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崔蔚的無奈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作者:紅黑色的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官知道大人說的是何意?”
“哦,看來你是不打算坦白了。”
“下官沒有可坦白的。”
“看來不用大刑你是不會開口了,來人,上大刑。”
“諾。”
兩名衙役架起崔蔚就放到一條長凳上,隨後兩名衙役舉起刑杖開始行刑。
一共打了三十下就已經皮開肉綻,崔蔚也暈了過去。
一桶冷水潑下,崔蔚慢慢轉醒,“大人,你私自動用大刑,下官不服。”
“哦,看來你還不打算實話實說。”
“下官不知大人所言。”
“好,上夾棍。”
兩名衙役拿來夾棍,夾到了崔蔚腳上,隨後看向刺史。
“本官勸你還是說出來,否則別怪本官。”
“下官不知大人想知道什麽?”
這話就是在給刺史挖坑,結果刺史並不接茬,“哼,本官問你,崔恬是如何逃走的?”
“大人,欲加之罪!”
刺史不再說什麽,一揮手,兩名衙役開始用刑。
腳上的疼痛感讓崔蔚全身都在顫抖,這讓他對刺史怒目而視,他想要看看,到時候他怎麽解釋。
……
不一會,就動用了四種刑具,崔蔚已經遍體鱗傷。
刺史見差不多了,於是道:“你還不說嗎?”
“大人,下官無話可說。”
“既然這樣,來人,讓證人上來。”
“諾。”
首先是主簿,崔蔚看到他確實有點擔心,不過他認為自己對主簿不薄,他應該不會出賣自己。
“堂下何人?”
“大人,下官是別駕府主簿。”
“本官問你,可見過叛逃的上黨太守崔恬?”
“迴大人,下官見過。”
“在哪裏見過?”
“在別駕府?”
“什麽時候?”
“就是崔恬叛逃被通緝的時候?”
“本官記得當時本官可是問過,為何當初不說?”
“大人,下官當時不敢,而且崔蔚大人還給了錢,威脅我等,不讓我等說出去。”
“你胡說。”崔蔚有些急了,如果就這樣定罪,他必死無疑。
“啪”,又是一聲驚堂木拍響,“你敢咆哮公堂?”
崔蔚隻能閉嘴。
“將其他證人帶上來。”
“諾。”
這迴那些管家家丁都被帶到堂上,很快銅就將事情說了出來,相州刺史也不是要他們汙蔑崔蔚,隻要實話實說就可以了。
隻是這實情就足以讓崔蔚身死道消了。
崔蔚這次沒有再辯駁,他知道,自己很難翻身了,而且還會牽連到崔浩,他此時麵如死灰。
“看來證據確鑿,別怪本官,你身為大魏官員,不思上報國恩,卻幫助叛臣逃脫,實乃罪大惡極,本官當上報朝廷,暫時將崔蔚押入大牢。”
雖然堂審結束,但是百姓卻多了茶餘飯後的談資,怎麽說呢?雖然崔恬多少有點被冤枉,但是崔蔚卻實打實的包庇崔恬,尤其崔恬還逃到了宋國,還受到了重用,所以百姓都認為崔恬背叛了魏國。
很快,奏章就送往了平城,不過崔蔚可能不會等到了聖旨了。
“大人,崔蔚要是去了平城可能會被那些世家所救,還有就是崔恬當時也被部下所救,所以……”
“嗯,本官記得,放心,崔蔚不會活著離開相州的。”
隨後,別駕府被抄家,雖然抄出很多東西,但是相州刺史並沒有私自扣下,而是當著百姓的麵封存。
就這樣,崔蔚的惡名傳遍了襄國城。
不管怎樣,包庇叛徒,搜刮民脂民膏,這必死無疑了。
同時消息傳到了平城。
龍驤將軍府。
“什麽,你說崔蔚被下獄了?”
“是的,而且還是證據確鑿。”
“能沒想到他們會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下手。”
“那該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不是說證據確鑿了嗎?”
“哎,不僅如此,而且還是當著百姓的麵,根本沒有可能翻案了。”
“崔蔚的事不能改變,我們必須要先救出崔浩,不能讓他受到牽連。”
“諾。”
此時的拓跋晃也知道了自己的錯誤,他多次向貴族示好,但是他們並不打算接受。
隨後他打算挽迴和崔浩的關係,沒想到崔家又出事了,不過拓跋晃直接去見拓跋燾。
他的想法很好,就是在崔浩最危難的時候拉他一把,那還不得對自己感恩戴德。
“參見父皇。”
“起來吧。”
“父皇,崔大人不可能背叛父皇,父皇想,崔大人對魏國可是忠心耿耿,請父皇明察。”
“嗯,皇兒說的不錯,朕確實是有些著急了,不過崔家之事太大,所以隻能委屈一下崔浩了。”
“父皇英明。”
拓跋晃特意吩咐內侍,將他替崔浩求情的事傳播出去。
這下,讓那些貴族有些難受,他們隻是想晾一晾太子拓跋晃,不過他們也知道,想要廢太子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第二日,崔蔚之事傳到了平城,不僅拓跋燾得知了,平城百姓也得知了。
這讓王寶興憤怒不已,他本來打算拓跋燾得知消息後,再想辦法活動活動,至少留下一條命,以後再說。
結果這件事已經沒有餘地了。
不過這個時候他們還不知道,崔蔚已經命不久矣。
相州刺史府大牢。
崔蔚心中失落,現在他已經徹底看開了。
這個時候,兩名黑衣人來到了牢房。
“崔大人。該上路了。”
“本官這樣你們都不想放過本官嗎?”
“大人,可要想想自己的家人。”
崔蔚有些憤怒,不過想到家人,隨後道:“如果你們能想辦法將我的家人送到宋國,我可以聽你們安排。”
“好,大人果真痛快,我答應大人,大人這就請吧。”
隨後,一名黑衣人將崔蔚衣服上的腰帶解下,“大人請吧。”
“好吧,希望您們言而有信。”
“我等用性命擔保。”
隨後崔蔚自縊而死。
得知消息的相州刺史,將崔蔚的死訊和屍體,以及從崔蔚家中搜出的東西全部送往平城。
當拓跋燾得知崔蔚自殺的時候,他便將崔浩兄弟放了出來,但是崔浩被降為尚書右丞,崔簡被降為吏部考公司郎中。
這讓任何人都沒法說什麽,不過崔簡的心中對於拓跋燾十分不滿,不管怎麽說他從沒想過要背叛魏國,可如今卻不被信任,難免心中有想法。
“哦,看來你是不打算坦白了。”
“下官沒有可坦白的。”
“看來不用大刑你是不會開口了,來人,上大刑。”
“諾。”
兩名衙役架起崔蔚就放到一條長凳上,隨後兩名衙役舉起刑杖開始行刑。
一共打了三十下就已經皮開肉綻,崔蔚也暈了過去。
一桶冷水潑下,崔蔚慢慢轉醒,“大人,你私自動用大刑,下官不服。”
“哦,看來你還不打算實話實說。”
“下官不知大人所言。”
“好,上夾棍。”
兩名衙役拿來夾棍,夾到了崔蔚腳上,隨後看向刺史。
“本官勸你還是說出來,否則別怪本官。”
“下官不知大人想知道什麽?”
這話就是在給刺史挖坑,結果刺史並不接茬,“哼,本官問你,崔恬是如何逃走的?”
“大人,欲加之罪!”
刺史不再說什麽,一揮手,兩名衙役開始用刑。
腳上的疼痛感讓崔蔚全身都在顫抖,這讓他對刺史怒目而視,他想要看看,到時候他怎麽解釋。
……
不一會,就動用了四種刑具,崔蔚已經遍體鱗傷。
刺史見差不多了,於是道:“你還不說嗎?”
“大人,下官無話可說。”
“既然這樣,來人,讓證人上來。”
“諾。”
首先是主簿,崔蔚看到他確實有點擔心,不過他認為自己對主簿不薄,他應該不會出賣自己。
“堂下何人?”
“大人,下官是別駕府主簿。”
“本官問你,可見過叛逃的上黨太守崔恬?”
“迴大人,下官見過。”
“在哪裏見過?”
“在別駕府?”
“什麽時候?”
“就是崔恬叛逃被通緝的時候?”
“本官記得當時本官可是問過,為何當初不說?”
“大人,下官當時不敢,而且崔蔚大人還給了錢,威脅我等,不讓我等說出去。”
“你胡說。”崔蔚有些急了,如果就這樣定罪,他必死無疑。
“啪”,又是一聲驚堂木拍響,“你敢咆哮公堂?”
崔蔚隻能閉嘴。
“將其他證人帶上來。”
“諾。”
這迴那些管家家丁都被帶到堂上,很快銅就將事情說了出來,相州刺史也不是要他們汙蔑崔蔚,隻要實話實說就可以了。
隻是這實情就足以讓崔蔚身死道消了。
崔蔚這次沒有再辯駁,他知道,自己很難翻身了,而且還會牽連到崔浩,他此時麵如死灰。
“看來證據確鑿,別怪本官,你身為大魏官員,不思上報國恩,卻幫助叛臣逃脫,實乃罪大惡極,本官當上報朝廷,暫時將崔蔚押入大牢。”
雖然堂審結束,但是百姓卻多了茶餘飯後的談資,怎麽說呢?雖然崔恬多少有點被冤枉,但是崔蔚卻實打實的包庇崔恬,尤其崔恬還逃到了宋國,還受到了重用,所以百姓都認為崔恬背叛了魏國。
很快,奏章就送往了平城,不過崔蔚可能不會等到了聖旨了。
“大人,崔蔚要是去了平城可能會被那些世家所救,還有就是崔恬當時也被部下所救,所以……”
“嗯,本官記得,放心,崔蔚不會活著離開相州的。”
隨後,別駕府被抄家,雖然抄出很多東西,但是相州刺史並沒有私自扣下,而是當著百姓的麵封存。
就這樣,崔蔚的惡名傳遍了襄國城。
不管怎樣,包庇叛徒,搜刮民脂民膏,這必死無疑了。
同時消息傳到了平城。
龍驤將軍府。
“什麽,你說崔蔚被下獄了?”
“是的,而且還是證據確鑿。”
“能沒想到他們會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下手。”
“那該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不是說證據確鑿了嗎?”
“哎,不僅如此,而且還是當著百姓的麵,根本沒有可能翻案了。”
“崔蔚的事不能改變,我們必須要先救出崔浩,不能讓他受到牽連。”
“諾。”
此時的拓跋晃也知道了自己的錯誤,他多次向貴族示好,但是他們並不打算接受。
隨後他打算挽迴和崔浩的關係,沒想到崔家又出事了,不過拓跋晃直接去見拓跋燾。
他的想法很好,就是在崔浩最危難的時候拉他一把,那還不得對自己感恩戴德。
“參見父皇。”
“起來吧。”
“父皇,崔大人不可能背叛父皇,父皇想,崔大人對魏國可是忠心耿耿,請父皇明察。”
“嗯,皇兒說的不錯,朕確實是有些著急了,不過崔家之事太大,所以隻能委屈一下崔浩了。”
“父皇英明。”
拓跋晃特意吩咐內侍,將他替崔浩求情的事傳播出去。
這下,讓那些貴族有些難受,他們隻是想晾一晾太子拓跋晃,不過他們也知道,想要廢太子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第二日,崔蔚之事傳到了平城,不僅拓跋燾得知了,平城百姓也得知了。
這讓王寶興憤怒不已,他本來打算拓跋燾得知消息後,再想辦法活動活動,至少留下一條命,以後再說。
結果這件事已經沒有餘地了。
不過這個時候他們還不知道,崔蔚已經命不久矣。
相州刺史府大牢。
崔蔚心中失落,現在他已經徹底看開了。
這個時候,兩名黑衣人來到了牢房。
“崔大人。該上路了。”
“本官這樣你們都不想放過本官嗎?”
“大人,可要想想自己的家人。”
崔蔚有些憤怒,不過想到家人,隨後道:“如果你們能想辦法將我的家人送到宋國,我可以聽你們安排。”
“好,大人果真痛快,我答應大人,大人這就請吧。”
隨後,一名黑衣人將崔蔚衣服上的腰帶解下,“大人請吧。”
“好吧,希望您們言而有信。”
“我等用性命擔保。”
隨後崔蔚自縊而死。
得知消息的相州刺史,將崔蔚的死訊和屍體,以及從崔蔚家中搜出的東西全部送往平城。
當拓跋燾得知崔蔚自殺的時候,他便將崔浩兄弟放了出來,但是崔浩被降為尚書右丞,崔簡被降為吏部考公司郎中。
這讓任何人都沒法說什麽,不過崔簡的心中對於拓跋燾十分不滿,不管怎麽說他從沒想過要背叛魏國,可如今卻不被信任,難免心中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