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無奈的高句麗王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作者:紅黑色的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句麗使者離開,劉義符道:“陛下,高句麗土地貧瘠,除了山參之外他們還能拿出什麽?”
謝晦道:“陛下,齊王殿下說得對,高句麗能拿出什麽?金銀也不會太多。”
眾人議論紛紛,劉義隆道:“朕曾聽聞,高句麗產出硫磺,這可是轟天雷必要的材料,不如就讓高句麗多拿出一些吧。”
劉義康道:“陛下英明,既然這樣,就不能少了,否則高句麗必然以為我大宋不敢真的發兵。”
劉義隆想了想道:“那就由楚王和工部一同負責和高句麗使者商討,到時候,工部要派官員驗收,以免高句麗以次充好。”
“臣等遵旨。”
“散朝吧。”
眾大臣迴到各自崗位,劉義隆也未有迴天祿閣,今日由於要見高句麗使者,於是劉義隆將奏章扔給太子劉紹處理,難得清閑,於是劉義隆準備去皇後那裏。
來到椒房殿,劉義隆聽到裏麵發出歡快的笑聲,劉義隆也很開心。
“什麽事情這麽開心?”
“陛下。”
“不必多禮,你們都在。”
劉義隆一看,自己的幾位妃子都在。
“你們怎麽都聚集在一起了?”
青兒道:“陛下,剛剛鴻臚寺派人送來了高句麗使者的禮單。”
劉義隆道:“嗯,金銀朕讓人送到戶部去了,玉石朕讓人送去少府了,你們要喜歡就去挑幾件。”
吐穀渾氏道:“陛下,那些高句麗美女陛下打算怎麽處置啊!”
劉義隆一臉黑線,也就吐穀渾氏敢這樣調侃他,不過劉義隆還是道:“朕安排他去掖庭局了,前幾日掖庭局向朕上表,遣散了一批到了出嫁年齡的宮女,正好讓她們補充上。”
青兒道:“陛下,那些宮女您如何安排的?”
劉義隆道:“想迴家的朕發給她們路費讓她們歸家,沒有家的,朕征求他們意見,在軍中為她們選擇夫婿。”
青兒道:“陛下此舉甚好。”
劉義隆道:“今後這些事情就由皇後負責了。”
青兒道:“這是妾該做的。”
劉義隆突然想起道:“賢妃,前日聽聞國丈染病,不知怎樣了?”
荀氏道:“多謝陛下掛懷,已經無大礙了。”
劉義隆道:“正好,高句麗進貢一些百年山參,取一株派人送去,以表孝心。”
荀氏一喜,道:“妾多謝陛下。”
劉義隆道:“你們也是,有需要直接告訴皇後,然後去少府取用就是。”
劉義隆又和她們閑聊一會,起身道:“偷的半日閑,該去處理政務了,對了,辰妃(大賀萍沭)今晚朕去你宮裏。”
說完劉義隆就返迴天祿閣,此時,太子劉紹在天祿閣處理政務,可以處理的酒直接處理,處理不了的酒放到一邊,等候劉義隆。
而此時,在驛館的會客廳,劉義康和工部尚書張沐這個高句麗使者商討。
當劉義康提出條件,要以糧食作為賠償的時候,高句麗使者眉頭緊皺,一個勁請求,以其他物品代替。
劉義康則不斷和高句麗使者討價還價,高句麗使者麵對十分強勢的大宋楚王可是欲哭無淚。
就在這個時候,工部尚書張沐道:“楚王殿下,既然高句麗拿不出那麽多糧食,不如再要一些別的。”
其實兩人都商量好了,劉義康以楚王之尊壓製高句麗使者,然後張沐再出麵。
高句麗使者感激的看了張沐,道:“大人,不知貴國需要什麽?”
高句麗使者不傻,他知道,宋國可能早就計劃好了,能夠被派來出使宋國必然不蠢,既然都說到這裏,他也不再拐彎抹角,直接問了出來。
張沐道:“硫磺和鐵,再加上部分糧食,不知使者以為如何?”
高句麗使者鬆了一口氣,然後道:“可以,數量上還望二位高抬貴手。”
最後約定數量,就等高句麗使者將消息傳迴平壤,然後再商討。
高句麗使者返迴驛館,立刻派人前往青州,然後乘船返迴高句麗。
長安驛館,高句麗使者知道,高句麗王肯定會同意,但是他心情並不好,以前他每次來宋國都很開心,唯獨這一次。
不過他並不怪宋國,這是高句麗將領的愚蠢。
“大人,吃點東西吧。”
“嗯。”
還別說,雖然一路受盡白眼,但是飯食上宋國並沒有怠慢他。
其他地方還算可以,但是長安可不同,劉義隆開始推廣鐵鍋和炒菜,雖然將作監還在研究植物油的榨取方法,但是現在可以用羊油,雖然有些膻,但是有了辣椒和花椒還算可以接受。
雖然普通百姓吃不起,但是那些世家商人還是能夠吃的起的。
“大人,應該很快就有消息了吧。”
“嗯,差不多吧,宋國的條件並不十分過分。”
“哎,都怪那些蠢貨,要不是他們,每次咱們來宋國,都是座上賓。”
“哎。別說這些了,宋國已經很給麵子了。”
二人也著急迴去,畢竟在這裏很是煎熬,這次不像以往,他們以往都是進貢和貿易,宋國也很客氣的對待他們,而這次是請罪,所以待遇當然差很多。
幾日後,平壤城。
“啟稟殿下,宋國那邊有消息了。”
“快,呈上來。”
當高句麗王高璉看到高句麗使者的奏章,心裏鬆了一口,這些東西雖然價格不菲,但是糧草隻是少部分。
不過心裏很是無奈,雖然損失不小,但是好在沒有徹底和宋國翻臉。
隨後,高璉派人迴宋國報信,並下令開始調集糧食,收集硫磺和鐵礦,運送到宋國。
大約半月後,高句麗船隻離開港口,向宋國駛去。
雖然這件事就這樣解決,但是劉義隆卻記在了心裏。雖然高句麗不是後世那個煩人的棒子,但是,高句麗以後必然不能留,不僅僅是高句麗,還有百濟和新羅。
百濟也是扶餘人建立的,而新羅就是後世棒子真正的祖先,劉義隆不會放過他們的,整個半島,必須納入大宋版圖,還有海那邊的那幾座擁有大量黃金的島嶼。
謝晦道:“陛下,齊王殿下說得對,高句麗能拿出什麽?金銀也不會太多。”
眾人議論紛紛,劉義隆道:“朕曾聽聞,高句麗產出硫磺,這可是轟天雷必要的材料,不如就讓高句麗多拿出一些吧。”
劉義康道:“陛下英明,既然這樣,就不能少了,否則高句麗必然以為我大宋不敢真的發兵。”
劉義隆想了想道:“那就由楚王和工部一同負責和高句麗使者商討,到時候,工部要派官員驗收,以免高句麗以次充好。”
“臣等遵旨。”
“散朝吧。”
眾大臣迴到各自崗位,劉義隆也未有迴天祿閣,今日由於要見高句麗使者,於是劉義隆將奏章扔給太子劉紹處理,難得清閑,於是劉義隆準備去皇後那裏。
來到椒房殿,劉義隆聽到裏麵發出歡快的笑聲,劉義隆也很開心。
“什麽事情這麽開心?”
“陛下。”
“不必多禮,你們都在。”
劉義隆一看,自己的幾位妃子都在。
“你們怎麽都聚集在一起了?”
青兒道:“陛下,剛剛鴻臚寺派人送來了高句麗使者的禮單。”
劉義隆道:“嗯,金銀朕讓人送到戶部去了,玉石朕讓人送去少府了,你們要喜歡就去挑幾件。”
吐穀渾氏道:“陛下,那些高句麗美女陛下打算怎麽處置啊!”
劉義隆一臉黑線,也就吐穀渾氏敢這樣調侃他,不過劉義隆還是道:“朕安排他去掖庭局了,前幾日掖庭局向朕上表,遣散了一批到了出嫁年齡的宮女,正好讓她們補充上。”
青兒道:“陛下,那些宮女您如何安排的?”
劉義隆道:“想迴家的朕發給她們路費讓她們歸家,沒有家的,朕征求他們意見,在軍中為她們選擇夫婿。”
青兒道:“陛下此舉甚好。”
劉義隆道:“今後這些事情就由皇後負責了。”
青兒道:“這是妾該做的。”
劉義隆突然想起道:“賢妃,前日聽聞國丈染病,不知怎樣了?”
荀氏道:“多謝陛下掛懷,已經無大礙了。”
劉義隆道:“正好,高句麗進貢一些百年山參,取一株派人送去,以表孝心。”
荀氏一喜,道:“妾多謝陛下。”
劉義隆道:“你們也是,有需要直接告訴皇後,然後去少府取用就是。”
劉義隆又和她們閑聊一會,起身道:“偷的半日閑,該去處理政務了,對了,辰妃(大賀萍沭)今晚朕去你宮裏。”
說完劉義隆就返迴天祿閣,此時,太子劉紹在天祿閣處理政務,可以處理的酒直接處理,處理不了的酒放到一邊,等候劉義隆。
而此時,在驛館的會客廳,劉義康和工部尚書張沐這個高句麗使者商討。
當劉義康提出條件,要以糧食作為賠償的時候,高句麗使者眉頭緊皺,一個勁請求,以其他物品代替。
劉義康則不斷和高句麗使者討價還價,高句麗使者麵對十分強勢的大宋楚王可是欲哭無淚。
就在這個時候,工部尚書張沐道:“楚王殿下,既然高句麗拿不出那麽多糧食,不如再要一些別的。”
其實兩人都商量好了,劉義康以楚王之尊壓製高句麗使者,然後張沐再出麵。
高句麗使者感激的看了張沐,道:“大人,不知貴國需要什麽?”
高句麗使者不傻,他知道,宋國可能早就計劃好了,能夠被派來出使宋國必然不蠢,既然都說到這裏,他也不再拐彎抹角,直接問了出來。
張沐道:“硫磺和鐵,再加上部分糧食,不知使者以為如何?”
高句麗使者鬆了一口氣,然後道:“可以,數量上還望二位高抬貴手。”
最後約定數量,就等高句麗使者將消息傳迴平壤,然後再商討。
高句麗使者返迴驛館,立刻派人前往青州,然後乘船返迴高句麗。
長安驛館,高句麗使者知道,高句麗王肯定會同意,但是他心情並不好,以前他每次來宋國都很開心,唯獨這一次。
不過他並不怪宋國,這是高句麗將領的愚蠢。
“大人,吃點東西吧。”
“嗯。”
還別說,雖然一路受盡白眼,但是飯食上宋國並沒有怠慢他。
其他地方還算可以,但是長安可不同,劉義隆開始推廣鐵鍋和炒菜,雖然將作監還在研究植物油的榨取方法,但是現在可以用羊油,雖然有些膻,但是有了辣椒和花椒還算可以接受。
雖然普通百姓吃不起,但是那些世家商人還是能夠吃的起的。
“大人,應該很快就有消息了吧。”
“嗯,差不多吧,宋國的條件並不十分過分。”
“哎,都怪那些蠢貨,要不是他們,每次咱們來宋國,都是座上賓。”
“哎。別說這些了,宋國已經很給麵子了。”
二人也著急迴去,畢竟在這裏很是煎熬,這次不像以往,他們以往都是進貢和貿易,宋國也很客氣的對待他們,而這次是請罪,所以待遇當然差很多。
幾日後,平壤城。
“啟稟殿下,宋國那邊有消息了。”
“快,呈上來。”
當高句麗王高璉看到高句麗使者的奏章,心裏鬆了一口,這些東西雖然價格不菲,但是糧草隻是少部分。
不過心裏很是無奈,雖然損失不小,但是好在沒有徹底和宋國翻臉。
隨後,高璉派人迴宋國報信,並下令開始調集糧食,收集硫磺和鐵礦,運送到宋國。
大約半月後,高句麗船隻離開港口,向宋國駛去。
雖然這件事就這樣解決,但是劉義隆卻記在了心裏。雖然高句麗不是後世那個煩人的棒子,但是,高句麗以後必然不能留,不僅僅是高句麗,還有百濟和新羅。
百濟也是扶餘人建立的,而新羅就是後世棒子真正的祖先,劉義隆不會放過他們的,整個半島,必須納入大宋版圖,還有海那邊的那幾座擁有大量黃金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