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現在的電視劇裏把職場的傻白甜當作人生贏家。職場哪有不辛苦就遇上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人生境遇就翻開新的篇章了,如此多的反智的電視劇看一部就倒了胃口了,如果作家都如此簡單地編下去,那要不了多久,真的要被會寫作的機器人取代了。
當天林茜和江燕萍分手後,心裏想到李廠長的廠怎麽就垮了,心裏本就是擱不住事的人,馬上打了電話問他,也顧不上客套了,張口就問:“李廠長,聽說你們廠破產了啊?”
李廠長迴答道:“就是,林老師也聽說了啊?”
林茜答道:“外麵都傳遍了。我也是剛剛才知道的。你們廠效益還可以的嘛,咋個一下就破產了呢?”
李廠長的聲音顯出了幾分無奈:“我也沒想通啊。林老師,我們的產品一直都有市場,但就在前兩個月我看了下我們的報表,當時我就覺得問題嚴重,我們賣出產品收的錢拿來還賬都不夠,資不抵債就要破產的嘛,我在廠領導中提出這個問題來研究,結果真的就是資不抵債,隻有宣布破產。”
林茜著急地問:“那你們廠的工人咋個辦呢?”李廠長說:“現在還沒有最後定下來工人的出路問題,我們正在和民營企業談判是不是把我們並入那個廠。”
林茜又問:“彥彥呢,她迴來沒有?”
李廠長說:“還沒有,過不了幾天她就要迴來了,她迴來我讓她給你打電話。”
這個廠一出問題,林茜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姐,這個女人廠長夫人當慣了,一下丈夫的官位沒有了,她官太太的優越感從何談起?這種巨大的落差對她來說是最大的打擊,沒有到過權力的頂峰當然就不知道失去權力的失落。雖說李姐的丈夫隻是個副廠長,但在一個幾千人的大型國有企業來講,就是在整個明陽市都算得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如今這個廠垮了,林茜覺得這個家不知要出什麽問題。
後來又想到自己要辦的學校,當初李廠長知道林茜要辦學校,在她麵前慷慨地說:“林老師,你辦學校有什麽用得著我的地方盡管說。”
當時林茜想如果需要修個什麽東西,找他搞點建材應該沒有問題。開始他老是想幫林茜裝修房子,林茜拒絕了。林茜在潛意識裏就覺得如果與人打交道,是看著人家的錢財的,這個關係就太世俗了。君子之交淡如水。但說到辦學校林茜就覺得他支持自己一下是可以接受的,因為自己不是為了私利,是在做好事。這是性質的不一樣。
連著兩天,就該買學校需要的東西了。床早就訂做好了。為了防止孩子掉下來,專門做的有護欄的床,請了學院的木工師付做的,床就花了一千多塊,然後還需要買墊在床上的棕墊。林茜叫了小羅過來幫忙。小羅叫羅秀雲,是教育學院的畢業生,林茜沒直接教她,但她聽說林茜自己要辦殘疾人的學校主動跑來找到林茜,說有什麽事盡管讓她做。小羅也是殘疾人,她的右手有幾個手指是連在一起的,這是小時候把她一個人放在家,家人都種地去了,她當時走路都走不穩,被火爐燒傷了,她當時根本無法躲開,隻能哭叫,但任她怎麽哭叫都沒有人能聽到。因為小羅的殘疾,從教育學院畢業後,找工作屢屢受挫,這段時間在做保險。林茜給她介紹了自己兄弟媳婦的隔房堂弟向明。向明是從部隊上轉業迴來的,在一個廠裏打工,但這個向明是個很能幹也很有個性的人,受不了廠裏的管束。林茜辦學校需要一個煮飯的人,說好了,一個月三百塊錢,向明給她把夥食搞起來。
小羅這天快中午時過來的。林茜問她:“沒吃飯就在我這裏吃嘛。”
小羅卻客氣地說:“我在外麵吃了碗米粉。”
林茜正準備炒菜,炒了菜對小羅說:“你再吃點菜嘛,隻吃碗米粉哪得行嘛。”
小羅雖然到林茜這裏來過好多迴了,但她每次來都要給林茜買點水果。這次也不例外,又買了蘋果。她說:“林老師,我也不曉得買啥子,就曉得你經常都要吃蘋果,我就給你買了點蘋果來。”
林茜很過意不去,小羅跑保險也掙不了兩個錢,就說她:“你每次都要買東西,給你說二天你來耍就是了,哪個喊你買東西,你能夠有時來幫我做點事就是了。”
小羅說:“林老師,我們吃過飯就去買東西嗎?”
林茜說:“吃了飯還是要睡下午覺嘛。這樣嘛,你給向明打個電話,叫他一起去,他一個男娃兒可以出點體力,那邊房子還要收拾一下,還要把床安好。”
小羅問:“床咋個弄到去呢?”
林茜說:“這個都不需要操心了,錢師付說了我們好久要他直接把床給我拉過去。”
小羅說:“這就好辦了,床拉過去,其他就沒得好多了嘛。”
房子在天元租好了,有廚房還有一間幾十平米的教室。林茜看中天元,是因為這裏是兒童文化園,裏麵有很多娃娃可以活動的玩具,滑滑板,秋千,各種各樣的動物,裏麵滿園都是花草,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
把這些東西弄到租的房子裏安頓好,整整花了兩天時間。不止是住的,還有廚房用具鍋碗瓢盆油鹽醬醋一樣不能少。
後來林茜再來迴想這個過程都覺得當初怎麽敢有那樣大的勇氣去辦學校,完全沒有資金,也沒有任何主管單位的支持,居然就不顧任何人的勸阻辦學校,這個學校真可以叫以漫長著稱的馬歇爾工程。
當時林茜還有一種內心深刻的憂患意識,兒子以後怎麽辦,還有,十幾年的學校教學讓林茜有種非常深刻的疲憊感。喜新厭舊是人的天性,這話用在林茜身上一點都不為過,她不願意每天過重複的生活。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常青。林茜主要是講的哲學理論,有次碰到一個大學女同學,她是在省教院講中國哲學史,她說過一句話,讓林茜一直覺得有同感,她說的是年年講中哲史,硬是想把書拿起丟了。翻來覆去就講純粹的哲學理論,林茜覺得這個日子何時是個盡頭啊。
每一個人都要經曆數不清的磨難,能不能挺過去,就看各人的情商了。
房間基本上收拾停當的時候,彥洵跑到林茜這裏來了。她的到來,讓林茜喜出望外。彥洵放了暑假了,她一來了直接就說:“林老,我就在你這兒幫你辦學校嘛,我反正也不想在家裏了。爸爸到他老家去了,媽媽在家裏沒得地方發脾氣,就找到我說,我就在你這兒,我不想聽她說那些爸爸廠裏的工人鬧事,爸爸也沒得辦法,就迴他老家去了。”她爸爸的老家在離明陽一百公裏左右的江陽市。真的是觸目驚心,眼見著一個大廠就這樣垮了,在當時還是一件很稀奇的事,但是沒幾年林茜就見慣不驚了,很多企業都化了,就象冰棍在陽光下曬化了。
林茜當然願意彥洵在這裏幫自己的忙,但是又擔心她母親誤以為自己在和她爭女兒,再象上次那樣跑到林茜家中來興師問罪,豈不是很被動。林茜把擔憂對彥洵說了,彥洵說:“我給我媽說了,我幫林老師辦學校要上電視,她就同意了。”
彥洵耍了一個男朋友,是大學同學,但李姐死活不同意。李姐說這個男孩是小縣城的,還說出這種話:“這種窮地方的,哪有啥子好人嘛。你不要在這裏找,以後你到bj讀大學,到bj去找,再咋個說嗎,我們這個家庭也該找個部長嘛。”
林茜聽彥洵說了,不禁啞然失笑:“小縣城沒得好人,未必大地方就沒得壞人了?況且如果找個部長的話,當得到部長的至少四五十歲了,四十歲當得了部長都算年輕的了,總不是你二十多點找個五十多歲的老頭不成!”
彥洵也說:“就是,我媽說這些話笑人得很,緊喊我找個當官的,我就給她說了,我為啥要找個當官的嘛,她就罵我不懂社會上的事情,當官的才有錢嘛,她不要我給小楊好,我非要好,我看她咋個。”
彥洵在教育學院讀了不到一年,又到省上學校去讀,現在又說父親讓她考bj的成人高校。她父親是個迴避矛盾的高手,他想讓女兒遠離那個搞不攏的母親,書越讀越多,地方也越走越遠。彥洵已經二十出頭了,林茜就對她說:“你媽好久再罵你,你就給她說我二十二歲都滿了,按婚姻法結婚都可以了。”
彥洵臉上笑成了一朵花,說道:“就是,我就這樣子說,看她咋個辦。”
林茜對彥洵說:“你爸走了,你也走了,你們媽一個人在屋裏做啥子呢?”
彥彥說:“我媽現在把我和我爸兩個人都防到的,她三天就把存折轉移一個地方,生怕我和我爸把存折拿起走了。”
林茜知道李姐做得出這種事情,就說:“何必嘛,就是兩個人搞不好了,也沒得必要把錢看得太重了。感情沒有了,守到那麽多錢也沒得意思。”
彥彥說:“就是啊,拿那麽多錢做啥子嘛。我媽說了,那些錢她就不得給我爸用。我呢,如果聽她的話就給我用,如果不聽話也不給我用。我媽說她買些金項鏈戴在身上,買摩托車騎,騎爛了又買一個,就是不給我們用錢。”
林茜就這樣說了一句:“她那種精神狀態騎啥子摩托車啊,她還不曉得騎到哪裏去了。”
女人,很多女人都以為衣服或首飾可以讓自己光彩奪目、永葆青春。殊不知,與其用珠寶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這句話是永恆的真理,對男人對女人都同樣有效。金錢是人生的必備條件,但達到一定數量之後,金錢就不再是自己可以把它消費完的了。要學會與人人分享。李姐不幸就是那種把錢財抱在懷中不撒手的人,她以為在家中不管男人地位再高,隻要把男人的錢掌控在手中她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雖然林茜和這個家庭隻是朋友一樣的關係,朋友都說不上,因為林茜見到的就是表麵上的客套,具體這個家庭的狀況是一點也談不上了解的。好奇的天性使林茜問道:“你們家裏有好多錢嘛?”
彥彥說:“究竟有好多我都不清楚,隻是有次聽我媽說了一下,可能上百萬了,我媽炒股都在大戶室的嘛,要有幾十萬資金才能在大戶室去炒。我媽口口聲聲說的是那些錢都是她炒股賺的,給我爸沒得關係,我就不相信,我媽有好會炒股,她幾年就炒了上百萬啊。”
這個事情說起來讓人不相信,股市上好多頭腦靈活的人還炒得傾家蕩產,李姐敢稱自己在股市上所向披靡,穩操勝券?彥彥的父親是主管後勤的副廠長,雖然不是一把手,但凡是有點社會經驗的都知道後勤是個肥缺,彥彥父親修職工宿舍用了幾年時間,各種各樣建材都要經他的手,建材商給領導迴扣是公開的秘密,就連林茜這個成天在學校裏的人都知道這個利害關係,所以李姐口口聲聲強調他們這個家中的與做副廠長的丈夫沒關係哪會有人信。
林茜太天真了,對李姐的行為很是不解:“你們媽咋個想的啊,一家人,錢都是共同的嘛,她咋個把錢弄起來成了她一個人的了呢?”
彥彥說:“我媽就是把錢看得重得很,她覺得我和爸爸都不聽她的,所以她就要製裁我們。我爸也是,原來掙到錢了咋個都交給我媽嘛,他自己不曉得留一點,現在弄得廠垮了,我爸都沒得地方領工資了,她又不給錢,好惱火嘛。”
這種母親不可理喻。什麽事情都要有個度,你如果把家人管控過分了,就象是放風箏一樣,線拉得太緊了,就斷了,斷了線的風箏就漫天飛舞,不知道飛向何處了,那個時候還談什麽控製?
林茜就說:“還是我好,我隻管自己的錢,你讓我成天挖空心思地想如何把男人的錢弄到自己包包裏,我根本沒得那麽好的精神。一天隻知道錢,毫無疑問就是太空虛了。”
彥彥說:“林老,我爸還讓我到bj讀書,我都又考試了。我媽前幾天就說,那個學費她不得出。我現在都在想咋個把我們家的錢偷出來。林老,以後我偷了我媽的錢就支援你辦學校啊。”
林茜忍俊不禁地笑,說:“就是,現在你用還沒用你媽的錢,你媽都防到的,你如果真的偷了錢了,你們家裏還不鬧翻天了啊。”
彥彥這樣說:“我們家現在已經翻了天了。你不曉得,那個新房子不是我媽裝修好了嘛,那陣廠還沒有垮,我媽非要我爸把陽台上的垃圾搬下去,我爸就不搬,我爸說找工人就搬了,我媽不幹,她非要我爸搬,要不然就等它堆在陽台上。我爸毛了,說我媽:‘你等到嘛,我一輩子都不得搬。’結果我媽鬧兇了,我爸就迴他老家去了。廠裏的工人也亂成一團,我媽一點都不得體諒我爸,也在那兒亂扯筋,我爸在那個屋裏根本呆不下去,我們倆個都跑了,看我媽給哪個鬧。”
說了這麽久,林茜開始做飯,讓彥彥幫著洗菜。這頓飯,炒了一個青椒炒肉,還燒了一個豆腐,再煮了個番茄蛋湯。
彥彥邊吃邊說:“好久沒吃到林老炒的菜了,好好吃啊,我今天要多吃點。”
林茜問:“你讀書迴來你媽還是要給你做好吃的嘛。”
彥彥苦著臉說:“她根本不願意做菜,我們這幾天就吃點豆腐乳,她情緒不好,啥子菜都不買。”
林茜到她家吃過一次飯,就在廠垮後不久。那天彥彥也在家,林茜聽李姐說了一午,中午她隻做了個苦瓜饒紅腸,再加了點青椒在裏頭。林茜不管是一個人還是幾個人,每天菜的樣數不少於五樣,從來都不會為了省事,就將就吃泡飯。當時還不興點外賣,後來外賣盛行,林茜從來不點,不是省錢的問題,外賣裏麵一個菜要放很多油,油的質量先不說,就是想到把這麽多油吃下去,林茜都不會去點外賣。因為自己的健康不能讓外人來掌握,累就累點,但身體好比什麽都強。當天那頓飯把林茜吃來一輩子都記得到,不到四點就癆腸刮肚的了。林茜就覺得你一個女人,又不做事情,還要把家裏這個那個罵得灰頭土地臉的,沒得路走的感覺了。
林茜就說彥彥:“她不買你就去買嘛,買了迴來自己就炒起了。”
彥彥卻說:“不得行,我如果去買的話,她不停地說我沒買對,我炒的菜她又說吃不下去,總之,我隨便做啥子她都說不對。”
把自己活成個怨婦,她總覺得原來又要操持家務又要帶娃娃,什麽事都不讓女子做,她一心想的女子考個好大學為她爭光。現在廠垮了,她廠長夫人的架子擺不出來了,就成天罵人。林茜想到自己的母親,母親不怎麽做菜,一早是婆婆做,後來二姐和林茜都做得一手好菜,但媽不會把人罵得烏眼雞一樣,她又喜歡請客,請了客來她定下今天用好多錢,具體買和做都是林茜和二姐的事。大姐一早出去當知青去了,在家的時候少,後來在單位上都吃夥食團,退休後,她做菜就上不得台麵。以至於她後來當了奶奶了,炒的菜孫子都說吃不下去,反正有錢,她就花兩百塊錢到高檔餐廳去吃一頓。弟弟呢則根本就是在幾個姐以及父母的過度保護下長大的,他處理問題的能力弱就是理所當然的。遇到他兩口子打架鬥毆的事,他就給林茜這個三姐打電話,林茜出麵給他擺平。但是你自己不能控製情緒,遇事都從利己的角度考慮,後來又不斷地為了用父母的錢在家裏吵個天翻地覆,錢弄了不少,但林茜想,你不是逼著我寫出你這個不成氣的兄弟啊。
彥彥的母親一心想得到迴報,沒想到正是近五十歲要退休的時候工廠卻垮了,對她的打擊可以說是毀滅性的。此後,她再也不和外麵的人聯係,她總覺得人家一個個都在嘲笑她,都想弄她的錢,林茜聽過她幾次訴說,但你一個女人如果長時間不找點事做,隻在算過去的舊賬,哪個對不起我了,你的生活就是一團死水了。沒有七十,她就癡呆了。
現在的電視劇裏把職場的傻白甜當作人生贏家。職場哪有不辛苦就遇上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人生境遇就翻開新的篇章了,如此多的反智的電視劇看一部就倒了胃口了,如果作家都如此簡單地編下去,那要不了多久,真的要被會寫作的機器人取代了。
當天林茜和江燕萍分手後,心裏想到李廠長的廠怎麽就垮了,心裏本就是擱不住事的人,馬上打了電話問他,也顧不上客套了,張口就問:“李廠長,聽說你們廠破產了啊?”
李廠長迴答道:“就是,林老師也聽說了啊?”
林茜答道:“外麵都傳遍了。我也是剛剛才知道的。你們廠效益還可以的嘛,咋個一下就破產了呢?”
李廠長的聲音顯出了幾分無奈:“我也沒想通啊。林老師,我們的產品一直都有市場,但就在前兩個月我看了下我們的報表,當時我就覺得問題嚴重,我們賣出產品收的錢拿來還賬都不夠,資不抵債就要破產的嘛,我在廠領導中提出這個問題來研究,結果真的就是資不抵債,隻有宣布破產。”
林茜著急地問:“那你們廠的工人咋個辦呢?”李廠長說:“現在還沒有最後定下來工人的出路問題,我們正在和民營企業談判是不是把我們並入那個廠。”
林茜又問:“彥彥呢,她迴來沒有?”
李廠長說:“還沒有,過不了幾天她就要迴來了,她迴來我讓她給你打電話。”
這個廠一出問題,林茜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姐,這個女人廠長夫人當慣了,一下丈夫的官位沒有了,她官太太的優越感從何談起?這種巨大的落差對她來說是最大的打擊,沒有到過權力的頂峰當然就不知道失去權力的失落。雖說李姐的丈夫隻是個副廠長,但在一個幾千人的大型國有企業來講,就是在整個明陽市都算得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如今這個廠垮了,林茜覺得這個家不知要出什麽問題。
後來又想到自己要辦的學校,當初李廠長知道林茜要辦學校,在她麵前慷慨地說:“林老師,你辦學校有什麽用得著我的地方盡管說。”
當時林茜想如果需要修個什麽東西,找他搞點建材應該沒有問題。開始他老是想幫林茜裝修房子,林茜拒絕了。林茜在潛意識裏就覺得如果與人打交道,是看著人家的錢財的,這個關係就太世俗了。君子之交淡如水。但說到辦學校林茜就覺得他支持自己一下是可以接受的,因為自己不是為了私利,是在做好事。這是性質的不一樣。
連著兩天,就該買學校需要的東西了。床早就訂做好了。為了防止孩子掉下來,專門做的有護欄的床,請了學院的木工師付做的,床就花了一千多塊,然後還需要買墊在床上的棕墊。林茜叫了小羅過來幫忙。小羅叫羅秀雲,是教育學院的畢業生,林茜沒直接教她,但她聽說林茜自己要辦殘疾人的學校主動跑來找到林茜,說有什麽事盡管讓她做。小羅也是殘疾人,她的右手有幾個手指是連在一起的,這是小時候把她一個人放在家,家人都種地去了,她當時走路都走不穩,被火爐燒傷了,她當時根本無法躲開,隻能哭叫,但任她怎麽哭叫都沒有人能聽到。因為小羅的殘疾,從教育學院畢業後,找工作屢屢受挫,這段時間在做保險。林茜給她介紹了自己兄弟媳婦的隔房堂弟向明。向明是從部隊上轉業迴來的,在一個廠裏打工,但這個向明是個很能幹也很有個性的人,受不了廠裏的管束。林茜辦學校需要一個煮飯的人,說好了,一個月三百塊錢,向明給她把夥食搞起來。
小羅這天快中午時過來的。林茜問她:“沒吃飯就在我這裏吃嘛。”
小羅卻客氣地說:“我在外麵吃了碗米粉。”
林茜正準備炒菜,炒了菜對小羅說:“你再吃點菜嘛,隻吃碗米粉哪得行嘛。”
小羅雖然到林茜這裏來過好多迴了,但她每次來都要給林茜買點水果。這次也不例外,又買了蘋果。她說:“林老師,我也不曉得買啥子,就曉得你經常都要吃蘋果,我就給你買了點蘋果來。”
林茜很過意不去,小羅跑保險也掙不了兩個錢,就說她:“你每次都要買東西,給你說二天你來耍就是了,哪個喊你買東西,你能夠有時來幫我做點事就是了。”
小羅說:“林老師,我們吃過飯就去買東西嗎?”
林茜說:“吃了飯還是要睡下午覺嘛。這樣嘛,你給向明打個電話,叫他一起去,他一個男娃兒可以出點體力,那邊房子還要收拾一下,還要把床安好。”
小羅問:“床咋個弄到去呢?”
林茜說:“這個都不需要操心了,錢師付說了我們好久要他直接把床給我拉過去。”
小羅說:“這就好辦了,床拉過去,其他就沒得好多了嘛。”
房子在天元租好了,有廚房還有一間幾十平米的教室。林茜看中天元,是因為這裏是兒童文化園,裏麵有很多娃娃可以活動的玩具,滑滑板,秋千,各種各樣的動物,裏麵滿園都是花草,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
把這些東西弄到租的房子裏安頓好,整整花了兩天時間。不止是住的,還有廚房用具鍋碗瓢盆油鹽醬醋一樣不能少。
後來林茜再來迴想這個過程都覺得當初怎麽敢有那樣大的勇氣去辦學校,完全沒有資金,也沒有任何主管單位的支持,居然就不顧任何人的勸阻辦學校,這個學校真可以叫以漫長著稱的馬歇爾工程。
當時林茜還有一種內心深刻的憂患意識,兒子以後怎麽辦,還有,十幾年的學校教學讓林茜有種非常深刻的疲憊感。喜新厭舊是人的天性,這話用在林茜身上一點都不為過,她不願意每天過重複的生活。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常青。林茜主要是講的哲學理論,有次碰到一個大學女同學,她是在省教院講中國哲學史,她說過一句話,讓林茜一直覺得有同感,她說的是年年講中哲史,硬是想把書拿起丟了。翻來覆去就講純粹的哲學理論,林茜覺得這個日子何時是個盡頭啊。
每一個人都要經曆數不清的磨難,能不能挺過去,就看各人的情商了。
房間基本上收拾停當的時候,彥洵跑到林茜這裏來了。她的到來,讓林茜喜出望外。彥洵放了暑假了,她一來了直接就說:“林老,我就在你這兒幫你辦學校嘛,我反正也不想在家裏了。爸爸到他老家去了,媽媽在家裏沒得地方發脾氣,就找到我說,我就在你這兒,我不想聽她說那些爸爸廠裏的工人鬧事,爸爸也沒得辦法,就迴他老家去了。”她爸爸的老家在離明陽一百公裏左右的江陽市。真的是觸目驚心,眼見著一個大廠就這樣垮了,在當時還是一件很稀奇的事,但是沒幾年林茜就見慣不驚了,很多企業都化了,就象冰棍在陽光下曬化了。
林茜當然願意彥洵在這裏幫自己的忙,但是又擔心她母親誤以為自己在和她爭女兒,再象上次那樣跑到林茜家中來興師問罪,豈不是很被動。林茜把擔憂對彥洵說了,彥洵說:“我給我媽說了,我幫林老師辦學校要上電視,她就同意了。”
彥洵耍了一個男朋友,是大學同學,但李姐死活不同意。李姐說這個男孩是小縣城的,還說出這種話:“這種窮地方的,哪有啥子好人嘛。你不要在這裏找,以後你到bj讀大學,到bj去找,再咋個說嗎,我們這個家庭也該找個部長嘛。”
林茜聽彥洵說了,不禁啞然失笑:“小縣城沒得好人,未必大地方就沒得壞人了?況且如果找個部長的話,當得到部長的至少四五十歲了,四十歲當得了部長都算年輕的了,總不是你二十多點找個五十多歲的老頭不成!”
彥洵也說:“就是,我媽說這些話笑人得很,緊喊我找個當官的,我就給她說了,我為啥要找個當官的嘛,她就罵我不懂社會上的事情,當官的才有錢嘛,她不要我給小楊好,我非要好,我看她咋個。”
彥洵在教育學院讀了不到一年,又到省上學校去讀,現在又說父親讓她考bj的成人高校。她父親是個迴避矛盾的高手,他想讓女兒遠離那個搞不攏的母親,書越讀越多,地方也越走越遠。彥洵已經二十出頭了,林茜就對她說:“你媽好久再罵你,你就給她說我二十二歲都滿了,按婚姻法結婚都可以了。”
彥洵臉上笑成了一朵花,說道:“就是,我就這樣子說,看她咋個辦。”
林茜對彥洵說:“你爸走了,你也走了,你們媽一個人在屋裏做啥子呢?”
彥彥說:“我媽現在把我和我爸兩個人都防到的,她三天就把存折轉移一個地方,生怕我和我爸把存折拿起走了。”
林茜知道李姐做得出這種事情,就說:“何必嘛,就是兩個人搞不好了,也沒得必要把錢看得太重了。感情沒有了,守到那麽多錢也沒得意思。”
彥彥說:“就是啊,拿那麽多錢做啥子嘛。我媽說了,那些錢她就不得給我爸用。我呢,如果聽她的話就給我用,如果不聽話也不給我用。我媽說她買些金項鏈戴在身上,買摩托車騎,騎爛了又買一個,就是不給我們用錢。”
林茜就這樣說了一句:“她那種精神狀態騎啥子摩托車啊,她還不曉得騎到哪裏去了。”
女人,很多女人都以為衣服或首飾可以讓自己光彩奪目、永葆青春。殊不知,與其用珠寶裝飾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這句話是永恆的真理,對男人對女人都同樣有效。金錢是人生的必備條件,但達到一定數量之後,金錢就不再是自己可以把它消費完的了。要學會與人人分享。李姐不幸就是那種把錢財抱在懷中不撒手的人,她以為在家中不管男人地位再高,隻要把男人的錢掌控在手中她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雖然林茜和這個家庭隻是朋友一樣的關係,朋友都說不上,因為林茜見到的就是表麵上的客套,具體這個家庭的狀況是一點也談不上了解的。好奇的天性使林茜問道:“你們家裏有好多錢嘛?”
彥彥說:“究竟有好多我都不清楚,隻是有次聽我媽說了一下,可能上百萬了,我媽炒股都在大戶室的嘛,要有幾十萬資金才能在大戶室去炒。我媽口口聲聲說的是那些錢都是她炒股賺的,給我爸沒得關係,我就不相信,我媽有好會炒股,她幾年就炒了上百萬啊。”
這個事情說起來讓人不相信,股市上好多頭腦靈活的人還炒得傾家蕩產,李姐敢稱自己在股市上所向披靡,穩操勝券?彥彥的父親是主管後勤的副廠長,雖然不是一把手,但凡是有點社會經驗的都知道後勤是個肥缺,彥彥父親修職工宿舍用了幾年時間,各種各樣建材都要經他的手,建材商給領導迴扣是公開的秘密,就連林茜這個成天在學校裏的人都知道這個利害關係,所以李姐口口聲聲強調他們這個家中的與做副廠長的丈夫沒關係哪會有人信。
林茜太天真了,對李姐的行為很是不解:“你們媽咋個想的啊,一家人,錢都是共同的嘛,她咋個把錢弄起來成了她一個人的了呢?”
彥彥說:“我媽就是把錢看得重得很,她覺得我和爸爸都不聽她的,所以她就要製裁我們。我爸也是,原來掙到錢了咋個都交給我媽嘛,他自己不曉得留一點,現在弄得廠垮了,我爸都沒得地方領工資了,她又不給錢,好惱火嘛。”
這種母親不可理喻。什麽事情都要有個度,你如果把家人管控過分了,就象是放風箏一樣,線拉得太緊了,就斷了,斷了線的風箏就漫天飛舞,不知道飛向何處了,那個時候還談什麽控製?
林茜就說:“還是我好,我隻管自己的錢,你讓我成天挖空心思地想如何把男人的錢弄到自己包包裏,我根本沒得那麽好的精神。一天隻知道錢,毫無疑問就是太空虛了。”
彥彥說:“林老,我爸還讓我到bj讀書,我都又考試了。我媽前幾天就說,那個學費她不得出。我現在都在想咋個把我們家的錢偷出來。林老,以後我偷了我媽的錢就支援你辦學校啊。”
林茜忍俊不禁地笑,說:“就是,現在你用還沒用你媽的錢,你媽都防到的,你如果真的偷了錢了,你們家裏還不鬧翻天了啊。”
彥彥這樣說:“我們家現在已經翻了天了。你不曉得,那個新房子不是我媽裝修好了嘛,那陣廠還沒有垮,我媽非要我爸把陽台上的垃圾搬下去,我爸就不搬,我爸說找工人就搬了,我媽不幹,她非要我爸搬,要不然就等它堆在陽台上。我爸毛了,說我媽:‘你等到嘛,我一輩子都不得搬。’結果我媽鬧兇了,我爸就迴他老家去了。廠裏的工人也亂成一團,我媽一點都不得體諒我爸,也在那兒亂扯筋,我爸在那個屋裏根本呆不下去,我們倆個都跑了,看我媽給哪個鬧。”
說了這麽久,林茜開始做飯,讓彥彥幫著洗菜。這頓飯,炒了一個青椒炒肉,還燒了一個豆腐,再煮了個番茄蛋湯。
彥彥邊吃邊說:“好久沒吃到林老炒的菜了,好好吃啊,我今天要多吃點。”
林茜問:“你讀書迴來你媽還是要給你做好吃的嘛。”
彥彥苦著臉說:“她根本不願意做菜,我們這幾天就吃點豆腐乳,她情緒不好,啥子菜都不買。”
林茜到她家吃過一次飯,就在廠垮後不久。那天彥彥也在家,林茜聽李姐說了一午,中午她隻做了個苦瓜饒紅腸,再加了點青椒在裏頭。林茜不管是一個人還是幾個人,每天菜的樣數不少於五樣,從來都不會為了省事,就將就吃泡飯。當時還不興點外賣,後來外賣盛行,林茜從來不點,不是省錢的問題,外賣裏麵一個菜要放很多油,油的質量先不說,就是想到把這麽多油吃下去,林茜都不會去點外賣。因為自己的健康不能讓外人來掌握,累就累點,但身體好比什麽都強。當天那頓飯把林茜吃來一輩子都記得到,不到四點就癆腸刮肚的了。林茜就覺得你一個女人,又不做事情,還要把家裏這個那個罵得灰頭土地臉的,沒得路走的感覺了。
林茜就說彥彥:“她不買你就去買嘛,買了迴來自己就炒起了。”
彥彥卻說:“不得行,我如果去買的話,她不停地說我沒買對,我炒的菜她又說吃不下去,總之,我隨便做啥子她都說不對。”
把自己活成個怨婦,她總覺得原來又要操持家務又要帶娃娃,什麽事都不讓女子做,她一心想的女子考個好大學為她爭光。現在廠垮了,她廠長夫人的架子擺不出來了,就成天罵人。林茜想到自己的母親,母親不怎麽做菜,一早是婆婆做,後來二姐和林茜都做得一手好菜,但媽不會把人罵得烏眼雞一樣,她又喜歡請客,請了客來她定下今天用好多錢,具體買和做都是林茜和二姐的事。大姐一早出去當知青去了,在家的時候少,後來在單位上都吃夥食團,退休後,她做菜就上不得台麵。以至於她後來當了奶奶了,炒的菜孫子都說吃不下去,反正有錢,她就花兩百塊錢到高檔餐廳去吃一頓。弟弟呢則根本就是在幾個姐以及父母的過度保護下長大的,他處理問題的能力弱就是理所當然的。遇到他兩口子打架鬥毆的事,他就給林茜這個三姐打電話,林茜出麵給他擺平。但是你自己不能控製情緒,遇事都從利己的角度考慮,後來又不斷地為了用父母的錢在家裏吵個天翻地覆,錢弄了不少,但林茜想,你不是逼著我寫出你這個不成氣的兄弟啊。
彥彥的母親一心想得到迴報,沒想到正是近五十歲要退休的時候工廠卻垮了,對她的打擊可以說是毀滅性的。此後,她再也不和外麵的人聯係,她總覺得人家一個個都在嘲笑她,都想弄她的錢,林茜聽過她幾次訴說,但你一個女人如果長時間不找點事做,隻在算過去的舊賬,哪個對不起我了,你的生活就是一團死水了。沒有七十,她就癡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