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啊?”壽喜應了一聲,就低頭思忖起來。
張義見對方沒有直接出言拒絕,又繼續勸說:“老爺爺,容小子說句心裏話。雖說小子沒見過縣學裏麵的教書先生,可要論詩詞文章,宋人肯定是要略勝一籌的。既然老爺動了科舉選才的心思,就不如花大價錢請幾位大儒過來。”
“要是以縣學的名義請人家過來,倒是不怕忌諱啥的,可是……,那些大儒能來嗎?”壽喜用懷疑眼光看著對方。
“老爺爺,要說旁人小子不敢打包票,可那位五嶽先生就不一樣了,隻要許以好處講明道理,對方是肯定能來的。”
“哦?說說看。”
“是這麽迴事,這位五嶽先生的文采自是沒的說,就小子在宋國京城那陣,郡王府還曾經重金邀請對方去族學裏教書呢。可後來,又因為這位大儒相貌醜陋,被郡王從府裏轟了出來。”
張義說到這裏,故意頓了一下:“老爺爺,您想啊。凡是有本事之人,哪個不是心高氣傲之輩。被人臨時毀約也就罷了,還是被當眾轟出王府的。小子斷定此人一定是心存嫉恨之心,要是咱們把他請到大遼……,嘿嘿!老爺爺,你看怎麽樣?”
“原來是這樣啊。”
壽喜若有所思的點了下頭,隻是片刻的功夫就下了決定。
“行!你這就給陳學武寫信,讓他許以重金把那個什麽五嶽先生的給請過來。”
“那小子這就迴房間寫信去,老爺爺,您也累一天了,還是早點休息吧。”
“去吧,去吧!老夫這裏你不用管了。”
迴到房間的張義,此時卻發起了愁。
別看他現在,爭取到了一個讓更多人潛入遼國的機會,可在當初分別的時候,他隻讓小三子把與自己聯絡的人派去析津府。現如今,陰錯陽差的自己卻來了大同府,自己又該如何與當地的皇城司秘諜取得聯係呢?
翌日,一行人收拾妥當就走出客棧,乘坐馬車趕往懷仁縣赴任。
“則成,昨天晚上讓你寫的信,寫好了沒有?”壽喜慵懶的斜倚在車廂擋板上。
張義撓了撓後腦勺,不好意思的說道:“老爺爺,小子昨天琢磨到了半夜,也不知道該如何措辭,才不會讓陳學武笑話。可是……。”
不等他把話說完,壽喜就接過話茬:“可是,到最後那封信也沒寫出來是吧?”
“嘿嘿,讓你見笑了。”
“哼!依老夫看啊,等日後把大儒請迴來,不僅要教授那些學子的學問,就連你也該去旁聽一下。也省的以後當了大官,連封書信都寫不出來,惹的下屬們在背後嘲笑。”
張義被壽喜這麽一挖苦,還真是有些尷尬,連忙保證以後抽出時間,就會多看看書。
壽喜無奈的歎息一聲:“也罷,迴頭老夫寫封書信過去吧。左右不過是找五嶽先生,誰寫信還不是一樣啊。”
“別啊!老爺爺,您再容小子想想。兩天,兩天後要是小子還不知道怎麽寫,您再親自出手不遲。”
張義可不想失去任何與老家聯絡的機會,他並不是沒有思路,昨天費勁心思也想出了一個辦法。隻是需要再多思量思量,務必保證萬無一失才好。
時至中午,張義一行人終於來到了懷仁縣衙門外。
在遞上了官憑文告以後,縣衙裏的大小官吏紛紛出來相迎。
“下官,懷仁縣丞龐派。”
“主簿,劉鬆。”
“縣尉,董虎。”
“見過縣令!”
說話間,以龐派為首的幾名官員,領著所屬吏目衙役一起向於則成這位上官行禮。
張義上前一步雙手虛扶龐派的雙手,同時示意所有官吏起身。
“諸位,不必多禮,本官初來懷仁縣赴任,以後大小事務還需諸位多多幫襯才是。”
這一幕,看在壽喜眼裏,不由得滿意點了點頭。
誰說這小子不懂事的,這副官場做派一點都不輸自家老爺嘛。
稍後,等張義被眾人簇擁進了值房,就大手一揮示意旁人散去,隻留下龐派三人。
按照規矩,幾位下屬就該各自丞上手中的冊子賬目,供於則成這位上官審閱。
可龐派看了眼站在張義身邊的壽喜,見對方麵白無須,似乎還是個太監,不禁就好奇起來。
“縣尊,敢問這位是?”
張義下意識就想介紹壽喜的身份:“這位是……。”
誰知,他的話剛說到一半,壽喜已經搶先出聲:“咱家是尚書省蕭相公府上的執事,這次是奉了大老爺的命令,陪著郎君來懷仁縣赴任的。”
“什麽?尚書省蕭相公?”
一番話聽的龐派幾人心中震驚不已,紛紛對視一眼,又在心中猜測這位於則成於縣令的身世背景。
壽喜仿佛看出幾人心中所想一般,又用尖細嗓音繼續介紹:“跟你們說了吧,你們這位於縣令,可是我蕭家的遠親。”
遠親?這下不僅龐派三人糊塗了,就連張義也沒反應過來。
就在這時,張義隻覺得小腿一疼,轉頭看去就見壽喜正給自己使著眼色。
他立即會意的點了下頭,看向下麵站立的三名下屬,故意擺出一副神秘樣子:“關於本官的家世出身,幾位還務必保守秘密。本官隻是來懷仁縣當官的,可不想被太多人打擾。你們明白這裏的意思嗎?”
龐派幾人能在一方為官,自然也是聰明絕頂的人物。互相用眼神交流一番,就一齊拍著胸脯保證,說什麽絕不會外傳之類的。
稍後,三人剛離開值房,壽喜就對於則成說道:“小子,你有了蕭家這個護身符,他們也不敢再為難你了。”
張義對此很是無奈:“老爺爺,其實小子還是有些手段的。當初在華通當官的時候……。”
不等他把話說完,壽喜就伸了一個懶腰:“行了,這些都是旁枝末節,折騰了半天老夫也疲乏了,要迴後院補個覺去。你就在這裏看賬冊吧。”
說完,壽喜就領著魏家兄弟走出值房,向著後院方向去了。
張義等對方走遠,連忙關上值房門,還不忘囑咐外麵的小吏,在沒得到準許之前,任何人不得進來打擾。
一番準備就緒,他這才取出幾張紙,提筆蘸墨給遠在汴京的陳學武寫信。
張義見對方沒有直接出言拒絕,又繼續勸說:“老爺爺,容小子說句心裏話。雖說小子沒見過縣學裏麵的教書先生,可要論詩詞文章,宋人肯定是要略勝一籌的。既然老爺動了科舉選才的心思,就不如花大價錢請幾位大儒過來。”
“要是以縣學的名義請人家過來,倒是不怕忌諱啥的,可是……,那些大儒能來嗎?”壽喜用懷疑眼光看著對方。
“老爺爺,要說旁人小子不敢打包票,可那位五嶽先生就不一樣了,隻要許以好處講明道理,對方是肯定能來的。”
“哦?說說看。”
“是這麽迴事,這位五嶽先生的文采自是沒的說,就小子在宋國京城那陣,郡王府還曾經重金邀請對方去族學裏教書呢。可後來,又因為這位大儒相貌醜陋,被郡王從府裏轟了出來。”
張義說到這裏,故意頓了一下:“老爺爺,您想啊。凡是有本事之人,哪個不是心高氣傲之輩。被人臨時毀約也就罷了,還是被當眾轟出王府的。小子斷定此人一定是心存嫉恨之心,要是咱們把他請到大遼……,嘿嘿!老爺爺,你看怎麽樣?”
“原來是這樣啊。”
壽喜若有所思的點了下頭,隻是片刻的功夫就下了決定。
“行!你這就給陳學武寫信,讓他許以重金把那個什麽五嶽先生的給請過來。”
“那小子這就迴房間寫信去,老爺爺,您也累一天了,還是早點休息吧。”
“去吧,去吧!老夫這裏你不用管了。”
迴到房間的張義,此時卻發起了愁。
別看他現在,爭取到了一個讓更多人潛入遼國的機會,可在當初分別的時候,他隻讓小三子把與自己聯絡的人派去析津府。現如今,陰錯陽差的自己卻來了大同府,自己又該如何與當地的皇城司秘諜取得聯係呢?
翌日,一行人收拾妥當就走出客棧,乘坐馬車趕往懷仁縣赴任。
“則成,昨天晚上讓你寫的信,寫好了沒有?”壽喜慵懶的斜倚在車廂擋板上。
張義撓了撓後腦勺,不好意思的說道:“老爺爺,小子昨天琢磨到了半夜,也不知道該如何措辭,才不會讓陳學武笑話。可是……。”
不等他把話說完,壽喜就接過話茬:“可是,到最後那封信也沒寫出來是吧?”
“嘿嘿,讓你見笑了。”
“哼!依老夫看啊,等日後把大儒請迴來,不僅要教授那些學子的學問,就連你也該去旁聽一下。也省的以後當了大官,連封書信都寫不出來,惹的下屬們在背後嘲笑。”
張義被壽喜這麽一挖苦,還真是有些尷尬,連忙保證以後抽出時間,就會多看看書。
壽喜無奈的歎息一聲:“也罷,迴頭老夫寫封書信過去吧。左右不過是找五嶽先生,誰寫信還不是一樣啊。”
“別啊!老爺爺,您再容小子想想。兩天,兩天後要是小子還不知道怎麽寫,您再親自出手不遲。”
張義可不想失去任何與老家聯絡的機會,他並不是沒有思路,昨天費勁心思也想出了一個辦法。隻是需要再多思量思量,務必保證萬無一失才好。
時至中午,張義一行人終於來到了懷仁縣衙門外。
在遞上了官憑文告以後,縣衙裏的大小官吏紛紛出來相迎。
“下官,懷仁縣丞龐派。”
“主簿,劉鬆。”
“縣尉,董虎。”
“見過縣令!”
說話間,以龐派為首的幾名官員,領著所屬吏目衙役一起向於則成這位上官行禮。
張義上前一步雙手虛扶龐派的雙手,同時示意所有官吏起身。
“諸位,不必多禮,本官初來懷仁縣赴任,以後大小事務還需諸位多多幫襯才是。”
這一幕,看在壽喜眼裏,不由得滿意點了點頭。
誰說這小子不懂事的,這副官場做派一點都不輸自家老爺嘛。
稍後,等張義被眾人簇擁進了值房,就大手一揮示意旁人散去,隻留下龐派三人。
按照規矩,幾位下屬就該各自丞上手中的冊子賬目,供於則成這位上官審閱。
可龐派看了眼站在張義身邊的壽喜,見對方麵白無須,似乎還是個太監,不禁就好奇起來。
“縣尊,敢問這位是?”
張義下意識就想介紹壽喜的身份:“這位是……。”
誰知,他的話剛說到一半,壽喜已經搶先出聲:“咱家是尚書省蕭相公府上的執事,這次是奉了大老爺的命令,陪著郎君來懷仁縣赴任的。”
“什麽?尚書省蕭相公?”
一番話聽的龐派幾人心中震驚不已,紛紛對視一眼,又在心中猜測這位於則成於縣令的身世背景。
壽喜仿佛看出幾人心中所想一般,又用尖細嗓音繼續介紹:“跟你們說了吧,你們這位於縣令,可是我蕭家的遠親。”
遠親?這下不僅龐派三人糊塗了,就連張義也沒反應過來。
就在這時,張義隻覺得小腿一疼,轉頭看去就見壽喜正給自己使著眼色。
他立即會意的點了下頭,看向下麵站立的三名下屬,故意擺出一副神秘樣子:“關於本官的家世出身,幾位還務必保守秘密。本官隻是來懷仁縣當官的,可不想被太多人打擾。你們明白這裏的意思嗎?”
龐派幾人能在一方為官,自然也是聰明絕頂的人物。互相用眼神交流一番,就一齊拍著胸脯保證,說什麽絕不會外傳之類的。
稍後,三人剛離開值房,壽喜就對於則成說道:“小子,你有了蕭家這個護身符,他們也不敢再為難你了。”
張義對此很是無奈:“老爺爺,其實小子還是有些手段的。當初在華通當官的時候……。”
不等他把話說完,壽喜就伸了一個懶腰:“行了,這些都是旁枝末節,折騰了半天老夫也疲乏了,要迴後院補個覺去。你就在這裏看賬冊吧。”
說完,壽喜就領著魏家兄弟走出值房,向著後院方向去了。
張義等對方走遠,連忙關上值房門,還不忘囑咐外麵的小吏,在沒得到準許之前,任何人不得進來打擾。
一番準備就緒,他這才取出幾張紙,提筆蘸墨給遠在汴京的陳學武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