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血戰襄國(十)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作者:紅黑色的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拓跋餘無奈,隻能坐著生悶氣,不過這八十軍棍也夠那名將領受了,至少這八十軍棍打下去,也要少了半條命,這還是拓跋伏羅吩拉執行士卒不要盡全力。
拓跋伏羅也沒有辦法,隻能這樣,也算是給眾將一個交代,否則難以服眾。
那名將領被幾名要好的將領扶迴營帳,如今他隻能趴著了,後背已經被打爛了。
不管怎樣,至少命是保住了。
“多謝諸位求情,否則在下必死無疑。”
“不必如此,那拓跋餘如此針對將軍想必他進軍將不簡單啊!”
“此話怎講?”
“這些宗室對我們一直不滿,尤其那些年輕宗室。”
“哼,要不是皇帝支持,他們豈能如此囂張,他拓跋餘屢次敗給宋軍居然還能擔任重甲騎兵統領,太不公平了。”
“沒辦法,誰讓他是宗室了!”
“宗室怎麽了,當初大魏建立,也不全是他拓跋家的功勞,要不是有我們的先祖支持,大魏能有今日!”
“慎言,如今陛下可對宗室信任有加,不可亂言,以防有心之人。”
眾人都沉默了,他們背後是那些貴族世家,而他們的對手是那些宗室。
如今的魏國,那些宗室看不上貴族和世家,世家還好,大多是漢人,和鮮卑人不同,而那些貴族,都是魏國開國元勳之後,雖然屢受打擊,但是如今還有一部分。
他們和宗室本就不和,現在實力逐步被打壓,他們也不得不尋找盟友,盟友就是那些世家。
世家在魏國起初還好,至拓跋燾開始對世家多有打壓,拓跋晃更加嚴格。
所以,貴族不得不和世家聯合,對付宗室,然而宗室不僅掌控大權,魏國大部分軍隊掌握在宗室手中。
拓跋晃也知道,這有著很大的隱患,如今宋國虎視眈眈,短時間沒問題,一旦沒有外部壓力,恐怕就是隱患爆發的時候。
但是拓跋晃也是沒有辦法,如今內憂外患,他對外人不信,這些叔叔、兄弟相對來說更加值得信任。
和宋國不同,宋國宗室待遇高,但是沒有單獨掌兵,哪怕秦王劉義季和吳王劉義恭手中兵馬都不多。
相對來說,劉義隆更信任沈慶之和檀道濟等人。
而魏國,除了宗室,也就古弼和王寶興這些外姓將領能夠受到重視。
眾人感覺這樣下去肯定不行,然而沒辦法,皇帝信任宗室,一些大臣也投靠了宗室,不論朝中和軍中,現在都是宗室一派占據上風。
其實,拓跋晃也知道,兩派明爭暗鬥,但是拓跋晃也不會讓一派獨大,哪怕宗室中都是他的叔叔兄弟,原因很簡單,平衡之道。
劉義隆也一樣,宋國看似和諧,但是也是有派係的,隻不過不那麽明顯,也是劉義隆太過強勢。
劉義隆的做法,拓跋晃不能複製,因為兩國不同,拓跋晃可不能完全控製宗室。
不提這些貴族將領,迴到營帳的拓跋餘依舊鬱悶,副將則一直在勸說。
“殿下,沒辦法,那人背後是貴族,晉陽王殿下也要忌憚三分。”
拓跋餘道:“就是這些貴族,要不是他們,我大魏豈能有如今的局勢。”
“殿下慎言。”
拓跋餘不以為意,“哼,本王是大魏宗室,豈能怕他們,早晚將他們全部殺盡。”
副將則不知道再說什麽,這位南安王可不是善茬,但是他身為其副將,還是站在南安王這一側的。
魏國大營安靜下來,拓跋伏羅的中軍大帳依舊燈火通明。
拓跋伏羅站在地圖上思考,他現在思考的是如何撤兵,經過今日的襲擊,拓跋伏羅意識到,恐怕撤軍也不是很容易。
宋軍絕對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肯定會派兵襲擊,所以,想要全身而退也不容易。
然而拓跋伏羅卻沒有任何辦法,如今投石車被毀,他隻有撤退一條路了。
他也下定決心,明日就想辦法撤軍,不能在這裏等了。
就這樣,拓跋伏羅立刻派人向柏人報信,讓他們準備好迎接大軍。
拓跋伏羅想先退至柏人,至於接下來,就要看情況了,他不甘心就這樣退迴並州,還是希望有機會再次攻打襄國城。
就這樣,一夜過去,拓跋伏羅看著一片狼藉的投石車,最終下令,準備撤退。
很快,魏軍大營的士卒開始打包。
輕騎兵率先押送糧草輜重離開大營,並派人告知伊婁詢不要再追擊宋軍騎兵,並且率軍接應糧草進入柏人城。
隨後就是重甲步卒,率先離開,作為大軍前導,以防宋軍騎兵,其餘各營隨後跟進,隨後就是虎紋鐵騎負責斷後,以防宋軍騎兵追擊。
魏軍撤退有條不紊,一步步都有準備,並且魏軍並不是潰退,所以,檀道濟根本沒想到追擊。
檀道濟也派人探查過,當他得知魏軍的撤退有條不紊,他就知道,沒有機會,既然如此,為何要做無用之事,於是下令大軍不得出城,並通知騎兵準備返迴襄國城。
魏軍的撤退不是一蹴而就,糧草裝車,各種輜重需要一定時間,然後在騎兵護送下離開大營。
同時,伊婁詢得知命令也是沒有辦法,於是放棄繼續追蹤宋軍騎兵,向著襄國城而來,接應糧草輜重。
之後,重甲步卒離開大營,其餘各營也陸續集結,然後離開大營,最後才是重甲騎兵虎紋鐵騎。
魏軍的後撤讓檀道濟也鬆了一口氣,雖然魏軍的攻城並沒有對襄國城造成多大麻煩,但是卻也讓人心驚膽戰。
雖然魏軍成功撤退,但是依舊在襄國城外留下來數千具屍體,同時,在柏人城被還損失近大量糧草。
這個時候,宋軍騎兵也收到消息,準備避開魏國大軍,然後返迴襄國城。
之前宋軍騎兵打算突襲柏人城,但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而且檀道濟也不太讚同。
首先,魏軍以柏人為中轉站,不可能沒有防備,同時,魏國大軍在襄國城外,隨時都可以派兵返迴,柏人根本沒法守。
不過好在現在魏軍撤軍,宋軍接下來該想辦法將魏軍趕出去了。
拓跋伏羅也沒有辦法,隻能這樣,也算是給眾將一個交代,否則難以服眾。
那名將領被幾名要好的將領扶迴營帳,如今他隻能趴著了,後背已經被打爛了。
不管怎樣,至少命是保住了。
“多謝諸位求情,否則在下必死無疑。”
“不必如此,那拓跋餘如此針對將軍想必他進軍將不簡單啊!”
“此話怎講?”
“這些宗室對我們一直不滿,尤其那些年輕宗室。”
“哼,要不是皇帝支持,他們豈能如此囂張,他拓跋餘屢次敗給宋軍居然還能擔任重甲騎兵統領,太不公平了。”
“沒辦法,誰讓他是宗室了!”
“宗室怎麽了,當初大魏建立,也不全是他拓跋家的功勞,要不是有我們的先祖支持,大魏能有今日!”
“慎言,如今陛下可對宗室信任有加,不可亂言,以防有心之人。”
眾人都沉默了,他們背後是那些貴族世家,而他們的對手是那些宗室。
如今的魏國,那些宗室看不上貴族和世家,世家還好,大多是漢人,和鮮卑人不同,而那些貴族,都是魏國開國元勳之後,雖然屢受打擊,但是如今還有一部分。
他們和宗室本就不和,現在實力逐步被打壓,他們也不得不尋找盟友,盟友就是那些世家。
世家在魏國起初還好,至拓跋燾開始對世家多有打壓,拓跋晃更加嚴格。
所以,貴族不得不和世家聯合,對付宗室,然而宗室不僅掌控大權,魏國大部分軍隊掌握在宗室手中。
拓跋晃也知道,這有著很大的隱患,如今宋國虎視眈眈,短時間沒問題,一旦沒有外部壓力,恐怕就是隱患爆發的時候。
但是拓跋晃也是沒有辦法,如今內憂外患,他對外人不信,這些叔叔、兄弟相對來說更加值得信任。
和宋國不同,宋國宗室待遇高,但是沒有單獨掌兵,哪怕秦王劉義季和吳王劉義恭手中兵馬都不多。
相對來說,劉義隆更信任沈慶之和檀道濟等人。
而魏國,除了宗室,也就古弼和王寶興這些外姓將領能夠受到重視。
眾人感覺這樣下去肯定不行,然而沒辦法,皇帝信任宗室,一些大臣也投靠了宗室,不論朝中和軍中,現在都是宗室一派占據上風。
其實,拓跋晃也知道,兩派明爭暗鬥,但是拓跋晃也不會讓一派獨大,哪怕宗室中都是他的叔叔兄弟,原因很簡單,平衡之道。
劉義隆也一樣,宋國看似和諧,但是也是有派係的,隻不過不那麽明顯,也是劉義隆太過強勢。
劉義隆的做法,拓跋晃不能複製,因為兩國不同,拓跋晃可不能完全控製宗室。
不提這些貴族將領,迴到營帳的拓跋餘依舊鬱悶,副將則一直在勸說。
“殿下,沒辦法,那人背後是貴族,晉陽王殿下也要忌憚三分。”
拓跋餘道:“就是這些貴族,要不是他們,我大魏豈能有如今的局勢。”
“殿下慎言。”
拓跋餘不以為意,“哼,本王是大魏宗室,豈能怕他們,早晚將他們全部殺盡。”
副將則不知道再說什麽,這位南安王可不是善茬,但是他身為其副將,還是站在南安王這一側的。
魏國大營安靜下來,拓跋伏羅的中軍大帳依舊燈火通明。
拓跋伏羅站在地圖上思考,他現在思考的是如何撤兵,經過今日的襲擊,拓跋伏羅意識到,恐怕撤軍也不是很容易。
宋軍絕對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肯定會派兵襲擊,所以,想要全身而退也不容易。
然而拓跋伏羅卻沒有任何辦法,如今投石車被毀,他隻有撤退一條路了。
他也下定決心,明日就想辦法撤軍,不能在這裏等了。
就這樣,拓跋伏羅立刻派人向柏人報信,讓他們準備好迎接大軍。
拓跋伏羅想先退至柏人,至於接下來,就要看情況了,他不甘心就這樣退迴並州,還是希望有機會再次攻打襄國城。
就這樣,一夜過去,拓跋伏羅看著一片狼藉的投石車,最終下令,準備撤退。
很快,魏軍大營的士卒開始打包。
輕騎兵率先押送糧草輜重離開大營,並派人告知伊婁詢不要再追擊宋軍騎兵,並且率軍接應糧草進入柏人城。
隨後就是重甲步卒,率先離開,作為大軍前導,以防宋軍騎兵,其餘各營隨後跟進,隨後就是虎紋鐵騎負責斷後,以防宋軍騎兵追擊。
魏軍撤退有條不紊,一步步都有準備,並且魏軍並不是潰退,所以,檀道濟根本沒想到追擊。
檀道濟也派人探查過,當他得知魏軍的撤退有條不紊,他就知道,沒有機會,既然如此,為何要做無用之事,於是下令大軍不得出城,並通知騎兵準備返迴襄國城。
魏軍的撤退不是一蹴而就,糧草裝車,各種輜重需要一定時間,然後在騎兵護送下離開大營。
同時,伊婁詢得知命令也是沒有辦法,於是放棄繼續追蹤宋軍騎兵,向著襄國城而來,接應糧草輜重。
之後,重甲步卒離開大營,其餘各營也陸續集結,然後離開大營,最後才是重甲騎兵虎紋鐵騎。
魏軍的後撤讓檀道濟也鬆了一口氣,雖然魏軍的攻城並沒有對襄國城造成多大麻煩,但是卻也讓人心驚膽戰。
雖然魏軍成功撤退,但是依舊在襄國城外留下來數千具屍體,同時,在柏人城被還損失近大量糧草。
這個時候,宋軍騎兵也收到消息,準備避開魏國大軍,然後返迴襄國城。
之前宋軍騎兵打算突襲柏人城,但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而且檀道濟也不太讚同。
首先,魏軍以柏人為中轉站,不可能沒有防備,同時,魏國大軍在襄國城外,隨時都可以派兵返迴,柏人根本沒法守。
不過好在現在魏軍撤軍,宋軍接下來該想辦法將魏軍趕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