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蕭思忠恨手裏有把刀,親手結果了對方的性命,才能解心中之恨。
這時,耶律宗真的聲音再次響起:“蕭愛卿,鳴金收兵吧!”
蕭思忠見事情沒了轉圜餘地,也隻能在心中哀歎一聲,不情不願的行了一禮:“臣~~~,遵旨!”
稍後,當城頭上的沒藏赤地,看見城外遼軍如潮水般退去,長長舒了一口氣。連日來的艱苦鏖戰,早已讓他心力交瘁。當確認了遼軍真的退兵後,全身上下竟然再也提不上一絲力氣,直直的癱坐在了椅子上。
“國相!遼人退了!”趙恬興奮的指著城外的遼軍,完全沒有注意到身後處於虛脫狀態的沒藏赤地。
倒是一旁的李崇仁看出些端倪,長歎一聲就向親兵揮了下手,示意幾人把國相送迴府中休息。
隻是,親兵剛把沒藏赤地連同椅子一起抬到甬道口,他就有氣無力的說道:“慢!”
隨即,轉迴頭向趙恬吩咐:“立即補齊兵源和守城器械,萬萬不能中了遼人的奸計。”
趙恬心疼的看著對方,有心勸說幾句,可張了張嘴,最終還是說道:“是!下官這就令人去辦。”
李崇仁眼看著沒藏赤地被送上馬車,緩緩向遠處駛去,這才來到趙恬身邊。
“樞密使,以你的經驗看,接下來遼人會如何?就此退兵還是……?”
趙恬思忖片刻就輕聲說道:“就此退兵恐怕不太可能。雖然,連日的作戰,遼人損失了不少兵力,可要說就這麽打道迴府,恐怕也不會甘心。”
李崇仁反而是聽不懂了,疑惑說道:“那樞密使的意思是?”
“按照慣例,應該是派來使者談判吧。畢竟,遼皇也要給群臣以及將士們一個交代。”趙恬輕聲說道。
正如趙恬所判斷的那樣,遼兵在撤迴大營休整後,蕭思忠就被遼皇耶律宗真召到了大帳,目的隻有一個,商議談判方案。
“蕭愛卿,你先說說吧。”
遼皇斜倚在龍椅上,任由大太監祿燾幫自己揉捏太陽穴。
蕭思忠思忖片刻就說道:“臣,以為……,應該讓西夏為我軍死難將士做出賠償。”
話音剛落,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就從旁邊響起:“尚書令,這恐怕很難啊。”
蕭思忠幾乎都不用去看,就知道說話的是韓平那個老賊。
他輕哼一聲:“哼!中書令,何必在這裏長他人誌氣,而滅自己威風。談判都沒開始呢,你就下此論斷,這恐怕不妥吧!”
韓平對於蕭思忠略帶訓斥的口吻毫不在意,依舊故我的說道:“尚書令,據老夫看,在你親自指揮的這場戰事中,西夏並未露出敗相。既然沒有敗相,你又怎麽去跟人家談賠償?萬一,西夏那個叫什麽沒藏赤地的說,大不了繼續打下去。你又該如何應對啊?”
這時的蕭思忠,已經在心裏把韓平恨到了極點。對方一口一個老夫,一口一個親自指揮。仿佛眼前發生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他怒視對方:“那依中書令的意思,又該當如何?”
韓平麵露譏諷的一笑:“尚書令,攻夏策略是你親自籌劃的,又是你親自指揮的。現在戰事發展成這個樣子,怎麽會來問老夫的意思?難道不該是問你自己該當如何嗎?”
“韓平!你……!”
蕭思忠隻覺得心中升起一團怒火,指著對方就要訓斥。卻是被坐在上首的耶律宗真打斷了。
“朕叫你們來是議事的,不是來鬥嘴的!”
韓平連忙躬身請罪,隻是在站直身體的那一刻,還不忘挑釁的向蕭思忠揚了揚下巴。
蕭思忠深吸一口氣,隻當沒看見對方的小動作。
這時,耶律宗真的聲音再次響起:“韓愛卿,你也說說。”
“皇上,臣以為,必須讓西夏賠償我大遼此次出征的損失。”
蕭思忠聽對方也是這套,心裏破口大罵:孫賊,你特麽是人嗎?老子以為你有什麽新鮮的呢,不還是老子剛才說的那套?
隻是,他剛要反唇相譏,韓平就已經搶先說道:“不過,老臣聽說西夏國庫不豐,物產貧瘠,恐怕沒有多餘錢糧賠給我大遼。所以,老臣以為不如讓西夏在文書上寫明,甘願把夏州以及涼州兩城送給我大遼以作賠償。”
蕭思忠聞言,不由得心中一動。縱使恨極了對方,也不禁感歎對方的用心良苦。
耶律宗真顯然對韓平提出的方案很感興趣,當即正襟危坐,用灼熱目光看向對方。
“韓愛卿,繼續說下去!”
“是!”
韓平應了一聲就繼續說道:“皇上,宋國雖然用強盜手段,占據了涼州和夏州兩地。可無論從道理還是法理上講,兩城此時此刻依然歸屬西夏。依老臣看,到不如借此良機,讓西夏簽下文書,把兩地割讓給大遼作為賠償。屆時,我大遼再派出使臣向宋國討要。他們若是給了兩城也就作罷,可若是不允的話,倒是一個不錯的借口。”
話音剛落,蕭思忠就在旁試探說道:“中書令,你想與宋國開戰?可不要忘了,如今的宋國可不是……。”
不等他把話說完,韓平就輕蔑一笑:“那又如何?”
蕭思忠見對方這個反應,心中大感好奇。實在搞不懂,對方說這話的底氣何在。
好在韓平並沒有讓他等多久,已經主動說出答案:“尚書令,若是老夫沒記錯的話,你的四弟,也就是北樞密院副使蕭思禮。在幾天前當著皇上和群臣的麵,許諾過以半年為期,能從宋國拿到製作神器的方法。”
韓平說到這裏,用玩味眼神看著對方:“屆時,在我大遼手握神器的情況下,還怕宋國不就範嗎?”
尼瑪!老賊!兜了這麽大的圈子,最終還是在算計我們蕭家!
蕭思忠在心裏痛罵對方的同時,卻不知該如何反駁。畢竟,韓平用的是陽謀,自己的四弟確實在皇上麵前保證過,說一定能拿到神器的製作方法。
可是……,萬一……,中間出了變故呢?那豈不是罪名更大?
坐在上首的耶律宗真,自然也識破了韓平的用心。隻不過,他卻沒有阻攔的道理。畢竟此事若成了,大遼將白得兩座城池,又何樂而不為呢?
這時,耶律宗真的聲音再次響起:“蕭愛卿,鳴金收兵吧!”
蕭思忠見事情沒了轉圜餘地,也隻能在心中哀歎一聲,不情不願的行了一禮:“臣~~~,遵旨!”
稍後,當城頭上的沒藏赤地,看見城外遼軍如潮水般退去,長長舒了一口氣。連日來的艱苦鏖戰,早已讓他心力交瘁。當確認了遼軍真的退兵後,全身上下竟然再也提不上一絲力氣,直直的癱坐在了椅子上。
“國相!遼人退了!”趙恬興奮的指著城外的遼軍,完全沒有注意到身後處於虛脫狀態的沒藏赤地。
倒是一旁的李崇仁看出些端倪,長歎一聲就向親兵揮了下手,示意幾人把國相送迴府中休息。
隻是,親兵剛把沒藏赤地連同椅子一起抬到甬道口,他就有氣無力的說道:“慢!”
隨即,轉迴頭向趙恬吩咐:“立即補齊兵源和守城器械,萬萬不能中了遼人的奸計。”
趙恬心疼的看著對方,有心勸說幾句,可張了張嘴,最終還是說道:“是!下官這就令人去辦。”
李崇仁眼看著沒藏赤地被送上馬車,緩緩向遠處駛去,這才來到趙恬身邊。
“樞密使,以你的經驗看,接下來遼人會如何?就此退兵還是……?”
趙恬思忖片刻就輕聲說道:“就此退兵恐怕不太可能。雖然,連日的作戰,遼人損失了不少兵力,可要說就這麽打道迴府,恐怕也不會甘心。”
李崇仁反而是聽不懂了,疑惑說道:“那樞密使的意思是?”
“按照慣例,應該是派來使者談判吧。畢竟,遼皇也要給群臣以及將士們一個交代。”趙恬輕聲說道。
正如趙恬所判斷的那樣,遼兵在撤迴大營休整後,蕭思忠就被遼皇耶律宗真召到了大帳,目的隻有一個,商議談判方案。
“蕭愛卿,你先說說吧。”
遼皇斜倚在龍椅上,任由大太監祿燾幫自己揉捏太陽穴。
蕭思忠思忖片刻就說道:“臣,以為……,應該讓西夏為我軍死難將士做出賠償。”
話音剛落,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就從旁邊響起:“尚書令,這恐怕很難啊。”
蕭思忠幾乎都不用去看,就知道說話的是韓平那個老賊。
他輕哼一聲:“哼!中書令,何必在這裏長他人誌氣,而滅自己威風。談判都沒開始呢,你就下此論斷,這恐怕不妥吧!”
韓平對於蕭思忠略帶訓斥的口吻毫不在意,依舊故我的說道:“尚書令,據老夫看,在你親自指揮的這場戰事中,西夏並未露出敗相。既然沒有敗相,你又怎麽去跟人家談賠償?萬一,西夏那個叫什麽沒藏赤地的說,大不了繼續打下去。你又該如何應對啊?”
這時的蕭思忠,已經在心裏把韓平恨到了極點。對方一口一個老夫,一口一個親自指揮。仿佛眼前發生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他怒視對方:“那依中書令的意思,又該當如何?”
韓平麵露譏諷的一笑:“尚書令,攻夏策略是你親自籌劃的,又是你親自指揮的。現在戰事發展成這個樣子,怎麽會來問老夫的意思?難道不該是問你自己該當如何嗎?”
“韓平!你……!”
蕭思忠隻覺得心中升起一團怒火,指著對方就要訓斥。卻是被坐在上首的耶律宗真打斷了。
“朕叫你們來是議事的,不是來鬥嘴的!”
韓平連忙躬身請罪,隻是在站直身體的那一刻,還不忘挑釁的向蕭思忠揚了揚下巴。
蕭思忠深吸一口氣,隻當沒看見對方的小動作。
這時,耶律宗真的聲音再次響起:“韓愛卿,你也說說。”
“皇上,臣以為,必須讓西夏賠償我大遼此次出征的損失。”
蕭思忠聽對方也是這套,心裏破口大罵:孫賊,你特麽是人嗎?老子以為你有什麽新鮮的呢,不還是老子剛才說的那套?
隻是,他剛要反唇相譏,韓平就已經搶先說道:“不過,老臣聽說西夏國庫不豐,物產貧瘠,恐怕沒有多餘錢糧賠給我大遼。所以,老臣以為不如讓西夏在文書上寫明,甘願把夏州以及涼州兩城送給我大遼以作賠償。”
蕭思忠聞言,不由得心中一動。縱使恨極了對方,也不禁感歎對方的用心良苦。
耶律宗真顯然對韓平提出的方案很感興趣,當即正襟危坐,用灼熱目光看向對方。
“韓愛卿,繼續說下去!”
“是!”
韓平應了一聲就繼續說道:“皇上,宋國雖然用強盜手段,占據了涼州和夏州兩地。可無論從道理還是法理上講,兩城此時此刻依然歸屬西夏。依老臣看,到不如借此良機,讓西夏簽下文書,把兩地割讓給大遼作為賠償。屆時,我大遼再派出使臣向宋國討要。他們若是給了兩城也就作罷,可若是不允的話,倒是一個不錯的借口。”
話音剛落,蕭思忠就在旁試探說道:“中書令,你想與宋國開戰?可不要忘了,如今的宋國可不是……。”
不等他把話說完,韓平就輕蔑一笑:“那又如何?”
蕭思忠見對方這個反應,心中大感好奇。實在搞不懂,對方說這話的底氣何在。
好在韓平並沒有讓他等多久,已經主動說出答案:“尚書令,若是老夫沒記錯的話,你的四弟,也就是北樞密院副使蕭思禮。在幾天前當著皇上和群臣的麵,許諾過以半年為期,能從宋國拿到製作神器的方法。”
韓平說到這裏,用玩味眼神看著對方:“屆時,在我大遼手握神器的情況下,還怕宋國不就範嗎?”
尼瑪!老賊!兜了這麽大的圈子,最終還是在算計我們蕭家!
蕭思忠在心裏痛罵對方的同時,卻不知該如何反駁。畢竟,韓平用的是陽謀,自己的四弟確實在皇上麵前保證過,說一定能拿到神器的製作方法。
可是……,萬一……,中間出了變故呢?那豈不是罪名更大?
坐在上首的耶律宗真,自然也識破了韓平的用心。隻不過,他卻沒有阻攔的道理。畢竟此事若成了,大遼將白得兩座城池,又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