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義隆遷都,並且威震西域的時候,拓跋燾本來已經做好準備攻打燕國。


    但是這個時候崔浩的提醒讓拓拔燾鬱悶不已。


    這還得在劉義隆出兵西域之前說起。


    當時拓跋燾調集兵馬進行練兵,並且囤積了足夠的糧草。


    一切似乎都按照拓跋燾的意思發展,但是這個時候崔浩來到皇宮。


    “臣參見陛下。”


    “平身吧,崔卿何事找朕?”


    “陛下,如今局勢不宜動兵。”


    “哦,這是為何?”


    “陛下,劉義隆遷都洛陽,並且經營長安,其心昭然若揭,如此陛下若是攻打燕國,順利還自罷了,如若被燕國拖住,宋國必然再攻相州,一旦相州有失,宋國可直接威脅並州從而威脅河北諸地。”


    “崔卿多慮了,劉義隆如今已經與我結盟,並且朕妹為其生了一個兒子,如果劉義隆沒有其他子嗣,必然會傳位於他的。”


    “陛下,絕無可能,劉鑠畢竟有鮮卑血統,不論劉義隆還是滿朝文武都不會同意的,況且始平公主隻是嬪妃,所生的劉鑠畢竟隻是庶子,是沒有繼承權的。”


    拓跋燾有些不解,“長子就是長子,漢人可真麻煩。”


    “陛下推行漢化,也要遵循漢禮,漢人以嫡長子為繼,所以始平公主之子是沒有繼承權的。”


    “那劉義隆要是沒有其他兒子呢?”


    “其兄長就是嫡長子,就算日後他在劉義隆之前死去,劉義隆沒有其他子嗣,劉義符的嫡長子就是第一繼承人。”


    拓跋燾震驚,無論如何不能理解,但是他對於推行漢化沒有任何後悔,想要確定更大的成就,鮮卑人必須推行漢化,否則無法得到漢族百姓認同。


    畢竟鮮卑人口實在是太少了,而且後趙曾經嚐試殺盡漢人結果卻適得其反,漢人的反抗是很可怕的。


    從劉義隆登基以來一係列戰爭就看出,漢人依舊很強大。


    並且在劉義隆登基以來,鼓勵百姓習武,如今漢人全民尚武。


    在原本曆史中的魏晉之風被劉義隆強行給掰正了。


    宋軍雖然有很多其他民族將領和士卒,但依舊以漢人為主體,在結合其他民族的士卒,使得宋軍在作戰中極其勇猛,並且漢人善計謀,更加使得宋軍戰鬥力極強。


    漢人善謀,拓跋燾從崔浩那裏了解到許多,也被崔浩的謀略所折服。


    “崔卿,難道劉義隆會不遵守盟約嗎?”


    ”陛下,一直盟約而已,陛下崇尚漢文化,應當知道春秋戰國,尤其戰國,各國相互攻伐,今日立約明日毀約屢見不鮮,所以盟約和廢紙無異。”


    拓跋燾感覺又學到了很多,尤其以後和漢人打交道要留一個心眼。


    拓跋燾看向崔浩,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但很快恢複正常。


    “那以崔卿之意就不能對燕國用兵了?”


    “不然,陛下,如今宋國占據頓丘和陽平,相州已經處在宋國威脅之下,但是魏郡易守難攻,宋軍想要攻破也不易,而且我軍攻打燕國並不會調集相州兵力,隻要穩固相州,則無後顧之憂。”


    拓跋燾聽後大喜,但是崔浩繼續道:“但是如今燕國實力不容小覷,而且據細作傳迴的消息,燕國擁有很多宋國武器,尤其是防禦武器,這不得不防,一旦我軍攻燕,不防之下恐怕會吃虧。”


    拓跋燾有些憤怒,“可惡的劉義隆,他肯定是故意的。”


    “陛下,這就是所謂的遠交近攻,燕宋兩國可能早就達成協議,而且宋國水軍強大,通過海路可以給燕國提供大量武器。”


    “就沒有辦法阻止他們嗎?”


    “哎,陛下,要是說乘馬作戰,鮮卑人強於漢人,但是乘舟的話就不如漢人了,況且宋軍戰船更是比我強上不知多少。”


    “我鮮卑人世居草原,乘馬如家常便飯,可是說到乘舟就難了。”


    “而且陛下,宋軍鎮北將軍謝晦深諳水戰,其久居江南,對於水軍更是如臂指揮,我軍沒有這樣的人才,也無法在水軍上和宋國爭鋒。”


    拓跋燾鬱悶不已,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江南多湖泊河流,而且有長江橫穿而過,南人乘舟如履平地,這也是草原霸主鮮卑比不上的。


    後來的金軍南下攻宋,高宗趙構乘舟躲避,金人就拿他沒有辦法。


    這也是北方少數民族的弱點不善水戰。


    拓跋燾還是不想放棄攻打燕國,燕國如釘在魏國心中的一顆釘子,讓拓跋燾如鯁在喉,要是與宋開戰,燕國如果趁機攻魏,魏國很難全力對付宋國,那樣魏國將會很危險。


    於是拓跋燾打算在朝會商談攻打燕國。


    “朕決定攻打燕國以絕後患,不知眾位以為如何。”


    “陛下,臣以為不可,如今魏國趨於穩定,不易動兵。”


    “臣附議。”


    “臣附議。”


    ……


    一些貴族大臣紛紛附議,他們可不想打仗,好好享受生活不好嗎?


    “陛下,末將以為燕國是我大魏的大患,應盡早除去。”


    “末將等同意攻打燕國。”


    武將們大多都同意攻打燕國,不過幾個重量級的將領卻默不作聲。


    拓跋燾對他們十分不滿,如今正是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卻裝聾作啞。


    崔浩此時也不表態,他知道貴族對他不滿,尤其他還是漢人,這些貴族對於漢人很排斥。


    而且他們對於漢化也頗有怨言,但是自從先帝推行漢化,他們就跳出來反對,但是先帝強勢鎮壓才得以推行,如今有些先帝的名頭,他們也不敢再反對漢化,但是依然處處與拓跋燾唱反調。


    這也是沒辦法,鮮卑畢竟從部落製度中脫離不久,貴族有著一定權利,拓跋燾也是很強硬,否則換一個皇帝,早就被這些貴族架空了。


    但是貴族掌握一些軍隊,讓拓跋燾很難受,但也無可奈何,改革要一步一步進行。


    此時拓跋燾恨不得將他們全都殺了,但是他還是有理智的,但是他依舊很鬱悶。


    他知道,劉義隆在宋國可是說一不二,不過拓跋燾現在也開始準備一步一步削弱貴族在魏國的勢力,如果他們配合,他們仍然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否則,拓跋燾不介意大開殺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黑色的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黑色的風並收藏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