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院學子鬥毆的消息傳到皇城司,已經是一個時辰後的事情。
身為司使的老太監,對於這樁波及麵廣,參與人數眾多的案子尤為重視,立即召集屬下進行商議。
老太監在聽取了幾名探子的匯報後,從中嗅出了一抹陰謀味道。
他一邊摩挲著光潔的下巴,一邊陷入沉思。
良久過後,這才出聲詢問:“遼人和西夏那邊最近在做什麽?”
話聲剛落,一個屬下走出隊列:“迴司使,近幾日那兩國的探子倒是安穩,並沒有出格舉動。”
老太監看向那人,陰惻惻的說道:“你敢保證,這場鬥毆不是他們挑起的?”
那名下屬不敢與其對視,囁諾半天才說道:“司使,兩院學子這麽鬥下去,對那兩國沒有好處啊。”
老太監並沒有怪罪對方頂撞自己,而是細細思忖一陣才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對方的說法。
一陣苦思冥想,他這才無奈說道:“那幾個帶頭鬧事的身份查清了嗎?”
等了半晌,見無人作答,老太監心頭火起。
“都看著咱家做什麽?別以為案子沒報到皇城司,你們就可以當做此事不存在。真等到官家查問下來,那一切就都晚了!都給咱家滾出去!把案子查清再迴來稟報!要快!!!”
司使動怒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隨著命令傳達下去,整個皇城司立即高速運轉起來,隻用了一個時辰,第一條反饋已經送到老太監的案頭。
老太監不看則以,一看更加怒不可遏,對著來人大聲質問:“什麽叫查無此人!難道那些鬧事者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成?不是畫影圖形了嗎?找那些學正教諭去一個個問!再不行,就算挖地三尺,也要給咱家找出來!!!”
那人聞言,渾身顫抖一下,應了一聲轉頭就向外跑去。
隻是剛走出去幾步,就和一人撞了個滿懷。
等他分辨清楚來人,立即躬身施禮:“吳提點,屬下莽撞了。”
被從家裏叫來的吳宇隨意擺了擺手,示意對方可以離去了。
稍後,吳宇向老太監行禮過,便開口問明叫自己來的緣由。
老太監正是心煩的時候,把一遝案卷向前推了一下。
吳宇見此,連忙拿起案卷,坐在一旁仔細翻閱。
他這邊剛看完案卷,一名探子已經快步走進房間,把幾頁紙恭敬遞給老太監。
老太監在看過以後,不由出聲抱怨:“還真是不消停,怎麽還牽扯到相公頭上了。”
吳宇抬頭望去:“司使,怎麽了?”
“嘿!你看看吧。”老太監說著,就把幾頁紙遞給吳宇。
吳宇躬身接過,上麵是一段對話,負責記錄的探子還在旁注明,兩院學子正是因為這段對話,而發生的大規模衝突。
隻是當他看見“廈樞密”三個字的時候,突然聯想起上午和小郡主的那段對話。心裏不由得“咯噔”一下,不會這麽巧吧?
他偷眼打量老太監,見對方正用手揉捏著太陽穴。這才把頭低下,生怕被對方看出任何端倪。
“說說吧,這事你怎麽看。”老太監的聲音響起。
吳宇遲疑半晌才緩緩說道:“司使,雖說事情重大,可歸根到底還是因幾名學生鬥嘴而起。依屬下看,此事不宜深究。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案子交給開封府,讓他們處理也就是了。”
老太監聞言,不禁發起牢騷:“你以為咱家想管這件破事啊。開封府尹袁通,眼看著升遷在即。你信不信,就算把案卷塞到他手裏,他都敢以各種理由搪塞迴來。”
說完這些,他還覺得不過癮,憤憤說道:“別說是他了,你看看刑部大理寺,哪個不是滑不溜手的?平日裏各種邀功賣好,真遇到事情了,一個個跑的比兔子還快。最後,事情還是要落在咱家這裏。”
吳宇自然知道對方叫自己的來意,試探說道:“司使,國子監和太學的地位太過特殊,想要動他們的學生,屬下怕……。”
一番話終於說到老太監痛處:“咱家何嚐不知道這些,可事情鬧的這麽大,總是要提溜個人出來的,不然官家那裏不好交代啊。”
就在吳宇苦思冥想,打算勸說老太監不要追究的時候,一名探子疾步走進房間。
“報!司使,屬下幾人已經拿著鬧事幾人的畫像,找兩院的學正和教諭指認過來。他們都說那幾人不是學校的學生。”
稟報完畢,探子就把幾張鬧事者的畫像遞了過去。
老太監一邊接過畫像,一邊用懷疑的眼神看著對方:“你確認沒有這幾名學生?會不會是那些官員為了保護學生,而故意隱瞞不報?”
探子一時也搞不清具體情況,隻能把查訪的過程如實匯報了一遍。
等老太監打發走探子,就開始仔細端詳幾張畫像。
“咦?這人怎麽看著如此麵熟?咱家應該在哪裏見過。”
吳宇聽到老太監的自言自語,便起身來到對方身側,探頭向畫像看去。
當他看清畫中人的時候,心裏叫苦連連,心說:完了!張虎啊張虎!你個小兔崽子!你師父就沒教過你出門要易容的嗎?
隨著老太監一張紙一張紙的翻動,那上麵的畫像也全都映入吳宇眼簾。
奶奶的,還真是原班人馬啊。除了幾個腿上有舊傷的,真就一個都沒落下。
吳宇心中暗罵的同時,嘴上卻是輕聲勸慰:“司使,那些教諭學正出於某種目的,對咱們選擇撒謊也是人之常情。”
這時,老太監已經把全部畫像看完,隨手扔在桌案上。
“咱家又豈能不知,可官家一旦問起來,咱家總不能也拿人之常情搪塞吧?”
“那您的意思是?”
“先把幾個人找出來,至少查明幾人身份,包括他們父母的,還有這背後究竟有沒有其他隱情,比如私通外敵啥的。等全部查探清楚,就密奏給官家,究竟如何處置幾人,都由官家一言而決。”
吳宇聽了老太監的想法,心裏不由一沉,真要查訪下去,張虎幾人的身份怕是隱瞞不住。
念及至此,他還是想爭取一下,隨即試探說道:“司使,這種案子畢竟還牽扯到廈樞密呢,咱們要是這麽追查下去,會不會引起相公的不滿啊?”
老太監白了吳宇一眼:“他活該!別以為私下幹的那些勾當,能瞞過天下人的眼睛。都位極人臣了還不知足,非要來個名利雙收才肯罷手!咱家可不慣著他那個毛病,咱家隻是如實辦案,他要是不滿,大可以做上一場,別以為咱家就怕了他似的。”
吳宇心裏苦笑:張虎,吳叔可是盡力了,你小子就自求多福吧!
身為司使的老太監,對於這樁波及麵廣,參與人數眾多的案子尤為重視,立即召集屬下進行商議。
老太監在聽取了幾名探子的匯報後,從中嗅出了一抹陰謀味道。
他一邊摩挲著光潔的下巴,一邊陷入沉思。
良久過後,這才出聲詢問:“遼人和西夏那邊最近在做什麽?”
話聲剛落,一個屬下走出隊列:“迴司使,近幾日那兩國的探子倒是安穩,並沒有出格舉動。”
老太監看向那人,陰惻惻的說道:“你敢保證,這場鬥毆不是他們挑起的?”
那名下屬不敢與其對視,囁諾半天才說道:“司使,兩院學子這麽鬥下去,對那兩國沒有好處啊。”
老太監並沒有怪罪對方頂撞自己,而是細細思忖一陣才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對方的說法。
一陣苦思冥想,他這才無奈說道:“那幾個帶頭鬧事的身份查清了嗎?”
等了半晌,見無人作答,老太監心頭火起。
“都看著咱家做什麽?別以為案子沒報到皇城司,你們就可以當做此事不存在。真等到官家查問下來,那一切就都晚了!都給咱家滾出去!把案子查清再迴來稟報!要快!!!”
司使動怒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隨著命令傳達下去,整個皇城司立即高速運轉起來,隻用了一個時辰,第一條反饋已經送到老太監的案頭。
老太監不看則以,一看更加怒不可遏,對著來人大聲質問:“什麽叫查無此人!難道那些鬧事者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成?不是畫影圖形了嗎?找那些學正教諭去一個個問!再不行,就算挖地三尺,也要給咱家找出來!!!”
那人聞言,渾身顫抖一下,應了一聲轉頭就向外跑去。
隻是剛走出去幾步,就和一人撞了個滿懷。
等他分辨清楚來人,立即躬身施禮:“吳提點,屬下莽撞了。”
被從家裏叫來的吳宇隨意擺了擺手,示意對方可以離去了。
稍後,吳宇向老太監行禮過,便開口問明叫自己來的緣由。
老太監正是心煩的時候,把一遝案卷向前推了一下。
吳宇見此,連忙拿起案卷,坐在一旁仔細翻閱。
他這邊剛看完案卷,一名探子已經快步走進房間,把幾頁紙恭敬遞給老太監。
老太監在看過以後,不由出聲抱怨:“還真是不消停,怎麽還牽扯到相公頭上了。”
吳宇抬頭望去:“司使,怎麽了?”
“嘿!你看看吧。”老太監說著,就把幾頁紙遞給吳宇。
吳宇躬身接過,上麵是一段對話,負責記錄的探子還在旁注明,兩院學子正是因為這段對話,而發生的大規模衝突。
隻是當他看見“廈樞密”三個字的時候,突然聯想起上午和小郡主的那段對話。心裏不由得“咯噔”一下,不會這麽巧吧?
他偷眼打量老太監,見對方正用手揉捏著太陽穴。這才把頭低下,生怕被對方看出任何端倪。
“說說吧,這事你怎麽看。”老太監的聲音響起。
吳宇遲疑半晌才緩緩說道:“司使,雖說事情重大,可歸根到底還是因幾名學生鬥嘴而起。依屬下看,此事不宜深究。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案子交給開封府,讓他們處理也就是了。”
老太監聞言,不禁發起牢騷:“你以為咱家想管這件破事啊。開封府尹袁通,眼看著升遷在即。你信不信,就算把案卷塞到他手裏,他都敢以各種理由搪塞迴來。”
說完這些,他還覺得不過癮,憤憤說道:“別說是他了,你看看刑部大理寺,哪個不是滑不溜手的?平日裏各種邀功賣好,真遇到事情了,一個個跑的比兔子還快。最後,事情還是要落在咱家這裏。”
吳宇自然知道對方叫自己的來意,試探說道:“司使,國子監和太學的地位太過特殊,想要動他們的學生,屬下怕……。”
一番話終於說到老太監痛處:“咱家何嚐不知道這些,可事情鬧的這麽大,總是要提溜個人出來的,不然官家那裏不好交代啊。”
就在吳宇苦思冥想,打算勸說老太監不要追究的時候,一名探子疾步走進房間。
“報!司使,屬下幾人已經拿著鬧事幾人的畫像,找兩院的學正和教諭指認過來。他們都說那幾人不是學校的學生。”
稟報完畢,探子就把幾張鬧事者的畫像遞了過去。
老太監一邊接過畫像,一邊用懷疑的眼神看著對方:“你確認沒有這幾名學生?會不會是那些官員為了保護學生,而故意隱瞞不報?”
探子一時也搞不清具體情況,隻能把查訪的過程如實匯報了一遍。
等老太監打發走探子,就開始仔細端詳幾張畫像。
“咦?這人怎麽看著如此麵熟?咱家應該在哪裏見過。”
吳宇聽到老太監的自言自語,便起身來到對方身側,探頭向畫像看去。
當他看清畫中人的時候,心裏叫苦連連,心說:完了!張虎啊張虎!你個小兔崽子!你師父就沒教過你出門要易容的嗎?
隨著老太監一張紙一張紙的翻動,那上麵的畫像也全都映入吳宇眼簾。
奶奶的,還真是原班人馬啊。除了幾個腿上有舊傷的,真就一個都沒落下。
吳宇心中暗罵的同時,嘴上卻是輕聲勸慰:“司使,那些教諭學正出於某種目的,對咱們選擇撒謊也是人之常情。”
這時,老太監已經把全部畫像看完,隨手扔在桌案上。
“咱家又豈能不知,可官家一旦問起來,咱家總不能也拿人之常情搪塞吧?”
“那您的意思是?”
“先把幾個人找出來,至少查明幾人身份,包括他們父母的,還有這背後究竟有沒有其他隱情,比如私通外敵啥的。等全部查探清楚,就密奏給官家,究竟如何處置幾人,都由官家一言而決。”
吳宇聽了老太監的想法,心裏不由一沉,真要查訪下去,張虎幾人的身份怕是隱瞞不住。
念及至此,他還是想爭取一下,隨即試探說道:“司使,這種案子畢竟還牽扯到廈樞密呢,咱們要是這麽追查下去,會不會引起相公的不滿啊?”
老太監白了吳宇一眼:“他活該!別以為私下幹的那些勾當,能瞞過天下人的眼睛。都位極人臣了還不知足,非要來個名利雙收才肯罷手!咱家可不慣著他那個毛病,咱家隻是如實辦案,他要是不滿,大可以做上一場,別以為咱家就怕了他似的。”
吳宇心裏苦笑:張虎,吳叔可是盡力了,你小子就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