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戰事停止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作者:紅黑色的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魏軍開始加班加點的打造投石車,並且魏軍斥候在城外四處探查。
劉義季派出手中的一隊近百人的影子成員出城對付這些魏國斥候。
他們大多都是精於暗殺之輩,是劉義隆特意派人幫助劉義季的,劉義季對這些人也十分忌憚,他們隻聽命於劉義隆。
這次劉義隆讓他們暫時聽命於劉義季。
出城以後,所有人立刻散開,大多兩三人一組,隨後消失在城外。
魏軍斥候如同往常一樣對城外進行探查,三名斥候剛剛來到潛伏位置,正仔細觀察城頭的情況。
他們不知道,身後的樹上有兩名殺手。
兩人對視一眼,隨後悄然來到樹下,隨後一人拿出袖弩,對準其中一人,另一人手持匕首慢慢靠近三名魏軍斥候。
突然殺手將匕首劃向一名魏軍斥候的咽喉,當即血流如注,其他兩名魏軍斥候剛要反抗,這名殺手匕首一揮又殺死一人。
最後一名魏軍斥候想要逃跑,突然一支弩箭穿透了他的咽喉。
隨後兩人將這裏進行清理,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此時城外不少地方都在進行著這樣的暗殺,沒人一名魏軍斥候逃脫。
魏軍大營中軍大帳。
“什麽,你說至今也沒有人迴來?”
“是的將軍,平日此時他們應該迴來匯報情況,就算發現什麽,也會派一人迴來報信,不可能沒有一人迴來,而且末將派出去近兩百斥候啊。”
“立刻派出騎兵進行搜尋,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諾。”
隨後,魏軍大營衝出一隊五百人的騎兵,在一名斥候的帶領下向平日斥候打探的線路搜索。
然而這一切都被暗中的影子成員發現,並迅速告知所有人暫時潛伏。
魏軍騎兵繞著臨沃城搜尋了一圈,結果沒發現任何線索。
婁伏連感到十分詫異,“居然沒有任何線索,難道他們人間蒸發了不成?”
騎兵將領低著頭不知如何迴答。
婁伏連無奈,下令道:“以後一隊斥候不得少於五人。”
“諾。”
然而第二天,這樣的事情依舊發生了,近兩百名斥候依舊沒能迴來。
婁伏連感覺不對,但是他卻沒有再派出斥候。
結果,當夜,劉義季和顏師伯帶領城內的宋軍和一些願意去朔方的百姓趁夜離開了臨沃城。
當第二日一早,魏軍發現城內的宋軍已經不見了蹤影。
婁伏連氣急敗壞,但又無可奈何,隨即下令進城。
然而進城之後,婁伏連差點被氣死,城內糧倉和府庫被搬空,而且城內的百姓也少了很多,尤其是青壯。
婁伏連很想率軍追擊,但是他收到的命令隻是驅逐宋軍,不得攻擊宋境。
這一場大戰持續近十個月,如今已經快入冬了,拓跋燾也不想再打下去了,尤其是宋軍已經停止攻勢,他也不想主動攻擊宋軍。
而且草原和遼東都不太安穩,返迴漠南的柔然雖然沒有大規模南下,但是擁總有小股騎兵劫掠邊境村鎮,高句麗對於玄菟郡依舊念念不忘,這讓拓跋燾不得不暫時停止和宋國的戰爭。
如今機會正好,宋國這次北伐失利,最近幾年恐怕不會再動兵,他就可以騰出手去收拾那兩個不安分的家夥。
臨沃城是雙方最後停戰的地方,所以拓跋燾嚴令婁伏連,宋軍如若撤出臨沃不得追擊,於是婁伏連進入臨沃後就不再有動作。
同時河東和河內的魏軍也在留下足夠防禦渡口的士卒後撤迴原駐地。
拓跋燾也率軍返迴平城,並下令樂陵守軍解除戒備,並重建水軍。
之後,奚斤、劉潔等人也陸續返迴平城。
“參見陛下。”
“都平身吧,諸位辛苦了,這次宋軍北犯未能取得進展,全賴諸位。”
“臣等職責所在。”
“好了,雖然戰事已經過去,如今還有個問題,朕覺得應該和宋國恢複貿易,以壯大我大魏。”
奚斤道:“陛下,臣以為可行,如今草原和遼東都不安穩,這次宋國北伐失利,恐怕幾年之內不會再北犯,正是怎麽大魏的好機會,宋國物資豐富,且極為富庶,我們可以從他們那裏得到很多。”
“好,朕打算派人出使宋國,畢竟宋帝也是朕的妹夫,為了大魏,朕就給他個台階下。”
眾人都覺得可行,於是開始商議由誰出使宋國。
最後,崔浩站出來道:“陛下,還是臣去吧,以往臣多次出使宋國。”
“好,就由崔卿出使宋國。”
定下之後,魏國開始準備,拓跋燾雖然不情願,但是為了能夠從宋國得到一些東西,為劉義隆準備了很多東西,而且特意讓崔浩給拓跋氏帶去很多禮物,並恢複了她的公主封號。
崔浩從平城出發,一路向著河內郡而去。
另一邊,劉義隆迴京之後遭到那些諫臣的勸諫,弄的他不勝其煩,最後隻得答應短時間不再動兵。
這次北伐雖然沒能成功,但是劉義隆卻也有收獲。
了解了魏國的真實實力,並一度攻到了河東郡治安邑,還有就是水軍長途奔襲遼東,這讓劉義隆對謝晦很滿意。
不過讓劉義隆心痛的是王仲德病逝,劉義隆迴京第一件事就是去祭拜王仲德。
隨後劉義隆又下旨撫恤戰死的將士,並善待其家人。
這些都由戶部和兵部一同實施,各州郡縣逐級上報各州陣亡將士名單,由兵部審核後進行撫恤。
同時劉義隆再次下罪己詔,全是給所有陣亡將士家人一個交代。
之後,劉義隆將自己關在禦書房三天沒有出來。
劉義隆思考自己在這次北伐中的錯誤。
首先攻打襄國,有些輕敵冒進,導致未能攻破襄國,還有就是任用龍明作為攻打河東的主將,這是用人錯誤。
雖然最終對龍明處罰並不算嚴重,也有這一層意思,龍明繼續擔任秦州都督,但是蕩寇將軍的封號被拿掉,降成中郎將。
最後就是劉義隆認為自己最大的錯誤就是輕視了魏國,認為以往能夠將魏國擊敗,這次也能高歌猛進,甚至還想要直搗平城,有些過分自負了。
就在這個時候,劉義隆收到了崔浩出使的消息。
劉義季派出手中的一隊近百人的影子成員出城對付這些魏國斥候。
他們大多都是精於暗殺之輩,是劉義隆特意派人幫助劉義季的,劉義季對這些人也十分忌憚,他們隻聽命於劉義隆。
這次劉義隆讓他們暫時聽命於劉義季。
出城以後,所有人立刻散開,大多兩三人一組,隨後消失在城外。
魏軍斥候如同往常一樣對城外進行探查,三名斥候剛剛來到潛伏位置,正仔細觀察城頭的情況。
他們不知道,身後的樹上有兩名殺手。
兩人對視一眼,隨後悄然來到樹下,隨後一人拿出袖弩,對準其中一人,另一人手持匕首慢慢靠近三名魏軍斥候。
突然殺手將匕首劃向一名魏軍斥候的咽喉,當即血流如注,其他兩名魏軍斥候剛要反抗,這名殺手匕首一揮又殺死一人。
最後一名魏軍斥候想要逃跑,突然一支弩箭穿透了他的咽喉。
隨後兩人將這裏進行清理,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此時城外不少地方都在進行著這樣的暗殺,沒人一名魏軍斥候逃脫。
魏軍大營中軍大帳。
“什麽,你說至今也沒有人迴來?”
“是的將軍,平日此時他們應該迴來匯報情況,就算發現什麽,也會派一人迴來報信,不可能沒有一人迴來,而且末將派出去近兩百斥候啊。”
“立刻派出騎兵進行搜尋,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諾。”
隨後,魏軍大營衝出一隊五百人的騎兵,在一名斥候的帶領下向平日斥候打探的線路搜索。
然而這一切都被暗中的影子成員發現,並迅速告知所有人暫時潛伏。
魏軍騎兵繞著臨沃城搜尋了一圈,結果沒發現任何線索。
婁伏連感到十分詫異,“居然沒有任何線索,難道他們人間蒸發了不成?”
騎兵將領低著頭不知如何迴答。
婁伏連無奈,下令道:“以後一隊斥候不得少於五人。”
“諾。”
然而第二天,這樣的事情依舊發生了,近兩百名斥候依舊沒能迴來。
婁伏連感覺不對,但是他卻沒有再派出斥候。
結果,當夜,劉義季和顏師伯帶領城內的宋軍和一些願意去朔方的百姓趁夜離開了臨沃城。
當第二日一早,魏軍發現城內的宋軍已經不見了蹤影。
婁伏連氣急敗壞,但又無可奈何,隨即下令進城。
然而進城之後,婁伏連差點被氣死,城內糧倉和府庫被搬空,而且城內的百姓也少了很多,尤其是青壯。
婁伏連很想率軍追擊,但是他收到的命令隻是驅逐宋軍,不得攻擊宋境。
這一場大戰持續近十個月,如今已經快入冬了,拓跋燾也不想再打下去了,尤其是宋軍已經停止攻勢,他也不想主動攻擊宋軍。
而且草原和遼東都不太安穩,返迴漠南的柔然雖然沒有大規模南下,但是擁總有小股騎兵劫掠邊境村鎮,高句麗對於玄菟郡依舊念念不忘,這讓拓跋燾不得不暫時停止和宋國的戰爭。
如今機會正好,宋國這次北伐失利,最近幾年恐怕不會再動兵,他就可以騰出手去收拾那兩個不安分的家夥。
臨沃城是雙方最後停戰的地方,所以拓跋燾嚴令婁伏連,宋軍如若撤出臨沃不得追擊,於是婁伏連進入臨沃後就不再有動作。
同時河東和河內的魏軍也在留下足夠防禦渡口的士卒後撤迴原駐地。
拓跋燾也率軍返迴平城,並下令樂陵守軍解除戒備,並重建水軍。
之後,奚斤、劉潔等人也陸續返迴平城。
“參見陛下。”
“都平身吧,諸位辛苦了,這次宋軍北犯未能取得進展,全賴諸位。”
“臣等職責所在。”
“好了,雖然戰事已經過去,如今還有個問題,朕覺得應該和宋國恢複貿易,以壯大我大魏。”
奚斤道:“陛下,臣以為可行,如今草原和遼東都不安穩,這次宋國北伐失利,恐怕幾年之內不會再北犯,正是怎麽大魏的好機會,宋國物資豐富,且極為富庶,我們可以從他們那裏得到很多。”
“好,朕打算派人出使宋國,畢竟宋帝也是朕的妹夫,為了大魏,朕就給他個台階下。”
眾人都覺得可行,於是開始商議由誰出使宋國。
最後,崔浩站出來道:“陛下,還是臣去吧,以往臣多次出使宋國。”
“好,就由崔卿出使宋國。”
定下之後,魏國開始準備,拓跋燾雖然不情願,但是為了能夠從宋國得到一些東西,為劉義隆準備了很多東西,而且特意讓崔浩給拓跋氏帶去很多禮物,並恢複了她的公主封號。
崔浩從平城出發,一路向著河內郡而去。
另一邊,劉義隆迴京之後遭到那些諫臣的勸諫,弄的他不勝其煩,最後隻得答應短時間不再動兵。
這次北伐雖然沒能成功,但是劉義隆卻也有收獲。
了解了魏國的真實實力,並一度攻到了河東郡治安邑,還有就是水軍長途奔襲遼東,這讓劉義隆對謝晦很滿意。
不過讓劉義隆心痛的是王仲德病逝,劉義隆迴京第一件事就是去祭拜王仲德。
隨後劉義隆又下旨撫恤戰死的將士,並善待其家人。
這些都由戶部和兵部一同實施,各州郡縣逐級上報各州陣亡將士名單,由兵部審核後進行撫恤。
同時劉義隆再次下罪己詔,全是給所有陣亡將士家人一個交代。
之後,劉義隆將自己關在禦書房三天沒有出來。
劉義隆思考自己在這次北伐中的錯誤。
首先攻打襄國,有些輕敵冒進,導致未能攻破襄國,還有就是任用龍明作為攻打河東的主將,這是用人錯誤。
雖然最終對龍明處罰並不算嚴重,也有這一層意思,龍明繼續擔任秦州都督,但是蕩寇將軍的封號被拿掉,降成中郎將。
最後就是劉義隆認為自己最大的錯誤就是輕視了魏國,認為以往能夠將魏國擊敗,這次也能高歌猛進,甚至還想要直搗平城,有些過分自負了。
就在這個時候,劉義隆收到了崔浩出使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