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東漢末起,潁川世家就在朝廷占據重要地位,在魏晉達到頂峰。


    荀家出了荀彧、荀攸等人,都是曹魏重臣,陳家出了陳群、陳琳、陳壽等同樣受曹魏重用。


    像其餘如郭氏、許氏、鍾氏等大多都有名士、重臣,大多都與荀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也是荀氏支持劉義隆依舊在潁川屹立不倒的原因。


    所以在這次選妃的時候,劉義隆最終決定選擇荀氏。


    陽城之事一出,劉義隆就親自來到潁川,不僅是要給荀氏一個交代,也是鞏固和荀氏的關係。


    同時劉義隆打算整合一下潁川,讓潁川世家為自己所用。


    曾經劉義隆想的很簡單,世家不服就殺到服,不過很快劉義隆發現,殺戮指隻會讓事情變得更加難辦。


    劉義隆來自後世,當然知道世家的難纏,而且到了隋朝世家成了門閥,更加強大。


    劉義隆雖然打壓世家,但是有些時候也在拉攏世家,他也知道,對付世家科舉很有效果,但是需要長期謀劃。


    劉義隆的強勢,雖然讓世家讓出一部分利益,但是劉義隆明白,世家在觀望,一旦劉義隆處在弱勢,這些世家立即就會跳出來。


    相比之下,洛陽和當初建康的世家隻不過是小打小鬧罷了,真正的大世家在潁川、南陽這些地方。


    豫州對於劉義隆來說十分特殊,因為這裏有潁川,好在荀家一開始沒有直接和劉義隆對立。


    世家其實在永嘉之亂中損失不小,後來戰亂不斷,直到劉裕把持東晉朝廷之後才穩定下來,後來劉裕代晉自立,劉義隆登基,他們雖然不滿,但是一直都在觀望。


    劉義隆的能力他們很滿意,尤其如今宋軍戰力強悍,更是讓他們感到安全,不過劉義隆一些政策卻觸及了他們的利益,比如土地,好在劉義隆當初的強勢中並沒有讓世家失去理智。


    荀家主動站出來配合劉義隆,因為當時的荀家主看出劉義隆勢不可擋,而且當時宋國都城在建康,荀家做好了一旦宋國打亂,他們向魏國投誠的準備,然而劉義隆力挽狂瀾,強勢壓下來亂局,最終荀氏隻能蟄伏。


    雖然世家失去了大量土地,但是商會的出現讓荀家得到了很多好處,這也讓世家改變了策略。


    尤其建康和洛陽的世家和劉義隆針鋒相對之後的結局,讓潁川、南陽世家十分謹慎,不會輕易觸怒劉義隆。


    這也是劉義隆能夠順利推行科舉的原因,不過世家當然知道科舉對於世家的打擊,他們如今不僅派世家子弟參加科舉,還拉攏那些高中的士子,雖然效果並不太好,總是有一些會投到世家門下。


    就像陽城秦家一樣,不僅縣令,就連太守府甚至豫州刺史府都有他家資助過的官員。


    在荀家,劉義隆得到了想要的結果,荀家主和荀老對於劉義隆能夠住在荀家很是滿意,這對荀家很重要。


    不過如今的一件事讓荀家十分憤怒,豫州刺史似乎對潁川陳家多有照顧,尤其潁川太守,自從上任以來,將上任太守荀家老家主的一些政策全部推翻,不僅如此,不少荀家子弟因此被他以各種理由降職或調離豫州。


    如今有了劉義隆作為後盾,荀家有了底氣。


    “陛下,情況大概就是這樣,老夫不想荀家就此衰落,再說荀家對陛下忠心耿耿,有人針對我荀家其目的很有可能是針對陛下。”


    “朕知道了,一個陳家翻不起這麽大的浪。”


    劉義隆心中閃過一個名字—劉義綦,營道侯。


    劉義綦,長沙景王劉道憐子,元嘉八年封營道侯。


    此人凡鄙無識知,極其貪婪,和其餘兄弟完全不同。


    看在劉道憐的麵子上劉義綦在宗正寺任正四品上的宗正少卿。


    雖然品級不算太高,但是畢竟是皇族,有些很大的便利,最近劉義隆派出影子進行調查,發現其和那些世家官員走的很近,難怪潁川陳家會找上他。


    劉義綦,劉義隆在心中將其記住了,等到潁川事必就要處理這個劉義綦了。


    其餘劉氏皇族對劉義隆都很忠心,隻有這個劉義綦,不僅貪婪,還無知。


    劉義隆在荀家這段時間潁川太守每日都戰戰兢兢。


    “大人,都處理好了,陛下不會發現什麽?”


    “可是陽城我們已經無權插手了。”


    “是啊,陛下動作太快,而且我們如今隻能保證陽翟城內沒問題,其餘各縣我們根本通知不到。”


    “放心,他們都是聰明人,供出本官他們也沒有好處。”


    “大人,還是要小心,可惜我們沒有權利調兵。”


    潁川太守眉頭一皺,瞪了他一眼,隨後道:“不可胡說。”


    潁川太守心中也是遺憾,如果有可能,他真的想讓劉義隆消失,那時候朝中必然會有人另立新君。


    太子雖然對於世家並不親近,但是事在人為。


    不過劉義隆將軍政分開,這讓他們這些太守,刺史隻能管一州、一郡的政事,不能染指兵權。


    而且最讓他頭疼的是,豫州都督是朱修之,那是劉義隆心腹大將,根本沒有拉攏的可能。


    陳家對於朱修之也很頭疼,但是卻沒有任何辦法,他們最多就是對付對付文官,武將別說他們,兵部都無權幹涉。


    宋國的將領調任全部都由洛陽的大都督府決定,兵部隻負責糧草、軍械的調撥,各地駐軍的軍餉由大都督府向戶部提出申請,然後兵部審核,最終下發。


    所以,地方官員根本無法和駐軍達成默契。


    再說,一州之兵也就一萬到兩萬,大都是新兵,根本無法和精銳的朝廷五大衛相比。


    潁川太守還以為銷毀了一些證據就沒事了,其實劉義隆已經將他徹底調查清楚。


    三日後,朱修之率領豫州軍抵達陽翟,大軍駐紮在城外。


    “參見陛下。”


    “朱將軍平身。”


    “謝陛下。”


    “朱將軍,此次朕來豫州是要處置豫州的那些害群之馬。”


    “陛下,末將有事上奏。”


    “說。”


    “陛下,豫州刺史多次派人拉攏末將,希望末將向陛下推薦他們的人進入豫州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黑色的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黑色的風並收藏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