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教練,你說炳天的問題到底出在哪了呢?”
魔都田徑隊莘莊訓練基地的田徑場內,元國強看著拿著在跑道上一起訓練的四名兩廣男兒,迴想起三天前的那場上蘇炳天的決賽,眉頭不由得緊緊皺在了一起。
今天是5月19日,距離鑽石聯賽魔都站開賽還有4天的時間。
16日那天100米比賽結束後,蘇炳天就找到了他,說希望能夠跟著廣西隊的陳文鍾教練學習一段時間。
如果換做是別人,聽到自家的運動員要跑到其他省的教練那邊去學習,估計早就罵娘、清理門戶了。
元國強的心裏也有些不太高興,但他不是個心胸狹隘的人。他也曾是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從事短跑執教這麽多年,對於國內的短跑項目十幾年來幾乎無法寸進的頑疾了然於心。
他知道各省市的教練都太故步自封了,一旦手下的運動員跑出個好成績,就立刻停止與外省市的交流,嚴格把控運動員的各項數據。
這種既不“引進來”,又不“走出去”的模式,到頭來也隻能培養出一群擅長窩裏鬥的運動員,一旦他們踏出國門去參加亞洲大賽、世界大賽,都拿不出很成績、好表現。
如今,全國百米紀錄已經被打破,而且還是由如此年輕的一個少年郎完成的。
與蘇炳天溝通過後,元國強得知竟然是衛恩主動發出的邀請,那還猶豫什麽呢?
索性也就不迴廣東了,在昆山大獎賽閉幕之後的第二天,元國強就帶著蘇炳天和梁家鴻,跟著陳文鍾他們一起來到了魔都。
休息一天後,衛恩和勞毅也重新開始了訓練,元國強迫不及待就來向輩分比他低了不少的陳文鍾請教了。
“這個問題啊......一時半會兒是說不清楚的。”陳文鍾笑了笑,“衛恩那小子啊,嘴邊經常掛著一句話——數據是不會騙人的。這兩天啊,我們一起把他、勞毅和您徒弟蘇炳天的數據給弄出來了,要不要看看?”
“數據?是什麽數據啊?”
“沒什麽,就是用高速攝像機逐幀慢放,算出運動員在100米比賽過程中各個10米分段的數據匯總。”陳文鍾解釋道。
“10米分段?”元國強有些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因為他不敢相信國內居然有教練能做到這種程度。
2009年柏林世錦賽後,國際田聯公布了最權威的生物力學分析報告,其中最令人關注的就是男子100米決賽項目。
如果沒記錯的話,當時國際田聯采用了數台高速攝像機,分析出了決賽八名世界頂級短跑運動員的每20米用時。
另外國際田聯還通veg激光係統分析出了每10米分段用時,不過這個激光版本的精確度並不如高速攝像機那麽準確,造成了運動員數據上前程過快、後程偏慢的情況。
分段數據這東西在國內還是個很新鮮的玩意兒,因為絕大多數省隊的教練對此並不關心,隻懂得讓運動員用老舊落後的訓練方法埋頭苦練。
而且讓那些上世紀本就是運動員出身、肚子裏都沒幾滴墨的教練去搞分段數據測量、計算?
開玩笑,他們能把高速攝像機弄明白就是奇跡了!
精確的分段數據測量和計算,元國強以為目前隻有張培猛所在清華-北體係能做到,沒想到陳文鍾居然也有這個能力。
“好,那就麻煩了,讓我這個老頭子也學習學習!”元國強滿含期待的看向陳文鍾。
他雖然輩分大,但卻懂得不恥下問的道理,並且也願意拉下這張老臉虛心請教。
“不敢當,互相交流嘛!”陳文鍾當即叫停了衛恩他們的訓練,讓他們也一起跟著,畢竟分段數據測量和計算這東西,還是衛恩教給他的。
來到田徑場旁的遮陽棚下,陳文鍾打開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找出了三天前的100米決賽視頻,又點開了一個文件,上麵記錄著衛恩和蘇炳天的分段數據表(附圖)。
這個表格是英文的,不過並不難理解,而且主要的內容就是0~100米的10個10米分段數據。
上麵是衛恩的,下麵是蘇炳天的,兩相對比之下,差距顯而易見、不言而喻。
僅用肉眼的話他確實能看出蘇炳天大概從什麽位置開始落後、到達什麽位置後大概落後了多少。
但數據結合視頻後,就能直觀的通過簡單的數字與畫麵,得到一個準確的差值,這種體驗讓元國強感到非常的新奇。
從數據看,蘇炳天的起跑反應是占優的。
蘇炳天的起跑反應(reaction time)為0.157秒,而衛恩的起跑反應則是0.182秒,蘇炳天小勝0.025秒。
但繼續往下一個數據看去,元國強就發現不對勁了。
前10米,蘇炳天用時1.89秒,衛恩用時1.90秒。
乍一看,蘇炳天在前10米領先了衛恩0.01秒,但別忘了,這個用時是包含了起跑反應在內的!
0.025-0.01,也就是說衛恩的前10米純跑動用時,直接拉迴了0.015秒的差距!
0.015秒,多麽短暫啊?
元國強估計也就是衛恩還比較年輕,接受的聽槍反應練習還沒那麽多,若是等他再努力訓練一段時間,把聽槍反應穩定在0.16秒以內,那蘇炳天在前10米上就完全沒有優勢了。
再往後看去,真的就是“慘不忍睹”了。
10~20米,兩人的分段用時都是1.04秒,衛恩追平蘇炳天。
20~30米,蘇炳天用時0.95秒,衛恩用時0.93秒。30米的距離,衛恩已經獲得了0.02秒的優勢。
30米~40米......
一路看下來,從20米開始,衛恩的每一個10米分段數據都要強於蘇炳天。尤其是從60米開始,衛恩的後4個10米分段用時,都要比蘇炳天快了0.03秒。
“為什麽呢?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最讓元國強不理解的是,圈內一直都在傳衛恩和勞毅掌握了【爆發式起跑】,但從數據上來看,衛恩的前30米數據也隻比蘇炳天快了0.02秒而已。
甚至在前20米,衛恩也僅僅隻是追平了蘇炳天,前10米甚至略微落後。
這時,一旁的衛恩開口了:“天哥,你的跑法問題太大了,如果不改進跑法,就算再怎麽強化身體素質,你的硬實力也突破不了10秒20。”
________________
在標注“附圖”的那一段本章說有圖,等待審核完畢就能看到了,或者直接進群看精華消息也可以哦~
魔都田徑隊莘莊訓練基地的田徑場內,元國強看著拿著在跑道上一起訓練的四名兩廣男兒,迴想起三天前的那場上蘇炳天的決賽,眉頭不由得緊緊皺在了一起。
今天是5月19日,距離鑽石聯賽魔都站開賽還有4天的時間。
16日那天100米比賽結束後,蘇炳天就找到了他,說希望能夠跟著廣西隊的陳文鍾教練學習一段時間。
如果換做是別人,聽到自家的運動員要跑到其他省的教練那邊去學習,估計早就罵娘、清理門戶了。
元國強的心裏也有些不太高興,但他不是個心胸狹隘的人。他也曾是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從事短跑執教這麽多年,對於國內的短跑項目十幾年來幾乎無法寸進的頑疾了然於心。
他知道各省市的教練都太故步自封了,一旦手下的運動員跑出個好成績,就立刻停止與外省市的交流,嚴格把控運動員的各項數據。
這種既不“引進來”,又不“走出去”的模式,到頭來也隻能培養出一群擅長窩裏鬥的運動員,一旦他們踏出國門去參加亞洲大賽、世界大賽,都拿不出很成績、好表現。
如今,全國百米紀錄已經被打破,而且還是由如此年輕的一個少年郎完成的。
與蘇炳天溝通過後,元國強得知竟然是衛恩主動發出的邀請,那還猶豫什麽呢?
索性也就不迴廣東了,在昆山大獎賽閉幕之後的第二天,元國強就帶著蘇炳天和梁家鴻,跟著陳文鍾他們一起來到了魔都。
休息一天後,衛恩和勞毅也重新開始了訓練,元國強迫不及待就來向輩分比他低了不少的陳文鍾請教了。
“這個問題啊......一時半會兒是說不清楚的。”陳文鍾笑了笑,“衛恩那小子啊,嘴邊經常掛著一句話——數據是不會騙人的。這兩天啊,我們一起把他、勞毅和您徒弟蘇炳天的數據給弄出來了,要不要看看?”
“數據?是什麽數據啊?”
“沒什麽,就是用高速攝像機逐幀慢放,算出運動員在100米比賽過程中各個10米分段的數據匯總。”陳文鍾解釋道。
“10米分段?”元國強有些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因為他不敢相信國內居然有教練能做到這種程度。
2009年柏林世錦賽後,國際田聯公布了最權威的生物力學分析報告,其中最令人關注的就是男子100米決賽項目。
如果沒記錯的話,當時國際田聯采用了數台高速攝像機,分析出了決賽八名世界頂級短跑運動員的每20米用時。
另外國際田聯還通veg激光係統分析出了每10米分段用時,不過這個激光版本的精確度並不如高速攝像機那麽準確,造成了運動員數據上前程過快、後程偏慢的情況。
分段數據這東西在國內還是個很新鮮的玩意兒,因為絕大多數省隊的教練對此並不關心,隻懂得讓運動員用老舊落後的訓練方法埋頭苦練。
而且讓那些上世紀本就是運動員出身、肚子裏都沒幾滴墨的教練去搞分段數據測量、計算?
開玩笑,他們能把高速攝像機弄明白就是奇跡了!
精確的分段數據測量和計算,元國強以為目前隻有張培猛所在清華-北體係能做到,沒想到陳文鍾居然也有這個能力。
“好,那就麻煩了,讓我這個老頭子也學習學習!”元國強滿含期待的看向陳文鍾。
他雖然輩分大,但卻懂得不恥下問的道理,並且也願意拉下這張老臉虛心請教。
“不敢當,互相交流嘛!”陳文鍾當即叫停了衛恩他們的訓練,讓他們也一起跟著,畢竟分段數據測量和計算這東西,還是衛恩教給他的。
來到田徑場旁的遮陽棚下,陳文鍾打開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找出了三天前的100米決賽視頻,又點開了一個文件,上麵記錄著衛恩和蘇炳天的分段數據表(附圖)。
這個表格是英文的,不過並不難理解,而且主要的內容就是0~100米的10個10米分段數據。
上麵是衛恩的,下麵是蘇炳天的,兩相對比之下,差距顯而易見、不言而喻。
僅用肉眼的話他確實能看出蘇炳天大概從什麽位置開始落後、到達什麽位置後大概落後了多少。
但數據結合視頻後,就能直觀的通過簡單的數字與畫麵,得到一個準確的差值,這種體驗讓元國強感到非常的新奇。
從數據看,蘇炳天的起跑反應是占優的。
蘇炳天的起跑反應(reaction time)為0.157秒,而衛恩的起跑反應則是0.182秒,蘇炳天小勝0.025秒。
但繼續往下一個數據看去,元國強就發現不對勁了。
前10米,蘇炳天用時1.89秒,衛恩用時1.90秒。
乍一看,蘇炳天在前10米領先了衛恩0.01秒,但別忘了,這個用時是包含了起跑反應在內的!
0.025-0.01,也就是說衛恩的前10米純跑動用時,直接拉迴了0.015秒的差距!
0.015秒,多麽短暫啊?
元國強估計也就是衛恩還比較年輕,接受的聽槍反應練習還沒那麽多,若是等他再努力訓練一段時間,把聽槍反應穩定在0.16秒以內,那蘇炳天在前10米上就完全沒有優勢了。
再往後看去,真的就是“慘不忍睹”了。
10~20米,兩人的分段用時都是1.04秒,衛恩追平蘇炳天。
20~30米,蘇炳天用時0.95秒,衛恩用時0.93秒。30米的距離,衛恩已經獲得了0.02秒的優勢。
30米~40米......
一路看下來,從20米開始,衛恩的每一個10米分段數據都要強於蘇炳天。尤其是從60米開始,衛恩的後4個10米分段用時,都要比蘇炳天快了0.03秒。
“為什麽呢?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最讓元國強不理解的是,圈內一直都在傳衛恩和勞毅掌握了【爆發式起跑】,但從數據上來看,衛恩的前30米數據也隻比蘇炳天快了0.02秒而已。
甚至在前20米,衛恩也僅僅隻是追平了蘇炳天,前10米甚至略微落後。
這時,一旁的衛恩開口了:“天哥,你的跑法問題太大了,如果不改進跑法,就算再怎麽強化身體素質,你的硬實力也突破不了10秒20。”
________________
在標注“附圖”的那一段本章說有圖,等待審核完畢就能看到了,或者直接進群看精華消息也可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