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強勢的徐麟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作者:紅黑色的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麟坐穩後,道:“徐家主,你應當知道,這件事你徐家可是有錯在先啊!”
徐罄對此有些不滿,道:“徐相,是,這件事草民確實做的不地道,但是這也不是楊驍殺人的理由,還請徐相為草民做主。”
刑部侍郎周孚道:“徐家主,這件案子刑部已經有了定論,疑點太多,所以本官和徐相奉聖諭來華陰調查,還請徐家主配合。”
徐罄突然心頭一顫,居然驚動了皇帝,這可不是他想要的結果,這個時候他有些後悔,他沒想到這件事會被捅到皇帝那裏。
他原本以為,這件事不就是縣衙將事情上報刑部,刑部批下來不就結了,結果卻這麽大陣仗,這楊家有這樣大的麵子嗎?
其實徐罄還是不了解弘農楊氏這四個字的分量,尤其劉義隆熟知,這個家族有著光輝的曆史,隻不過因為一些原因最終走向衰落,如今隻要劉義隆想,楊家必然重新崛起。
徐麟看到徐罄臉色不甘,心裏冷笑,於是道:“既然這樣,我等先告辭了。”
徐罄恭敬的將徐麟送走,這個時候管家道:“家主,那個徐麟很可能是那人的兒子,他迴來是報仇的。”
徐罄道:“你確定嗎?”
管家道:“家主,在下確定,他們簡直一模一樣。”
徐罄道:“怎麽會這樣,他怎麽沒有死在外麵居然成為尚書令,這下我徐家麻煩了。”
突然管家道:“家主,還有機會,家主可記得您的妹妹。”
徐罄道:“你是說……”
管家道:“小姐眼光極高,恐怕可以被她看在眼裏的隻有當今陛下了,當今陛下文韜武略,而且大有橫掃魏國,一統江山的氣勢,如果可以,家主就是外戚,國舅,那個時候,楊家算什麽。”
徐罄有些心動,不過依然道:“可是我們根本沒有門路,而且楊家要是和太子聯姻,我們恐怕也很麻煩。”
管家道:“這個好辦,隻要楊家小姐失了身,太子還能和楊家聯姻嗎?”
徐罄像是下定了決心,道:“一定要萬無一失。”
管家道:“家主放心,在下去安排。”
徐麟離開徐家就前往了楊家,和楊安見麵。
“楊家主,陛下的意思很明確,不知家主還在顧慮什麽?”
楊安道:“徐相,我楊家誌不在此,還望徐相能夠成全。”
徐麟道:“楊家主,當初先帝確實有些倉促,但是你們楊家就真的沒有責任嗎?”
楊安也知道,當初的事情楊家真的是步步錯。
從八王之亂到永嘉之亂,北方大地再度烽火燎原,存活下來的弘農楊氏子弟在這種大環境下也是無所適從,四處躲避戰亂。
散居在各地的楊氏子弟,為了重現家族的昔日榮光,進入了一種“病急亂投醫”的狀態。
楊修的曾孫楊朗循著衣冠南渡的大潮跑到了江南,依附於王敦的羽翼之下,以期通過王敦的扶持來重振門楣,即使王敦率軍攻打晉元帝司馬睿,楊朗依然選擇效忠於他。
楊修的四世孫楊亮選擇留在北方,在姚羌首領姚襄麾下效力,後來又投降桓溫。楊亮之子楊佺期和楊廣後來走的也是從武之路,死在了桓玄手上,族中的楊思平和楊尚保等人因此“俱逃於蠻”,後加入劉宋陣營,結果依然未能幸存,弘農楊氏自此衰微。
而楊安的祖父則依舊留在華陰,因此幸免於難,但是楊家從此一直都沒能翻身。
後楊安之父打算出仕,結果當時的夏國並不重用漢臣,導致其鬱鬱而終,臨終前告訴楊安,一定不要再為異族出仕。
好在宋軍破關中後宋國定都長安,華陰得到了休養生息,之後,楊家又得到了長安商會會長黃金的賞識,成為華陰唯一鹽鐵專售的商人。
想到這裏楊安突然想到,父親臨終遺言,為宋國效力也不錯,隻不過當初他對劉義隆打壓世家不滿,不過如今看來,劉義隆的做法很正確,不僅加上皇權,也讓宋國更加穩定。
楊安於是道:“徐相,在下又一請求可否讓犬子出仕?”
徐麟道:“這有何難?令郎才略出眾,又有功名在身,本官可以向陛下推薦。”
楊安道:“多謝徐相。”
徐麟道:“不必如此,這次本官可是為楊二公子而來。”
楊安道:“可是驍兒他……”
徐麟道:“陛下有旨,如果實在不行就押送長安,陛下自有決斷。”
楊安放下心了,徐麟則接著道:“還有一事,陛下聽聞令愛待字閨中……”
楊安心中一驚,他沒聽說劉義隆要選妃啊!
徐麟接著說:“太子殿下也該迎娶一位太子妃了,不知楊家主一下可否。”
楊安大喜過望,聽說是太子,這才放下心了,“陛下隆恩,我楊家豈敢不從。”
徐麟很滿意道:“不過這件事不急,先解決楊二公子之事,而且楊二公子可是被南平王看上了,想要讓其到青龍衛任職,不知……”
楊安沒想到還有驚喜,青龍衛,那可是皇帝親衛,而且南平王那是太子的支持者,這樣豈不是說,至少兩代,楊家都能夠和皇家有聯係,如果以後太子登基,那他女兒不就是皇後,在生下龍子,必然被立為太子,那樣,楊家可就能夠恢複祖上榮光了。
很快,楊安就做出了選擇,將一件陳年舊事告知了徐麟,而徐麟聽完氣憤不已。
於是道:“楊家主,你說的那人就是本官的父親。”
楊安驚道:“徐相就是當年那個孩子。”
徐麟道:“正是。”
楊安道:“當年家父也說過,徐家太過無情,三代之內,必然滅族。”
徐麟道:“楊家主,明日縣衙就要公開處理令郎的案子,到時候,一定還令郎一個公道。”
楊安放心不少,道:“多謝徐相。”
徐麟迴到縣衙,周孚立刻告知了一個消息,“徐相,那名死者的死因存疑,身上的外傷,刑部的仵作驗屍後發現並不能致死。”
徐麟道:“很好,這不就有突破了嗎?一切就等明日就。”
徐罄對此有些不滿,道:“徐相,是,這件事草民確實做的不地道,但是這也不是楊驍殺人的理由,還請徐相為草民做主。”
刑部侍郎周孚道:“徐家主,這件案子刑部已經有了定論,疑點太多,所以本官和徐相奉聖諭來華陰調查,還請徐家主配合。”
徐罄突然心頭一顫,居然驚動了皇帝,這可不是他想要的結果,這個時候他有些後悔,他沒想到這件事會被捅到皇帝那裏。
他原本以為,這件事不就是縣衙將事情上報刑部,刑部批下來不就結了,結果卻這麽大陣仗,這楊家有這樣大的麵子嗎?
其實徐罄還是不了解弘農楊氏這四個字的分量,尤其劉義隆熟知,這個家族有著光輝的曆史,隻不過因為一些原因最終走向衰落,如今隻要劉義隆想,楊家必然重新崛起。
徐麟看到徐罄臉色不甘,心裏冷笑,於是道:“既然這樣,我等先告辭了。”
徐罄恭敬的將徐麟送走,這個時候管家道:“家主,那個徐麟很可能是那人的兒子,他迴來是報仇的。”
徐罄道:“你確定嗎?”
管家道:“家主,在下確定,他們簡直一模一樣。”
徐罄道:“怎麽會這樣,他怎麽沒有死在外麵居然成為尚書令,這下我徐家麻煩了。”
突然管家道:“家主,還有機會,家主可記得您的妹妹。”
徐罄道:“你是說……”
管家道:“小姐眼光極高,恐怕可以被她看在眼裏的隻有當今陛下了,當今陛下文韜武略,而且大有橫掃魏國,一統江山的氣勢,如果可以,家主就是外戚,國舅,那個時候,楊家算什麽。”
徐罄有些心動,不過依然道:“可是我們根本沒有門路,而且楊家要是和太子聯姻,我們恐怕也很麻煩。”
管家道:“這個好辦,隻要楊家小姐失了身,太子還能和楊家聯姻嗎?”
徐罄像是下定了決心,道:“一定要萬無一失。”
管家道:“家主放心,在下去安排。”
徐麟離開徐家就前往了楊家,和楊安見麵。
“楊家主,陛下的意思很明確,不知家主還在顧慮什麽?”
楊安道:“徐相,我楊家誌不在此,還望徐相能夠成全。”
徐麟道:“楊家主,當初先帝確實有些倉促,但是你們楊家就真的沒有責任嗎?”
楊安也知道,當初的事情楊家真的是步步錯。
從八王之亂到永嘉之亂,北方大地再度烽火燎原,存活下來的弘農楊氏子弟在這種大環境下也是無所適從,四處躲避戰亂。
散居在各地的楊氏子弟,為了重現家族的昔日榮光,進入了一種“病急亂投醫”的狀態。
楊修的曾孫楊朗循著衣冠南渡的大潮跑到了江南,依附於王敦的羽翼之下,以期通過王敦的扶持來重振門楣,即使王敦率軍攻打晉元帝司馬睿,楊朗依然選擇效忠於他。
楊修的四世孫楊亮選擇留在北方,在姚羌首領姚襄麾下效力,後來又投降桓溫。楊亮之子楊佺期和楊廣後來走的也是從武之路,死在了桓玄手上,族中的楊思平和楊尚保等人因此“俱逃於蠻”,後加入劉宋陣營,結果依然未能幸存,弘農楊氏自此衰微。
而楊安的祖父則依舊留在華陰,因此幸免於難,但是楊家從此一直都沒能翻身。
後楊安之父打算出仕,結果當時的夏國並不重用漢臣,導致其鬱鬱而終,臨終前告訴楊安,一定不要再為異族出仕。
好在宋軍破關中後宋國定都長安,華陰得到了休養生息,之後,楊家又得到了長安商會會長黃金的賞識,成為華陰唯一鹽鐵專售的商人。
想到這裏楊安突然想到,父親臨終遺言,為宋國效力也不錯,隻不過當初他對劉義隆打壓世家不滿,不過如今看來,劉義隆的做法很正確,不僅加上皇權,也讓宋國更加穩定。
楊安於是道:“徐相,在下又一請求可否讓犬子出仕?”
徐麟道:“這有何難?令郎才略出眾,又有功名在身,本官可以向陛下推薦。”
楊安道:“多謝徐相。”
徐麟道:“不必如此,這次本官可是為楊二公子而來。”
楊安道:“可是驍兒他……”
徐麟道:“陛下有旨,如果實在不行就押送長安,陛下自有決斷。”
楊安放下心了,徐麟則接著道:“還有一事,陛下聽聞令愛待字閨中……”
楊安心中一驚,他沒聽說劉義隆要選妃啊!
徐麟接著說:“太子殿下也該迎娶一位太子妃了,不知楊家主一下可否。”
楊安大喜過望,聽說是太子,這才放下心了,“陛下隆恩,我楊家豈敢不從。”
徐麟很滿意道:“不過這件事不急,先解決楊二公子之事,而且楊二公子可是被南平王看上了,想要讓其到青龍衛任職,不知……”
楊安沒想到還有驚喜,青龍衛,那可是皇帝親衛,而且南平王那是太子的支持者,這樣豈不是說,至少兩代,楊家都能夠和皇家有聯係,如果以後太子登基,那他女兒不就是皇後,在生下龍子,必然被立為太子,那樣,楊家可就能夠恢複祖上榮光了。
很快,楊安就做出了選擇,將一件陳年舊事告知了徐麟,而徐麟聽完氣憤不已。
於是道:“楊家主,你說的那人就是本官的父親。”
楊安驚道:“徐相就是當年那個孩子。”
徐麟道:“正是。”
楊安道:“當年家父也說過,徐家太過無情,三代之內,必然滅族。”
徐麟道:“楊家主,明日縣衙就要公開處理令郎的案子,到時候,一定還令郎一個公道。”
楊安放心不少,道:“多謝徐相。”
徐麟迴到縣衙,周孚立刻告知了一個消息,“徐相,那名死者的死因存疑,身上的外傷,刑部的仵作驗屍後發現並不能致死。”
徐麟道:“很好,這不就有突破了嗎?一切就等明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