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朝堂危局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作者:紅黑色的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日後,宋軍輜重抵達,檀道濟下令,一日後攻打柏人城。
宋軍很是迅速,四麵同時攻城,不過大部分器械集中在南門,因為這裏最方便宋軍攻城。
城牆上的魏軍此時也無比擔心,不少士卒手都在顫抖。
很快,宋軍發起進攻,無數轟天雷飛向城牆,本來就無心戀戰的魏軍瞬間混亂起來。
柏人城四麵城牆都是這樣,隨後,宋軍攻城器械開始向城牆進發。
這個時候,魏軍根本沒有反擊的想法,士卒都在盡力躲避,以防被轟天雷炸死。
魏軍將領很想投降,但是他不打算就這樣投降,他打算先守住一波,這樣可以和宋軍談條件。
然而那些下層將領不這樣想,他們不想死,於是,幾名校尉聚集在一起商議。
“那些貴族將領想讓咱們陪葬,用不能就這樣等下去。”
“是的,如今宋軍一心攻破柏人,用不能坐以待斃。”
“一不做二不休,殺了那些人,用開城投降,本來用就是漢人,宋軍不會為難我們。”
“好。”
所有人達成協議,就這樣,幾人分工明確,一些人去斬殺魏軍將領,其他人找機會打開城門,放宋軍進城。
很快,幾名校尉接近魏軍將領。
“將軍,如今宋軍攻勢兇猛,我們守不住的,投降吧。”
校尉打算先勸一勸,不過幾名校尉站位很講究,將親衛和將領隔開了,而且手一直握在刀柄上,以便隨時拔刀。
魏軍將領十分不滿,道:“你們什麽意思,宋軍剛剛攻城就投降,你們漢人就這樣軟弱嗎?”
這下,不止這些校尉不滿,一些親衛也不滿,他們也是漢人。
幾名校尉對視一眼,看來隻能按計劃行事了。
一名校尉還在勸說將領,其餘校尉則快速拔出環首刀,然後劈向魏軍將領。
當魏軍將領反應過來,已經身首異處。
親衛短暫愣神之後打算反抗,而一名校尉道:“他打算讓我們給他陪葬,難道,你們甘心嗎?今日將其斬殺,開城投降,我們還能活下去。”
親衛隨後安靜下來,隨後,眾人將魏軍大旗扔下城牆,隨後升起白旗,城門也緩緩打開。
“啟稟檀帥,城中似乎發生變故,城頭升起白旗,城門也打開了。”
檀道濟眺望城牆,發現果然是這樣,於是,道:“停止攻城,看看他們要幹什麽。”
城內的局勢已經穩定下來,那些不願意投降的已經被他們殺死。
一隊騎兵衝出城內,通過護城河來到陣前,“我們要見檀帥,請通報。”
很快,他們被帶到檀道濟麵前。
“參見檀帥。”
檀道濟示意他們起來說話。
“檀帥,我等願意開城投降,請檀帥應允。”
檀道濟看到,來人打開一個包裹,裏麵是守將的首級,於是相信了魏軍確實打算投降。
於是,他下令大軍停止攻城,接管城防,魏軍放下武器,出城集結。
很快,魏軍離開柏人城,經過數月,柏人城再次迴到宋國,百姓歡欣鼓舞,同時,檀道濟將這些魏軍挑選精壯,補充進白虎衛,其餘送往襄國安置。
這些士卒和襄國城外的不同,那些是俘虜,這些是主動投降,所以不能同等對待。
那些俘虜是要交給勞教司,負責建設大宋,而這些降卒可以進入軍中,可以選擇成為百姓。
柏人城被宋國奪迴,消息很快傳到平城,拓跋伏羅知道,他最後的希望也沒有了。
迴到平城,他就就在了府中,拓跋晃暫時沒召見他,不過那些貴族就不同了,多次上書要求召開朝會。
最後,拓跋晃實在壓不住,沒辦法,準備第二日召開朝會。
平城魏國皇宮,拓跋晃端坐禦座,文武陸續進入大殿,施禮後陸續坐到自己的位置。
拓跋伏羅坐在座位上心情沉重,他知道,遲早要麵對。
果然,最開始的就是禦史,隨後是各部的一些官員,都開始彈劾拓跋伏羅,說其剛愎自用損兵折將有損魏國之威。
然而拓跋伏羅對此並不在意,說的都是一些屁話,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刑部尚書伊樓通出列道:“陛下,臣以為,晉陽王殿下已經不適合再統領右衛,望陛下決斷。”
“陛下,晉陽王兵敗相州,損兵折將,單單交出軍權可不夠,希望陛下給我等一個交代。”
拓跋晃有些不悅,這相當於逼宮了,不僅如此,宗室中居然沒有人為拓跋伏羅求情。
見拓跋晃沉默,他們知道,拓跋晃是要保拓跋伏羅,於是兵部右侍郎賀樓真道:“陛下,臣提議,龍驤將軍王寶興可以擔任右衛統領一職。”
拓跋晃明白了,這是要奪權,王寶興雖然有能力,但是其傾向貴族,也就是其是貴族一方,一旦他掌握右衛,那麽貴族就可以和宗室分庭抗禮,拓跋譚如今是左衛統領,左右兩衛是魏國精銳,而禁衛統領拓跋丕隻忠於拓跋晃,至於北方四鎮不能輕動,也就是說,朝中的貴族也就有了話語權。
這是拓跋晃不能接受的,於是他開口道:“好了,拓跋伏羅兵敗,是該懲處,就暫時卸去右衛統領一職,閉門思過,至於右衛統領,由兵部尚書拓跋某暫代。”
“陛下……”
貴族還想掙紮一下,拓跋晃道:“暫時先這樣,尚書左丞李寶出使宋國,兩國商議罷兵之事。”
“諾。”
貴族沒想到,結果居然是這樣,他們有些不甘心,好在拓跋某隻是暫代,他們還有機會。
隨後,一封書信傳到柏人,檀道濟派人送往長安,之後,劉義隆派出尚書左丞林彬負責和魏國交涉。
兩人在柏人城會麵,不過林彬可不簡單,將李寶駁斥的麵紅耳赤。
不過最終,兩國達成協議,休戰罷兵。
雖然罷兵,魏國朝堂並不穩定,拓跋伏羅被閑置起來,但是貴族似乎不打算放過他,總有人上書彈劾拓跋伏羅,甚至有人說其私通宋國,還列出很多證據,還說這次攻打宋國之所以兵敗,全是拓跋伏羅在演戲
宋軍很是迅速,四麵同時攻城,不過大部分器械集中在南門,因為這裏最方便宋軍攻城。
城牆上的魏軍此時也無比擔心,不少士卒手都在顫抖。
很快,宋軍發起進攻,無數轟天雷飛向城牆,本來就無心戀戰的魏軍瞬間混亂起來。
柏人城四麵城牆都是這樣,隨後,宋軍攻城器械開始向城牆進發。
這個時候,魏軍根本沒有反擊的想法,士卒都在盡力躲避,以防被轟天雷炸死。
魏軍將領很想投降,但是他不打算就這樣投降,他打算先守住一波,這樣可以和宋軍談條件。
然而那些下層將領不這樣想,他們不想死,於是,幾名校尉聚集在一起商議。
“那些貴族將領想讓咱們陪葬,用不能就這樣等下去。”
“是的,如今宋軍一心攻破柏人,用不能坐以待斃。”
“一不做二不休,殺了那些人,用開城投降,本來用就是漢人,宋軍不會為難我們。”
“好。”
所有人達成協議,就這樣,幾人分工明確,一些人去斬殺魏軍將領,其他人找機會打開城門,放宋軍進城。
很快,幾名校尉接近魏軍將領。
“將軍,如今宋軍攻勢兇猛,我們守不住的,投降吧。”
校尉打算先勸一勸,不過幾名校尉站位很講究,將親衛和將領隔開了,而且手一直握在刀柄上,以便隨時拔刀。
魏軍將領十分不滿,道:“你們什麽意思,宋軍剛剛攻城就投降,你們漢人就這樣軟弱嗎?”
這下,不止這些校尉不滿,一些親衛也不滿,他們也是漢人。
幾名校尉對視一眼,看來隻能按計劃行事了。
一名校尉還在勸說將領,其餘校尉則快速拔出環首刀,然後劈向魏軍將領。
當魏軍將領反應過來,已經身首異處。
親衛短暫愣神之後打算反抗,而一名校尉道:“他打算讓我們給他陪葬,難道,你們甘心嗎?今日將其斬殺,開城投降,我們還能活下去。”
親衛隨後安靜下來,隨後,眾人將魏軍大旗扔下城牆,隨後升起白旗,城門也緩緩打開。
“啟稟檀帥,城中似乎發生變故,城頭升起白旗,城門也打開了。”
檀道濟眺望城牆,發現果然是這樣,於是,道:“停止攻城,看看他們要幹什麽。”
城內的局勢已經穩定下來,那些不願意投降的已經被他們殺死。
一隊騎兵衝出城內,通過護城河來到陣前,“我們要見檀帥,請通報。”
很快,他們被帶到檀道濟麵前。
“參見檀帥。”
檀道濟示意他們起來說話。
“檀帥,我等願意開城投降,請檀帥應允。”
檀道濟看到,來人打開一個包裹,裏麵是守將的首級,於是相信了魏軍確實打算投降。
於是,他下令大軍停止攻城,接管城防,魏軍放下武器,出城集結。
很快,魏軍離開柏人城,經過數月,柏人城再次迴到宋國,百姓歡欣鼓舞,同時,檀道濟將這些魏軍挑選精壯,補充進白虎衛,其餘送往襄國安置。
這些士卒和襄國城外的不同,那些是俘虜,這些是主動投降,所以不能同等對待。
那些俘虜是要交給勞教司,負責建設大宋,而這些降卒可以進入軍中,可以選擇成為百姓。
柏人城被宋國奪迴,消息很快傳到平城,拓跋伏羅知道,他最後的希望也沒有了。
迴到平城,他就就在了府中,拓跋晃暫時沒召見他,不過那些貴族就不同了,多次上書要求召開朝會。
最後,拓跋晃實在壓不住,沒辦法,準備第二日召開朝會。
平城魏國皇宮,拓跋晃端坐禦座,文武陸續進入大殿,施禮後陸續坐到自己的位置。
拓跋伏羅坐在座位上心情沉重,他知道,遲早要麵對。
果然,最開始的就是禦史,隨後是各部的一些官員,都開始彈劾拓跋伏羅,說其剛愎自用損兵折將有損魏國之威。
然而拓跋伏羅對此並不在意,說的都是一些屁話,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刑部尚書伊樓通出列道:“陛下,臣以為,晉陽王殿下已經不適合再統領右衛,望陛下決斷。”
“陛下,晉陽王兵敗相州,損兵折將,單單交出軍權可不夠,希望陛下給我等一個交代。”
拓跋晃有些不悅,這相當於逼宮了,不僅如此,宗室中居然沒有人為拓跋伏羅求情。
見拓跋晃沉默,他們知道,拓跋晃是要保拓跋伏羅,於是兵部右侍郎賀樓真道:“陛下,臣提議,龍驤將軍王寶興可以擔任右衛統領一職。”
拓跋晃明白了,這是要奪權,王寶興雖然有能力,但是其傾向貴族,也就是其是貴族一方,一旦他掌握右衛,那麽貴族就可以和宗室分庭抗禮,拓跋譚如今是左衛統領,左右兩衛是魏國精銳,而禁衛統領拓跋丕隻忠於拓跋晃,至於北方四鎮不能輕動,也就是說,朝中的貴族也就有了話語權。
這是拓跋晃不能接受的,於是他開口道:“好了,拓跋伏羅兵敗,是該懲處,就暫時卸去右衛統領一職,閉門思過,至於右衛統領,由兵部尚書拓跋某暫代。”
“陛下……”
貴族還想掙紮一下,拓跋晃道:“暫時先這樣,尚書左丞李寶出使宋國,兩國商議罷兵之事。”
“諾。”
貴族沒想到,結果居然是這樣,他們有些不甘心,好在拓跋某隻是暫代,他們還有機會。
隨後,一封書信傳到柏人,檀道濟派人送往長安,之後,劉義隆派出尚書左丞林彬負責和魏國交涉。
兩人在柏人城會麵,不過林彬可不簡單,將李寶駁斥的麵紅耳赤。
不過最終,兩國達成協議,休戰罷兵。
雖然罷兵,魏國朝堂並不穩定,拓跋伏羅被閑置起來,但是貴族似乎不打算放過他,總有人上書彈劾拓跋伏羅,甚至有人說其私通宋國,還列出很多證據,還說這次攻打宋國之所以兵敗,全是拓跋伏羅在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