練員的資格,並享受國家隊運動員、教練員的待遇,讓孫海平帶領劉祥自行在魔都或國外進行訓練。
而譬如鉛球、鏈球、標槍等田賽項目,田徑管理中心都是直接征召各省市單位的優秀運動員、教練員,在田徑管理中心的統籌下進行統一管理,此為集中型。
而對於100米這個特殊項目,以往幾十年來的慣例都是在麵臨國際大賽、洲際大賽前,對各省市單位優秀運動員、教練員進行征召,組成國家隊進行統一集訓。
國際大賽、洲際大賽過後,讓運動員和教練員返迴其原單位,期間運動員的訓練、參賽計劃都由其主管教練安排,田徑管理中心一般不提供意見。
這件事討論了一個多小時,也沒人能提出一個可行性的意見出來,畢竟現在衛恩暫時已經“不屬於”國家隊了,國家隊還要去摻和省隊和運動員個人之間的問題,屬實有些自找麻煩。
餘偉立和馮書勇對視了一眼,清了清嗓子,開口道:“既然大家拿不出一個可行有效的建議,那麽就由我來發表一下衛恩自己的意見。”
“衛恩個人認為,他現在的競技水平已經在朝著世界級水平邁進了,所以在明年他更希望能夠參加國際性賽事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競技能力,而不是在國內繞圈圈。”
“賽季剛結束,他希望能夠通過大學的日常生活得到放鬆,以便自己能夠以更好的身體、心理狀態去迎接艱苦的冬訓。但這樣確實會造成訓練不便的情況,所以他給出了一個建議——”
“他希望,田徑管理中心能夠為做好國家田徑隊2011大邱世錦賽、2012倫敦奧運會的大周期備戰工作,組織國內優秀短跑運動員進行冬季集訓,通過團隊互幫互助的形式,促進國內優秀短跑運動員共同進步。”
在座眾人聽到衛恩竟然提出這樣的意見後,個個都是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組織優秀短跑運動員進行冬季集訓,這種事情田徑管理中心當然想過,而且想過很多次。
但這必然會導致田徑管理中心和地方單位出現一定程度的矛盾,不過田徑管理中心當然不怕,畢竟他們背靠著國家體育局。
隻是這種事情扯皮起來太麻煩,如果不成功,一定是吃力不討好的局麵就是了。
“餘指導,你確定這是衛恩自己提出的意見?”
餘偉立點了點頭:“衛恩覺得,中國男子短跑、中國男子百米光有他一個人的提升是不夠的,雖然接力隊在男子4x100米項目上刷新了亞洲紀錄,但在榮譽上比起霓虹隊的奧運銅牌還是差了太多。”
“衛恩個人非常希望能夠在明年的大邱世錦賽上,和接力隊的隊友們衝擊一下接力獎牌,他個人也希望能夠爭取成為中國田徑史上第一個進入男子百米決賽的選手。”
“所以他希望田徑管理中心能夠打破慣例,把短跑項目納入到國家隊冬季集訓的大計劃中,和國內其他優秀短跑運動員們一起進步。”
餘偉立說完,馮書勇沒有給與會人員思考的時間,直接開口道:“關於組織國家田徑隊短跑項目冬季集訓這件事,其實一直以來我們不是沒想過,但是在以往總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時機,現在我認為這個時機成熟了!”
“各位,我提議:為做好國家田徑隊2011大邱世錦賽、2012倫敦奧運會的大周期備戰工作,在2010年、2011年冬季組織國內優秀短跑運動員、教練員進行統一的集中化訓練。讚成的,請舉手!”
但這,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
9月份開始,為了備戰廣州亞運會,所以接力隊成員在田徑管理中心的組織下於廣州二沙島進行了為期兩個多月的集訓。
在那段時間裏,衛恩、蘇炳天都是上午到暨南大學上課,午休之後開始訓練,每天的規劃都是滿滿當當的。
而其他幾名隊員,勞毅、張培猛、陸斌都是全職業運動員了,鄭東生倒還是大學生,但他的大學在湖北,屬於是請假參加亞運會。
現在亞運會結束了,衛恩除了是暨南大學的在讀本科生之外,同時還是廣西田徑隊的成員,如果留在廣州,那冬訓怎麽辦呢?
總不能陳文鍾和勞毅在南寧訓練,讓衛恩在暨南大學自己一個人練吧?
暨南大學肯定是不行的,雖然暨南大學的基礎訓練條件還不錯,但讓暨南大學的體育學院來負責衛恩這麽一個亞洲百米紀錄運動員的訓練?
這一聽就知道不靠譜。
其實衛恩倒是可以和蘇炳天一起去二沙島訓練,元國強的能力和經驗還是足夠的,但問題是亞運會結束後,田徑管理中心就“解散”了國家隊,讓各隊員返迴各自省市、單位。
如果讓衛恩去二沙島訓練,那他到底算廣西田徑隊的人,還是廣東田徑隊的人?
這個問題被暫時還沒有返迴廣西,正犯難的陳文鍾上報給了國家田徑隊總教練馮書勇,剛好田徑管理中心的核心成員都還在廣州,所以馮書勇直接就召開了一次會議來專門商討此事。
廣州二沙島某間會議室內,馮書勇看了看悉數到場的同事,開口道:“今天我們會議的主要內容,是討論一下關於我國男子百米、跳遠紀錄保持者衛恩冬訓計劃的問題。”
“在本屆亞運會中,衛恩一共為國家隊奪得了男子100米、男子跳遠兩個單人項目金牌,與接力隊隊友們一起奪得了男子4x100米接力項目的金牌,其中兩破亞洲紀錄、一破國家紀錄。”
“衛恩是我們國家田徑隊目前的王牌選手之一,國家體育局的領導們也非常重視衛恩未來的發展計劃,而現在剛好就遇到了一個問題。”
“由於亞運會的舉辦時間較晚,往年這個時間點已經進入了田徑運動員們的冬訓期,考慮到各省市、單位的需求問題,我們暫時讓部分徑賽項目的國家隊隊員迴到原單位訓練。”
“但現在問題是,衛恩既是隸屬於廣西田徑隊的一名專業運動員,又是暨南大學的在讀本科生。我們不能因為對於國家體育事業的需求,就剝奪了運動員對大學生活的追求,所以今天這個小會議,就是要商討出一個既讓廣西那麵認可,又讓衛恩本人滿意的方案。”
聽了馮書勇這一番話,眾人麵麵相覷,紛紛麵露難色。
國家田徑隊對下轄的各田徑項目的組織類型分別三種:集中型、集中與分散結合型、分散型。
比如目前的男子110米欄項目,由於劉祥和孫海平的能力太過突出,田徑管理中心承認他們具有國家隊隊員、教練員的資格,並享受國家隊運動員、教練員的待遇,讓孫海平帶領劉祥自行在魔都或國外進行訓練。
而譬如鉛球、鏈球、標槍等田賽項目,田徑管理中心都是直接征召各省市單位的優秀運動員、教練員,在田徑管理中心的統籌下進行統一管理,此為集中型。
而對於100米這個特殊項目,以往幾十年來的慣例都是在麵臨國際大賽、洲際大賽前,對各省市單位優秀運動員、教練員進行征召,組成國家隊進行統一集訓。
國際大賽、洲際大賽過後,讓運動員和教練員返迴其原單位,期間運動員的訓練、參賽計劃都由其主管教練安排,田徑管理中心一般不提供意見。
這件事討論了一個多小時,也沒人能提出一個可行性的意見出來,畢竟現在衛恩暫時已經“不屬於”國家隊了,國家隊還要去摻和省隊和運動員個人之間的問題,屬實有些自找麻煩。
餘偉立和馮書勇對視了一眼,清了清嗓子,開口道:“既然大家拿不出一個可行有效的建議,那麽就由我來發表一下衛恩自己的意見。”
“衛恩個人認為,他現在的競技水平已經在朝著世界級水平邁進了,所以在明年他更希望能夠參加國際性賽事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競技能力,而不是在國內繞圈圈。”
“賽季剛結束,他希望能夠通過大學的日常生活得到放鬆,以便自己能夠以更好的身體、心理狀態去迎接艱苦的冬訓。但這樣確實會造成訓練不便的情況,所以他給出了一個建議——”
“他希望,田徑管理中心能夠為做好國家田徑隊2011大邱世錦賽、2012倫敦奧運會的大周期備戰工作,組織國內優秀短跑運動員進行冬季集訓,通過團隊互幫互助的形式,促進國內優秀短跑運動員共同進步。”
在座眾人聽到衛恩竟然提出這樣的意見後,個個都是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組織優秀短跑運動員進行冬季集訓,這種事情田徑管理中心當然想過,而且想過很多次。
但這必然會導致田徑管理中心和地方單位出現一定程度的矛盾,不過田徑管理中心當然不怕,畢竟他們背靠著國家體育局。
隻是這種事情扯皮起來太麻煩,如果不成功,一定是吃力不討好的局麵就是了。
“餘指導,你確定這是衛恩自己提出的意見?”
餘偉立點了點頭:“衛恩覺得,中國男子短跑、中國男子百米光有他一個人的提升是不夠的,雖然接力隊在男子4x100米項目上刷新了亞洲紀錄,但在榮譽上比起霓虹隊的奧運銅牌還是差了太多。”
“衛恩個人非常希望能夠在明年的大邱世錦賽上,和接力隊的隊友們衝擊一下接力獎牌,他個人也希望能夠爭取成為中國田徑史上第一個進入男子百米決賽的選手。”
“所以他希望田徑管理中心能夠打破慣例,把短跑項目納入到國家隊冬季集訓的大計劃中,和國內其他優秀短跑運動員們一起進步。”
餘偉立說完,馮書勇沒有給與會人員思考的時間,直接開口道:“關於組織國家田徑隊短跑項目冬季集訓這件事,其實一直以來我們不是沒想過,但是在以往總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時機,現在我認為這個時機成熟了!”
“各位,我提議:為做好國家田徑隊2011大邱世錦賽、2012倫敦奧運會的大周期備戰工作,在2010年、2011年冬季組織國內優秀短跑運動員、教練員進行統一的集中化訓練。讚成的,請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