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在確認了魏峰對傅家兄弟沒有起殺心後,也將懸著的心重新放了下來。
管你如何認為的呢,隻要別殺人,別在這個不大的小圈子裏搞內鬥,你怎麽認為都行啊。
張義又安撫的對方幾句,隻說暫且不要招惹傅家兄弟,以免引來飛龍院的注意,這才走出房間來到前衙值房。
“東翁,剛才就聽說您迴來了。學生想著出去迎接的,又聽說您去了後院,也就沒趕過去。”
胡理依舊是那副謙虛沉穩的態度,這讓張義非常滿意。在一個團隊裏,總要有這麽一個見識廣博且性格沉穩的人,才能保證自己不在的時候,這群人不會出什麽亂子。
“最近有什麽公務嗎?”
“沒,一切都挺好的。就是您走以後,李副使來過一次,還留下話了。讓您迴來以後,主動去夏州城見他。”
張義算計了一下時間,自己離開至少有半個月了。
“他還在夏州城嗎?”
“在啊,不僅他在,聽說還從興慶府那邊調了些人過來呢。”
李隴的這一舉動,讓張義有些摸不著頭腦。難道說,這位真要查出點什麽?還是說已經發現了什麽,這才從興慶府調集更多幫手?
正在他胡思亂想之際,小三子和傅家兄弟已經跟了進來。
張義仔細打量一番傅武,心中遊移良久,終究沒有把魏峰的分析告訴對方。
假如自己說了,傅武一定在平時的行為舉止上產生變化。那麽其結果,很可能會引起魏峰的更多猜忌。甚至搞不好,魏峰還會因為對方的變化,而對自己這個名義上的上官產生懷疑。這個結果,是張義無論如何不想看到的。
他眼見著小三子主動關閉房門,就知道對方有話要說。幹脆搶先給傅家兄弟使了個眼色,示意二人去外麵守著。
待房間裏隻有三人的時候,小三子才低聲詢問:“郎君,張濤怎麽樣了?”
對於這個問題,張義並沒有十足把握:“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張濤應該已經被抓了。”
當初,小三子在得知要抓張濤的時候,對張義的決定就頗有微詞,不過還是很好的執行了傳遞消息的任務。現在事情有了結果,不禁埋怨的說道:“也就是郎君心善。這種出賣舊主的東西,無論他是哪國的,我都看不起他。換做是我的話,早給他一刀砍了。”
“咳咳!”
胡理見小三子說的不像話,連忙咳嗽幾聲。
好歹張濤也是張義名義上的嶽父,一些表麵功夫總是要做的。
張義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看向胡理:“你怎麽看?”
胡理囁諾半天,這才磕磕巴巴的說道:“這個……,親情嘛,學生……,也能理解。”
張義聞言,白了對方一眼。
“我留張濤一命,跟親情沒啥關係,更跟心善扯不上半點聯係。”
說到這裏,他迎向二人目光,緩緩說道:“你倆想沒想過,張濤對咱大宋意味著什麽?”
“還能意味個啥?左右不過一個遼人而已,還是個賣主的遼人。”小三子是死活看不上張濤之前的做法。
胡理思忖片刻,才試探說道:“遼將?”
張義讚賞的向胡理點了點頭:“不錯。而且他不止是遼將,還是邊關的遼將,是屢次與我大宋邊軍作戰的遼將,他的價值可大了去了。”
說到這裏,他又看向一臉不服氣小三子:“假如能夠徹底說服張濤,讓他歸順大宋,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見小三子搖頭,張義隻能恨鐵不成鋼的說道:“意味著,咱們可以從對方口中,了解遼將在與我大宋作戰時的統軍和作戰思路。咱們在了解了這些後,在下次作戰中,隻要讓邊軍有針對性的做出調整,是不是勝算就能大一些?”
小三子聞言,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原來郎君想的是這些。”
“學著點吧,小子。”胡理也適時擺出一副老懷大慰的模樣。
張義下意識看了眼緊閉的房門,低聲說道:“其實不僅如此,還有一個更深的原因。”
“還有?”小三子疑惑看向對方。
張義說到這裏,就起了考校的心思,轉頭看向胡理。
胡理思忖良久,才一拍額頭:“有了!”
“東翁,你是不是想說析津府的事情?”
張義微笑點頭:“不錯!想要收複燕雲十六州,析津府作為前沿,必是首戰之地。你們想想,張濤可是土生土長的析津府培養出來的將軍,就算拋開他是城防將軍不談,他也是最熟識那些守將的一位。那些人的優點是什麽,缺點又是什麽,慣用什麽思路作戰。每個人又是什麽脾氣秉性,甚至個人喜好。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情報,隻要皇城司運用得當,那將給咱們大宋帶來無窮好處。”
小三子聽到這裏,倒吸一口涼氣:“我滴個乖乖,一個張濤就有這麽大的價值?”
“必須的啊,否則我費勁巴力的抓他幹嘛?你以為真是看在翁婿關係上啊。”張義說著,還不忘給對方挑挑眉毛。
胡理由於過往的經曆,對於什麽燕雲十六州並不是很看重。
可小三子就完全不同了,燕雲十六州不僅是一片丟失的國土。對於宋人的他,更像是一根刺,一個靠時間也無法抹平的傷痛。
念及至此,小三子不無激動的說道:“郎君,那這麽說,咱們收複燕雲有望了?”
張義眨了眨眼睛:“差不離吧,隻要運作得當,那些土地總會納入大宋版圖的。”
一番話聽的小三子喜上眉梢。在短暫的喜悅過後,他又想起什麽似的,把傅武和魏海比武的事情說了。
臨了,這才說道:“郎君,魏家兄弟似乎發現了什麽,從那天以後,對待傅文傅武的態度都不一樣了。”
張義眉頭緊蹙,連忙說道:“那你提醒他們兄弟沒有?”
小三子搖了搖頭,又慌忙解釋:“我本想提醒他們哥倆的,結果讓老胡阻止了。老胡的意思是最好保持現狀,怕做出改變後,反而會引得魏家兄弟的警惕。那樣會更麻煩。”
張義聽到這裏,不禁看向胡理。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古人誠不欺我啊。
正在此時,門外響起傅文的聲音。
“郎君,有位自稱飛龍院的漢子在外求見。”
張義心裏暗罵一聲:就沒個消停時候!
管你如何認為的呢,隻要別殺人,別在這個不大的小圈子裏搞內鬥,你怎麽認為都行啊。
張義又安撫的對方幾句,隻說暫且不要招惹傅家兄弟,以免引來飛龍院的注意,這才走出房間來到前衙值房。
“東翁,剛才就聽說您迴來了。學生想著出去迎接的,又聽說您去了後院,也就沒趕過去。”
胡理依舊是那副謙虛沉穩的態度,這讓張義非常滿意。在一個團隊裏,總要有這麽一個見識廣博且性格沉穩的人,才能保證自己不在的時候,這群人不會出什麽亂子。
“最近有什麽公務嗎?”
“沒,一切都挺好的。就是您走以後,李副使來過一次,還留下話了。讓您迴來以後,主動去夏州城見他。”
張義算計了一下時間,自己離開至少有半個月了。
“他還在夏州城嗎?”
“在啊,不僅他在,聽說還從興慶府那邊調了些人過來呢。”
李隴的這一舉動,讓張義有些摸不著頭腦。難道說,這位真要查出點什麽?還是說已經發現了什麽,這才從興慶府調集更多幫手?
正在他胡思亂想之際,小三子和傅家兄弟已經跟了進來。
張義仔細打量一番傅武,心中遊移良久,終究沒有把魏峰的分析告訴對方。
假如自己說了,傅武一定在平時的行為舉止上產生變化。那麽其結果,很可能會引起魏峰的更多猜忌。甚至搞不好,魏峰還會因為對方的變化,而對自己這個名義上的上官產生懷疑。這個結果,是張義無論如何不想看到的。
他眼見著小三子主動關閉房門,就知道對方有話要說。幹脆搶先給傅家兄弟使了個眼色,示意二人去外麵守著。
待房間裏隻有三人的時候,小三子才低聲詢問:“郎君,張濤怎麽樣了?”
對於這個問題,張義並沒有十足把握:“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張濤應該已經被抓了。”
當初,小三子在得知要抓張濤的時候,對張義的決定就頗有微詞,不過還是很好的執行了傳遞消息的任務。現在事情有了結果,不禁埋怨的說道:“也就是郎君心善。這種出賣舊主的東西,無論他是哪國的,我都看不起他。換做是我的話,早給他一刀砍了。”
“咳咳!”
胡理見小三子說的不像話,連忙咳嗽幾聲。
好歹張濤也是張義名義上的嶽父,一些表麵功夫總是要做的。
張義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看向胡理:“你怎麽看?”
胡理囁諾半天,這才磕磕巴巴的說道:“這個……,親情嘛,學生……,也能理解。”
張義聞言,白了對方一眼。
“我留張濤一命,跟親情沒啥關係,更跟心善扯不上半點聯係。”
說到這裏,他迎向二人目光,緩緩說道:“你倆想沒想過,張濤對咱大宋意味著什麽?”
“還能意味個啥?左右不過一個遼人而已,還是個賣主的遼人。”小三子是死活看不上張濤之前的做法。
胡理思忖片刻,才試探說道:“遼將?”
張義讚賞的向胡理點了點頭:“不錯。而且他不止是遼將,還是邊關的遼將,是屢次與我大宋邊軍作戰的遼將,他的價值可大了去了。”
說到這裏,他又看向一臉不服氣小三子:“假如能夠徹底說服張濤,讓他歸順大宋,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見小三子搖頭,張義隻能恨鐵不成鋼的說道:“意味著,咱們可以從對方口中,了解遼將在與我大宋作戰時的統軍和作戰思路。咱們在了解了這些後,在下次作戰中,隻要讓邊軍有針對性的做出調整,是不是勝算就能大一些?”
小三子聞言,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原來郎君想的是這些。”
“學著點吧,小子。”胡理也適時擺出一副老懷大慰的模樣。
張義下意識看了眼緊閉的房門,低聲說道:“其實不僅如此,還有一個更深的原因。”
“還有?”小三子疑惑看向對方。
張義說到這裏,就起了考校的心思,轉頭看向胡理。
胡理思忖良久,才一拍額頭:“有了!”
“東翁,你是不是想說析津府的事情?”
張義微笑點頭:“不錯!想要收複燕雲十六州,析津府作為前沿,必是首戰之地。你們想想,張濤可是土生土長的析津府培養出來的將軍,就算拋開他是城防將軍不談,他也是最熟識那些守將的一位。那些人的優點是什麽,缺點又是什麽,慣用什麽思路作戰。每個人又是什麽脾氣秉性,甚至個人喜好。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情報,隻要皇城司運用得當,那將給咱們大宋帶來無窮好處。”
小三子聽到這裏,倒吸一口涼氣:“我滴個乖乖,一個張濤就有這麽大的價值?”
“必須的啊,否則我費勁巴力的抓他幹嘛?你以為真是看在翁婿關係上啊。”張義說著,還不忘給對方挑挑眉毛。
胡理由於過往的經曆,對於什麽燕雲十六州並不是很看重。
可小三子就完全不同了,燕雲十六州不僅是一片丟失的國土。對於宋人的他,更像是一根刺,一個靠時間也無法抹平的傷痛。
念及至此,小三子不無激動的說道:“郎君,那這麽說,咱們收複燕雲有望了?”
張義眨了眨眼睛:“差不離吧,隻要運作得當,那些土地總會納入大宋版圖的。”
一番話聽的小三子喜上眉梢。在短暫的喜悅過後,他又想起什麽似的,把傅武和魏海比武的事情說了。
臨了,這才說道:“郎君,魏家兄弟似乎發現了什麽,從那天以後,對待傅文傅武的態度都不一樣了。”
張義眉頭緊蹙,連忙說道:“那你提醒他們兄弟沒有?”
小三子搖了搖頭,又慌忙解釋:“我本想提醒他們哥倆的,結果讓老胡阻止了。老胡的意思是最好保持現狀,怕做出改變後,反而會引得魏家兄弟的警惕。那樣會更麻煩。”
張義聽到這裏,不禁看向胡理。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古人誠不欺我啊。
正在此時,門外響起傅文的聲音。
“郎君,有位自稱飛龍院的漢子在外求見。”
張義心裏暗罵一聲:就沒個消停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