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雲中戰事結束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作者:紅黑色的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城縣令如今的臉色十分難看,他沒想到,唿都這個匈奴人會這麽有心機,居然早就有了準備,如今一切謀劃都成了泡影,這讓他十分鬱悶。
不過唿都不給他繼續想的機會了。
唿都道:“你可知道陛下最痛恨什麽人嗎?”
縣令茫然的搖了搖頭,唿都道:“你身為武城縣令,縣衙如此奢華,而城中的百姓卻生活的十分艱難,你以為你投靠了大宋就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嗎?”
縣令啞口無言,然後道:“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唿都也不慣著他,道:“拿下,明日再縣衙門前當著全城百姓,曆數他所有罪狀,然後當街問斬,首級懸於東門以儆效尤。”
“諾。”
“將軍,下官獻城有功,你不能這樣對待下官。”
副將破口大罵,“你個狗官,妄圖謀害將軍,居然還在這裏大言不慚,今日本將就讓你見識一下我大宋的刑法。”
這時候,縣令眼中才閃現出恐懼之色,大聲求饒,但是唿都不再理會他。
唿都看向那名匈奴女子,道:“你想活命?”
女子點了點頭,不過唿都道:“本將軍是大宋將領,雖然受封單於,不過隻是一個封號而已,可是在你眼中,本將軍看到了一種渴望,這可不好,本將軍現在是漢人,匈奴已經是過去了,你帶著對匈奴的眷戀,上路吧。”
“將軍……”
話還沒說完,一名士卒就用刀洞穿了那名女子,她眼中滿是不甘。
唿都雖然缺少些智謀,但是他不傻,這樣的女子他不會留下,再說,他身為大宋麒麟衛左副統領,職位上比身為右副統領的劉義季還要高半級,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小瞧劉義季,那可是皇帝的弟弟,大宋的秦王殿下,地位不是他可以比的,不過他想要女子,還不容易,皇帝可是賜給他五名侍女呢。
如今武城已經拿下,他沒必要再節外生枝。
武城的事情告一段落,隻等朝廷派官員接手,同時,桐過縣縣令自縛於城外迎接宋軍,自此,雲中郡全境歸屬宋國。
魏國見此也是無可奈何,隻能就此收縮防禦,以阻擋宋軍繼續進攻。
然而,盛樂城的陷落,使得魏國終於看清了現實,宋國大勢已成,恐怕魏國滅亡隻是時間問題了。
魏國朝堂已經出現了悲觀情緒,同時,雲中的戰報也擺在了拓跋晃的禦案之上。
看著戰報,拓跋晃心中不平靜,拓跋翼和趙廷安給魏國保留了最後的尊嚴。
國難顯忠臣,兩人都為魏國戰鬥到了最後一刻,拓跋翼還好,畢竟是魏國皇族,但是趙廷安卻是漢人,最終在城破之後,親手毒殺妻兒,然後率軍和宋軍決戰,最終戰死。
拓跋晃都因此落淚,他隨後下旨,追封拓跋翼為高陽王,追贈太傅,其子拓跋安承襲高陽王之位。
趙廷安追封忠烈侯,追贈太子少保,其弟趙廷皓承襲爵位,加封安亭侯,出任禮部侍郎。
對於這些,朝中大臣沒有任何異議,畢竟他們都是為大魏而死,這是他們應得的。
不過,一些大臣卻有了別的想的,他們認為,大宋最終會一統天下,所以,他們準備聯絡宋國,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不過大多都是鮮卑貴族,至於漢人臣子卻不這麽想,他們認為宋國絕對不會放過他們,而且他們也不想投靠宋國。
雖然有崔家的先例,但是此一時彼一時,那時兩國勢均力敵,如今魏國逐漸勢微,恐怕宋國不會再重用降臣,而且宋國人才濟濟,他們還得從頭開始,這讓他們不得不和魏國緊緊綁在一起。
和魏國不同,宋國朝堂可是一片歡欣鼓舞,宋軍不僅擊敗魏國進攻河東的企圖,還攻入雲中,攻破了魏國視為聖地的故都盛樂城,這對宋國意義重大,也打壓了魏國的士氣。
故都被攻破,魏國國內反應很強烈,但是更多的是悲觀情緒。
此時,雲霧殿,一名內侍將消息告知拓跋燾,拓跋燾歎了一口氣,道:“朕已經不再是大魏皇帝了,就交給晃兒吧。”
“太上皇,如今我大魏故都被破,朝中政局不穩,還請太上皇歸政。”
拓跋燾道:“天命如此,朕又豈能改天換命,由他去吧。”
“太上皇,難道你就看著大魏就這樣毀於一旦嗎?”
拓跋燾道:“朕早就不問世事,再說冥冥之中自有天數,天數如此,人又豈能逆天改命。”
內侍無奈,離開了雲霧殿。
雲霧殿內,拓跋燾自語道:“天數如此,劉義隆乃天降帝星,無人可以為敵啊!”
曾經,拓跋燾曾經做過一個夢,一個無比真實的夢。
夢中,宋國鐵蹄攻破平城,大魏從皇帝到小卒全部成為了宋國的俘虜。
長安議政殿,拓跋燾帶著魏國後妃、文武大臣跪在宋帝劉義隆麵前,劉義隆眼神睥睨,拓跋燾感受到那個眼神,他明白,劉義隆就是天命之子,他又豈能和他為敵。
就在這個時候,拓跋燾因為寇謙之的影響,對道教癡迷,他決定尋仙問道,不再問世事。
其實他不知道,他之所以做那個夢,與其說是夢倒不如說是幻覺,所以他感覺無比真實。
為何會出現幻覺,原因很簡單,他之前就服用丹藥,裏麵的一些成分有致幻作用,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幻覺,還有一個原因,魏國屢次被宋國擊敗,日有所思,所以,出現幻覺的時候,拓跋燾以為是夢,是上天的指引,於是他最終放棄皇位,追求仙道。
拓跋燾如今其實已經真正做到清心寡欲,他熟讀道家經典,所以,他認為,亂世想要結束,非劉義隆不可,他不想與天對抗。
劉義隆還以為拓跋燾是心灰意冷,可是,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大魏皇帝,豈能因為幾次失敗就心灰意冷,隻不過受到道家影響,還有那些江湖術士的欺騙,以為幻覺是上天預示,他想逃避那個屈辱的時刻。
結果,如今,拓跋燾真正的放下了。
不過唿都不給他繼續想的機會了。
唿都道:“你可知道陛下最痛恨什麽人嗎?”
縣令茫然的搖了搖頭,唿都道:“你身為武城縣令,縣衙如此奢華,而城中的百姓卻生活的十分艱難,你以為你投靠了大宋就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嗎?”
縣令啞口無言,然後道:“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唿都也不慣著他,道:“拿下,明日再縣衙門前當著全城百姓,曆數他所有罪狀,然後當街問斬,首級懸於東門以儆效尤。”
“諾。”
“將軍,下官獻城有功,你不能這樣對待下官。”
副將破口大罵,“你個狗官,妄圖謀害將軍,居然還在這裏大言不慚,今日本將就讓你見識一下我大宋的刑法。”
這時候,縣令眼中才閃現出恐懼之色,大聲求饒,但是唿都不再理會他。
唿都看向那名匈奴女子,道:“你想活命?”
女子點了點頭,不過唿都道:“本將軍是大宋將領,雖然受封單於,不過隻是一個封號而已,可是在你眼中,本將軍看到了一種渴望,這可不好,本將軍現在是漢人,匈奴已經是過去了,你帶著對匈奴的眷戀,上路吧。”
“將軍……”
話還沒說完,一名士卒就用刀洞穿了那名女子,她眼中滿是不甘。
唿都雖然缺少些智謀,但是他不傻,這樣的女子他不會留下,再說,他身為大宋麒麟衛左副統領,職位上比身為右副統領的劉義季還要高半級,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小瞧劉義季,那可是皇帝的弟弟,大宋的秦王殿下,地位不是他可以比的,不過他想要女子,還不容易,皇帝可是賜給他五名侍女呢。
如今武城已經拿下,他沒必要再節外生枝。
武城的事情告一段落,隻等朝廷派官員接手,同時,桐過縣縣令自縛於城外迎接宋軍,自此,雲中郡全境歸屬宋國。
魏國見此也是無可奈何,隻能就此收縮防禦,以阻擋宋軍繼續進攻。
然而,盛樂城的陷落,使得魏國終於看清了現實,宋國大勢已成,恐怕魏國滅亡隻是時間問題了。
魏國朝堂已經出現了悲觀情緒,同時,雲中的戰報也擺在了拓跋晃的禦案之上。
看著戰報,拓跋晃心中不平靜,拓跋翼和趙廷安給魏國保留了最後的尊嚴。
國難顯忠臣,兩人都為魏國戰鬥到了最後一刻,拓跋翼還好,畢竟是魏國皇族,但是趙廷安卻是漢人,最終在城破之後,親手毒殺妻兒,然後率軍和宋軍決戰,最終戰死。
拓跋晃都因此落淚,他隨後下旨,追封拓跋翼為高陽王,追贈太傅,其子拓跋安承襲高陽王之位。
趙廷安追封忠烈侯,追贈太子少保,其弟趙廷皓承襲爵位,加封安亭侯,出任禮部侍郎。
對於這些,朝中大臣沒有任何異議,畢竟他們都是為大魏而死,這是他們應得的。
不過,一些大臣卻有了別的想的,他們認為,大宋最終會一統天下,所以,他們準備聯絡宋國,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不過大多都是鮮卑貴族,至於漢人臣子卻不這麽想,他們認為宋國絕對不會放過他們,而且他們也不想投靠宋國。
雖然有崔家的先例,但是此一時彼一時,那時兩國勢均力敵,如今魏國逐漸勢微,恐怕宋國不會再重用降臣,而且宋國人才濟濟,他們還得從頭開始,這讓他們不得不和魏國緊緊綁在一起。
和魏國不同,宋國朝堂可是一片歡欣鼓舞,宋軍不僅擊敗魏國進攻河東的企圖,還攻入雲中,攻破了魏國視為聖地的故都盛樂城,這對宋國意義重大,也打壓了魏國的士氣。
故都被攻破,魏國國內反應很強烈,但是更多的是悲觀情緒。
此時,雲霧殿,一名內侍將消息告知拓跋燾,拓跋燾歎了一口氣,道:“朕已經不再是大魏皇帝了,就交給晃兒吧。”
“太上皇,如今我大魏故都被破,朝中政局不穩,還請太上皇歸政。”
拓跋燾道:“天命如此,朕又豈能改天換命,由他去吧。”
“太上皇,難道你就看著大魏就這樣毀於一旦嗎?”
拓跋燾道:“朕早就不問世事,再說冥冥之中自有天數,天數如此,人又豈能逆天改命。”
內侍無奈,離開了雲霧殿。
雲霧殿內,拓跋燾自語道:“天數如此,劉義隆乃天降帝星,無人可以為敵啊!”
曾經,拓跋燾曾經做過一個夢,一個無比真實的夢。
夢中,宋國鐵蹄攻破平城,大魏從皇帝到小卒全部成為了宋國的俘虜。
長安議政殿,拓跋燾帶著魏國後妃、文武大臣跪在宋帝劉義隆麵前,劉義隆眼神睥睨,拓跋燾感受到那個眼神,他明白,劉義隆就是天命之子,他又豈能和他為敵。
就在這個時候,拓跋燾因為寇謙之的影響,對道教癡迷,他決定尋仙問道,不再問世事。
其實他不知道,他之所以做那個夢,與其說是夢倒不如說是幻覺,所以他感覺無比真實。
為何會出現幻覺,原因很簡單,他之前就服用丹藥,裏麵的一些成分有致幻作用,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幻覺,還有一個原因,魏國屢次被宋國擊敗,日有所思,所以,出現幻覺的時候,拓跋燾以為是夢,是上天的指引,於是他最終放棄皇位,追求仙道。
拓跋燾如今其實已經真正做到清心寡欲,他熟讀道家經典,所以,他認為,亂世想要結束,非劉義隆不可,他不想與天對抗。
劉義隆還以為拓跋燾是心灰意冷,可是,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大魏皇帝,豈能因為幾次失敗就心灰意冷,隻不過受到道家影響,還有那些江湖術士的欺騙,以為幻覺是上天預示,他想逃避那個屈辱的時刻。
結果,如今,拓跋燾真正的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