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楚王、太子還有一個南平王,這讓汲郡太守感到擔憂,雖然糧倉已經補充完畢,但各縣糧倉已經基本空了,各縣縣令不敢向百姓征糧,否則事情必然鬧大。


    不過一些縣令想出了一些對策,向百姓借糧,宋國官員的口碑還算不錯,所以百姓也願意將糧借給縣令。


    就這樣,有些縣的糧倉也看不出問題了。


    不過這個時候那些世家就難受了,因為他們投靠的組織又向他們要糧了。


    可是如今宋國朝廷已經開始調查此事,在往外運糧恐怕會出事。


    “先生,和主人說一下,如今朝廷派遣官員前來調查,再運糧必然被發現,那樣我們就暴露了。”


    “主人的命令不容置疑,至於辦法你們自己去想,不就幾個官員嗎,殺了就好了。”


    “先生,你不知道我們這裏和你們那邊不一樣,太守大人沒有權利調兵,一旦這些官員死在汲郡,整個汲郡官員全部都要遭殃。”


    “那就奪取兵權,或者收買將領不就好了,哪那麽難辦?”


    “先生有所不知,汲郡都尉是皇帝親信,我們收買不了。”


    “難道他不愛財?”


    一位家主搖了搖頭,讓這個被稱為“先生”的男子一陣詫異,“這世上還有這樣的人。”


    “太守上任以來一直都在拉攏他,結果並沒有成功。”


    “我會向主人稟報,至於那幾個官員不會和汲郡都尉一樣吧?”


    “先生,派來的是太子、楚王和南平王,都是皇親。”


    男子眉頭緊皺,這下麻煩了,恐怕汲郡以後就不能提供糧草了,這可是會打亂主人的計劃。


    可是如今局麵已經這樣,他也沒有辦法破局,哪怕殺人滅口都無法解決問題,甚至讓局勢更加糟糕。


    不過他還是命令這些世家想辦法,然後離開汲縣,準備向他的主人匯報情況。


    就在那名男子離開汲縣後,劉義康從到彥之那裏調來一萬兵馬,加上汲縣的三千兵馬,徹底將汲縣封鎖,不允許糧食運送出去。


    而這個時候,世家找上了汲郡太守。


    “大人,主人需要大量糧食,我們得抓緊辦。”


    “我無能為力了,楚王殿下已經下令,將汲縣封鎖,他從鄴城調來了一萬兵馬,已經將出汲縣的所有道路封鎖,如今恐怕連城都出不了了。”


    “這可如何是好啊,大人知道,主人一旦大怒,我們就完了。”


    “你們以為將糧食運出去就沒問題了嗎?如今我們已經被盯上了,別說糧倉的糧食,就是你們家中的糧食也別想動一粒。”


    眾人都是一籌莫展。


    突然有人道:“當初就不應該投靠他,否則我們在汲郡不會這麽狼狽。”


    “如今說這些還有用處嗎?”


    如今形勢對他們來說已經是死局了,沒有辦法破局了。


    都尉府,劉義康開始準備對付這些世家和汲郡太守。


    “諸位,如今本王已經知道內情,朝歌縣令向本王密報,在太子逃出太守府進入軍中之後,汲郡太守從各縣調集了大量糧草補充糧倉,但是依舊不夠,那剩下的呢?如今將倉已經堆滿了糧食。”


    “四叔,小侄猜測,應當是世家提供的糧食。”


    “不錯,二位殿下,末將已經問過,半月前有大量糧草運送到糧倉,恐怕就是汲郡太守為應付朝廷查驗的。”


    “欲蓋彌彰,各縣如今情況也是如此,一些縣令怕朝廷調查,向百姓世家借糧。”


    “四叔,也就是說我就算查也不會查出什麽。”


    “可是他們沒想到,這些縣令還有陛下的親信。”


    “如今我們該怎麽辦?”


    “世家背後肯定還有人,據本王調查,這些年從汲郡運送不少糧草去河內,那可是北魏的地盤。”


    “難道他們和魏國勾結。”


    “恐怕是這樣,如今我們必須找到證據,讓他們死的心服口服。”


    隨後,劉義康開始派人暗查糧草都運送到哪裏去了。


    如今的汲郡太守府,所有官員人人自危,生怕自己被查出問題。


    然而汲郡太守府主簿這個時候卻悄悄來到汲郡都尉府。


    “什麽人,站住。”


    “在下汲郡主簿,有要事求見楚王殿下。”


    士卒見狀立刻將其領到府內。


    “在此等候。”


    隨後士卒進入大堂向劉義康稟報。


    這個時候劉義康一臉愁容,多日的調查一無所獲,他甚至動用了劉義隆派來的影子,也沒有進展。


    “殿下,汲郡主簿求見。”


    劉義康眼前一亮,“快讓他進來。”


    “諾。”


    汲郡主簿進入大堂,隨後向眾人施禮。


    “參見楚王殿下,太子殿下,南平王殿下。”


    “不必多禮,有何事找本王。”


    劉義康雖然猜出他的來意,但是他表現依舊平淡。


    “啟稟殿下,下官有汲郡太守這些年和魏國往來的證據。”


    “真的嗎?欺騙本王你可知道後果。”


    “下官不敢,這些年汲郡太守夥同郡世家,多次向魏國河內郡運送糧草,不僅太守府官員,汲郡各縣官員多有同謀,就連渡口守軍也被世家收買。”


    “竟有此事。”


    “下官曾親眼所見。”


    “你一個小小的郡守府主簿,為何知曉這些,難道你也參與其中嗎?”


    “下官對陛下忠心耿耿,下官出身寒微,陛下行科舉,下官才能有今日,雖然位卑職小,下官不敢忘陛下恩德,早就暗中收集他們的證據,以待朝廷派員查處。”


    “好,果真如此,本王了表舉你為汲郡太守。”


    “多謝殿下。”


    太子劉劭道:“當初本宮曾潛入糧倉查驗,糧倉已經被搬空,如今糧倉充盈又是為何?”


    “城內錢家、徐家、吳家與太守同謀,糧倉中糧草出了各縣調撥來的,都是他們借給太守的。”


    “好,你將證據交給本王,本王要在汲郡大開殺戒,讓他們知道朝廷不是好糊弄的。”


    “諾。”


    隨後,汲郡主簿將縫在袍服內側的書信拿了出來。


    這一看,讓劉義康等人無不震驚。


    自從汲郡太守上任,不到兩年,將汲郡數年積蓄的糧草全部運到了河內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黑色的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黑色的風並收藏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