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連昌在上邦大肆征兵,百姓苦不堪言,不少青壯逃出上邦,如今的上邦城隻剩下老弱。


    城外的田地大多無人耕種,赫連昌下令屯田,趁機占據不少良田。


    他還從一些大族手中征收糧草,違背他的人一律處死,整個上邦都籠罩在一片哀嚎聲中。


    此時的拓跋燾還未從草原返迴,不過魏軍大部已經返迴,正在準備給夏國最後一擊。


    魏軍雖然經過草原一戰損失不小,不過拓跋燾下旨征兵,得到了一定的補充,而且長孫翰從其他地方調集了一些士卒調換新兵,迅速讓魏軍恢複了戰鬥力。


    由於剛剛秋收,魏軍的糧草已經充足,足以支撐對夏國的作戰。


    雖然朝內有一些官員上奏勸諫拓跋燾,希望他不要窮兵黷武,不過大部分朝臣還是支持拓跋燾的。


    而宋國今年可謂是大豐收,劉義隆雖然減免了一些地方的賦稅,不過收成依舊可觀,補充了對夏作戰的消耗。


    關中依然在如火如荼的改革,如今的關中已經恢複了一定的生機,一些戰俘對於可以在關中生活感到十分高興,很快便投入建設當中。


    長樂宮還在修繕,未央宮已經修繕完畢,王華將重點放在了對長安周邊關隘的修繕當中。


    不過這對於國庫的消耗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雖然還在承受範圍之內,但是一些大臣已經開始擔憂。


    可是幾天後,劉義隆將與西域通商的消息公布,瞬間得到了所有大臣的支持。


    此次傅亮作為朝廷使者赴西域與各國交涉,恢複通商。


    宋國暫時休養生息,各地也額度沒有什麽大事發生,所有的軍隊也都安分的在駐地訓練。


    如今除了西秦和北涼的一些皇族,又增加了胡夏的皇族,雖然這些人沒有什麽實權,但是劉義隆依然下令影子加強對他們的監管。


    畢竟曾經的司馬德文的叛亂讓劉義隆記憶猶新。


    不久之後,拓跋燾從彈汗山返迴平城,如今的彈汗山城池已經建完,城內駐兵一萬,居民除了一些曾經鮮卑的小部落,還有投降的柔然部落,不過人數不多,其餘柔然俘虜全部安置在晉陽、盛樂周邊。


    拓跋燾返迴平城第一件事就是派出使者前去上邦招降赫連昌,如果不用出兵那是最好的。


    可是事與願違,赫連昌拒絕投降,但是他還是很有理智,沒有殺死使者,算是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


    拓跋燾準備再次伐夏,召集文武大臣商議。


    “諸位愛卿,去年攻伐夏國,收獲巨大,隻有夏國之主赫連昌扔在上邦彈丸之地,如今草原已然安定,是時候解決赫連昌的問題了。”


    “陛下,臣以為,剛剛經曆草原之戰,士卒疲敝,不宜動兵。”


    鮮卑貴族如今已經被驕奢淫逸所腐蝕,很多貴族已經不願意再上馬征戰。


    拓跋燾對此也沒有太多辦法,不過軍中將領對於軍功還是很在意的,所以武將大多支持拓跋燾。


    文官中崔浩、奚斤、長孫翰等人也支持拓跋燾,他們雖然有時候不對付,但是對於那些墮落的貴族也十分不屑。


    很快,拓跋燾下旨,整兵備戰,一月之後出兵上邦。


    赫連昌很快得知消息,他除了繼續征兵屯糧之外,還寫了一封信給赫連定,希望他能夠跟宋國借兵抵禦魏軍。


    信中寫到:大宋皇帝陛下,在下夏國國主,如今夏國危急,在下無奈之下懇請宋皇能夠借兵抵禦魏國進攻,宋夏兩國互為唇齒,唇亡齒寒,一旦夏國滅亡,宋國將單獨麵對魏國,如若宋皇出手援助,在下當奉宋國為主,俯首稱臣。夏國主赫連昌。


    赫連定將信交給劉義隆,劉義隆在朝堂之上將其公布,滿朝文武對此震驚無比。


    “陛下,這赫連昌病急亂投醫,如今夏國已經苟延殘喘,還妄圖將我大宋拉下水,真是癡心妄想。”徐羨之道。


    “徐卿所言極是,赫連昌隻有上邦一地,已經強弩之末,早晚必被魏國所滅,卻還想負隅頑抗,真是不識時務。”


    眾臣隨即附和,赫連定此時說道:“陛下,不如迴信一封,勸其投降。”


    “不必了,他赫連昌就交給魏國吧,此時招降赫連昌就是和魏國交惡,不是明智之舉。”


    “陛下,如今魏國目光在上邦,不過待夏國滅亡,其必然會對遼東有所圖謀,可與燕國加深貿易,給予其更大支持。”徐麟說道。


    王曇首道:“陛下,支持燕國是否會刺激魏國,如今兩國國力基本相當,一旦開戰,必然會相持不下,對我國不是很有利。”


    “王卿不必多慮,我國與燕國交易走水路,魏國也無計可施,就算他們知道也無法以此為借口。”


    “陛下,雖說如此,依然要加強相州、兗州等地的防禦,防止魏軍突然開戰。”


    “嗯,是不得不防,傳旨檀道濟、謝晦等人,嚴防魏軍突襲。”


    雖然宋國不打算支援夏國,但是可以通過燕國給魏國添堵,從而達到削弱魏國的目的。


    當赫連昌得到宋國拒絕支援的消息,沉默了很久,這期間他也糾結過,想要投降,但是最後還是決定拚一把,萬一能夠成功呢。


    於是他開始部署,首先大量收集擂石滾木,加固城牆,打造投石車,並且在通往上邦必經之路設置大量路障。


    他還派出士卒搶在魏軍到達之前將周邊田地全部收割,並將百姓全部遷入城內,準備實行焦土政策。


    這導致百姓怨聲載道,一些軍官趁機對百姓劫掠,讓百姓苦不堪言。


    上邦一些大族看到這一切,知道赫連昌敗局已定,如此對待百姓絕對長久不了。


    在這一月時間,赫連昌聚兵三萬,屯糧可供大軍一年之用,其餘物資不計其數。


    很快,拓跋燾出兵五萬直奔上邦而來。


    拓跋燾以奚斤為前鋒,崔浩為軍師,再次開啟了對夏國的戰爭,準備徹底滅亡夏國,解決一個後顧之憂。


    五萬大軍先到統萬城休整,等待糧草到達再向上邦前進。


    很快,奚斤的一萬前鋒率先出發,向上邦前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黑色的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黑色的風並收藏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