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這天,馮小露的前夫來找到林茜,林茜還想,這個男人完全不認識,他自報家門說是誰,這個叫王洪兵的人說他就是馮小露的老公,這個人雖然老婆跟人跑了,穿著還是很得體,他說自己很愛馮小露,這個老婆咋會跟人跑了,他直截了當地問:“林老師,你們離婚是不是與馮小露有關?”林茜迴答說:“是。”也無所謂恥辱了,你要走就走,哪是管得住的。王洪兵就講起了他跑到張誌明家中去鬧的經曆,這個事情林茜聽來隻有在電影中或是小說中才看得到的情節居然在張誌明身上上演了。王洪兵長期在外麵做生意,他中途迴來,發現女人沒在家中,他也有耳聞說自己的女人紅杏出牆。他兒子在他麵前說:媽媽給張叔叔兩個睡覺。他氣得發昏,他們倆個已經離婚了,王洪兵是政府農業辦公室的人,他前幾年出來做生意,是單位上出的錢,結果兩年下來,就虧損了幾十萬,九幾年的幾十萬與後來的幾十萬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外麵許多人都知道這兩人搞的是假離婚,錢放在馮小露那兒了。這樣看來,這個男人當然就叫賠了夫人又折兵,啥都沒有了,假離婚成了真離婚,錢也被那女人席卷一空,女人還跟別人上了床。王洪兵這次迴來沒給女人說一聲,直接就找到張誌明家中去了。這次王洪兵是打定了目標捉奸去的,一早人們都還在睡覺的時候就跑到黨校去了,他看了張誌明的陽台,沒找到馮小露的自行車,還以為女的沒在這兒。黨校守門的就對他說:“自行車是放在客廳裏的。”這些人巴不得有場好戲看,中國人中有許多人都巴望著別人打了雞飛狗跳,這些人才有熱鬧好看。他敲了門,張涵的婆婆哪知道是這個人來了,他進去就鬧起來了,自行車就放在屋中間的,那天他是隨身來了可以讓人毀容的東西去的,他是準備給張誌明點顏色的。馮小露聽到他在客廳鬧,忙著穿了衣服出來把寢室門關上了。女的不驚不詫,對這個昔日的男人說:“我們迴去說,不要在這兒鬧。”
男人不肯,在客廳裏亂砸東西,他是想把張誌明激出來,張涵的婆婆嚇得跑出去大喊:“有人殺人啦,快來人啊。”黨校吳老師聞訊趕來,吳老師是黨校工會主席。張誌明那天是最狼狽的,一直躲在裏麵屋子沒敢出來。吳老師勸王洪兵:“小夥子,你要想她還跟你迴去呢,你就不要做過激的事,你如果做過頭了,她不是就破罐子破摔了,你不是兩頭都占不到。”
這次鬧,把張涵的婆婆嚇得不輕,原來她見到突然來個女人要取代媳婦,還以為是兒子本事大,太吸引人了,主動送上門的女人,還長得如花似玉,打扮得婀娜多姿的,現在有點害怕了。吳老師說了婆婆幾句:“平時不管教好,哪個沒結婚就弄個女的在屋頭住起,這下你小怕出事了。”張涵的婆婆遭說得開不到腔。
男人當時把女人帶迴去了的,兩人亂鬧一陣,女人還是要去等張誌明,張誌明在外麵上課,知道要下課了,她就到半路上賭著。
王洪兵對林茜說,他還是想把馮小露請迴去。他知道馮小露現在還住在張誌明家裏的。林茜心中還是怕兩個男人出事,說實話,如果沒有張涵在那裏,她也樂得看笑話,哪管你打死打活,與我無關。但是張涵住在那邊的,萬一動起手來,把張涵打到了咋個辦嘛。當下林茜決定和王洪兵一同去找張誌明。兩人都沒吃飯,當時已是十一點過了,林茜也不方便留他在自己家中吃飯,就在外麵吃了點小吃。然後往黨校去。王洪兵這個人林茜隻是聽說過,但從他的待人接物上麵,還算得體。走到張誌明家,隻有張涵的婆婆在,張涵跟了二姐到鄉下去了。張誌明在外麵上課還沒迴來。婆婆認識王洪兵,上次這個人來大鬧過一次,看到這個人她還心有餘悸。
林茜就等著。婆婆對王洪兵說:“你今天就把你那女人喊起走,你那個女的隻有那麽不要臉了,我們屋裏不要她的,我給你說老實話,張誌明打了她幾迴,她還是要來。”
聽到把那女的說成那樣,林茜心想,一個女人最重要的是臉麵,你如果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而什麽都不顧的話,你是走不遠的。就算是對某個人愛戀到骨髓裏了,這種激情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隻能持續十八個月,也就是一年半。沒了激情以後兩個人靠著什麽把關係持續下去,這就要看兩個人價值觀的合拍程度,還有性格能否相投,家務事經濟這些幾個方麵,當然更重要的是兩人是否相互欣賞,是否懂得保持距離。如果一個人沒有自我,成天就以為隻靠著愛情就萬事大吉了,那你這個女人不是天真就是太幼稚了。尤其是成天沒那個人你就沒辦法過,靠著一個人的人都不過是寄生生物而已。最終隻能遭人唾棄。許多女人搞婚外情,她隻是知道婚外情讓人有甜蜜感,讓人陶醉,她哪看到出軌帶來的危險,甚至可以致命。這就是典型的用問題解決問題,帶來的是更多的問題。最開始大家好得恨不能成天膩在一起,後來沒多久厭煩了,又去再找個人搞婚外情,這輩子就成天成為別人眼中的花花公子。人們都會說,除了談情說愛,別無所長。
這時王洪兵對張婆婆說:“張婆婆,你們這個媳婦這麽好,你還是把你媳婦喊迴來,一家人好生過。我們那個娃娃還是離不得媽。人家外人說起來也不好聽。”
正說著,林茜從陽台上望見張誌明和馮小露騎自行車迴來了。為了讓張誌明有個思想準備,林茜走到樓梯口,對張誌明說:“她的男的來了。”
張誌明還沒什麽反應,那女的一聽是王洪兵來了,沒說一句話,掉頭就跑。張婆婆站在陽台上喊道:“你不要跑,你今天當著男人的麵說清楚,你究竟跟哪個,不要兩邊跑到,丟人現眼。”
這話那女的肯定沒聽到,她已經騎著車跑出去多遠了。
張誌明進來,林茜對王洪兵說:“有啥子好好說,不要動起手來了。”
王洪兵這次還是顯得很有紳士風度,他說:“林老師,你放心,我不得衝動。”
兩個男人到裏麵去談,林茜和張婆婆兩個人忐忑不安地在客廳等著,生怕兩個人為了一個女人打得不可開交。
這天還算沒打起來。王洪兵對張誌明說:“張老師,我求求你嘛,你把她讓給我嘛,我愛她得很,沒有她我都不曉得咋個過。”
張誌明也沒硬說自己如何離不了她,就說:“你看是她自己要到我這兒來的嘛,我不喊她,她自己就要來啊。”
這個男人就說:“隻要你不理她,她沒得想頭了,她就會跟我好的。張老師說老實話,我早就曉得你們兩個人的關係,我心頭還是氣得很啊。但是我做生意坐船到三峽的時候,看到那麽廣闊的長江,我的心胸一下就開闊了。”
這次談了話以後,張誌明答應馮小露分手,但當天下午張誌明上了課迴家的路上,馮小露又去把他攔住了,她無論如何不分手,她是那種我認為想要的東西,我就不放手,張誌明心中就有粘了團熱糍粑在手上甩不脫的感覺。
過了幾天,馮小露在嫂子那兒遭洗刷了一番。馮小露父親一早做生意發了家了,兩個兒子都在社會上有身份地位的。尤其這個大兒子,讀了大學出來,在明陽市電視台當台長,媳婦,也就是馮小露的嫂子是中行分行的行長。這女子從小一個女兒,嬌生慣養,父母還有幾個哥哥都讓著她,她養成了想要什麽就非要拿到手的作風。本身作為臨時工在市政府當個打字員,靠著大哥馮光華的勢力順理成章地轉了正,這是許多臨時工一輩子都夢不到的,她隻兩年就轉正了。還讓她當了出納。但這個女人的父親就是生活不檢點的人,出去見小姐他都是、帶著女兒一路的,本來女兒是老婆讓監視他的,他拿錢就把女兒收買過來,不要把醜事給媽說。女兒當然認為啥事都是可以用錢擺平的。父親多數在外應酬,兩個哥哥也難得在家,王洪兵跑到她嫂子麵前說了一番和張誌明的情感糾葛,嫂子在外麵也聽到人家說這個妹妹說得難聽,這天喊住她教育道:“你咋個一會跟王洪兵,一會兒跟張誌明,你曉不曉得女人要有臉麵,人活臉樹活皮,人家說得難聽得很啊。”馮小露還要還嘴,嫂子罵道:“你不要臉你們哥哥嫂嫂在明陽還要臉的嘛,你還是要考慮下我們的臉麵嘛,你消停幾天看得不得死人呢。”
挨了嫂嫂的罵,馮小露仍然沒有消停,還是兩邊一個男的耍幾天,持續了一年多,這種狀態才結束了。她搬到張誌明家來,先把兒子放在王洪兵家。
這天張誌明連著幾天課,對馮小露說:“今天你還是弄點菜嗎,我上幾天課,累得很,不想到外麵吃。”他知道馮小露素來做不來事,連菜刀都拿不來,廚房裏的事更是一點都不會。馮小露說:“就在外麵去吃嘛,我曉得哪個地方又有家火鍋店開張了,聽說生意好得很,我們今天就到那兒去嘛。”張誌明仍是說:“你沒上過課,不曉得上了一天課,根本動都不想動了。你這樣子嘛,買點肉絞成渣渣肉,加點芡粉,煮個元子就對了嘛。”這天老的小的都不在。結果這是馮小露第一次上灶,元子裏麵加了些醬油,煮成了黑色元子,張誌明心中想,原來林茜好能幹啊,不到一個小時,幾樣菜就做出來了,每天菜都不會重樣。現在這個女人啥都做不來。心裏正在感歎,馮小露喊他吃了飯把碗洗了。張誌明當時火就上來了,平時他是從來不洗碗的,今天吃了醬油煮的元子,已經很不舒服了,還喊他洗碗,當時就說:“今天吃了你煮的飯了,你硬是功臣,今天這碗都不洗算球了。”一下把碗丟到垃圾裏麵去了,把馮小露氣得哭了一場,又去把碗揀迴來洗了。才不到兩年,生活當中的瑣碎的方麵就顯現出來了,張誌明的脾氣也變得越來越大了,這倒是馮小露完全沒有想到的。
這天林茜去接張涵,張涵的婆婆說:“姨阿(張誌明家中把姨父喊做姨阿)死了的嘛,上個星期我帶張涵去了的,姨嬢請了人吹吹打打,張涵說熱鬧得很。”張涵聽了婆婆的話,直是笑,說:“媽媽,還要吹號號。”
姨娘是婆婆同父異母的妹妹,兩姐妹關係卻處得很好,姨媽住在鄉裏,生了一女兩兒,姨阿在的時候田裏的活路都由姨父做了,姨媽隻做家裏的活,養點豬,喂幾個雞,日子還是好過。這一下,死了個頂梁柱,日子就要艱難些。
林茜奇怪地說:“姨阿才好多歲嘛,咋個這麽早就死了呢?”
婆婆迴答說:“才五十幾,說是腦溢血。你說怪不怪,他還在吃湯圓,吃到吃到,就縮下去了,兩個兒跟著就抬起往醫院頭送,才走到半路上就沒得氣了。”
前不久林茜單位李院長剛要到退休年齡的時候在家中突發腦溢血,好在搶救及時把命撿迴來了,但一隻腿卻瘸了。這個院長就很注意身體了,原來在任上的時候幾乎從來就沒見他鍛煉過,病好之後,鍛煉就成了他的重中之重,每天四個小時走路,在教育學院的操場每天不知走上好多圈。林茜經常在圖書館裏看書,空了常跑到劉玉老師編目室裏坐著耍,劉老師那個窗子正好對著教育學院操場的,多次看到李院長不停地走,林茜對劉老師說:“你說這個人有沒得意思,隨便你在位的時候當個啥子官,現在還不是天天在這兒轉圈圈。”身體好的時候不覺得身體的重要,等你感覺到某個方麵重要了,一定是某個器官出了問題了。但是許多人還沒感覺到人都出脫了。原來中國很窮的時候,富貴病很少,這些年生活條件好了許多倍,人們的健康意識卻沒有成倍增長,於是一些先富起來的人也成了先得三高病的高危人群,沒富起來的人或者鹽吃多了,血壓就上去了,或者有事沒事打著牌還一邊吃著糖,活生生吃出糖尿病的也不少。
如果沒有了身體,其它的一切爭來也是枉然。
婆婆說姨阿酒喝得太多了,他其他沒得啥子嗜好,就是離不了酒,每天中午晚上兩頓酒是雷打不動的,煙也沒少抽,從來沒有檢查過身體,當然他完全不知道高血壓帶給他的危害了。林茜不由想到自己的父親,林茜和他經常說不上幾句話就鬥起嘴來了,但是父親卻算得控製力極強的一個人。三十多歲時煙酒都戒了。父親在六十年代就是廳級幹部,哪怕是困難時期他的煙酒配額都沒斷過,父親寧肯送人,也不自己去把這些東西享受了。父親對自己嚴,對弟弟也極看不慣,說話也極端,說起弟弟抽煙就說你與其慢性自殺還不如直接從樓上跳下去死了算了。幾個女兒在父親管教下都很有規矩,不會亂說亂動。
林茜想到張涵長期需要人管,就對婆婆說:“你要說一下張誌明啊,少喝點酒啊,那個酒喝多了有啥子好處嘛,到時候自己得了病了自己惱火,沒得哪個幫得了他啊。”
婆婆歎氣道:“我咋個沒說嘛,天天兩個人都在外頭吃,今天這個請明天那個請,飯還沒咋在屋頭吃哩,一天都不歸屋哩。那個婆娘也是,男人一天在外頭,她也不想迴這個屋,那天在我麵前說:‘我就喜歡在外麵耍,就是不想迴來哩。’我當時就喪她,我說:‘你就在外頭嘛,晚上都不迴來住嘛。’”
林茜就問:“她那個娃娃呢,哪個管呢?”
婆婆咬著牙說:“哪個管,還不是我一天把兩頓飯給他弄起,娘在都沒在屋裏,管他啥子呢。這個娃麻煩得很,我弄起菜他還天天都要說我弄不來菜,說我幾樣菜炒到一起。我不是早晨起來一早就到菜市場去揀那些裝剩下來的掉在地上的菜,辣椒青菜啊啥子都有,我就夥到炒一大碗,這個娃啥子都不做,隻長一張嘴來吃,還說我這樣不對那樣不對,那次不是又給他吵了一架。那天中午迴來我飯菜都弄好了,人家王小波(張涵二姨的兒子,中學幾年一直住在黨校的房子)都拿起碗就幫我舀飯,他啥子都不得做,筷子都不得幫到你拿一下,這都不說了,我想我反正我給他煮不到幾年飯了,再過兩年他考學校了總該出去了。他還問到我要錢,我想買你飯是在屋裏吃,人家隻給我拿了點菜錢,我就給他拿了兩塊,他一拿到錢嫌少就開始罵:‘媽賣x啊,媽沒在屋頭喊你拿點錢惱火得很,我要五塊錢,你才給我拿兩塊。’”
林茜說:“這娃那麽怪啊,你就給他罵轉去。”
婆婆恨恨地說:“我哪裏不給他罵迴去,我說我們媽死了好多年了,還要你這個龜兒子來罵,老子就說:‘你媽不賣x,哪生出來你這種野種。”
林茜問:“你給他媽說了沒有呢?”
婆婆說:“我倒沒去說,那娃自己就去告他媽說我罵了他,他媽倒沒說啥,張誌明曉得了,說他去收拾那娃一頓。我把張誌明喊到,我說你管教他做啥子,你說一句,那女的還要爭,緊說見不得她娃娃,等她慣實她的,未必你還享得到他的福嗎。”
子女總歸要有人管,這個馮路麻煩還在後頭,父母兩個都隻曉得自己在外頭四處耍,都不管。聽說王洪兵也不管兒子,隔半年帶個女人,一會是個老師,隔沒好久又是個小姐模樣的女人。當媽的還是把兒子帶到張家來了,她完全把娃娃丟給張婆婆的,她是把吃喝玩樂當作人生最大的樂事,這個兒子成不成材,不是她考慮的問題。婆婆說平時這個女人給兒子一次就買四個雞腿,隻給兒子吃,她以為那是維護她兒子,過後聽說油炸的雞腿吃了致癌,才少買了。
婆婆說:“那娃哪有我們張涵乖啊,看到我揀紙箱子,人家張涵看到外頭有紙箱子就要給我揀迴來。那天揀了一個紙箱子給我拿迴來,第二天就問我:婆婆你賣到好多錢了,給我買娃娃頭。我說要多點了再賣嘛。”
林茜笑著說:“這娃就喜歡吃娃娃頭。”
婆婆讚賞地說:“張涵給我揀了東西迴來該吃娃娃頭。”
張涵在旁邊笑嘻嘻地說:“要吃糖糖。”
林茜從包裏拿出一塊錢給張涵:“自己去買。”
他拿著錢就跑出去,林茜擔心地問:“得不得有車子啊。”
婆婆說:“不得,這個娃精靈得很,聽到車子來了跟著就曉得站到邊上,不得咋個。張誌明買煙都是喊他去,他一趟子就買迴來了。”
這個馮小露的兒子比張涵麻煩得多。張涵沒那麽多需求。本來林茜就把張涵管得嚴。原來張涵想要零食,林茜一般不買,因為這些零食還不知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少吃為妙。張涵一說要吃,林茜就說:“吃不吃耳巴子嘛。”兒子就會說:“耳巴子不好吃的。”
這個娃懂事些了,對他說不能跟外麵的人走,壞人多得很,看人家把你賣了,張涵當時衝著走過來的一個人就嚷道:“壞人,過來。”惹得林茜大笑,幸好那人不知道張涵是在喊他。
帶兒子迴來耍了兩天,晚上煮湯圓時兒子居然說:“媽媽,我們吃湯圓得不得死了呢。”他知道對死亡有恐懼了,姨爺爺就是吃湯圓死的,他以為吃湯圓都會死人。林茜就試著給他說:“姨爺爺是得了腦溢血才死的。”他又問:“我得不得腦溢血呢,我得不得死了呢?”
林茜就說:“你要少吃點肉,多鍛煉就不得得腦溢血了。”果然兒子就喜歡跟林茜一起走路了。原來兒子還對林茜說:“媽,買個摩托車嘛,我們開迴金縣嘛。”沒買摩托車,自己何必把自己當成司機嘛。幾乎不給兒子買各種飲料,不管是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後來見到十幾二十歲的人飲料喝多了,喝出糖尿病並發症了,心中暗自慶幸,兒子身體各項指標都沒超標,否則,生活質量就堪憂了。
這天,馮小露的前夫來找到林茜,林茜還想,這個男人完全不認識,他自報家門說是誰,這個叫王洪兵的人說他就是馮小露的老公,這個人雖然老婆跟人跑了,穿著還是很得體,他說自己很愛馮小露,這個老婆咋會跟人跑了,他直截了當地問:“林老師,你們離婚是不是與馮小露有關?”林茜迴答說:“是。”也無所謂恥辱了,你要走就走,哪是管得住的。王洪兵就講起了他跑到張誌明家中去鬧的經曆,這個事情林茜聽來隻有在電影中或是小說中才看得到的情節居然在張誌明身上上演了。王洪兵長期在外麵做生意,他中途迴來,發現女人沒在家中,他也有耳聞說自己的女人紅杏出牆。他兒子在他麵前說:媽媽給張叔叔兩個睡覺。他氣得發昏,他們倆個已經離婚了,王洪兵是政府農業辦公室的人,他前幾年出來做生意,是單位上出的錢,結果兩年下來,就虧損了幾十萬,九幾年的幾十萬與後來的幾十萬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外麵許多人都知道這兩人搞的是假離婚,錢放在馮小露那兒了。這樣看來,這個男人當然就叫賠了夫人又折兵,啥都沒有了,假離婚成了真離婚,錢也被那女人席卷一空,女人還跟別人上了床。王洪兵這次迴來沒給女人說一聲,直接就找到張誌明家中去了。這次王洪兵是打定了目標捉奸去的,一早人們都還在睡覺的時候就跑到黨校去了,他看了張誌明的陽台,沒找到馮小露的自行車,還以為女的沒在這兒。黨校守門的就對他說:“自行車是放在客廳裏的。”這些人巴不得有場好戲看,中國人中有許多人都巴望著別人打了雞飛狗跳,這些人才有熱鬧好看。他敲了門,張涵的婆婆哪知道是這個人來了,他進去就鬧起來了,自行車就放在屋中間的,那天他是隨身來了可以讓人毀容的東西去的,他是準備給張誌明點顏色的。馮小露聽到他在客廳鬧,忙著穿了衣服出來把寢室門關上了。女的不驚不詫,對這個昔日的男人說:“我們迴去說,不要在這兒鬧。”
男人不肯,在客廳裏亂砸東西,他是想把張誌明激出來,張涵的婆婆嚇得跑出去大喊:“有人殺人啦,快來人啊。”黨校吳老師聞訊趕來,吳老師是黨校工會主席。張誌明那天是最狼狽的,一直躲在裏麵屋子沒敢出來。吳老師勸王洪兵:“小夥子,你要想她還跟你迴去呢,你就不要做過激的事,你如果做過頭了,她不是就破罐子破摔了,你不是兩頭都占不到。”
這次鬧,把張涵的婆婆嚇得不輕,原來她見到突然來個女人要取代媳婦,還以為是兒子本事大,太吸引人了,主動送上門的女人,還長得如花似玉,打扮得婀娜多姿的,現在有點害怕了。吳老師說了婆婆幾句:“平時不管教好,哪個沒結婚就弄個女的在屋頭住起,這下你小怕出事了。”張涵的婆婆遭說得開不到腔。
男人當時把女人帶迴去了的,兩人亂鬧一陣,女人還是要去等張誌明,張誌明在外麵上課,知道要下課了,她就到半路上賭著。
王洪兵對林茜說,他還是想把馮小露請迴去。他知道馮小露現在還住在張誌明家裏的。林茜心中還是怕兩個男人出事,說實話,如果沒有張涵在那裏,她也樂得看笑話,哪管你打死打活,與我無關。但是張涵住在那邊的,萬一動起手來,把張涵打到了咋個辦嘛。當下林茜決定和王洪兵一同去找張誌明。兩人都沒吃飯,當時已是十一點過了,林茜也不方便留他在自己家中吃飯,就在外麵吃了點小吃。然後往黨校去。王洪兵這個人林茜隻是聽說過,但從他的待人接物上麵,還算得體。走到張誌明家,隻有張涵的婆婆在,張涵跟了二姐到鄉下去了。張誌明在外麵上課還沒迴來。婆婆認識王洪兵,上次這個人來大鬧過一次,看到這個人她還心有餘悸。
林茜就等著。婆婆對王洪兵說:“你今天就把你那女人喊起走,你那個女的隻有那麽不要臉了,我們屋裏不要她的,我給你說老實話,張誌明打了她幾迴,她還是要來。”
聽到把那女的說成那樣,林茜心想,一個女人最重要的是臉麵,你如果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而什麽都不顧的話,你是走不遠的。就算是對某個人愛戀到骨髓裏了,這種激情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隻能持續十八個月,也就是一年半。沒了激情以後兩個人靠著什麽把關係持續下去,這就要看兩個人價值觀的合拍程度,還有性格能否相投,家務事經濟這些幾個方麵,當然更重要的是兩人是否相互欣賞,是否懂得保持距離。如果一個人沒有自我,成天就以為隻靠著愛情就萬事大吉了,那你這個女人不是天真就是太幼稚了。尤其是成天沒那個人你就沒辦法過,靠著一個人的人都不過是寄生生物而已。最終隻能遭人唾棄。許多女人搞婚外情,她隻是知道婚外情讓人有甜蜜感,讓人陶醉,她哪看到出軌帶來的危險,甚至可以致命。這就是典型的用問題解決問題,帶來的是更多的問題。最開始大家好得恨不能成天膩在一起,後來沒多久厭煩了,又去再找個人搞婚外情,這輩子就成天成為別人眼中的花花公子。人們都會說,除了談情說愛,別無所長。
這時王洪兵對張婆婆說:“張婆婆,你們這個媳婦這麽好,你還是把你媳婦喊迴來,一家人好生過。我們那個娃娃還是離不得媽。人家外人說起來也不好聽。”
正說著,林茜從陽台上望見張誌明和馮小露騎自行車迴來了。為了讓張誌明有個思想準備,林茜走到樓梯口,對張誌明說:“她的男的來了。”
張誌明還沒什麽反應,那女的一聽是王洪兵來了,沒說一句話,掉頭就跑。張婆婆站在陽台上喊道:“你不要跑,你今天當著男人的麵說清楚,你究竟跟哪個,不要兩邊跑到,丟人現眼。”
這話那女的肯定沒聽到,她已經騎著車跑出去多遠了。
張誌明進來,林茜對王洪兵說:“有啥子好好說,不要動起手來了。”
王洪兵這次還是顯得很有紳士風度,他說:“林老師,你放心,我不得衝動。”
兩個男人到裏麵去談,林茜和張婆婆兩個人忐忑不安地在客廳等著,生怕兩個人為了一個女人打得不可開交。
這天還算沒打起來。王洪兵對張誌明說:“張老師,我求求你嘛,你把她讓給我嘛,我愛她得很,沒有她我都不曉得咋個過。”
張誌明也沒硬說自己如何離不了她,就說:“你看是她自己要到我這兒來的嘛,我不喊她,她自己就要來啊。”
這個男人就說:“隻要你不理她,她沒得想頭了,她就會跟我好的。張老師說老實話,我早就曉得你們兩個人的關係,我心頭還是氣得很啊。但是我做生意坐船到三峽的時候,看到那麽廣闊的長江,我的心胸一下就開闊了。”
這次談了話以後,張誌明答應馮小露分手,但當天下午張誌明上了課迴家的路上,馮小露又去把他攔住了,她無論如何不分手,她是那種我認為想要的東西,我就不放手,張誌明心中就有粘了團熱糍粑在手上甩不脫的感覺。
過了幾天,馮小露在嫂子那兒遭洗刷了一番。馮小露父親一早做生意發了家了,兩個兒子都在社會上有身份地位的。尤其這個大兒子,讀了大學出來,在明陽市電視台當台長,媳婦,也就是馮小露的嫂子是中行分行的行長。這女子從小一個女兒,嬌生慣養,父母還有幾個哥哥都讓著她,她養成了想要什麽就非要拿到手的作風。本身作為臨時工在市政府當個打字員,靠著大哥馮光華的勢力順理成章地轉了正,這是許多臨時工一輩子都夢不到的,她隻兩年就轉正了。還讓她當了出納。但這個女人的父親就是生活不檢點的人,出去見小姐他都是、帶著女兒一路的,本來女兒是老婆讓監視他的,他拿錢就把女兒收買過來,不要把醜事給媽說。女兒當然認為啥事都是可以用錢擺平的。父親多數在外應酬,兩個哥哥也難得在家,王洪兵跑到她嫂子麵前說了一番和張誌明的情感糾葛,嫂子在外麵也聽到人家說這個妹妹說得難聽,這天喊住她教育道:“你咋個一會跟王洪兵,一會兒跟張誌明,你曉不曉得女人要有臉麵,人活臉樹活皮,人家說得難聽得很啊。”馮小露還要還嘴,嫂子罵道:“你不要臉你們哥哥嫂嫂在明陽還要臉的嘛,你還是要考慮下我們的臉麵嘛,你消停幾天看得不得死人呢。”
挨了嫂嫂的罵,馮小露仍然沒有消停,還是兩邊一個男的耍幾天,持續了一年多,這種狀態才結束了。她搬到張誌明家來,先把兒子放在王洪兵家。
這天張誌明連著幾天課,對馮小露說:“今天你還是弄點菜嗎,我上幾天課,累得很,不想到外麵吃。”他知道馮小露素來做不來事,連菜刀都拿不來,廚房裏的事更是一點都不會。馮小露說:“就在外麵去吃嘛,我曉得哪個地方又有家火鍋店開張了,聽說生意好得很,我們今天就到那兒去嘛。”張誌明仍是說:“你沒上過課,不曉得上了一天課,根本動都不想動了。你這樣子嘛,買點肉絞成渣渣肉,加點芡粉,煮個元子就對了嘛。”這天老的小的都不在。結果這是馮小露第一次上灶,元子裏麵加了些醬油,煮成了黑色元子,張誌明心中想,原來林茜好能幹啊,不到一個小時,幾樣菜就做出來了,每天菜都不會重樣。現在這個女人啥都做不來。心裏正在感歎,馮小露喊他吃了飯把碗洗了。張誌明當時火就上來了,平時他是從來不洗碗的,今天吃了醬油煮的元子,已經很不舒服了,還喊他洗碗,當時就說:“今天吃了你煮的飯了,你硬是功臣,今天這碗都不洗算球了。”一下把碗丟到垃圾裏麵去了,把馮小露氣得哭了一場,又去把碗揀迴來洗了。才不到兩年,生活當中的瑣碎的方麵就顯現出來了,張誌明的脾氣也變得越來越大了,這倒是馮小露完全沒有想到的。
這天林茜去接張涵,張涵的婆婆說:“姨阿(張誌明家中把姨父喊做姨阿)死了的嘛,上個星期我帶張涵去了的,姨嬢請了人吹吹打打,張涵說熱鬧得很。”張涵聽了婆婆的話,直是笑,說:“媽媽,還要吹號號。”
姨娘是婆婆同父異母的妹妹,兩姐妹關係卻處得很好,姨媽住在鄉裏,生了一女兩兒,姨阿在的時候田裏的活路都由姨父做了,姨媽隻做家裏的活,養點豬,喂幾個雞,日子還是好過。這一下,死了個頂梁柱,日子就要艱難些。
林茜奇怪地說:“姨阿才好多歲嘛,咋個這麽早就死了呢?”
婆婆迴答說:“才五十幾,說是腦溢血。你說怪不怪,他還在吃湯圓,吃到吃到,就縮下去了,兩個兒跟著就抬起往醫院頭送,才走到半路上就沒得氣了。”
前不久林茜單位李院長剛要到退休年齡的時候在家中突發腦溢血,好在搶救及時把命撿迴來了,但一隻腿卻瘸了。這個院長就很注意身體了,原來在任上的時候幾乎從來就沒見他鍛煉過,病好之後,鍛煉就成了他的重中之重,每天四個小時走路,在教育學院的操場每天不知走上好多圈。林茜經常在圖書館裏看書,空了常跑到劉玉老師編目室裏坐著耍,劉老師那個窗子正好對著教育學院操場的,多次看到李院長不停地走,林茜對劉老師說:“你說這個人有沒得意思,隨便你在位的時候當個啥子官,現在還不是天天在這兒轉圈圈。”身體好的時候不覺得身體的重要,等你感覺到某個方麵重要了,一定是某個器官出了問題了。但是許多人還沒感覺到人都出脫了。原來中國很窮的時候,富貴病很少,這些年生活條件好了許多倍,人們的健康意識卻沒有成倍增長,於是一些先富起來的人也成了先得三高病的高危人群,沒富起來的人或者鹽吃多了,血壓就上去了,或者有事沒事打著牌還一邊吃著糖,活生生吃出糖尿病的也不少。
如果沒有了身體,其它的一切爭來也是枉然。
婆婆說姨阿酒喝得太多了,他其他沒得啥子嗜好,就是離不了酒,每天中午晚上兩頓酒是雷打不動的,煙也沒少抽,從來沒有檢查過身體,當然他完全不知道高血壓帶給他的危害了。林茜不由想到自己的父親,林茜和他經常說不上幾句話就鬥起嘴來了,但是父親卻算得控製力極強的一個人。三十多歲時煙酒都戒了。父親在六十年代就是廳級幹部,哪怕是困難時期他的煙酒配額都沒斷過,父親寧肯送人,也不自己去把這些東西享受了。父親對自己嚴,對弟弟也極看不慣,說話也極端,說起弟弟抽煙就說你與其慢性自殺還不如直接從樓上跳下去死了算了。幾個女兒在父親管教下都很有規矩,不會亂說亂動。
林茜想到張涵長期需要人管,就對婆婆說:“你要說一下張誌明啊,少喝點酒啊,那個酒喝多了有啥子好處嘛,到時候自己得了病了自己惱火,沒得哪個幫得了他啊。”
婆婆歎氣道:“我咋個沒說嘛,天天兩個人都在外頭吃,今天這個請明天那個請,飯還沒咋在屋頭吃哩,一天都不歸屋哩。那個婆娘也是,男人一天在外頭,她也不想迴這個屋,那天在我麵前說:‘我就喜歡在外麵耍,就是不想迴來哩。’我當時就喪她,我說:‘你就在外頭嘛,晚上都不迴來住嘛。’”
林茜就問:“她那個娃娃呢,哪個管呢?”
婆婆咬著牙說:“哪個管,還不是我一天把兩頓飯給他弄起,娘在都沒在屋裏,管他啥子呢。這個娃麻煩得很,我弄起菜他還天天都要說我弄不來菜,說我幾樣菜炒到一起。我不是早晨起來一早就到菜市場去揀那些裝剩下來的掉在地上的菜,辣椒青菜啊啥子都有,我就夥到炒一大碗,這個娃啥子都不做,隻長一張嘴來吃,還說我這樣不對那樣不對,那次不是又給他吵了一架。那天中午迴來我飯菜都弄好了,人家王小波(張涵二姨的兒子,中學幾年一直住在黨校的房子)都拿起碗就幫我舀飯,他啥子都不得做,筷子都不得幫到你拿一下,這都不說了,我想我反正我給他煮不到幾年飯了,再過兩年他考學校了總該出去了。他還問到我要錢,我想買你飯是在屋裏吃,人家隻給我拿了點菜錢,我就給他拿了兩塊,他一拿到錢嫌少就開始罵:‘媽賣x啊,媽沒在屋頭喊你拿點錢惱火得很,我要五塊錢,你才給我拿兩塊。’”
林茜說:“這娃那麽怪啊,你就給他罵轉去。”
婆婆恨恨地說:“我哪裏不給他罵迴去,我說我們媽死了好多年了,還要你這個龜兒子來罵,老子就說:‘你媽不賣x,哪生出來你這種野種。”
林茜問:“你給他媽說了沒有呢?”
婆婆說:“我倒沒去說,那娃自己就去告他媽說我罵了他,他媽倒沒說啥,張誌明曉得了,說他去收拾那娃一頓。我把張誌明喊到,我說你管教他做啥子,你說一句,那女的還要爭,緊說見不得她娃娃,等她慣實她的,未必你還享得到他的福嗎。”
子女總歸要有人管,這個馮路麻煩還在後頭,父母兩個都隻曉得自己在外頭四處耍,都不管。聽說王洪兵也不管兒子,隔半年帶個女人,一會是個老師,隔沒好久又是個小姐模樣的女人。當媽的還是把兒子帶到張家來了,她完全把娃娃丟給張婆婆的,她是把吃喝玩樂當作人生最大的樂事,這個兒子成不成材,不是她考慮的問題。婆婆說平時這個女人給兒子一次就買四個雞腿,隻給兒子吃,她以為那是維護她兒子,過後聽說油炸的雞腿吃了致癌,才少買了。
婆婆說:“那娃哪有我們張涵乖啊,看到我揀紙箱子,人家張涵看到外頭有紙箱子就要給我揀迴來。那天揀了一個紙箱子給我拿迴來,第二天就問我:婆婆你賣到好多錢了,給我買娃娃頭。我說要多點了再賣嘛。”
林茜笑著說:“這娃就喜歡吃娃娃頭。”
婆婆讚賞地說:“張涵給我揀了東西迴來該吃娃娃頭。”
張涵在旁邊笑嘻嘻地說:“要吃糖糖。”
林茜從包裏拿出一塊錢給張涵:“自己去買。”
他拿著錢就跑出去,林茜擔心地問:“得不得有車子啊。”
婆婆說:“不得,這個娃精靈得很,聽到車子來了跟著就曉得站到邊上,不得咋個。張誌明買煙都是喊他去,他一趟子就買迴來了。”
這個馮小露的兒子比張涵麻煩得多。張涵沒那麽多需求。本來林茜就把張涵管得嚴。原來張涵想要零食,林茜一般不買,因為這些零食還不知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少吃為妙。張涵一說要吃,林茜就說:“吃不吃耳巴子嘛。”兒子就會說:“耳巴子不好吃的。”
這個娃懂事些了,對他說不能跟外麵的人走,壞人多得很,看人家把你賣了,張涵當時衝著走過來的一個人就嚷道:“壞人,過來。”惹得林茜大笑,幸好那人不知道張涵是在喊他。
帶兒子迴來耍了兩天,晚上煮湯圓時兒子居然說:“媽媽,我們吃湯圓得不得死了呢。”他知道對死亡有恐懼了,姨爺爺就是吃湯圓死的,他以為吃湯圓都會死人。林茜就試著給他說:“姨爺爺是得了腦溢血才死的。”他又問:“我得不得腦溢血呢,我得不得死了呢?”
林茜就說:“你要少吃點肉,多鍛煉就不得得腦溢血了。”果然兒子就喜歡跟林茜一起走路了。原來兒子還對林茜說:“媽,買個摩托車嘛,我們開迴金縣嘛。”沒買摩托車,自己何必把自己當成司機嘛。幾乎不給兒子買各種飲料,不管是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後來見到十幾二十歲的人飲料喝多了,喝出糖尿病並發症了,心中暗自慶幸,兒子身體各項指標都沒超標,否則,生活質量就堪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