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林深深看了王了一眼,有些厭煩的說道:“說出來聽聽。”
“還請使君能打開城門,放那些忍饑挨餓的百姓出城。這樣,不僅能給我夏州省下許多糧食以充軍需,還能給他們一個活命的機會,去投奔各地的親屬。”
王了的語氣異常堅定,隻等對方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複。
“放百姓出城?”富林手撚胡須蹙眉沉思。
王了見對方這樣,當即一揖到地:“望使君成全,下官代城中數萬百姓謝過了。”
良久,富林終於長舒一口氣,對著王了輕聲說道:“本官可以放百姓出城。”
王了聞言,頓時心中一喜。
“下官這就讓人去通知……,”
不等他把話說完,富林的聲音再次響起:“但現在不行。”
“什麽?”王了滿是詫異的看著對方。
隻見富林繼續說道:“本官說了,可以放百姓離去,但不是現在這個時候。”
“那……。”
王了剛要爭辯幾句,富林就眼神飄忽的看著對方:“此事不說了!王通判,你要是願意讓百姓出城,本官也不攔著,先讓手下人去挨家挨戶登記造冊吧。”
說到這裏,他才麵色一肅:“但官府的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籌糧上,這才是重中之重。”
“這……。”
王了難掩臉上的失望之色,思忖片刻就無奈的說道:“下官尊令。”
在夏州城的西南角,緊貼著城牆根有十幾座墳塋,與附近的石碑巷隻隔著一小片密林。聽上了歲數的老人們說,這片墳塋本是一個姓李的大戶家的祖墳。後來由於得罪了權貴,全族不得不逃離夏州,這邊墳塋也就此變成了荒墳。
說起來,官府對這裏也算是善加利用,會把一些死在街上的“倒臥”“乞丐”“流民”的屍體拉到這裏,等每月初一十五再由城外的化人場派人來把屍體運走。
由於這些日子,夏州城緊閉城門,來不及轉運出去的屍體已經積攢了數十具。再加之天氣炎熱,也讓空氣中彌漫著屍臭更加濃烈,這使得附近居住的百姓每每聞到都幾欲作嘔。
這一切,對於在石碑巷土生土長的大黃來說,不僅不會反感,甚至還很喜歡。
因為……。
下午時分,連續幾天沒在街上找到食物的大黃,又來到了這片熟悉的墳地。
先湊近一具屍體前看了看,嗯……,這個太瘦了,不喜歡。
換了一具又用鼻子聞了聞,咦……,太臭了,不新鮮。
一番左挑右選,大黃對於麵前這些存貨都不太滿意。
抬起頭舉目四望,終於在遠處看見了幾張卷起的草席,正孤零零的擺在一旁,似乎是近期到的新貨。
大黃歡歡喜喜的跑到近前,伸出前爪扒拉開草席,隨即露出一具麵目栩栩如生的屍體。
它剛準備用鼻子聞聞味道,就見一道寒光閃過。大黃隻覺得脖頸處一疼,緊接著一股熱流順著傷口處噴薄而出。
“特麽的!老人說的果然沒錯,吃過死人肉的狗,眼珠子都是紅的。”
躺在地上裝屍體的張義,把染滿狗血的匕首,在大黃屍體上擦了擦,就隨手揣進懷裏。
“郎君,狗肉可是大補,要不我去撿點木柴,晚上咱們給它烤了?”魏峰的聲音從一旁的草席下麵傳了出來。
張義把死狗扔遠些,這才重新裹緊草席:“這畜生的身上不知道沾了多少冤魂,你要是不怕死就吃。”
“嗬嗬,那還是算了,屬下就是隨便一說!”魏峰尷尬的笑聲響起。
二人說話間,從密林裏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腳步聲。
張義眯起眼睛向那邊打量,就見一個蓬頭垢麵的乞丐,正拄著木棍一瘸一拐的向自己這邊走來。
片刻的功夫,魏海就來到張義幾人身邊,蹲下身壓低聲音說道:“郎君,官府好像放棄搜捕了,一些衙役正讓想出城的百姓登記呢。”
“哦?要是真能放百姓出城,對咱們倒是好事。”張義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這時,魏峰的聲音也傳了過來:“郎君,要不咱們現在就出去?公檢戶籍都是現成的,正好蒙混出城啊。”
張義隻是思忖片刻就做出決定:“魏海,你再仔細打探一下,務必把出城這件事坐實了摸準了。”
“是!”魏海應了一聲,就站起身一瘸一拐的向林子外麵走去。
三界山下,西夏境內。
“紮營!”
隨著傳令官朗聲高唿,作為前驅的十萬遼軍陸續紮下營寨。
稍後,南院大王蕭惠就把手下將領召集到了大帳裏。
他指著地圖說道:“根據斥候帶迴來的消息,西夏已經調集重兵雲集夏州城,足有八萬上下,諸位說說吧,這入夏的第一仗該怎麽打?”
話音剛落,一名將軍出列:“大帥,當初在大同集議的時候,不是說偷襲嗎?”
另一名將軍隨聲附和:“是啊!看目前這個架勢,似乎西夏已經有了防備。”
“難道出了奸細?西夏人已經得知我大遼的行軍部署?”
一時間,諸位將軍紛紛提出異議。
蕭惠對於這種情況,也有自己的判斷。隻是,在麵對眾將的時候,卻是不能挑明。
他當即輕咳一聲:“自古戰事就是瞬息萬變,哪有一成不變的道理。你們隻需根據目前夏州的情況,去製定攻敵之策。至於其他的,自會有人操心。”
這時,帳外的護衛朗聲報名:“尚書省,尚書令,蕭相公,到!”
隨著話音落下,大帳的門簾一挑,身著紫袍,腰橫玉帶的蕭思忠,昂首闊步的走進營帳。
“這是在談事呢?”蕭思忠見大帳裏站滿了人,當即愣了一下。
“原來是相公來了。下官隻是在給他們安排差事……,”
蕭惠說著,就向眾將官揮了下手,示意眾人暫且散去。
等大帳裏隻剩他們二人,蕭惠才輕聲詢問:“相公不是在後麵陪伴禦駕嗎?怎麽得空跑下官這裏來了?”
蕭思忠身為攻夏的最初發起者和策略的製定者,對於整場戰役的勝敗得失,自然比旁人看的要重。與其和中書令韓平在皇上身邊鬥嘴別苗頭,倒不如親臨戰前,以使得自己製定的戰術能順利實施。
“蕭帥,本官就是來問問,這夏州城你打算怎麽攻打?”
“還請使君能打開城門,放那些忍饑挨餓的百姓出城。這樣,不僅能給我夏州省下許多糧食以充軍需,還能給他們一個活命的機會,去投奔各地的親屬。”
王了的語氣異常堅定,隻等對方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複。
“放百姓出城?”富林手撚胡須蹙眉沉思。
王了見對方這樣,當即一揖到地:“望使君成全,下官代城中數萬百姓謝過了。”
良久,富林終於長舒一口氣,對著王了輕聲說道:“本官可以放百姓出城。”
王了聞言,頓時心中一喜。
“下官這就讓人去通知……,”
不等他把話說完,富林的聲音再次響起:“但現在不行。”
“什麽?”王了滿是詫異的看著對方。
隻見富林繼續說道:“本官說了,可以放百姓離去,但不是現在這個時候。”
“那……。”
王了剛要爭辯幾句,富林就眼神飄忽的看著對方:“此事不說了!王通判,你要是願意讓百姓出城,本官也不攔著,先讓手下人去挨家挨戶登記造冊吧。”
說到這裏,他才麵色一肅:“但官府的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籌糧上,這才是重中之重。”
“這……。”
王了難掩臉上的失望之色,思忖片刻就無奈的說道:“下官尊令。”
在夏州城的西南角,緊貼著城牆根有十幾座墳塋,與附近的石碑巷隻隔著一小片密林。聽上了歲數的老人們說,這片墳塋本是一個姓李的大戶家的祖墳。後來由於得罪了權貴,全族不得不逃離夏州,這邊墳塋也就此變成了荒墳。
說起來,官府對這裏也算是善加利用,會把一些死在街上的“倒臥”“乞丐”“流民”的屍體拉到這裏,等每月初一十五再由城外的化人場派人來把屍體運走。
由於這些日子,夏州城緊閉城門,來不及轉運出去的屍體已經積攢了數十具。再加之天氣炎熱,也讓空氣中彌漫著屍臭更加濃烈,這使得附近居住的百姓每每聞到都幾欲作嘔。
這一切,對於在石碑巷土生土長的大黃來說,不僅不會反感,甚至還很喜歡。
因為……。
下午時分,連續幾天沒在街上找到食物的大黃,又來到了這片熟悉的墳地。
先湊近一具屍體前看了看,嗯……,這個太瘦了,不喜歡。
換了一具又用鼻子聞了聞,咦……,太臭了,不新鮮。
一番左挑右選,大黃對於麵前這些存貨都不太滿意。
抬起頭舉目四望,終於在遠處看見了幾張卷起的草席,正孤零零的擺在一旁,似乎是近期到的新貨。
大黃歡歡喜喜的跑到近前,伸出前爪扒拉開草席,隨即露出一具麵目栩栩如生的屍體。
它剛準備用鼻子聞聞味道,就見一道寒光閃過。大黃隻覺得脖頸處一疼,緊接著一股熱流順著傷口處噴薄而出。
“特麽的!老人說的果然沒錯,吃過死人肉的狗,眼珠子都是紅的。”
躺在地上裝屍體的張義,把染滿狗血的匕首,在大黃屍體上擦了擦,就隨手揣進懷裏。
“郎君,狗肉可是大補,要不我去撿點木柴,晚上咱們給它烤了?”魏峰的聲音從一旁的草席下麵傳了出來。
張義把死狗扔遠些,這才重新裹緊草席:“這畜生的身上不知道沾了多少冤魂,你要是不怕死就吃。”
“嗬嗬,那還是算了,屬下就是隨便一說!”魏峰尷尬的笑聲響起。
二人說話間,從密林裏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腳步聲。
張義眯起眼睛向那邊打量,就見一個蓬頭垢麵的乞丐,正拄著木棍一瘸一拐的向自己這邊走來。
片刻的功夫,魏海就來到張義幾人身邊,蹲下身壓低聲音說道:“郎君,官府好像放棄搜捕了,一些衙役正讓想出城的百姓登記呢。”
“哦?要是真能放百姓出城,對咱們倒是好事。”張義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這時,魏峰的聲音也傳了過來:“郎君,要不咱們現在就出去?公檢戶籍都是現成的,正好蒙混出城啊。”
張義隻是思忖片刻就做出決定:“魏海,你再仔細打探一下,務必把出城這件事坐實了摸準了。”
“是!”魏海應了一聲,就站起身一瘸一拐的向林子外麵走去。
三界山下,西夏境內。
“紮營!”
隨著傳令官朗聲高唿,作為前驅的十萬遼軍陸續紮下營寨。
稍後,南院大王蕭惠就把手下將領召集到了大帳裏。
他指著地圖說道:“根據斥候帶迴來的消息,西夏已經調集重兵雲集夏州城,足有八萬上下,諸位說說吧,這入夏的第一仗該怎麽打?”
話音剛落,一名將軍出列:“大帥,當初在大同集議的時候,不是說偷襲嗎?”
另一名將軍隨聲附和:“是啊!看目前這個架勢,似乎西夏已經有了防備。”
“難道出了奸細?西夏人已經得知我大遼的行軍部署?”
一時間,諸位將軍紛紛提出異議。
蕭惠對於這種情況,也有自己的判斷。隻是,在麵對眾將的時候,卻是不能挑明。
他當即輕咳一聲:“自古戰事就是瞬息萬變,哪有一成不變的道理。你們隻需根據目前夏州的情況,去製定攻敵之策。至於其他的,自會有人操心。”
這時,帳外的護衛朗聲報名:“尚書省,尚書令,蕭相公,到!”
隨著話音落下,大帳的門簾一挑,身著紫袍,腰橫玉帶的蕭思忠,昂首闊步的走進營帳。
“這是在談事呢?”蕭思忠見大帳裏站滿了人,當即愣了一下。
“原來是相公來了。下官隻是在給他們安排差事……,”
蕭惠說著,就向眾將官揮了下手,示意眾人暫且散去。
等大帳裏隻剩他們二人,蕭惠才輕聲詢問:“相公不是在後麵陪伴禦駕嗎?怎麽得空跑下官這裏來了?”
蕭思忠身為攻夏的最初發起者和策略的製定者,對於整場戰役的勝敗得失,自然比旁人看的要重。與其和中書令韓平在皇上身邊鬥嘴別苗頭,倒不如親臨戰前,以使得自己製定的戰術能順利實施。
“蕭帥,本官就是來問問,這夏州城你打算怎麽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