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沒藏赤地的極力挽留,張義也就賴在對方的車裏。二人說說笑笑,倒也不覺得旅途枯燥。
車隊一路上走走停停,直到了第五天的下午,才駛進了興慶府。
隻是,讓眾人沒想到的是,車隊剛一進入興慶府的城門,從旁就出來兩隊士兵。緊接著,在一名將軍的引領下,西涼府的幾位官員就被押送到了兵部大牢。
待張義等人被關進牢房,已經是傍晚時分。
盤坐在牢房裏的他,看著周遭肮髒雜亂的環境,不由想起了第一次坐牢的經曆。那還是自己剛迴到大宋的時候,就被邊軍以敵國探子為由,關進了地坑裏。這次卻不知道,西夏的這幫官老爺會如何對待自己。
讓眾人感到詫異的是,這一關就是三天。在這段時間裏,除了獄卒按時送來飯食,幾乎對這些人不管不問,那些上官更像是把他們忘卻了似的,居然沒有一位官員來到大牢提審。
張義憑著那些官員對自己這些人的態度,也從中悟出了一些什麽。
難道說,想讓他們這些“犯官”在牢房裏胡思亂想,繼而達到心理防線崩潰的目的?
就在他胡思亂想之際,隻聽得旁邊的牢房裏,隱隱傳來哭泣之聲。
等他穿過木柵欄看過去的時候,就看見當初要接管自己手下衙役捕快的胡豐縣遲縣尉,正在掩麵啼哭。
“遲縣尉?你沒事哭個啥?”
遲縣尉聞言,才用袍袖擦了擦眼淚,抬頭看著劉奇:“劉縣尉,本官冤枉啊。吐蕃人鬧事的時候,本官就組織了抵抗,還殺死了幾個吐蕃兵呢。你給評評理,本官這好歹也算立功了吧?可偏偏還要被關進這兵部大牢,你說本官能不覺得委屈嗎?”
張義眼神一亮,這家夥果然中計了。
他對這位遲縣尉在那晚幹過的事情,還是有些了解的。
當即,不無嘲諷的反問:“遲縣尉,既然說起功勞了,那本官倒要問問。你為了殺死那幾個吐蕃人,付出了多少代價?”
遲縣尉聞言就是一愣,他是萬萬沒想到,劉奇的關注點會是這個。
張義見對方不答,就提高嗓音:“整整二十五條人命!那些人雖說是衙役捕快,可相比之下,不過比平民多了件武器而已。你怎麽就忍心讓這些人為了那點可憐的軍功,讓二十五個家庭沒了夫君,沒了爹爹,沒了兒子?”
“我……,我那是職責所在。”
“狗屁!守軍都特麽躲在軍營裏裝死,你又算個什麽東西,用得著你出頭?”
說著,他還不忘看向關在對麵牢房的程麟。
程麟也不是個好脾氣的,見劉奇話裏話外的在數落自己。當即就起身反擊:“本官怎麽了?本官已經第一時間召集眾將集議,是那些人貪生怕死不敢出營。這怪不得本官啊。”
張義撇了撇嘴,一臉鄙夷的說道:“那是你沒能耐,換做是我就殺!軍令如山沒聽說過嗎?軍中負責軍紀的虞侯是幹什麽的?隻負責吃幹飯,不用做事啊?還什麽事都商量,你以為這是做買賣啊!廢物就是廢物!上不了台麵的東西!”
“你罵誰!!”
“老子罵你!廢物!程廢物!老廢物!程老廢物!”
二人的爭吵,自然引起了獄卒的注意。
牢頭在吩咐獄卒讓二人閉嘴的同時,也從大牢裏溜了出來。去向自己的上官,兵部員外郎庫賀利稟報去了。
庫賀利在聽完對方的講述後,就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去給那個劉奇換間牢房。”
就在牢頭將要走出值房的時候,庫賀利的聲音再次響起:“換個幹淨些的。”
牢頭立即明白了上官的意思,這是要自己照顧劉奇。
半炷香後,等張義來到新牢房的時候,看著幹淨整潔的環境,不由的暗自欣喜。這次算是賭對了,沒有哪個上官會喜歡紀律渙散的軍隊,自己那番慷慨陳詞,算是入了對方的眼了。
接下來,又過了兩天。
牢頭突然帶著獄卒過來,說是要提審劉奇。
張義深吸一口氣,穩住心神後,就跟隨對方來到一個房間。
房間內,擺放著一張長條案,後麵端坐著三位官員。
當劉奇走進房間的時候,那三位同時愣了一下,詫異於對方的年齡,隨即就翻閱手中的公文。
還是坐在當中的那位最先反應過來,指了指下麵擺放的一張椅子,示意對方坐下說話。
張義先向幾人施了一禮,這才規規矩矩坐下。
“姓名,”
“下官,劉奇。”
“官職。”
“下官……。”
待問過了基本資料後,當中那名官員才進入正題,問起了打草穀的整個過程。
劉奇則如實迴答,從參加之前的集議,一直到聽聞了戰敗消息後,所做出的反應和部署。
等他說完,幾名官員都沒做出評價,隻顧著在紙上刷刷點點寫著什麽。
倒是坐在左邊的官員,在寫了幾筆後,抬起頭:“劉奇,說說吐蕃擾亂我涼州城的事。”
張義眉頭微蹙,仔細打量麵前這位中年官員,對方則坦然麵對,還不忘迴以淺笑。
張義幾乎在瞬間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在腦海裏組織了一番語言。
“吐蕃擾亂涼州的事情,下官也是迴到涼州才得知的。雖然不知道一些具體細節,可守軍沒做出任何反應,這卻是不爭的事實。有些人屍位素餐,在手握三千雄兵的情況下,居然還能放縱吐蕃人在城中為所欲為。下官以為,如若不出重手整治,不足以平民憤。如若不殺一批人,不足以整肅軍紀!!!”
隨著他的這番言論說出口,立即惹得另外兩名官員停下了筆,用一種異樣眼神看向劉奇。
而那位坐在左邊的官員,眼神中更多的還是欣賞。
這時,居中的那位官員,幾乎用一副調侃的語氣說道:“按照你的意思,那守軍裏就沒好人了?”
張義心中一動,知道這話語裏有陷阱。能把官做到副指揮使的,又有幾個是沒根基靠山的。
他立即緩和語氣:“迴這位上官的話,下官學識淺薄,也不懂軍武。隻是總聽老人說起一句話,叫做一將無能累死千軍。程麟身為守將,對此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至於其他人嘛,下官就不便多言了,自有諸位上官做主。”
車隊一路上走走停停,直到了第五天的下午,才駛進了興慶府。
隻是,讓眾人沒想到的是,車隊剛一進入興慶府的城門,從旁就出來兩隊士兵。緊接著,在一名將軍的引領下,西涼府的幾位官員就被押送到了兵部大牢。
待張義等人被關進牢房,已經是傍晚時分。
盤坐在牢房裏的他,看著周遭肮髒雜亂的環境,不由想起了第一次坐牢的經曆。那還是自己剛迴到大宋的時候,就被邊軍以敵國探子為由,關進了地坑裏。這次卻不知道,西夏的這幫官老爺會如何對待自己。
讓眾人感到詫異的是,這一關就是三天。在這段時間裏,除了獄卒按時送來飯食,幾乎對這些人不管不問,那些上官更像是把他們忘卻了似的,居然沒有一位官員來到大牢提審。
張義憑著那些官員對自己這些人的態度,也從中悟出了一些什麽。
難道說,想讓他們這些“犯官”在牢房裏胡思亂想,繼而達到心理防線崩潰的目的?
就在他胡思亂想之際,隻聽得旁邊的牢房裏,隱隱傳來哭泣之聲。
等他穿過木柵欄看過去的時候,就看見當初要接管自己手下衙役捕快的胡豐縣遲縣尉,正在掩麵啼哭。
“遲縣尉?你沒事哭個啥?”
遲縣尉聞言,才用袍袖擦了擦眼淚,抬頭看著劉奇:“劉縣尉,本官冤枉啊。吐蕃人鬧事的時候,本官就組織了抵抗,還殺死了幾個吐蕃兵呢。你給評評理,本官這好歹也算立功了吧?可偏偏還要被關進這兵部大牢,你說本官能不覺得委屈嗎?”
張義眼神一亮,這家夥果然中計了。
他對這位遲縣尉在那晚幹過的事情,還是有些了解的。
當即,不無嘲諷的反問:“遲縣尉,既然說起功勞了,那本官倒要問問。你為了殺死那幾個吐蕃人,付出了多少代價?”
遲縣尉聞言就是一愣,他是萬萬沒想到,劉奇的關注點會是這個。
張義見對方不答,就提高嗓音:“整整二十五條人命!那些人雖說是衙役捕快,可相比之下,不過比平民多了件武器而已。你怎麽就忍心讓這些人為了那點可憐的軍功,讓二十五個家庭沒了夫君,沒了爹爹,沒了兒子?”
“我……,我那是職責所在。”
“狗屁!守軍都特麽躲在軍營裏裝死,你又算個什麽東西,用得著你出頭?”
說著,他還不忘看向關在對麵牢房的程麟。
程麟也不是個好脾氣的,見劉奇話裏話外的在數落自己。當即就起身反擊:“本官怎麽了?本官已經第一時間召集眾將集議,是那些人貪生怕死不敢出營。這怪不得本官啊。”
張義撇了撇嘴,一臉鄙夷的說道:“那是你沒能耐,換做是我就殺!軍令如山沒聽說過嗎?軍中負責軍紀的虞侯是幹什麽的?隻負責吃幹飯,不用做事啊?還什麽事都商量,你以為這是做買賣啊!廢物就是廢物!上不了台麵的東西!”
“你罵誰!!”
“老子罵你!廢物!程廢物!老廢物!程老廢物!”
二人的爭吵,自然引起了獄卒的注意。
牢頭在吩咐獄卒讓二人閉嘴的同時,也從大牢裏溜了出來。去向自己的上官,兵部員外郎庫賀利稟報去了。
庫賀利在聽完對方的講述後,就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去給那個劉奇換間牢房。”
就在牢頭將要走出值房的時候,庫賀利的聲音再次響起:“換個幹淨些的。”
牢頭立即明白了上官的意思,這是要自己照顧劉奇。
半炷香後,等張義來到新牢房的時候,看著幹淨整潔的環境,不由的暗自欣喜。這次算是賭對了,沒有哪個上官會喜歡紀律渙散的軍隊,自己那番慷慨陳詞,算是入了對方的眼了。
接下來,又過了兩天。
牢頭突然帶著獄卒過來,說是要提審劉奇。
張義深吸一口氣,穩住心神後,就跟隨對方來到一個房間。
房間內,擺放著一張長條案,後麵端坐著三位官員。
當劉奇走進房間的時候,那三位同時愣了一下,詫異於對方的年齡,隨即就翻閱手中的公文。
還是坐在當中的那位最先反應過來,指了指下麵擺放的一張椅子,示意對方坐下說話。
張義先向幾人施了一禮,這才規規矩矩坐下。
“姓名,”
“下官,劉奇。”
“官職。”
“下官……。”
待問過了基本資料後,當中那名官員才進入正題,問起了打草穀的整個過程。
劉奇則如實迴答,從參加之前的集議,一直到聽聞了戰敗消息後,所做出的反應和部署。
等他說完,幾名官員都沒做出評價,隻顧著在紙上刷刷點點寫著什麽。
倒是坐在左邊的官員,在寫了幾筆後,抬起頭:“劉奇,說說吐蕃擾亂我涼州城的事。”
張義眉頭微蹙,仔細打量麵前這位中年官員,對方則坦然麵對,還不忘迴以淺笑。
張義幾乎在瞬間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在腦海裏組織了一番語言。
“吐蕃擾亂涼州的事情,下官也是迴到涼州才得知的。雖然不知道一些具體細節,可守軍沒做出任何反應,這卻是不爭的事實。有些人屍位素餐,在手握三千雄兵的情況下,居然還能放縱吐蕃人在城中為所欲為。下官以為,如若不出重手整治,不足以平民憤。如若不殺一批人,不足以整肅軍紀!!!”
隨著他的這番言論說出口,立即惹得另外兩名官員停下了筆,用一種異樣眼神看向劉奇。
而那位坐在左邊的官員,眼神中更多的還是欣賞。
這時,居中的那位官員,幾乎用一副調侃的語氣說道:“按照你的意思,那守軍裏就沒好人了?”
張義心中一動,知道這話語裏有陷阱。能把官做到副指揮使的,又有幾個是沒根基靠山的。
他立即緩和語氣:“迴這位上官的話,下官學識淺薄,也不懂軍武。隻是總聽老人說起一句話,叫做一將無能累死千軍。程麟身為守將,對此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至於其他人嘛,下官就不便多言了,自有諸位上官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