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報複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作者:紅黑色的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天,魏國從六品上的大理寺司直剛剛下值迴家,他隻不過是一個六品官,但是他卻有著一輛由駿馬拉著的馬車。
剛剛駛出大理寺,進入一個巷子,這是他每天迴家的必經之路,於是,他和往常一樣,在車上悠哉悠哉的哼著曲,想著他那貌美的小妾。
突然,一聲悶哼,馬車停了下來,他出聲道:“怎麽了!”
剛剛拉開簾子,一把環首刀刺入了他的胸膛,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那人隻一刀就解決了大理寺司直,隨後,趁著夜色離開了巷子,而且沒留下任何痕跡,隻拿走了司直身上的玉佩和玉帶,弄成搶劫的假象。
果然,第二日一早,巡邏的士卒發現死在馬車內的大理寺司直,經過勘察,是搶劫,於是上報大理寺,然後通知家人,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
然而,僅僅過了三天,一個從七品的殿中侍禦史就被殺死在家中,同時死的還有他新納的小妾。
刑部通過探查,發現他死在了小妾手中,然後小妾自殺身亡。
這件事也這樣不了了之,沒人將兩件事聯係到一起。
然而,一名正五品的著作郎死在了青樓,這讓刑部尚書伊樓通頭大不已,刑部侍郎盧俊道:“大人,這些事情似乎不簡單,上報陛下吧。”
伊樓通無奈,隻能前往禦書房見拓跋晃。
當拓跋晃聽完伊樓通的匯報,感覺到了不對,然而三件事沒有發現一點聯係,讓人十分不解。
拓跋晃道:“將三件事重新查驗,看看有沒有共同之處。”
伊樓通隻能硬著頭皮接下,“諾。”
隨後,伊樓通對三件事進行了更加詳細的調查,然而依舊沒能找出三件事的關聯。
那個大理寺司直是死在街上,身上財物幾乎被搶光,而殿中侍禦史是死在搶來的小妾手中,而著作郎則在青樓中中毒而亡,似乎和一名青樓女子有關,說明白點就是和一個世家子弟爭奪青樓女子。
這讓伊樓通十分鬱悶,三件事不僅發生的十分詭異,但是又合情合理。
平城搶劫之事時有發生,至於強搶民女也不稀奇,青樓爭寵也沒不是沒發生過,這讓伊樓通如何繼續調查,根本沒有頭緒。
盧俊這個時候道:“大人,有沒有可能,這幾件事根本就沒有聯係!”
伊樓通點了點頭,“表麵確實是這樣,但是陛下不相信啊,非讓我們查出真相,我能有什麽辦法。”
二人如今都十分頭疼,畢竟他們已經查了很多遍,根本沒有任何疑點了。
盧俊道:“大人,上奏吧。”
二人沒辦法,隻能上奏,然而拓跋晃看到這樣的結果很不滿意。
拓跋晃道:“這就是你們的調查結果?”
伊樓通道:“陛下,臣多次調查,但是沒有任何疑點,三件事根本就沒有任何關聯,也和宋國奸細沒有關係,隻不過是普通的案子。”
拓跋晃還是有些許懷疑,他感覺這三件事發生的太過巧合,剛剛搜捕出幾名宋國細作,隨後就有官員離奇被殺,難道真的沒有關係嗎?
他又仔細看了看奏章,裏麵詳細寫著三件事的調查結果,果然,根本無法聯係到一起。
沒辦法,隻能這樣了,前兩件事基本算是結束了。
第一件,大理寺司直遭遇搶劫,兇手很難找到,除非他在平城銷贓,否則很難找到他,而且這已經過去幾日了,兇手恐怕早就離開平城了。
而第二件,事實很清楚,被搶來的小妾,趁殿中侍禦史熟睡之際將其殺死,隨後自殺,這件事沒有過多的疑點。
第三件雖然死因找到了,但是兇手不確定,所以還有待調查。
拓跋晃道:“第一件發海捕文書,第二件就結案吧,第三件繼續調查,務必找到兇手。”
“諾。”
二人鬆了一口氣,拓跋晃終於相信了。
隨後,二人開始調查,發現證據都指向一名世家子弟,然而這很難找到證據,畢竟他不可能親自動手,收買青樓裏的下人很簡單。
於是,伊樓通將青樓裏的下人都傳過來一一詢問,哪怕當天的廚藝都沒放過。
結果卻沒有任何收獲,畢竟青樓人多眼雜,很難查清,同時,當晚有很多人都跟那名世家子弟在一起喝酒,這就很麻煩了。
盧俊則找到禦醫,調查毒藥的成分。
然而依舊沒有收獲,同時,青樓的調查也沒有結果。
當然,他們根本找不到任何線索,因為是在中途下的毒,而且是無聲無息,沒有任何人發現,所以不會有線索的。
刑部官員忙碌了兩天,結果一無所獲,就在這個時候,刑部的一名主事卻因醉酒溺水身亡。
當刑部侍郎盧俊向刑部尚書伊樓通稟報的時候,伊樓通的頭瞬間大了。
他來到現場,此時那名主事已經斷氣,負責勘察的刑部官員戰戰兢兢向伊樓通稟報,“尚書大人,昨夜此人值守,下值後他就喝了兩杯,平時他就有這個習慣,而且這條路他每天都走,這口井就在他必經之路上,以前也有過幾次他差點掉進井裏,沒想到,這次……”
伊樓通聽完,心中不平靜,看來這又是一個意外。
隨後,伊樓通親自仔細探查了現場,果然和那名官員說的一模一樣,根本沒有人為痕跡。
根據仵作驗屍,那名主事應當是自己掉下去的。
四起命案,各不相同,然而都很合理,還沒有任何關聯,最終也沒能和宋國細作聯係起來。
拓跋晃也放棄了,將這些事的後續交給刑部處置,但是他還是認為,這個宋國細作脫不了關係,隻不過沒有任何證據。
還是四方酒樓,依舊是那間奢華的房間,還是那個胖富商和瘦子。
二人沒有言語,碰杯之後,一飲而盡,隨後相視一笑。
是的,這次的事情確實是他們做的,隻不過他們做的很隱蔽,四個案子做的幾乎沒有破綻,哪怕最後依舊被魏國得知也無所謂,他們作為宋國細作,在同伴被逼自殺之後不能沒有動作。
剛剛駛出大理寺,進入一個巷子,這是他每天迴家的必經之路,於是,他和往常一樣,在車上悠哉悠哉的哼著曲,想著他那貌美的小妾。
突然,一聲悶哼,馬車停了下來,他出聲道:“怎麽了!”
剛剛拉開簾子,一把環首刀刺入了他的胸膛,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那人隻一刀就解決了大理寺司直,隨後,趁著夜色離開了巷子,而且沒留下任何痕跡,隻拿走了司直身上的玉佩和玉帶,弄成搶劫的假象。
果然,第二日一早,巡邏的士卒發現死在馬車內的大理寺司直,經過勘察,是搶劫,於是上報大理寺,然後通知家人,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
然而,僅僅過了三天,一個從七品的殿中侍禦史就被殺死在家中,同時死的還有他新納的小妾。
刑部通過探查,發現他死在了小妾手中,然後小妾自殺身亡。
這件事也這樣不了了之,沒人將兩件事聯係到一起。
然而,一名正五品的著作郎死在了青樓,這讓刑部尚書伊樓通頭大不已,刑部侍郎盧俊道:“大人,這些事情似乎不簡單,上報陛下吧。”
伊樓通無奈,隻能前往禦書房見拓跋晃。
當拓跋晃聽完伊樓通的匯報,感覺到了不對,然而三件事沒有發現一點聯係,讓人十分不解。
拓跋晃道:“將三件事重新查驗,看看有沒有共同之處。”
伊樓通隻能硬著頭皮接下,“諾。”
隨後,伊樓通對三件事進行了更加詳細的調查,然而依舊沒能找出三件事的關聯。
那個大理寺司直是死在街上,身上財物幾乎被搶光,而殿中侍禦史是死在搶來的小妾手中,而著作郎則在青樓中中毒而亡,似乎和一名青樓女子有關,說明白點就是和一個世家子弟爭奪青樓女子。
這讓伊樓通十分鬱悶,三件事不僅發生的十分詭異,但是又合情合理。
平城搶劫之事時有發生,至於強搶民女也不稀奇,青樓爭寵也沒不是沒發生過,這讓伊樓通如何繼續調查,根本沒有頭緒。
盧俊這個時候道:“大人,有沒有可能,這幾件事根本就沒有聯係!”
伊樓通點了點頭,“表麵確實是這樣,但是陛下不相信啊,非讓我們查出真相,我能有什麽辦法。”
二人如今都十分頭疼,畢竟他們已經查了很多遍,根本沒有任何疑點了。
盧俊道:“大人,上奏吧。”
二人沒辦法,隻能上奏,然而拓跋晃看到這樣的結果很不滿意。
拓跋晃道:“這就是你們的調查結果?”
伊樓通道:“陛下,臣多次調查,但是沒有任何疑點,三件事根本就沒有任何關聯,也和宋國奸細沒有關係,隻不過是普通的案子。”
拓跋晃還是有些許懷疑,他感覺這三件事發生的太過巧合,剛剛搜捕出幾名宋國細作,隨後就有官員離奇被殺,難道真的沒有關係嗎?
他又仔細看了看奏章,裏麵詳細寫著三件事的調查結果,果然,根本無法聯係到一起。
沒辦法,隻能這樣了,前兩件事基本算是結束了。
第一件,大理寺司直遭遇搶劫,兇手很難找到,除非他在平城銷贓,否則很難找到他,而且這已經過去幾日了,兇手恐怕早就離開平城了。
而第二件,事實很清楚,被搶來的小妾,趁殿中侍禦史熟睡之際將其殺死,隨後自殺,這件事沒有過多的疑點。
第三件雖然死因找到了,但是兇手不確定,所以還有待調查。
拓跋晃道:“第一件發海捕文書,第二件就結案吧,第三件繼續調查,務必找到兇手。”
“諾。”
二人鬆了一口氣,拓跋晃終於相信了。
隨後,二人開始調查,發現證據都指向一名世家子弟,然而這很難找到證據,畢竟他不可能親自動手,收買青樓裏的下人很簡單。
於是,伊樓通將青樓裏的下人都傳過來一一詢問,哪怕當天的廚藝都沒放過。
結果卻沒有任何收獲,畢竟青樓人多眼雜,很難查清,同時,當晚有很多人都跟那名世家子弟在一起喝酒,這就很麻煩了。
盧俊則找到禦醫,調查毒藥的成分。
然而依舊沒有收獲,同時,青樓的調查也沒有結果。
當然,他們根本找不到任何線索,因為是在中途下的毒,而且是無聲無息,沒有任何人發現,所以不會有線索的。
刑部官員忙碌了兩天,結果一無所獲,就在這個時候,刑部的一名主事卻因醉酒溺水身亡。
當刑部侍郎盧俊向刑部尚書伊樓通稟報的時候,伊樓通的頭瞬間大了。
他來到現場,此時那名主事已經斷氣,負責勘察的刑部官員戰戰兢兢向伊樓通稟報,“尚書大人,昨夜此人值守,下值後他就喝了兩杯,平時他就有這個習慣,而且這條路他每天都走,這口井就在他必經之路上,以前也有過幾次他差點掉進井裏,沒想到,這次……”
伊樓通聽完,心中不平靜,看來這又是一個意外。
隨後,伊樓通親自仔細探查了現場,果然和那名官員說的一模一樣,根本沒有人為痕跡。
根據仵作驗屍,那名主事應當是自己掉下去的。
四起命案,各不相同,然而都很合理,還沒有任何關聯,最終也沒能和宋國細作聯係起來。
拓跋晃也放棄了,將這些事的後續交給刑部處置,但是他還是認為,這個宋國細作脫不了關係,隻不過沒有任何證據。
還是四方酒樓,依舊是那間奢華的房間,還是那個胖富商和瘦子。
二人沒有言語,碰杯之後,一飲而盡,隨後相視一笑。
是的,這次的事情確實是他們做的,隻不過他們做的很隱蔽,四個案子做的幾乎沒有破綻,哪怕最後依舊被魏國得知也無所謂,他們作為宋國細作,在同伴被逼自殺之後不能沒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