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愛卿,入宮所為何事?”
耶律宗真在中和殿見到韓平,就直截了當的問道。
韓平微笑著從袖筒裏掏出一枚玉佩:“皇上,臣新進得了一枚玉佩,見其質地不俗,雕工精美。偏偏造型又甚為喜人,就想著能將之送給太子。”
稍後,等耶律宗真從太監手裏接過那枚玉佩,就發現確實如對方所說的那樣。無論是玉質還是雕工,都屬當世一流。尤其這造型還是一隻活靈活現的小猴子,正應了自己兒子耶律洪基的屬相。
不過,他可不認為,韓平此行的目的是為了送自己兒子禮物而來。
“韓愛卿有心了。我這個當父皇的,就替皇兒暫且收下。”
說著,他就令人搬來椅子,示意韓平坐下說話。
接下來,君臣二人就很自然的說到了西夏。
耶律宗真也確實認為,這次是個千載難得的機會,所以有意多聽取各方意見,以實現利益最大化。
韓平本就是有備而來,自然不會被這個問題難倒。從西夏的軍事政治開始分析利弊,偶爾還會與遼國相對比。
可是,隨著話題的不斷深入,韓平所說的一些話,就有些變味了。
“皇上,要說計謀一道,老臣對尚書令是心服口服。就這次的事情而言,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不僅能挑撥李元昊父子失和,竟然還能讓寧令哥做出弑君殺父的舉動。這是老臣萬萬沒想到的。”
說到這裏,韓平語氣一轉,露出一副幸災樂禍的模樣:“想來,現在最得意的就該是沒藏訛龐這個國相了吧?太後是他的妹妹,國主又尚在繈褓之中。嘿嘿……,說不得,過些日子就能改天換日,也尚未可知啊。”
耶律宗真聽到這裏,握著玉佩的手不由一緊,眼神中有一抹厲色閃過。
這位大遼皇帝有這個反應,也因為年輕時候的一段舊事。
耶律宗真十五歲繼位登基,可因為年幼的緣故,權柄一直掌握在生母皇太後蕭耨斤手裏。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耶律宗真也逐漸長大。按理說,蕭耨斤就該交接權力,迴到後宮養老。可誰知這個女人權力欲極速膨脹,不僅沒有還政於朝的意思,還串通弟弟蕭孝先打算廢掉耶律宗真,另立年紀更小的耶律重元為帝。
萬幸的是,時年十三歲的耶律重元在得知消息後,立即將此事告訴了大哥。這才讓耶律宗真提前有了準備,最終經過一係列的手段,搗毀了蕭耨斤的陰謀,重新奪迴了至高無上的權利。
最近幾年,隨著朝政日益繁重,耶律宗真的身體也逐漸出現了問題,藥石丹丸更是從未斷過。
現如今聽了韓平一番旁敲側擊的講述,他不自覺的聯想到了自己。大皇子耶律洪基不過才十六歲,真要是有朝一日舊事重演,以至於大權旁落,我兒又該如何應對?
韓平看著耶律宗真臉上變顏變色,就知道目的已經達成,連忙施禮告退。
可就在他跨過門檻,將要離開的時候,耶律宗真的聲音從身後響起。
“韓愛卿,此番用兵事關重大。你需嚴加審核,切不可出現紕漏。”
韓平心中一喜,慌忙轉身施禮:“老臣,定不負皇上重托!”
蕭思忠自從離開了皇城,立即將戶部兵部等相關衙門的主官召集到一起,爭取在最短時間內,製訂出一個攻打西夏的方略出來。
“諸位都說說吧,咱們應該如何利用此次機會?”
在座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終,還是有同為蕭家人的蕭惠率先說道:“我等全憑尚書令吩咐!”
話音剛落,眾人也齊齊出聲附和:“全憑尚書令吩咐!”
蕭思忠對此非常滿意,可嘴上依舊謙虛說道:“這說的什麽話來,本官叫爾等過來,就是想集思廣益,爭取把事情做的圓滿。”
說著,他就令人把西夏地圖掛在牆上。
“此次用兵,我打算調動軍隊二十萬,共分為三路。耶律敵魯古將軍統領西路軍,所轄兵力六萬,經西京道,取道阻卜部,南下攻打涼州。南院大王蕭惠,統領東路軍,所轄兵力六萬,經西京道延三界山方向,攻打夏州。”
說到這裏,他故意頓了一下:“我會親領中路軍,所轄兵力十萬,經由西京道,三界山,夏州,直撲興慶府!”
眾人聽說蕭思忠要親自攻打興慶府,一個個眼神都變了。對方這是奔著滅國之功去的,如若事成的話……。
可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傳來侍者的朗聲高唿。
“中書省,中書令,韓大人,倒~~~!”
眾人循聲望去,就見韓平已經邁步走進房間。
不等眾人反應過來,韓平已經用目光掃視在場所有人,隨即擺出一副和善模樣。
“諸位,這是在做什麽呢?能否說給老夫聽聽?”
說著,就眼神銳利的看向蕭思忠。
蕭思忠愣了一下,隨即微笑迴答:“本官正在商議攻伐西夏之事。”
“哦~~”韓平故意拉長聲音,點頭說道:“看來老夫沒來錯地方。”
說完,幾步來到上首位置坐下。還不忘仰靠在椅背上,翹起了二郎腿,擺出一副聽取下屬匯報工作的架勢。
蕭思忠見此,眼神裏的厭惡之色幾乎清晰可見。
隨後就輕笑一聲:“哈,既然中書令願意聽聽也好。”
說話間,他已經示意眾人落座,再次迴到地圖前麵,講述了自己對西夏用兵的計劃。
稍後,等他講述完畢,韓平已經嘖嘖出聲:“嘖嘖,尚書令不愧是兵法大家,三路同時出擊。想那諒祚小兒,定是難以招架。”
蕭思忠對於韓平這個對手,簡直再了解不過了,對方先揚後抑的語風,自己不知道經曆了多少。
果不其然,韓平再一通誇獎過後,就又說道:“尚書令,老夫有一事不明,還想在你麵前請教。”
蕭思忠心說:你看,這就來了吧。
他麵色平淡的點了下頭:“中書令,談不上什麽請教。既然是議事,當然是集思廣益,有話但講無妨。”
韓平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即起身來到地圖前麵,伸出手在西夏的位置上畫了一個圈。
“中書令,你說了這麽多,安排的這麽細致。老夫想問,你把吾皇置於何地?”
蕭思忠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還是旁邊的兵部侍郎試探問道:“中書令,您的意思是……,皇上要禦駕親征?”
韓平沒有理會對方,而是不屑的看著麵前的蕭思忠。
“尚書令,此次乃是國戰!”
耶律宗真在中和殿見到韓平,就直截了當的問道。
韓平微笑著從袖筒裏掏出一枚玉佩:“皇上,臣新進得了一枚玉佩,見其質地不俗,雕工精美。偏偏造型又甚為喜人,就想著能將之送給太子。”
稍後,等耶律宗真從太監手裏接過那枚玉佩,就發現確實如對方所說的那樣。無論是玉質還是雕工,都屬當世一流。尤其這造型還是一隻活靈活現的小猴子,正應了自己兒子耶律洪基的屬相。
不過,他可不認為,韓平此行的目的是為了送自己兒子禮物而來。
“韓愛卿有心了。我這個當父皇的,就替皇兒暫且收下。”
說著,他就令人搬來椅子,示意韓平坐下說話。
接下來,君臣二人就很自然的說到了西夏。
耶律宗真也確實認為,這次是個千載難得的機會,所以有意多聽取各方意見,以實現利益最大化。
韓平本就是有備而來,自然不會被這個問題難倒。從西夏的軍事政治開始分析利弊,偶爾還會與遼國相對比。
可是,隨著話題的不斷深入,韓平所說的一些話,就有些變味了。
“皇上,要說計謀一道,老臣對尚書令是心服口服。就這次的事情而言,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不僅能挑撥李元昊父子失和,竟然還能讓寧令哥做出弑君殺父的舉動。這是老臣萬萬沒想到的。”
說到這裏,韓平語氣一轉,露出一副幸災樂禍的模樣:“想來,現在最得意的就該是沒藏訛龐這個國相了吧?太後是他的妹妹,國主又尚在繈褓之中。嘿嘿……,說不得,過些日子就能改天換日,也尚未可知啊。”
耶律宗真聽到這裏,握著玉佩的手不由一緊,眼神中有一抹厲色閃過。
這位大遼皇帝有這個反應,也因為年輕時候的一段舊事。
耶律宗真十五歲繼位登基,可因為年幼的緣故,權柄一直掌握在生母皇太後蕭耨斤手裏。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耶律宗真也逐漸長大。按理說,蕭耨斤就該交接權力,迴到後宮養老。可誰知這個女人權力欲極速膨脹,不僅沒有還政於朝的意思,還串通弟弟蕭孝先打算廢掉耶律宗真,另立年紀更小的耶律重元為帝。
萬幸的是,時年十三歲的耶律重元在得知消息後,立即將此事告訴了大哥。這才讓耶律宗真提前有了準備,最終經過一係列的手段,搗毀了蕭耨斤的陰謀,重新奪迴了至高無上的權利。
最近幾年,隨著朝政日益繁重,耶律宗真的身體也逐漸出現了問題,藥石丹丸更是從未斷過。
現如今聽了韓平一番旁敲側擊的講述,他不自覺的聯想到了自己。大皇子耶律洪基不過才十六歲,真要是有朝一日舊事重演,以至於大權旁落,我兒又該如何應對?
韓平看著耶律宗真臉上變顏變色,就知道目的已經達成,連忙施禮告退。
可就在他跨過門檻,將要離開的時候,耶律宗真的聲音從身後響起。
“韓愛卿,此番用兵事關重大。你需嚴加審核,切不可出現紕漏。”
韓平心中一喜,慌忙轉身施禮:“老臣,定不負皇上重托!”
蕭思忠自從離開了皇城,立即將戶部兵部等相關衙門的主官召集到一起,爭取在最短時間內,製訂出一個攻打西夏的方略出來。
“諸位都說說吧,咱們應該如何利用此次機會?”
在座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終,還是有同為蕭家人的蕭惠率先說道:“我等全憑尚書令吩咐!”
話音剛落,眾人也齊齊出聲附和:“全憑尚書令吩咐!”
蕭思忠對此非常滿意,可嘴上依舊謙虛說道:“這說的什麽話來,本官叫爾等過來,就是想集思廣益,爭取把事情做的圓滿。”
說著,他就令人把西夏地圖掛在牆上。
“此次用兵,我打算調動軍隊二十萬,共分為三路。耶律敵魯古將軍統領西路軍,所轄兵力六萬,經西京道,取道阻卜部,南下攻打涼州。南院大王蕭惠,統領東路軍,所轄兵力六萬,經西京道延三界山方向,攻打夏州。”
說到這裏,他故意頓了一下:“我會親領中路軍,所轄兵力十萬,經由西京道,三界山,夏州,直撲興慶府!”
眾人聽說蕭思忠要親自攻打興慶府,一個個眼神都變了。對方這是奔著滅國之功去的,如若事成的話……。
可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傳來侍者的朗聲高唿。
“中書省,中書令,韓大人,倒~~~!”
眾人循聲望去,就見韓平已經邁步走進房間。
不等眾人反應過來,韓平已經用目光掃視在場所有人,隨即擺出一副和善模樣。
“諸位,這是在做什麽呢?能否說給老夫聽聽?”
說著,就眼神銳利的看向蕭思忠。
蕭思忠愣了一下,隨即微笑迴答:“本官正在商議攻伐西夏之事。”
“哦~~”韓平故意拉長聲音,點頭說道:“看來老夫沒來錯地方。”
說完,幾步來到上首位置坐下。還不忘仰靠在椅背上,翹起了二郎腿,擺出一副聽取下屬匯報工作的架勢。
蕭思忠見此,眼神裏的厭惡之色幾乎清晰可見。
隨後就輕笑一聲:“哈,既然中書令願意聽聽也好。”
說話間,他已經示意眾人落座,再次迴到地圖前麵,講述了自己對西夏用兵的計劃。
稍後,等他講述完畢,韓平已經嘖嘖出聲:“嘖嘖,尚書令不愧是兵法大家,三路同時出擊。想那諒祚小兒,定是難以招架。”
蕭思忠對於韓平這個對手,簡直再了解不過了,對方先揚後抑的語風,自己不知道經曆了多少。
果不其然,韓平再一通誇獎過後,就又說道:“尚書令,老夫有一事不明,還想在你麵前請教。”
蕭思忠心說:你看,這就來了吧。
他麵色平淡的點了下頭:“中書令,談不上什麽請教。既然是議事,當然是集思廣益,有話但講無妨。”
韓平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即起身來到地圖前麵,伸出手在西夏的位置上畫了一個圈。
“中書令,你說了這麽多,安排的這麽細致。老夫想問,你把吾皇置於何地?”
蕭思忠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還是旁邊的兵部侍郎試探問道:“中書令,您的意思是……,皇上要禦駕親征?”
韓平沒有理會對方,而是不屑的看著麵前的蕭思忠。
“尚書令,此次乃是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