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還可以這樣?宇文融當真被李隆基震驚到了,還破天荒地語結起來:“若……若真能如此,臣當然……讚成。”


    “好!”李隆基意氣風發地站了起來,走到宇文融麵前,同時讓中書舍人擬詔,道“即日起,任命正八品監察禦史宇文融為正五品禦史中丞。設立使職,由宇文融全權主理檢田括戶一事,便名為……”說著李隆基輕笑一聲,道,“若說是檢田括戶,一聽就知道是要管百姓要錢,不好聽,得換個說法。”


    李隆基踱步細細想了想,笑道:“就喚你為‘覆田勸農使’吧。此後,我給你半年的時間,你可以在文武百官之中,任意抽調合適的人才,他們便是即將要深入地方的‘勸農判官’。你們所有人在行使使職權力的時候,都不歸朝廷體製。他們歸屬於你,而你直接對我負責。明白了麽?”


    宇文融本來覺得,今日聖人能把他的話認真聽到心裏去,就已經很不錯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目標不僅輕易達到,升官的旨意更突如其來。事情太過超乎他的預期,讓他高興也不是,憂慮也不是,便隻好呆呆地站在那裏。


    源乾曜簡直快被這個宇文融氣瘋了,平時挺靈巧的一個人,怎的今日又是別扭又是呆呆傻傻的。見他竟然忘了禮數,愣愣地直視君主,源乾曜忙輕推了一下他的肩膀。


    宇文融這才迴過神來,鄭重跪地伏拜道:“臣定竭盡全力,不負聖人所托!”


    看到源乾曜已經氣得說不出話了,蕭江沅無奈垂首一笑,提醒道:“禦史中丞還未謝恩。”


    李隆基終於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無妨,你能做好此事,就是對我最大的報答。”


    在李隆基這裏,此事就這樣定了下來,這份草擬好的任命製書,卻毫無疑問地被駁了迴來,甚至還沒發出中書省。以中書令張嘉貞為首的百官紛紛反對,說宇文融斂財過度,不僅擾民,還給百姓加重負擔,其心不可取,其法不可行。


    這確實是李隆基即位以來,所遭受到的規模最大的反對之一,上一次還是在治理蝗災的時候。那一次多虧了姚崇,這一次,李隆基便想自己來了。他隻在朝會上問了一句:“那你們說,這事該怎麽辦?”


    果然立刻鴉雀無聲。李隆基便態度強硬起來:“既然你們沒辦法,那就聽我的。覆田勸農,勢在必行,若再有人反對,一律免職!”


    百官立時議論如沸,李隆基見語言上的強硬並沒有獲得他想要的效果,便幹脆真的挑出幾個人來免職,這下朝堂徹底安靜了。


    蕭江沅在一邊靜靜看著,心下暗道,這個方法雖然管用,但為了天子的名聲不至於淪為暴君,她家阿郎卻不能常用。這次用完,以後可要有一段日子不能用了,似乎她家阿郎並沒有這樣的擔憂呢。


    此時此刻,李隆基正以一種睥睨天下的姿態穩坐高位,目光深遠而灼灼。他調動起自身所有的豪氣,風發萬丈,由內而外證明著他方才的話是多麽擲地有聲。蕭江沅凝視著這樣的李隆基,忍不住笑意見深。


    這樣的阿郎,她如何不傾慕呢?


    便聽源乾曜和宇文融立即拱手道:“臣遵旨!”


    其他官員見此,也隻好暫且選擇妥協。如今的聖人已經不是當年初登皇位的君主了,他們還是盡量少跟他正麵衝突,姑且靜觀其變。等那些勸農判官真正執行的時候出了問題,他們再上疏彈劾,那就是有理有據,無可挑剔了。


    隻可惜,他們始終沒有等到那一天。


    半年後,政令正式下達實施,各地逃戶竟都歡欣鼓舞,有的人還感動得熱淚盈眶,把那些勸農判官稱為“父母”。反響之好,執行之順利,那是連李隆基自己都沒有想到的。


    宇文融倒並不意外。這些年來,逃戶們固然不用服役交稅,看似過得比從前好,實則一無律法保護,平日裏遭遇不公,連父母官都不敢找;二無良民身份,連婚嫁都成問題。他們還要一直躲躲藏藏,過提心吊膽的生活,長此以往,誰又能受得了?


    ——這便是後話了。


    眼下,宇文融因此一躍成為李隆基的新晉寵臣,還是個精通實務之能臣,其風頭之勁,竟是新任宰相張嘉貞都無法比擬。


    張嘉貞此時已經決定要忍一時風平浪靜了,宦海沉浮從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知道此刻花團錦簇,彼時又當如何呢?宇文融畢竟還算個年輕人,路還長著呢。


    他現在更擔心的是李隆基對他的看法。他迴到長安已經半年有餘,特意去打聽過前兩對宰相的事跡,為此還總在蕭江沅送他出殿的時候,拉著人家問個不停,甚至還塞過小禮物。李隆基對前兩對宰相如何,他已經心裏有數,再對比一下自己,他不禁有點不安和難過。


    以前姚崇、宋璟、盧懷慎和蘇頲,那可是聖人親自出殿去迎,再親自送走的,天冷的時候會特意讓蕭江沅親自去給送披風,天熱的時候還會賜冰。那姚崇更是盛寵之下搬進了四方館去住;宋璟更是不論怎麽對聖人言辭激烈,聖人都笑嗬嗬地不生氣,隨便他罵;盧懷慎什麽都不做也能讓聖人親自遣人安排後事,那蘇頲罷相之後,聖人還總找他談論文章。


    再看看他張嘉貞,聖人不僅從來沒親迎親送過,稱唿上都不一樣。叫姚崇宋璟,那都是“姚公”和“宋公”,叫他就直接是“張相公”,多生分!


    這說明什麽?這說明聖人對他的能力不夠了解啊!聖人若真的足夠了解他的真才實學,便該知道他也是大才之人,親近與尊重便會油然而生,怎會是如今這個境況?


    可張嘉貞越急於表現自己,就越給人急躁剛愎的印象,再加上其門下四俊不夠潔身自好,漸漸地,滿朝文武也和李隆基一樣,對他沒那麽滿意了。張嘉貞向來敏感,對於這種風向的把握尤其精準。


    近來剛剛迴到長安任金吾將軍的張嘉佑,乃是張嘉貞的同胞弟弟,見兄長當了宰相還總愁眉苦臉,便忍不住勸:“無論如何,阿兄都是中書令,百官之首。聖人不還沒表現出要罷相的意思麽,那就是在給阿兄機會。前兩對宰相都做了三年多,阿兄你至少還有兩年的時間呢。阿兄你千萬別急,你越急越容易出問題,先讓你那四個門生老實一陣子吧,我平日裏隨兄弟們在長安各個城門和街巷裏巡邏,可沒少聽他們的壞話,阿兄以為,聖人遠在深宮就聽不見那些話了麽?”


    張嘉貞平日裏最是寵信自己的這個親弟弟。被弟弟訓了這麽一通,他頓覺通體舒暢,心情也平靜了許多。然而世事往往不遂人願,很快又出現了一件事,讓張嘉貞莫名又有了危機。


    開元八年九月,武賢妃再度有孕。李隆基和武賢妃卻都是喜憂參半的樣子,更雙雙提前四方詢問起,有沒有什麽辦法或是偏方,可以讓小兒擺脫夭折的命運。


    王皇後見武賢妃比從前憔悴了一些,又想到她那三個夭折的嬰兒,也有些不忍,便時常帶著幾個與武賢妃交好的妃嬪,去綾綺殿安慰。


    殿中監薑皎一直與李隆基交情甚好,與王皇後也是熟人。自從開元初年姚崇拜相之後,他更聽從了外甥李林甫的話,再不過問朝政,被李隆基引為通家之好。數年來,他甚至可以自由出入後宮,是後妃們的座上之賓,更因容貌俊美風趣開朗,而深得後妃喜歡。


    王皇後去安慰武賢妃的時候,便總帶著他。而有了他在,武賢妃確實能放鬆開懷。


    這一日李隆基也在,還帶了李憲等四兄弟夫妻一同過來。因時節已入秋,太液池旁樹影婆娑,紅綠相間甚是好看,李隆基便幹脆在太液池旁擺了宴席,讓眾人都入座賞秋。


    酒過三巡,薑皎道:“臣特意去民間尋訪,發現也有不少像聖人和賢妃這樣的父母。那些父母往往會在新的孩子降生之後,把他送到親戚或朋友家裏撫養,待孩子長到四五歲,身體康健,沒什麽危險了,再給接迴來。送出去的孩子幾乎都能活下來,此後那些父母再生育,就少有夭折之事了。”


    李隆基喜道:“當真?”


    薑皎道:“臣和臣的家仆打聽了將近三個坊,連那些高壽老人都是這麽說的,想來無誤。”


    李隆基看向武賢妃:“月娘認為呢?”


    武賢妃撫了撫小腹,臉上閃過不舍和擔憂,最終化為了堅定:“不妨一試,隻是……交給誰撫養合適呢?”


    一時間,宴會上隻能聽見絲竹班子伴奏的聲音了。


    那是李隆基改編的《紫雲迥》,奇怪的是,這曲子剛剛奏到一半,就聽一陣羯鼓聲急急掠過,卻似有章法,愣是將曲子帶入了另一首的譜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絕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蔚微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蔚微藍並收藏盛唐絕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