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聽了,摸了摸下巴,不緊不慢地說道:“劉曄啊,你先別急。你看,孫權既然恭恭敬敬地向我稱臣,態度擺得這麽低。我要是二話不說就攻打他,那以後天下那些想投降咱們的人,心裏不得犯嘀咕嘛,覺得咱們不講情麵,以後誰還敢來投降呀?所以啊,我看還是接受他投降,這樣更合適。”


    劉曄一聽,眼睛瞪得溜圓,那眼神仿佛在說“陛下您咋就不聽勸呢”,他接著又大聲說道:“陛下,您可別被孫權給騙了。孫權雖說有點能耐,可他以前也就是個漢朝的驃騎將軍、南昌侯,官職不高,勢力也沒多大,一直以來,對咱們中原可是怕得很呢。要是您這次封他為王,那他和陛下您之間,可就隻差一個等級了。到時候,他尾巴不得翹到天上去?現在陛下您信了他這假投降,還給他封王,抬高他的地位,這可不就像是給兇猛的老虎又添上了翅膀,他以後還不得更囂張,更難對付啊!”


    曹丕聽了,笑著搖搖頭,心裏想著:“這劉曄,就是太死腦筋,不懂朕的深意。”


    於是耐心地解釋道:“劉曄啊,你想得太簡單了。朕可沒打算幫吳國,也不會幫蜀國。朕就坐山觀虎鬥,等著看吳、蜀兩國打得兩敗俱傷。要是他們滅掉了其中一個,隻剩下一個國家,那時候咱們再出手收拾,還不是輕輕鬆鬆的事兒?這就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朕心裏早就盤算好了,你就別再勸了,朕主意已定。”


    劉曄還想再開口,可看到曹丕那堅定的眼神,隻好把話咽了迴去,無奈地退了下去。


    在東吳的議事大廳裏,孫權正皺著眉頭,和大臣們熱火朝天地討論著怎麽對付蜀國那來勢洶洶的軍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得麵紅耳赤,誰也沒個好主意。就在這時候,一個 伺臣像一陣風似的衝了進來,差點沒刹住車,一頭撞在柱子上。他氣喘籲籲地喊道:“主公,特大消息!魏帝封您為吳王啦,按老禮兒,您得跑到老遠的地方去迎接這封賞呢!”


    這消息一出來,大夥都愣住了,顧雍第一個反應過來,他快步走到孫權跟前,一臉嚴肅地勸道:“主公啊,依我看呐,您最好還是接著自稱上將軍、九州伯,可千萬別接受魏帝封的這個爵位啊。咱東吳也是響當當的一方勢力,要是接了這爵位,不就矮了魏國一頭嘛!”


    孫權聽了,摸了摸下巴,眼睛一轉,笑著說:“顧雍啊,你這話說得有道理,可你想想,當年劉邦不也接受了項羽的分封嘛。為啥呢?還不是形勢所逼,沒辦法呀。咱現在也一樣,要是拒絕,指不定魏國就來找咱們麻煩了。所以啊,這爵位咱先接著,以後的事兒以後再說。”


    說完,孫權下令“走,大夥跟我出城迎接去!”


    於是,孫權帶著一群大臣浩浩蕩蕩地出了城。沒過多久,就看到邢貞帶著魏國的隊伍耀武揚威地來了。這邢貞坐在車裏,鼻孔都快翹到天上去了,心裏想著:“我可是大國來的使者,你們這些東吳的人還不得把我當祖宗供著。”


    到了城門口,他連個下車的意思都沒有,就這麽大搖大擺地想直接進城。


    張昭在一旁看著,臉都氣綠了,額頭上的青筋直跳,心裏大罵:“這小子也太囂張了!”


    他再也忍不住了,一個箭步衝上前去,用手指著邢貞,大聲嗬斥道:“喂!不管是講禮節,還是論法律,都得規規矩矩、嚴嚴肅肅的。你倒好,敢在這兒自大得沒邊兒了,怎麽著,難不成你覺得我們江南連一把小刀子都拿不出來,治不了你嗎?”


    邢貞正得意著呢,被張昭這一吼,嚇得渾身一哆嗦,差點從車上摔下來。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好像有點過分了,趕緊灰溜溜地下了車,陪著笑臉和孫權見了麵。然後,兩人一起乘車往城裏走。


    走著走著,突然,車後麵傳來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哇——咱們這些人太窩囊了!沒能拚死拚活幫主公吞並魏國和蜀國,現在倒好,讓主公接受別人的封爵,這簡直就是丟人現眼啊!”


    眾人迴頭一看,原來是徐盛,隻見他哭得那叫一個傷心,眼淚鼻涕一大把。


    邢貞聽到這話,心裏猛地一震,暗暗想道:“東吳的這些將軍和大臣,真是太有骨氣了!有這樣的人輔佐,孫權肯定不會一直甘於人下。”


    後來,孫權順利接受了封爵,大臣們紛紛圍上來,你一言我一語地向他道賀。孫權臉上笑開了花,心裏想著:“這事兒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等熱鬧勁兒過了,孫權轉頭吩咐手下:“去,把咱們庫房裏那些漂亮的美玉、亮晶晶的明珠都收拾收拾,挑些最好的,派人給魏帝送過去,就說是咱感謝他封王的心意。”


    手下人領命後,麻溜地去準備禮物了,一場關於封爵的小風波,就這麽暫時畫上了句號 。


    早有那些專門負責刺探情報的家夥,跑來報告:“吳王啊,可不得了啦!蜀國皇帝那是帶著自家一大幫子軍隊,好家夥,那人數多得都數不過來。不光這樣,還拉上了蠻王沙摩柯的幾萬外族兵,一個個長得那叫一個壯實,看著就嚇人。還有洞溪的漢將杜路、劉寧,也各自領著一支隊伍,水陸兩路一塊兒進攻,那場麵,簡直就像地動山搖似的,聲勢大得感覺天都能被震塌咯!水路的軍隊已經雄赳赳氣昂昂地從巫口出發啦,陸路的軍隊也已經風風火火地趕到秭歸了。”


    這時候的孫權,雖說已經當上了吳王,可心裏正鬱悶著呢,為啥呢?原來魏國皇帝那家夥,根本就不打算伸手幫他一把,氣得孫權直咬牙。沒辦法呀,孫權隻好把手下的文臣武將們都召集到一塊兒,滿臉愁容地問:“蜀國這軍隊來勢洶洶的,就跟發了瘋的野牛似的,咱們到底該咋整啊?”


    大臣們一聽,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一個個都跟被點了啞穴似的,誰也不說話,整個大廳安靜得連根針掉地上都能聽見,氣氛那叫一個尷尬。


    孫權忍不住長歎一口氣,嘟囔著說:“想當年,周瑜去世之後,還好有魯肅能幫我出謀劃策,魯肅走了又有呂蒙,那也是個頂個的厲害。可現在倒好,呂蒙也沒了,我這心裏的煩惱啊,都沒地兒說,也沒人能幫我分擔咯!”


    孫權這話還沒說完呢,朝堂上突然有個年輕將領,像打了雞血一樣精神抖擻地站了出來。隻見他“撲通”一聲,脆生生地跪在地上,一臉自信滿滿地說道:“吳王啊,您別看我年紀小,可我對那些兵書熟得透透的,裏麵的門道我都摸得門兒清。您就給我幾萬人馬,我保證把蜀國的軍隊打得屁滾尿流,讓他們哭爹喊娘地迴老家!”


    孫權一瞧,喲,原來是孫桓這小子。要說這孫桓,字叔武,他爹叫孫河,本來姓俞。當年孫策那是真喜歡孫河,就賜他姓孫了,所以孫桓也算是吳王宗族的自家人。孫河有四個兒子,孫桓是老大,這小子騎馬射箭的本事,那叫一個厲害,在馬背上就跟長了根似的穩,射箭也是百發百中。他經常跟著孫權出去打仗,立下了不少讓人豎起大拇指的奇功,現在已經做到武衛都尉的官職了,年紀輕輕,才二十五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趣味三國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起吃酒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起吃酒飯並收藏趣味三國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