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十六年,宋帝劉義隆再次起兵北伐。


    三月末,宋軍在邯鄲集結,準備進攻廣平,同時,宋軍麒麟衛在沈慶之帶領下,出統萬城,向五原進發,朱雀衛開赴樂安郡,伺機北進樂陵,玄武衛則在謝晦的率領下,秘密出海,奔遼東而去。


    宋軍精銳盡出,展開了第二次元嘉北伐。


    魏帝拓跋燾為應對宋國北伐,親率大軍和宋帝劉義隆對峙,並派出大將防守各處。


    宋軍主攻方向再明顯不過,肯定以廣陽郡為主,至於其餘方向,魏國則以防守為主。


    宋軍集結十萬白虎衛加上相州兵馬共計十五萬大軍,準備一舉攻下整個相州。


    魏軍聚集十五萬大軍以應對宋軍。


    然而宋軍停留在邯鄲,並沒有展開進攻。


    “陛下,如今大軍已經集結完畢,可以開始進攻了。”


    “嗯,如今魏國大軍屯住廣平,看來是想在此和我軍決戰,朕並非怕決戰,隻是那樣損失太大,如今魏國以為我們必然攻打廣平,我卻反其道行之,攻打襄國,打亂魏軍部署。”


    “陛下此計可行,不過要做好準備,一旦襄國久攻不下,大軍難以派出援軍支援。”


    “嗯,朕正是擔心如此,襄國是廣平重鎮,必然易守難攻啊!”


    “陛下,不如大軍進抵廣平,然後再分兵攻打襄國。”


    眾將紛紛提出建議,劉義隆當機立斷,立刻下令,大軍向廣平城進發。


    宋軍出發不久,廣平的魏帝拓跋燾就得知了消息,隨後,拓跋燾下令大軍在城外立兩個大營,和城池遙相唿應,每處各五萬大軍。


    雙方三十萬大軍齊聚廣平,大戰一觸即發。


    劉義隆隨即命乞伏木奕幹率領三萬兵馬前往襄國。


    廣平城外,宋軍也建立大營,準備和魏軍相持。


    這個時候崔浩建議拓跋燾,“陛下,宋軍不著急攻擊,臣料想,宋軍必然攻打襄國,一旦襄國失守,對我大魏極為不利,不容有失。”


    “放心,朕已經下令襄國守將嚴守城池,不得隨意應戰。”


    接連幾日,宋軍並沒有大的舉動,然而魏軍斥候在城外卻損失慘重。


    宋軍斥候並不和魏軍斥候糾纏,將他們引到早就準備好的地方進行伏擊,導致魏軍斥候十分被動。


    三日後,宋軍曾試圖攻打城外魏軍大營,但是並沒有成功,不過一處大營糧草被焚燒一小部分,除此之外並未有其他損失。


    又過了一日,魏軍重甲騎兵和宋國龍驤軍相遇,雙方展開激戰。


    如今馬蹄鐵已經不是秘密,雙方比拚的是騎兵的戰鬥力。


    宋軍騎兵訓練要更加艱苦,所以宋軍的龍驤軍一開始就占據優勢。


    宋軍騎兵之間可以有有效的配合,而魏軍卻隻能靠自身的實力。


    龍驤軍和魏軍重甲騎兵數量相當,結果魏軍騎兵感覺每一名騎兵需要應對兩名宋軍騎兵。


    而且宋軍騎兵攻擊十分刁鑽,專門攻擊鎧甲連接處,這讓魏軍騎兵防不勝防。


    長沙王劉義欣如今升為前將軍,戰意十足,一馬當先殺的魏軍重甲騎兵節節敗退。


    魏軍騎兵無奈,隻得不斷後退,意圖和接應的魏軍夾擊宋軍騎兵。


    然而魏軍重甲騎兵卻在途中遭遇宋軍虎衛軍的攻擊。


    虎衛軍統領王定侯帶領虎衛軍派出三層戰陣應對逃跑的魏軍士卒。


    雖然魏軍是重甲騎兵,但是遇到了宋國精銳重甲步兵,魏軍竟然一時間被宋軍虎衛軍拖住了腳步。


    隨後,魏軍遭遇宋軍龍驤軍猛烈的攻擊,最終付出近五百餘騎的代價才突圍而走。


    然而魏軍對於宋軍的虎衛軍十分忌憚,不敢輕易出兵,畢竟能夠逼的魏軍重甲騎兵倉皇撤退,也算是步兵的巔峰戰力。


    宋軍隨後並未繼續攻打廣平,而且在廣平城外和魏軍對峙,雙方都沒有再主動出擊。


    就這樣雙方主力在廣平城外這樣相持著。


    此時拓跋燾對於劉義隆已經做出了判斷,宋軍必然派兵攻打襄國,否則劉義隆早就下令攻打廣平了。


    此時的襄國城,城中已經十分忙碌了。


    襄國,隸屬廣平郡,西楚霸王項羽更名信都為襄國,為趙王趙歇和趙王張耳之國都,西漢設為襄國縣,東晉十六國時,羯族人石勒建以襄國為都建立後趙,公元335年石虎遷都於鄴,襄都改設襄國郡,為陪都。


    東晉永和六年、後趙青龍元年,冉閔殺石鑒自立,建立冉魏政權,石祗在故都襄國稱帝,改元永寧。


    東晉永和七年、後趙永寧二年,冉閔滅趙,劉顯複稱帝於襄國。


    東晉永和八年,冉閔攻滅劉顯,因毀其城垣,後趙殘餘政權覆滅,是後襄國廢入任縣。


    當初宋軍攻破邯鄲,為了抵禦宋軍,魏國再立襄國城,鞏固廣平郡北部。


    如今襄國有重兵把守,並且易守難攻。


    乞伏木奕幹,自歸順宋國,屢立戰功,如今更是被劉義隆任命為後將軍、洛州都督,負責洛陽周邊防務,可見對他的信任,這次又率軍攻打襄國,更是被委以重任。


    三萬宋軍,有五千騎兵,乞伏木奕幹派出斥候打探襄國消息,本來打算偷襲襄國城。


    結果宋軍斥候來到襄國城外,發現不僅城外十裏之內沒有任何樹木,而且襄國城門緊閉,城上士卒嚴陣以待。


    “看來魏軍已經有了防備,你立刻告知將軍,我等繼續打探消息。”


    “諾。”


    一名宋軍斥候將消息傳迴大軍,乞伏木奕幹感到十分棘手,雖然城內如今隻有一萬魏軍,算不上太多,但這一萬魏軍是魏國精銳步卒,善於守城,並多次和宋軍交戰,十分難纏。


    乞伏木奕幹隨後率軍在城外紮營,然後開始打造攻城器械,準備強攻襄國城。


    襄國守將長孫嵩是魏國名將,但是如今年事已高,被拓跋燾委以重任,駐守襄國。


    長孫嵩和長孫翰是同族,並且都身居高位,是魏國的柱石。


    “父親,如今宋軍來攻,當以驅離為主,為何閉門不出。”長孫頹問道。


    “宋軍驍勇,不可力敵,傳我將令,任何人不得出城。”


    “諾。”長孫頹不甘的迴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黑色的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黑色的風並收藏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