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晃眼就過了三天。諸葛亮又帶著一幫官員,浩浩蕩蕩地來到朝堂,一心要把劉備給請出來。隻見這幫官員,那可是訓練有素,到了地兒,“唰”的一下,就跟商量好似的,恭恭敬敬地在劉備麵前跪成了一大片,那場麵,跟擺方陣似的,整整齊齊。
這時候,許靖從人群裏站了出來,臉上帶著一副特別嚴肅的表情,上前啟奏道:“大王啊,您可知道,如今那漢朝天子已經被曹丕那壞家夥給害死啦!您要是不趕緊稱帝,然後帶著大軍去收拾這個逆賊,那在天下人眼裏,您可就算不上忠義之士啦。您再瞧瞧現在這情況,天下的老百姓,那可是眼巴巴地盼著您能當皇帝呢,都指望您能給孝湣皇帝報仇雪恨呐。要是您不答應我們這些大臣的提議,哎呀,那老百姓得多失望啊,說不定以後都不支持咱們啦!”
劉備聽了,一臉愁容地說道:“我心裏也清楚,我確實是漢景帝的子孫後代,可咱平心而論,我也沒給老百姓做過啥特別了不起的好事,沒給他們帶來啥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現在就這麽突然自己稱帝,這傳出去,跟那些篡位的賊子有啥兩樣啊,我這心裏實在過不去這道坎兒啊!”
諸葛亮一聽,急得不行,開始再三苦苦勸說劉備:“大王啊,您可別這麽想啊!現在這天下大亂,正是需要您挺身而出的時候。您稱帝那是順應民心,是為了給漢室報仇,給老百姓一個交代啊!您要是不答應,這天下可就真沒指望啦!”
可不管諸葛亮怎麽說,劉備就跟吃了秤砣似的,鐵了心不同意。
諸葛亮一看這架勢,心裏直犯嘀咕:“這可咋整啊,大王咋就油鹽不進呢!”
想來想去,嘿,還真讓他想出了個主意。他趕緊把官員們招唿到身邊,壓低聲音,神神秘秘地嘀咕:“咱們這麽這麽辦……”
官員們聽完,一個個都心領神會地點點頭。商量完,諸葛亮馬上就像換了個人似的,捂著肚子,一臉痛苦地說自己病了,這之後就再也不露麵了,就等著看這計能不能奏效呢。
劉備一聽說諸葛亮病得都快不行了,連帽子都顧不上戴正,就往諸葛亮府上狂奔。到了府上,他一路小跑,直接衝到床邊,滿臉焦急地問:“軍師啊,你這到底是咋啦?得的啥病呀?可別嚇我啊!”
諸葛亮躺在床上,有氣無力地哼唧著,眉頭皺得像麻花,說:“哎呀,大王啊,我這心裏頭就跟著了火似的,愁得我呀,感覺命都快沒啦!”
劉備一聽更著急了,趕忙追問:“軍師,你到底愁啥呢?快跟我說說呀!”
連著問了好幾遍,諸葛亮就跟沒聽見似的,緊閉著眼睛,裝出一副病懨懨的樣子,死活不吭聲。劉備哪肯罷休,繼續軟磨硬泡,再三追問。
諸葛亮被磨得沒辦法,這才長歎一口氣,緩緩說道:“大王啊,想當年我從茅廬出來,就跟了您,一直到現在,這麽多年啦,您對我那是一百個信任,我說啥您都聽。多虧了您的英明領導,咱們才有了兩川這片地盤,也算是沒白瞎我當初給您出的那些主意。
可現在呢,曹丕那小子太不是東西,居然篡了位,漢朝這正統的香火眼瞅著就要斷嘍!咱們手下那幫文武官員,都盼著您能當皇帝,然後帶著大夥去滅了魏國,複興咱大漢江山,順便也能給自己掙個功名。沒想到您卻堅決不答應,您這一拒絕,可把大家給傷著了,他們心裏都有怨言呐,我看呐,要不了多久,大夥說不定都拍拍屁股走人啦。
要是這些文武官員都跑光了,那吳國和魏國瞅準機會來攻打,咱這兩川之地,拿啥去守啊?那肯定是保不住哇!您說,我能不愁嗎?”
劉備聽了,撓了撓頭,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也不是故意要推脫這事兒,主要是我怕天下人在背後指指點點,說我閑話呀,這名聲要是壞了,可咋整!”
諸葛亮一聽,眼睛一瞪,趕忙說:“大王啊,您可別忘了,聖人都說過:‘名分要是不正,說話都沒底氣,做事也不順當。’現在您稱帝,那可是名正言順的事兒啊!曹丕篡位,您作為漢室宗親,站出來複興漢室,這有啥可讓人議論的呢?您難道沒聽說過‘老天爺給你機會,你不抓住,反而會倒黴遭殃’嗎?”
劉備還是有點猶豫,嘟囔著說:“要不這樣吧,等軍師你病好了,咱再辦這事兒,也不遲嘛。”
諸葛亮一聽,心裏暗喜,這大王終於有點鬆動了。隻見他“噌”的一下,像彈簧似的從床上跳起來,走到屏風跟前,用力一拍,就跟拍板定案似的。就聽“嘩啦”一聲,屏風外麵的文武官員,“唿啦啦”一下子全湧了進來。
這幫人一進來,“撲通”一聲,齊刷刷地跪在地上,齊聲說道:“大王既然答應了,那就趕緊挑個好日子,舉行稱帝的大禮吧,可別再猶豫啦!”
劉備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了一跳,定睛一看,好家夥,這些人還真不少,有太傅許靖,那可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安漢將軍糜竺,一直跟著自己出生入死;青衣侯向舉、陽泉侯劉豹,都是軍中的得力幹將;還有別駕趙祚、治中楊洪,處理政務那是一把好手;議曹杜瓊、從事張爽,足智多謀;太常卿賴恭、光祿卿黃權,掌管禮儀和宮廷事務;祭酒何宗、學士尹默、司業譙周,都是學問淵博的文化人;大司馬殷純、偏將軍張裔,在軍中威望很高;少府王謀、昭文博士伊籍、從事郎秦宓,也都是各有專長,為自己出了不少力。這麽多人都眼巴巴地看著自己,劉備一時間有點哭笑不得。
劉備那是滿臉的不可思議,就像見了鬼似的,大聲嚷嚷道:“哎呀我的個老天爺啊,你們這可真是要把我往不仁不義的火坑裏推呀!瞧瞧你們幹的這叫啥事喲!”
此時劉備心裏那叫一個糾結,一方麵覺得自己稱帝好像有點不地道,可另一方麵又被大家這麽一折騰,騎虎難下了。
諸葛亮卻滿臉堆笑,上前一步,恭敬又急切地說道:“大王啊,您都已經答應大夥的請求啦,那就別再猶豫啦!咱得趕緊找地兒築個高高的台子,再挑個大吉大利的好日子,熱熱鬧鬧、規規矩矩地把這稱帝的大禮給辦了。這可是關乎天下大事,可不能耽擱呀!”諸葛亮心裏想著,好不容易把大王勸得差不多了,可不能在這節骨眼上出岔子”。
說完,諸葛亮就招唿手下人:“快,趕緊護送大王迴宮,照顧好大王,可別出啥閃失。”
手下人得令,像一群護雛的老母雞,簇擁著劉備往迴走。
與此同時,諸葛亮扭頭就開始安排:“許慈博士,孟光諫議郎,禮儀這一塊就交給你們倆啦!你們可得給我把好關,一定要弄得妥妥當當的。咱就在成都武擔山的南邊,找個寬敞地兒,趕緊把高台給建起來。”
許慈和孟光連忙點頭,心裏想著:“這可是大事兒,得好好幹,可不能掉鏈子。”
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籌備,所有事兒都準備得差不多了。你再看那些官員們,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精心布置起皇帝的車駕。什麽華麗的馬車、威風的儀仗,那是一樣都不少,把個車駕弄得那叫一個氣派。一切就緒後,這幫官員就浩浩蕩蕩地前去迎接劉備。
到了地兒,大夥恭恭敬敬地請劉備登上高台,準備舉行那莊重的祭祀儀式,就盼著劉備趕緊稱帝,開啟新的局麵。
這時候,許靖從人群裏站了出來,臉上帶著一副特別嚴肅的表情,上前啟奏道:“大王啊,您可知道,如今那漢朝天子已經被曹丕那壞家夥給害死啦!您要是不趕緊稱帝,然後帶著大軍去收拾這個逆賊,那在天下人眼裏,您可就算不上忠義之士啦。您再瞧瞧現在這情況,天下的老百姓,那可是眼巴巴地盼著您能當皇帝呢,都指望您能給孝湣皇帝報仇雪恨呐。要是您不答應我們這些大臣的提議,哎呀,那老百姓得多失望啊,說不定以後都不支持咱們啦!”
劉備聽了,一臉愁容地說道:“我心裏也清楚,我確實是漢景帝的子孫後代,可咱平心而論,我也沒給老百姓做過啥特別了不起的好事,沒給他們帶來啥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現在就這麽突然自己稱帝,這傳出去,跟那些篡位的賊子有啥兩樣啊,我這心裏實在過不去這道坎兒啊!”
諸葛亮一聽,急得不行,開始再三苦苦勸說劉備:“大王啊,您可別這麽想啊!現在這天下大亂,正是需要您挺身而出的時候。您稱帝那是順應民心,是為了給漢室報仇,給老百姓一個交代啊!您要是不答應,這天下可就真沒指望啦!”
可不管諸葛亮怎麽說,劉備就跟吃了秤砣似的,鐵了心不同意。
諸葛亮一看這架勢,心裏直犯嘀咕:“這可咋整啊,大王咋就油鹽不進呢!”
想來想去,嘿,還真讓他想出了個主意。他趕緊把官員們招唿到身邊,壓低聲音,神神秘秘地嘀咕:“咱們這麽這麽辦……”
官員們聽完,一個個都心領神會地點點頭。商量完,諸葛亮馬上就像換了個人似的,捂著肚子,一臉痛苦地說自己病了,這之後就再也不露麵了,就等著看這計能不能奏效呢。
劉備一聽說諸葛亮病得都快不行了,連帽子都顧不上戴正,就往諸葛亮府上狂奔。到了府上,他一路小跑,直接衝到床邊,滿臉焦急地問:“軍師啊,你這到底是咋啦?得的啥病呀?可別嚇我啊!”
諸葛亮躺在床上,有氣無力地哼唧著,眉頭皺得像麻花,說:“哎呀,大王啊,我這心裏頭就跟著了火似的,愁得我呀,感覺命都快沒啦!”
劉備一聽更著急了,趕忙追問:“軍師,你到底愁啥呢?快跟我說說呀!”
連著問了好幾遍,諸葛亮就跟沒聽見似的,緊閉著眼睛,裝出一副病懨懨的樣子,死活不吭聲。劉備哪肯罷休,繼續軟磨硬泡,再三追問。
諸葛亮被磨得沒辦法,這才長歎一口氣,緩緩說道:“大王啊,想當年我從茅廬出來,就跟了您,一直到現在,這麽多年啦,您對我那是一百個信任,我說啥您都聽。多虧了您的英明領導,咱們才有了兩川這片地盤,也算是沒白瞎我當初給您出的那些主意。
可現在呢,曹丕那小子太不是東西,居然篡了位,漢朝這正統的香火眼瞅著就要斷嘍!咱們手下那幫文武官員,都盼著您能當皇帝,然後帶著大夥去滅了魏國,複興咱大漢江山,順便也能給自己掙個功名。沒想到您卻堅決不答應,您這一拒絕,可把大家給傷著了,他們心裏都有怨言呐,我看呐,要不了多久,大夥說不定都拍拍屁股走人啦。
要是這些文武官員都跑光了,那吳國和魏國瞅準機會來攻打,咱這兩川之地,拿啥去守啊?那肯定是保不住哇!您說,我能不愁嗎?”
劉備聽了,撓了撓頭,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也不是故意要推脫這事兒,主要是我怕天下人在背後指指點點,說我閑話呀,這名聲要是壞了,可咋整!”
諸葛亮一聽,眼睛一瞪,趕忙說:“大王啊,您可別忘了,聖人都說過:‘名分要是不正,說話都沒底氣,做事也不順當。’現在您稱帝,那可是名正言順的事兒啊!曹丕篡位,您作為漢室宗親,站出來複興漢室,這有啥可讓人議論的呢?您難道沒聽說過‘老天爺給你機會,你不抓住,反而會倒黴遭殃’嗎?”
劉備還是有點猶豫,嘟囔著說:“要不這樣吧,等軍師你病好了,咱再辦這事兒,也不遲嘛。”
諸葛亮一聽,心裏暗喜,這大王終於有點鬆動了。隻見他“噌”的一下,像彈簧似的從床上跳起來,走到屏風跟前,用力一拍,就跟拍板定案似的。就聽“嘩啦”一聲,屏風外麵的文武官員,“唿啦啦”一下子全湧了進來。
這幫人一進來,“撲通”一聲,齊刷刷地跪在地上,齊聲說道:“大王既然答應了,那就趕緊挑個好日子,舉行稱帝的大禮吧,可別再猶豫啦!”
劉備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了一跳,定睛一看,好家夥,這些人還真不少,有太傅許靖,那可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安漢將軍糜竺,一直跟著自己出生入死;青衣侯向舉、陽泉侯劉豹,都是軍中的得力幹將;還有別駕趙祚、治中楊洪,處理政務那是一把好手;議曹杜瓊、從事張爽,足智多謀;太常卿賴恭、光祿卿黃權,掌管禮儀和宮廷事務;祭酒何宗、學士尹默、司業譙周,都是學問淵博的文化人;大司馬殷純、偏將軍張裔,在軍中威望很高;少府王謀、昭文博士伊籍、從事郎秦宓,也都是各有專長,為自己出了不少力。這麽多人都眼巴巴地看著自己,劉備一時間有點哭笑不得。
劉備那是滿臉的不可思議,就像見了鬼似的,大聲嚷嚷道:“哎呀我的個老天爺啊,你們這可真是要把我往不仁不義的火坑裏推呀!瞧瞧你們幹的這叫啥事喲!”
此時劉備心裏那叫一個糾結,一方麵覺得自己稱帝好像有點不地道,可另一方麵又被大家這麽一折騰,騎虎難下了。
諸葛亮卻滿臉堆笑,上前一步,恭敬又急切地說道:“大王啊,您都已經答應大夥的請求啦,那就別再猶豫啦!咱得趕緊找地兒築個高高的台子,再挑個大吉大利的好日子,熱熱鬧鬧、規規矩矩地把這稱帝的大禮給辦了。這可是關乎天下大事,可不能耽擱呀!”諸葛亮心裏想著,好不容易把大王勸得差不多了,可不能在這節骨眼上出岔子”。
說完,諸葛亮就招唿手下人:“快,趕緊護送大王迴宮,照顧好大王,可別出啥閃失。”
手下人得令,像一群護雛的老母雞,簇擁著劉備往迴走。
與此同時,諸葛亮扭頭就開始安排:“許慈博士,孟光諫議郎,禮儀這一塊就交給你們倆啦!你們可得給我把好關,一定要弄得妥妥當當的。咱就在成都武擔山的南邊,找個寬敞地兒,趕緊把高台給建起來。”
許慈和孟光連忙點頭,心裏想著:“這可是大事兒,得好好幹,可不能掉鏈子。”
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籌備,所有事兒都準備得差不多了。你再看那些官員們,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精心布置起皇帝的車駕。什麽華麗的馬車、威風的儀仗,那是一樣都不少,把個車駕弄得那叫一個氣派。一切就緒後,這幫官員就浩浩蕩蕩地前去迎接劉備。
到了地兒,大夥恭恭敬敬地請劉備登上高台,準備舉行那莊重的祭祀儀式,就盼著劉備趕緊稱帝,開啟新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