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的東路軍和大宋軍隊開始短兵相接的時候,楚歌也開始了行動。


    大乾一直以來的戰術思維,都是拒敵於國門之外,沒有等到敵國進攻再反擊的道理。


    西路軍一動,北方的情報人員就把消息層層傳遞了上去,李儒知道後,立刻告訴了楚歌。


    楚歌當即下令徐榮率領西涼軍北渡黃河,在黃河北部占據一個戰略支點。


    這樣的戰略支點北方多的是,雖然金國拿下了燕雲十六州,可靠近南邊的一些地方隻是名義上的占領。


    他們不過派了幾個金國官員和一些軍隊前來看守罷了。


    西涼軍北渡後,楚歌又下放了命令,讓湯陰、安陽等地的農兵運糧北上。


    農兵運糧是大同軍剛創立時,軍隊不足的時候,一般後勤轉運等工作都是交由戰區附近的農兵來。


    之後,隨著大同軍地盤擴大,軍隊擴招,大乾成立後,舉國上百萬軍隊,人員足夠的情況下,已經不需要農兵運糧了。


    而地方上的農兵製度雖然保留了下來,可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象征,讓百姓在戰亂年代強身健體的同時,在農閑時候,政府好組織人員做一些建設。


    楚歌估計,隨著大乾地盤越大,和平越近,早期的農兵製度遲早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被廢棄掉。


    不過這次來到大宋疆域,不可能把國內的士兵全部帶過來,能跟隨而來的基本上是精銳和抽調的軍中骨幹。


    大部分士兵需要隨地征招,如此一來,糧草轉運的工作自然就交給了後方的農兵。


    另外一個原因是楚歌得知嶽飛現在是自己麾下的農兵槍術教頭,自然需要借此機會讓後者進入大乾軍隊,好展示他隱藏的天賦。


    “聽說了嗎,北上運糧一趟,表現好的立馬給提升為正兵。”


    “嗯,村頭告示欄上是這麽說的,俺也去問過村長了,這消息不假。”


    “那你要去嗎?”


    “當然要去,運運糧草而已,俺有的是力氣,迴來當了正兵,糧餉也拿的多了。”


    “那一起去報名。”


    “走走走,快走,不知道限不限人。”


    早些時候,大同軍當兵吃糧的待遇就羨煞了這些農兵,聽說北上運糧一趟,迴來就能被優先提拔為正兵,自然是群情激動,想要報名北上運糧的人絡繹不絕。


    黃昏時刻。


    嶽飛結束了一天的指導工作,和王貴在家門口告別。


    “娘,爹迴來了沒有。”


    嶽飛推門而進,手腕一抖,手中瀝泉槍飛射而出,插入院中兵器架上紋絲不動。


    他繼續往裏走,堂屋裏,母親正擺放著碗快。


    往碗裏瞧了一眼,嶽飛微微一笑,話說大同人來了後,家裏的夥食倒是好了很多,雞蛋、豬肉時有見到。


    若天下人人如此,這江山還是給大同人做為好。


    他和父親一樣,經過起初的茫然,眼看著湯陰日日變好,人人稱頌大同,更是以身為大同人為驕傲。


    那種前路迷茫的感覺瞬間消失了。


    就像父親說的:“百姓們才不管誰當皇帝,誰能給百姓們帶來好日子,誰就是好皇帝,很顯然,大同人的皇帝比大宋的皇帝做的好。”


    “飛兒,你迴來了,快坐下,娘給你倒水喝。”母親的聲音打斷了嶽飛的思緒。


    嶽飛灑然一笑,自己想這麽多幹什麽,如今自己一家人可都是大同人。


    大同人。


    嶽飛突然一愣,心中的猶豫突然散去。


    當晚吃飯過後,他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決定。


    “父親,我想隨農兵北上運糧。”


    “你想當兵吃飯?”看著嶽飛一臉認真的樣子,嶽和道,“可想清楚了?”


    “是的,我想清楚了。”


    嶽飛自然明白父親的意思,自小父親就教導他忠臣不事二主,決定了,之後就沒有反悔的機會。


    嶽和歎氣道:“也好,鵬舉你天賦異稟,乃天上將星轉世,父親不阻礙你前程,大同軍為民請命,是個好去處。”


    嶽飛點點頭,默默聽著父親臨別叮囑。


    第二天一早,嶽飛就帶著王貴前來報名。


    他們一個是農兵教頭,一個本就有農兵資格,報名程序很是順利。


    登記完名字後,就被通知第二天一早上路。


    原來的嶽和因為郭嘉的推薦,現在被提拔為湯陰縣令。


    父親走後,嶽飛這個槍術教頭,就子承父業,當了農兵頭頭。


    底下農兵往日裏見多了嶽飛的厲害,威信早已建立起來,嶽飛雖然年紀小,卻也沒有人反對。


    三天後,嶽飛帶著百餘農兵來到黃河渡口。


    登記後,他們百餘人被分到了護糧軍第三旅。


    一行人排隊上船。


    此時的南岸渡口,擠滿了周圍幾縣的農兵,一個個農兵背負包裹著的行禮,好奇地四下張望。


    嶽飛雖然麵色不動,可到處轉悠的眼裏,也是充滿了好奇。


    這黃河之上的大船可真大,真多。


    大同人的搬運裝備可真神奇,一根繩子,幾個輪子來迴轉悠,底下人輕輕鬆鬆地就提起千斤糧草挪移到船上。


    仔細看岸邊的搬貨人員,穿著也是和他們一樣的農兵服,肌肉雖然緊實,可看著不像大力之人。


    何況這每艘船都配備了兩個搬運農兵,這要都是大力士,那天下能扛鼎之人也太多了。


    “三旅的,三旅的,都給這裏集合。”


    嶽飛抬頭看去,登記處一個身著鎧甲的男子,在那裏高唿,身旁一人扛著大旗,旗上有字:“護糧軍第三旅。”


    嶽飛連看向身後人道:“大家都在這裏嗎?”


    一行人左右看著點數,很快有人叫道:“人齊了,都在這呢。”


    嶽飛點點頭道:“好,大家隨我去集合。”


    周倉看著圍上來的人員,一一點名道:“張合。”


    “到。”


    “李義。”


    “到。”


    “嶽飛。”


    “到。”


    “……”


    周倉點完各個隊長的名字,神色肅然道:“你等麾下人員可到齊?”


    話音剛落,一眾人連接上。


    “將軍,都到齊了。”


    “將軍,我們大夥都在呢”


    “將軍,我們不敢亂走。”


    周倉擺擺手道:“莫要叫我將軍,我乃護糧軍第三旅旅帥——周倉,今後你們就叫我旅帥。”


    “是,旅帥。”眾人異口同聲應道。


    周倉點點頭道:“既然人到齊了,你們就隨我上船,記住,看好了各自的手下,如果人不見了,以逃兵論罪,聽到了沒有。”


    “聽到了。”


    大船啟航,大約一炷香時間,就完成了渡河行動。


    等船上輜重卸完,周倉來到眾人身前,看著一眾手下嘻嘻哈哈的樣子,周倉也不說話,就那樣陰沉著臉看著眾人。


    一眾農兵見周倉神色不對,幾個隊長連招唿身後人別說話。


    而從開始到結束,湯陰縣的一眾農兵都是挺直著身軀,站成一條線,不說話,不動作,讓其他人很是驚奇。


    見眾人不再說話,周倉開口道:“來到這裏了,不要以為護糧軍就安全了,金人可不管我們是不是護糧軍,反而因為我們運送著關乎前線將士存亡的糧草,金人更是會想發設法地置我們於死地,記住了,這裏是戰場,都給我打起精神來,聽見了沒有。”


    “聽見了。”一眾人低著頭慚愧地應道。


    周倉大喝道:“抬起頭,大聲告訴我,聽見了沒有。”


    “聽見了。”眾人高喝。


    周倉點頭,然後走向嶽飛,看著英挺的嶽飛讚許道:“嶽飛是吧?你很不錯。”


    看到嶽飛被周倉誇獎,同來的農兵頓時把胸膛挺得更高了,這些人和嶽飛來自同一個村莊,很多人自小看著嶽飛長大。


    現在嶽飛被誇獎,就如同他們被誇獎一般。


    北方的道路還沒修整過,前方道路上匍匐著雜草,道路上到處是馬蹄印子,這些都是被先來的西涼軍踏出的路子。


    一千人雖然不多,可加上四百多輛獨輪車,還是把道路擠得滿滿當當。


    千餘人每個人被發了一把樸刀和一副皮甲。


    那樸刀嶽飛也有,他仔細看過樸刀,是精良的百煉鋼所造。


    這一點讓嶽飛頗為詫異,連後方運送糧草的農兵竟然也能分發到如此精良的兵器,那前線的戰士該拿著什麽樣的神兵利器。


    莫非大同人已經如此富裕,還是軍中有神匠,已經把冶鐵技術普及開來了。


    直到嶽飛看到周倉同樣裝備著樸刀後,才知道這是大同軍的製式兵器,後方人員和前線正兵裝備一樣。


    再看身上的皮甲,基本上是牛皮揉搓而成,這又是一個讓嶽飛不解的問題。


    天下耕牛如此貴重,哪怕身上穿的皮甲不是用耕牛之皮所製,那大同人哪裏的這麽多牛。


    行軍途中,周倉經常把嶽飛等人叫到一起議事。


    這是一件讓嶽飛頗為開心的事,因為他學到了很多東西。


    比如,旅帥就特別強調了軍中必須把生水煮沸了再飲用,解釋說生水中有微小的毒物,常人肉眼不可見,卻是真實存在。


    嶽飛聯合往日所見,一些病症確實對應了此種情況,鄉野之人哪裏有這麽講究,有水喝就不錯了,哪裏還會浪費柴火去燒開了再喝。


    一些人不時肚子痛,原來是喝了生水的原因。


    還有一個讓嶽飛頗為稀罕的事,那就是指導員的存在。


    行路時,每隊配備的指導員向大家講述大同思想。


    等到歇息途中,更是把他們召集起來讀書認字。


    把他們這些隊長召集起來讀書認字還說得過去,可指導員竟然要求底下農兵要人人認字。


    麵對他們不解的神色,指導員笑著解釋道:“大家不要奇怪,不止是你們,今後凡是治下子民,小孩子都要開始讀書認字,大人有機會的也要學習,你們總不想被自家的崽看不起吧。”


    嶽飛小時候家中還頗為富裕,父親送他去就讀過,大同人的文字雖然有別於大宋文字。


    可大同人的文字確是簡便很多,有基礎的學習,嶽飛很快就掌握了大量的日常用字。


    隊伍一路行走,嶽飛一路學習。


    五天後,大軍抵達平陽縣修整。


    這裏的城牆上、街道上還有血腥味,很顯然,大戰剛結束不久。


    第二天護糧隊繼續北上。


    出發之前,周倉再次嚴肅地警告眾人:“大家打起精神來,斥候迴報,越往北走,越容易遇到小股金人。”


    仿佛在印證周倉的話,這天午後,護糧軍剛轉出一道山路,就遭遇了金兵。


    “敵襲。”


    一聲驚叫打破了雙方的平靜。


    金兵大概也想不到會遇上運糧隊,一愣過後,一個個獰笑著拍打戰馬,發起衝鋒。


    “天啊,這麽倒黴,不是說後方運糧很安全嗎?怎麽會有敵人?”


    “怎麽辦,這些騎馬的看著好厲害。”


    “王大,王大,不要亂跑,快來我這裏。”


    馬蹄聲響起,讓一眾農兵失了分寸,有人在抱怨長官騙人,說沒有危險,這就遇到危險了。


    有人在心中埋怨周倉烏鴉嘴,天天說著有敵情,這不好了吧,真碰上敵人了。


    另外一些人則手足無措地招唿認識的人互相報團取暖。


    眼見如此下去不行,嶽飛環顧四周,尋找周倉的身影。


    隻是,這個時候周倉仿佛消失了一般,嶽飛尋找一圈竟然看不見對方。


    “鵬舉,怎麽辦?”


    眼見金人騎兵越發逼近,王貴也變得焦急起來。


    嶽飛左右看去,鄉親們都眼巴巴地看著他。


    見此狀況,嶽飛連忙冷靜下來,他大喝道:“所有人聽命,把輜重車圍起來。”


    “是。”


    一眾人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紛紛推著車堆往金人衝鋒的道路上。


    其他幾隊人馬見狀,有冷靜點的人也紛紛跟著學習,漸漸帶動了其他人。


    眼見秩序恢複,嶽飛跳上一輛輜重車,他抽出樸刀,劃破麻袋,取出裏麵的弩箭拋給身旁人:“快,大家用箭往對麵射。”


    “鵬舉。”


    王貴大吃一驚,這私下拆封軍中物資,一個不好,可是掉腦袋的重罪。


    “情況危機,後果我一力承擔,快些分發下去。”


    做完這些,居高臨下站在輜重車上的嶽飛終於看到了周倉的身影。


    對方沒有消失,也沒有逃,而是站在金人衝鋒的最前頭。


    嶽飛連持槍跑過去,到了地方後,他不解道:“旅帥,為何你方才不組織將士們列陣對敵。”


    周倉道:“某隻會殺敵,不會其他,我看你做的蠻好的,接下來就由你指揮他們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黃巾小兵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筆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筆記並收藏從黃巾小兵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