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驟然出了一身冷汗,又想到三郎登基不到一個月就籌備政變對付妹妹,更覺長子日後堪憂,這明德殿便坐不住了。
見阿耶默默無言,神色幾番變化,隻敷衍地點了點頭,便托詞離開,李隆基既不多問也不挽留,隻用自己最無害的笑容迎上父親的目光,像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送到了宮門。待李旦走後,他的笑容才斂去些許,不安的感覺油然而生。
他的不安很快得到了驗證——李旦次日便把本已無限延時的皇帝巡邊日期,定在了這一年的八月。
這是要更換新帝冠冕堂皇的先兆,在上皇改變初衷的半年之後,再度確立。朝堂風向自此更清晰了,原本中立的朝臣們也多多少少有了些偏移,所有人看向皇帝的目光裏,都夾雜了些許複雜的感情,有歎息,有憐憫。此一番,天子真當絕境了。
這一日是先天二年六月初五。
太平公主這邊,最高興的莫過於崔湜:“公主,天子眼下既無謀臣又無兵馬,還剩不到兩個月,已然無法反敗為勝。這大局,終是定了。”
太平公主已什麽都不想說。她的心情過於複雜,先前雖已與李三郎談妥,但心中總有不甘,如今上皇心思變化,她又有了機會,當然做不到視若無睹。可她也不願失信於李三郎,失信於大唐,且上皇心思向來多變,她也並不覺得現下就穩妥。
——上皇突然有此行為,在李三郎看來,會不會以為是她跟上皇說了什麽?
“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有任何輕舉妄動。”太平公主鄭重地向眾位幕僚告誡道,“天子畢竟是君,此看似國事,也可能隻是天家父子家事,我等臣子不宜插手。反正到了八月,一切自有分曉。”
她既不幫著上皇反咬李三郎一口,也不幫著李三郎對付上皇,她自認這已是仁至義盡。
上皇、天子與她三方勢力,天子最弱,其次為上皇,最強大的是她。正因如此,有權利選擇合作方的,才隻能是她。誰贏了,誰才有資格跟她合作。這對於她來說,
三郎,隻有闖過了這一關,你才是一個真正的皇帝,我才能心甘情願臣服於你。
六月初六,李旦召幼子李業入宮。
李旦要保護長子李憲,就必須要讓他完全置身事外。而在這五個兒子之中,又聰明又讓李旦最信得過的,莫過於這個幼子了。他讓李業利用京中雜而廣的人脈幫忙查查,蕭江沅究竟在哪兒,看看她的情況是否如三郎所說的一般無二,若三郎所言屬實,他大可再將皇帝巡邊一事延期,或者幹脆取消,若三郎所言有假,他便要真的重新考慮帝位一事了。
而無論結果如何,蕭江沅殺無赦!
見自己的說法好像嚇到了幼子,李旦心下一軟,拍了拍呆立的李業的肩:“五郎心善,阿耶也是不得已,蕭江沅不除,我心難安,而你三哥之心,我也看不分明,隻希望一切都是我胡思亂想,如此五郎也好做些。”
李業明白阿耶心意已決,那些詢問和勸阻的話便吞下了肚子。他微皺著眉頭,想著阿耶對阿沅之死的再三叮囑,雖點著頭,卻垂著眼簾,躲閃著阿耶的目光。他從未覺得皇宮如此讓人透不過氣,便很快就離開了。
迴到五王宅,他才覺得鬆了口氣。他抬眸定定地看著自家府邸的大門,雖有幾分愧疚,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
當晚,三封信就從五王宅傳出,分別往長安本地王琚、東都張說和荊州崔日用三處快馬而去,內容皆是:鎮國公主毒害聖人未遂,恐有不臣之舉,情況危急,還望襄助!
若非已經宵禁,王琚甫一看完信,便要登門五王宅了。他強迫自己盡快安撫下激動又興奮的心情,又細細地將信上筆跡確認了一番,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之前想幹脆起事,將太平公主全然扳倒,還擔心聖人不同意,沒想到上皇轉眼就給了聖人同意的理由。他還沒來得及找聖人道出心中所想,便又來了這一大助力。
顯然依附聖人之人,都跟他想法一致,如此又添了薛王等兄弟的加持,聖人便更沒有理由不同意了。隻要聖人答應,以他天子之尊師出有名,破釜沉舟,絕處逢生,一旦事成,從龍者居功至偉,自然前途無可限量。
聖人身邊現在隻剩他一個能說得上話的可信之人,開口首告此事,舍他其誰?
為了保險起見,次日晨起,坊門剛開,王琚便先去五王宅拜訪了薛王,將心中所想確認無誤後,才入宮覲見。
明德殿中,李隆基正望著一扇屏風發呆,在王琚看來,甚是頹唐。王琚當即便道:“臣從前隻是不知太子,如今恐怕要不知天子了!”
得知王琚來了,李隆基便將殿內所有人都遣了出去,連起居郎都沒有留,雙眼沒有一刻離開過麵前的屏風。聽聞王琚此言,李隆基也不過輕笑一聲:“你這話對我沒用,沒有人告訴過你麽?”
王琚最擅長的戰國策士這一套,突然如蕭內監所言一般不管用了,聽聖人這話,那日蕭內監與他說起這個,竟像是聖人授意的?他當即乖乖行禮道:“臣無能。”
李隆基這才轉頭看了王琚一眼:“你過來。”
王琚聽命立即上前。
“這屏風很有意思。”李隆基說著便將這萬年山水仿製屏風的來由,娓娓道來,“有的人,似是生來就有那個能力,做事玲瓏,麵麵俱到,隻可惜有些事,注定要有所取舍。”
“那要看所取謂何,所舍謂何。”王琚已不敢瞎猜,隻能順著李隆基的話頭,道出此行目的,“若所取者乃是天下,則其他皆可舍。”
“可我仍有不甘,為何魚和熊掌,偏偏不可兼得。吾乃天子,此事難道也不成?”
“臣說一句不敬的話,聖人先前若猶豫,那是心中有情,可此時此刻,一切已由不得聖人了。”王琚恭謹地道,“其實我大唐開國以來,曆代天子皆為成大事者,一代比一代不拘小節,聖人身體裏流淌著這樣的血脈,即便臣不說,聖人也會那樣去做。”
“終究是時勢不由人啊……”李隆基歎道。
“聖人所言正是,如今形勢緊急,迫在眉睫,若再不趕緊下定決心,恐怕就要來不及了!”
隻是,此事該如何解決呢?幾日之後,東都張說給了李隆基答案——他派人給李隆基送了一件禮物:一把鋒利的儀刀!
刀乃兇器,兇者,兵也。
李隆基拆開張說禮物的時候,王琚就站在他邊上。見張說的意思與五王宅中那位不謀而合,他忍不住抿唇一笑。
他自然也是想快刀斬亂麻,畢竟時間所剩不多。隻是這可憐的天子手底下並無什麽可靠的兵力可用,連之前政變所用的萬騎驍騎都碰不得,還不如他從前做臨淄王的時候。這時,王毛仲站了出來。
自從李隆基登基,王毛仲便被派去總理京中戰馬,官職不低,權限也不小,雖僅限於戰馬這一塊,可戰馬與將士息息相關,他人又爽快圓滑,著實結識了不少朋友。他遊說了多日,終於有三百兵士願為天子效犬馬之勞。
與此同時,岐王李範、薛王李業和平日裏與李隆基尤其交好的兄弟如薑皎、李令問等,也聯合起來,決意助他一臂之力。
待到六月末,崔日用也迴京“述職”了。
見阿耶默默無言,神色幾番變化,隻敷衍地點了點頭,便托詞離開,李隆基既不多問也不挽留,隻用自己最無害的笑容迎上父親的目光,像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送到了宮門。待李旦走後,他的笑容才斂去些許,不安的感覺油然而生。
他的不安很快得到了驗證——李旦次日便把本已無限延時的皇帝巡邊日期,定在了這一年的八月。
這是要更換新帝冠冕堂皇的先兆,在上皇改變初衷的半年之後,再度確立。朝堂風向自此更清晰了,原本中立的朝臣們也多多少少有了些偏移,所有人看向皇帝的目光裏,都夾雜了些許複雜的感情,有歎息,有憐憫。此一番,天子真當絕境了。
這一日是先天二年六月初五。
太平公主這邊,最高興的莫過於崔湜:“公主,天子眼下既無謀臣又無兵馬,還剩不到兩個月,已然無法反敗為勝。這大局,終是定了。”
太平公主已什麽都不想說。她的心情過於複雜,先前雖已與李三郎談妥,但心中總有不甘,如今上皇心思變化,她又有了機會,當然做不到視若無睹。可她也不願失信於李三郎,失信於大唐,且上皇心思向來多變,她也並不覺得現下就穩妥。
——上皇突然有此行為,在李三郎看來,會不會以為是她跟上皇說了什麽?
“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有任何輕舉妄動。”太平公主鄭重地向眾位幕僚告誡道,“天子畢竟是君,此看似國事,也可能隻是天家父子家事,我等臣子不宜插手。反正到了八月,一切自有分曉。”
她既不幫著上皇反咬李三郎一口,也不幫著李三郎對付上皇,她自認這已是仁至義盡。
上皇、天子與她三方勢力,天子最弱,其次為上皇,最強大的是她。正因如此,有權利選擇合作方的,才隻能是她。誰贏了,誰才有資格跟她合作。這對於她來說,
三郎,隻有闖過了這一關,你才是一個真正的皇帝,我才能心甘情願臣服於你。
六月初六,李旦召幼子李業入宮。
李旦要保護長子李憲,就必須要讓他完全置身事外。而在這五個兒子之中,又聰明又讓李旦最信得過的,莫過於這個幼子了。他讓李業利用京中雜而廣的人脈幫忙查查,蕭江沅究竟在哪兒,看看她的情況是否如三郎所說的一般無二,若三郎所言屬實,他大可再將皇帝巡邊一事延期,或者幹脆取消,若三郎所言有假,他便要真的重新考慮帝位一事了。
而無論結果如何,蕭江沅殺無赦!
見自己的說法好像嚇到了幼子,李旦心下一軟,拍了拍呆立的李業的肩:“五郎心善,阿耶也是不得已,蕭江沅不除,我心難安,而你三哥之心,我也看不分明,隻希望一切都是我胡思亂想,如此五郎也好做些。”
李業明白阿耶心意已決,那些詢問和勸阻的話便吞下了肚子。他微皺著眉頭,想著阿耶對阿沅之死的再三叮囑,雖點著頭,卻垂著眼簾,躲閃著阿耶的目光。他從未覺得皇宮如此讓人透不過氣,便很快就離開了。
迴到五王宅,他才覺得鬆了口氣。他抬眸定定地看著自家府邸的大門,雖有幾分愧疚,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
當晚,三封信就從五王宅傳出,分別往長安本地王琚、東都張說和荊州崔日用三處快馬而去,內容皆是:鎮國公主毒害聖人未遂,恐有不臣之舉,情況危急,還望襄助!
若非已經宵禁,王琚甫一看完信,便要登門五王宅了。他強迫自己盡快安撫下激動又興奮的心情,又細細地將信上筆跡確認了一番,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之前想幹脆起事,將太平公主全然扳倒,還擔心聖人不同意,沒想到上皇轉眼就給了聖人同意的理由。他還沒來得及找聖人道出心中所想,便又來了這一大助力。
顯然依附聖人之人,都跟他想法一致,如此又添了薛王等兄弟的加持,聖人便更沒有理由不同意了。隻要聖人答應,以他天子之尊師出有名,破釜沉舟,絕處逢生,一旦事成,從龍者居功至偉,自然前途無可限量。
聖人身邊現在隻剩他一個能說得上話的可信之人,開口首告此事,舍他其誰?
為了保險起見,次日晨起,坊門剛開,王琚便先去五王宅拜訪了薛王,將心中所想確認無誤後,才入宮覲見。
明德殿中,李隆基正望著一扇屏風發呆,在王琚看來,甚是頹唐。王琚當即便道:“臣從前隻是不知太子,如今恐怕要不知天子了!”
得知王琚來了,李隆基便將殿內所有人都遣了出去,連起居郎都沒有留,雙眼沒有一刻離開過麵前的屏風。聽聞王琚此言,李隆基也不過輕笑一聲:“你這話對我沒用,沒有人告訴過你麽?”
王琚最擅長的戰國策士這一套,突然如蕭內監所言一般不管用了,聽聖人這話,那日蕭內監與他說起這個,竟像是聖人授意的?他當即乖乖行禮道:“臣無能。”
李隆基這才轉頭看了王琚一眼:“你過來。”
王琚聽命立即上前。
“這屏風很有意思。”李隆基說著便將這萬年山水仿製屏風的來由,娓娓道來,“有的人,似是生來就有那個能力,做事玲瓏,麵麵俱到,隻可惜有些事,注定要有所取舍。”
“那要看所取謂何,所舍謂何。”王琚已不敢瞎猜,隻能順著李隆基的話頭,道出此行目的,“若所取者乃是天下,則其他皆可舍。”
“可我仍有不甘,為何魚和熊掌,偏偏不可兼得。吾乃天子,此事難道也不成?”
“臣說一句不敬的話,聖人先前若猶豫,那是心中有情,可此時此刻,一切已由不得聖人了。”王琚恭謹地道,“其實我大唐開國以來,曆代天子皆為成大事者,一代比一代不拘小節,聖人身體裏流淌著這樣的血脈,即便臣不說,聖人也會那樣去做。”
“終究是時勢不由人啊……”李隆基歎道。
“聖人所言正是,如今形勢緊急,迫在眉睫,若再不趕緊下定決心,恐怕就要來不及了!”
隻是,此事該如何解決呢?幾日之後,東都張說給了李隆基答案——他派人給李隆基送了一件禮物:一把鋒利的儀刀!
刀乃兇器,兇者,兵也。
李隆基拆開張說禮物的時候,王琚就站在他邊上。見張說的意思與五王宅中那位不謀而合,他忍不住抿唇一笑。
他自然也是想快刀斬亂麻,畢竟時間所剩不多。隻是這可憐的天子手底下並無什麽可靠的兵力可用,連之前政變所用的萬騎驍騎都碰不得,還不如他從前做臨淄王的時候。這時,王毛仲站了出來。
自從李隆基登基,王毛仲便被派去總理京中戰馬,官職不低,權限也不小,雖僅限於戰馬這一塊,可戰馬與將士息息相關,他人又爽快圓滑,著實結識了不少朋友。他遊說了多日,終於有三百兵士願為天子效犬馬之勞。
與此同時,岐王李範、薛王李業和平日裏與李隆基尤其交好的兄弟如薑皎、李令問等,也聯合起來,決意助他一臂之力。
待到六月末,崔日用也迴京“述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