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朝堂因為修不修大運河吵的不可開交,尤其還在朝堂的一些貴族,他們堅決不同意,因為大運河的修建觸動了他們的利益。


    有了大運河,很多貨物可以快速的向各地運輸,然而,他們就不能壟斷了,這就讓他們很不情願。


    然而,他們現在人微言輕,根本無法和皇帝抗衡,畢竟,經過對世家的清洗,和貴族勾連的世家勢力被徹底打壓,如今,貴族勢單力孤,根本不是朝臣的對手。


    很多大臣很支持,不過拓跋崇的一盆涼水讓他們清醒不少,但是大運河的作用確實不容小覷。


    大運河有三大作用。


    其一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大運河連接了中國南北的水路交通,使得商品能夠更加便捷地流通,它促進了農業、手工業、製造業和運輸業的發展,沿岸城市也因此繁榮起來,形成了許多經濟發達、商品流通活躍的城市。


    其二促進了社會協調發展。


    大運河溝通了南北,使得南方的經濟中心與北方的政治中心之間的不平衡得到了一定的平衡,有助於解決南北發展不對稱的問題。


    其三平抑物價。


    大運河上的漕運不僅解決了運輸問題,還有儲藏功能,沿運河兩岸的糧食倉庫和國庫在自然災害發生時能夠賑災放糧,緩解社會矛盾,穩定物價。


    其實不僅僅是古代華夏,連接紅海和地中海的蘇伊士運河使得歐洲和亞洲的交流更加頻繁。


    巴拿馬運河,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連接南北美洲的重要航道。


    運河的作用可不僅僅在於這些,古代,戰爭往往打的是糧草和人口,人口就不說了。


    糧草很重要,宋國之所以建運河,原因在於從南方運糧至北方前線損耗頗大。


    由於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南方得到很大發展,宋國南方又沒有戰亂,所以糧食一直要比北方產出更多,這就導致宋國每次戰爭都提前從南方調集糧草。


    然而路途中的消耗可是不小,到前線隻是一部分。


    然而有了大運河,消耗就小了很多,這也是這次宋國可以守住河東之後,然後攻入雲中的原因。


    然而這依舊不夠,要是通濟渠建成,恐怕不僅僅雲中,整個並州都將歸屬宋國所有。


    魏國朝堂上對此深信不疑,同時,很多大臣也很是擔憂,一旦宋國建成通濟渠,南方糧草可以源源不斷運送到北方,再加上水泥路修建,宋軍將得到更多糧草,這對魏國來說不是好事。


    於是,拓跋晃道:“諸位,大運河如果不行,不如想辦法從宋國購買水泥,如果可以,我們也可以修建水泥路。”


    奚斤道:“陛下,此舉甚好,如果能成,我大魏也可以快速集結兵力,抵禦宋國。”


    劉潔則道:“陛下,臣擔心,水泥路可以便利大魏,同樣,宋國攻入大魏也可以利用水泥路快速推進。”


    眾人都是一驚,他們沒想那麽多。


    就這樣,這件事暫時也沒有結果。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貴族朗聲道:“陛下,臣以為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事,如今,大魏雖然處於劣勢,但是大魏精銳還在,為何要一味的和宋國學,這樣會喪失我大魏的傳統。”


    拓跋晃笑了,道:“哦,你倒是說說,我大魏的傳統是什麽?”


    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屬阿爾泰語係蒙古語族,興起於大興安嶺,早期鮮卑的宗教信仰是薩滿教,它和早期鮮卑人的生產方式有關,即以遊獵為生。


    東部鮮卑薩滿教的情形沒有直接的記載,一般多以《後漢書·烏桓鮮卑傳》注中引王沈《魏書》有關烏桓葬俗的記載為旁證:


    始死則哭,葬則歌舞相送。肥羊犬,以彩繩纓牽,並取亡者所乘馬、衣物、生時服飾皆燒以送之。


    特屬累犬,使護死者神靈歸乎赤山……至葬日夜,聚親舊圓坐,牽犬馬曆位,或歌哭者擲肉與之。


    使二人口誦咒文,使死者魂神經至曆險阻勿令橫鬼遮,護達其赤山。


    然後殺犬馬,衣物燒之。


    拓跋鮮卑的薩滿教,據《魏書·禮誌》記載:


    譴中書侍郎李敞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敞等既祭,斬樺木立之,以置牲體而還,後所立樺木生長成林,其民益神奉之,鹹謂魏國感靈祗之應也。


    由於當時生產力低下,人們對與生存有關的自然現象不理解,因此把樺木的自然生長看成是神靈所賜予,這也就是鮮卑部落中原始宗教信仰。


    現在,依舊有很多鮮卑人信奉薩滿教,他們排斥佛和道。


    然而,自從佛教在魏國發展,薩滿教就成了小眾,接著,太武滅佛和崇道抑佛導致薩滿教再次受到打擊。


    如今,隻有少數貴族依舊堅持信奉薩滿教。


    這名貴族所說的就是薩滿教。


    聽到這個,朝堂一片安靜,漢人大臣無所謂,這個跟他們沒關係,而拓跋皇室和鮮卑大臣則沉默了。


    然而拓跋晃道:“薩滿教確實是我們的傳統,但是隨著大魏建立,我們的百姓大多是漢人,他們信奉佛教或者道教,所以,朕以為,這個應當效仿宋國,信仰自由。”


    “陛下,不妥,臣以為,大魏子民,不論鮮卑還是漢人,當強製信奉薩滿教,這樣才能彰顯我大魏傳統。”


    此言一出,漢人大臣首先出來反對,“陛下,這是取亂之道,如此強迫百姓,大魏危矣!”


    拓跋崇道:“陛下,臣建議先斬此人以安民心。”


    不少大臣紛紛附和,然而,拓跋晃道:“算了,今日暢所欲言,朕恕你們無罪。”


    剛剛那名貴族官員卻將不少漢人官員得罪,甚至一些宗室對他都不滿。


    自從建國以來,大魏以佛教為主,後來拓跋燾滅佛,扶植道教,所以,一些鮮卑人都認為薩滿教是低等的,他們已經進入中原,所以,必須要拋棄那些低等的東西。


    最終,這次朝會不了了之,拓跋晃十分鬱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黑色的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黑色的風並收藏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