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的戰車營很是神秘,魏國隻是得到了消息,但是並沒有得到戰車的具體消息。


    拓跋晃很是擔心,於是,他來到禦書房,找出了當年的記錄。


    義熙十二年八月,劉裕發兵五路攻打後秦。


    十三年正月,劉裕留子彭城公劉義隆鎮守彭城,親率水軍自彭城北上。


    三月,水軍自淮、泗入清河,準備逆黃河西上,於是派人向北魏請求借路。


    北魏因此前滑台丟失,明元帝拓跋嗣恐劉裕此次以借道為名北上攻魏,因而拒絕了謀臣崔浩提出的“假之水道,縱裕西入,然後興兵塞其東歸之路” 的策略。


    遣司徒長孫嵩為督山東諸軍事,又遣振威將軍娥清、冀州刺史阿薄幹,率步騎10萬屯駐黃河北岸,監視晉軍。


    劉裕借路沒有成功,但仍按計劃行軍。


    初八,劉裕率水軍進入黃河,以左將軍向彌為北青州刺史,鎮守碻磝,自率大軍入黃河西上。


    北岸魏軍見此情景,便以數千騎兵隨劉裕水軍西行,不時襲擾,遲滯晉軍西進。


    晉軍南岸拉纖的兵士有被激流衝至北岸的,都被魏軍殺傷。劉裕派軍上北岸攻擊,魏軍立即退走,當晉軍退後,魏軍複來。


    魏軍的行為引起了晉軍將士的不滿,促使劉裕使用“卻月陣”。


    四月,劉裕選擇好戰場後,便派白直隊主丁旿率700人及戰車百乘,搶渡北岸,在距水百餘步處布下弧形的陣,兩頭抱河,因形似新月,故稱“卻月陣”,每輛戰車設置7名持仗士卒。


    布置好後,丁旿在陣中堅起一根白毦(相當於令旗),以通知船上的晉軍。


    而魏軍見數百名晉軍登上戰車,不解其意,沒敢冒然采取行動。


    此時的劉裕早已派寧朔將軍朱超石嚴加戒備,準備出戰,這時見魏軍遲疑,便抓住這一機會,命朱超石率2000兵士攜帶大弩百張,上岸接應丁旿,每輛戰車又上增設20名士卒,並在車轅上張設盾牌,保護戰車。


    魏軍見晉軍立營已畢,這才恍然大悟,向晉軍展開圍攻。


    朱超石先以軟弓小箭射向魏軍,向其示弱,魏軍果然中計,認為晉軍眾少兵弱,遂三麵而至。


    這時長孫嵩接到消息也率三萬騎兵助戰,一起猛攻晉軍。


    朱超石遂令士卒改換大弩猛射,並選神射手用箭集束發射,給魏軍以重大殺傷。


    但魏軍由於兵源充足,反而愈戰愈多,隨著雙方距離的縮短,晉軍弓弩逐漸失去作用。


    朱超石又命將士將所攜帶的千餘張槊,截斷為三、四尺長,用大錘錘擊進行殺敵,一根斷槊便能洞穿三、四名魏軍。


    由於弧形的迎擊麵小,所以魏軍越向前,所受到的殺傷也就越大,魏軍逐漸抵擋不住,“一時奔潰,死者相積”。


    晉軍陣斬阿薄幹,魏軍退還畔城,朱超石包圍,但激戰竟日,終於大破魏軍,斬獲千計。


    劉裕見晉軍取勝,又遣振武將軍徐猗之率5000人渡河,攻越騎城,途中又遭到魏軍的包圍,徐猗之用長戟結陣抵抗。


    不久,朱超石趕來增援,魏軍遂聞風而逃。


    這其中就有宋軍戰車的原因。


    後來,東晉逐漸穩定,再後來,劉裕廢晉自立,宋國依舊保留戰車,隻不過很少動用戰車罷了。


    劉義隆攻略涼州的時候,地形的限製所以劉義隆沒有帶戰車。


    後來,劉裕病逝,劉義隆登基,戰車被保留,但是由於和魏國的戰爭多以騎兵對決和攻城為主,所以,戰車沒有多大作用,尤其重甲騎兵的出現。


    魏國的重甲騎兵虎紋鐵騎可以說十分強悍,劉義隆後來建立龍驤軍,所以,戰車被邊緣化。


    最初,劉義隆建立麒麟、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五大衛的時候各衛都有配備戰車,但是最後戰車營都裁撤了,畢竟每次交戰戰車的作用依舊不是很大。


    如今,戰車改進了很多,而且魏國隻剩下河北等地,大多都是平原,所以,宋國再次組建專門的戰車營用以野外作戰,同時還為日後進攻草原做準備。


    柔然以騎兵為主,宋國日後麵對主要是這個草原民族。


    戰車在草原作戰有優勢,配合輕重騎兵可以更好的對付柔然騎兵。


    因為宋軍如今的戰車是移動的發射平台,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火力。


    不僅如此,魏國重甲騎兵一直都是很大的威脅,有了戰車,這重甲騎兵也沒有太多的威脅了。


    戰車退出曆史舞台是因為騎兵的大量應用,主要是漢武帝時期的漢匈之戰。


    也確實,戰車主要是用於衝擊對方陣型,但是隨著對匈奴作戰,漢軍的戰車根本無法和匈奴騎兵對抗,所以,漢武帝開始使用大量騎兵,戰車自然被淘汰。


    但是,戰車營和其餘精銳不同,哪怕經過改革,依舊沒有單獨作戰的能力,隻能和其他兵種配合,主要是配合騎兵,或者兩軍對戰的時候衝擊對方陣營。


    還有就是,劉義隆先要利用戰車營、虎衛軍和黑風軍打造卻月陣。


    原本卻月陣是有水軍、車兵、步兵、騎兵組成,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河水。


    因為晉軍有製水權,所以河水可以保障“卻月陣”後方及側翼的安全,不必擔心被敵軍合圍視野寬廣的平坦河岸。


    良好的視野便於觀察敵我雙方的行動,及時掌握戰場的情況;平坦地勢則可以使敵軍失去地形優勢,而晉軍可在高大戰船上俯瞰戰場,相當於占據了製高點。


    其實就是背水一戰,後背有水軍作為後盾,所以不怕被魏軍合圍,隻要能夠保證這一點,劉義隆就可以複刻卻月陣。


    如今有了戰車營,一千輛戰車,足以保證後方穩固,同時,有騎兵作為機動,虎衛軍作為正麵防禦,很大可能實現卻月陣。


    這也是劉義隆一直在研究的事情,卻月陣,是弧形軍陣,宋軍還有強弩,可以提供強大的遠程力量,同時虎衛軍防禦力強大,再加上宋軍精銳,不是不可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黑色的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黑色的風並收藏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