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傅武迴到衙門,已經是下午時分。
張義在聽了對方的稟報後,就點了點頭:“改天吧,我也去認認門,免得以後手忙腳亂的。”
恰在此時,一名小吏在門外稟報,說是城防衙門的拓跋將軍相招,讓劉縣尉去一趟衙門。
張義簡直煩的不行,這位到底有完沒完了,不就是出門搶劫嗎?至於這麽一趟趟的折騰人嗎?可發牢騷歸發牢騷,命令終究是要執行的。
待張義來到了城防衙門,在通報姓名過後,就被一名軍卒領進了之前集議的房間。
等他走進房間,就看見隻有拓跋宏和一位中年文官,看那位的官服袍帶,應當和自己一樣是個不入流的小官。
“劉縣尉來了,坐,坐下說話。”
不等張義行禮,拓跋宏就指著一旁的椅子,示意他先坐下。
“將軍,不知招下官來此……。”
張義話剛說了一半,拓跋宏就伸手打斷,指著旁邊的文官介紹:“我先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城西胡豐縣的遲縣尉。”
張義也是聽說過此人的,據說這人是個官迷。可偏偏仕途不順,人到中年了,還是個芝麻綠豆的小角色。
他心裏這麽想,可臉上卻沒表現出來。起身向對方見禮:“遲縣尉,劉某可是久聞大名,都說你屢破奇案,是咱們西涼的青天大老爺呢。”
“哪裏哪裏,隻是破了幾件小案子而已,算不得什麽,算不得什麽。哈哈哈。”遲縣尉顯然很是受用,嘴角幾乎要咧到後腦勺了。
幾人寒暄了幾句過後,拓跋宏才步入正題:“這次去打草穀,本官已經決定調用一萬軍士,相信二位也是知道的。”
張義眉頭微蹙,不知道對方說這些做什麽。
隻聽拓跋宏又繼續說道:“隻是這些軍士隨隊出征後,涼州城的城防必然空虛。所以本官打算把你二人手下的衙役捕快,暫時編成兩隊,分別負責東西兩座城門的城防。”
說完,就掃視著坐在下麵的兩人。
張義心中苦笑,還真是難為這位拓跋將軍了。恐怕也是動了不少心思,才想出這麽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隻是,在大部隊離開以後,涼州城是注定要出問題的,自己卻不能接這個差事。否則,日後追究起來,自己即使不被砍頭,也要關起來坐牢。
“將軍,實不相瞞。下官已經答應沒藏統領,隨著大部隊一起出發。你看這……。”說著,張義還擺出一副非常無奈的樣子。
拓跋宏自然知道對方和沒藏赤地的關係,可自己剛做出決定,就被這個劉奇拒絕了,一時間感到臉上無光。
他才要勸說幾句,爭取讓對方留下。這時,遲縣尉已經站起身:“將軍,你看這樣可好?在劉縣尉離開涼州城的這些日子裏,夏邑縣的捕頭衙役,暫時都交給下官統領,這樣也能做到號令統一。”
這番話不知道拓跋宏聽在耳朵裏怎麽想,反正張義在心裏膩歪的不行。
您老人家就算想在上官麵前爭表現,也沒必要做的這麽明顯吧。一下統領兩縣的衙役捕快,那也是百十號人呢,也不怕累死你。
張義連忙搖頭表示拒絕:“遲縣尉,倒是不需這麽忙碌。本官會在臨走之前,把捕快衙役交由新上任的沈知縣統領。”
其實,坐在上麵的拓跋宏,對於誰來統管那些衙役捕快,倒是沒多大興趣。他此舉的目的,歸根到底還是想推卸責任。萬一,在自己離開這段時間,涼州城有個什麽閃失,他也能有話說。
等劉奇結束了發言,他就起身說道:“那行吧,既然劉縣尉已經安排好了,本官也就沒其他可說的了,你二人各自迴去準備吧。”
片刻後,張義在辭別了一同走出衙門的遲縣尉,就翻身上馬向著衙門走去。
在往迴走的路上,張義也在低頭想著心事。
現如今,可以說是一切準備就緒,隻等著十五日那天,跟隨著大部隊南下了。
要說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那個鄭犀了。
在自己離開的這段時間,吐蕃人應當會衝進城裏燒殺搶劫。也不知道這個鄭犀會不會功夫,自己需不需要給對方提個醒呢?別好不容易盼來的信使,再被亂軍給殺了,那自己得哭死。
想到了亂軍入城,張義的內心不免動了一下。仿佛發現了什麽似得,可一時又有些抓不住重點。
正在此時,胯下的馬兒突然嘶鳴了一聲,隨即就停下了腳步。
張義這才抬起頭,向前方看去。
就見一個瘦瘦小小的乞丐跪在地上,雙手高舉著一張狀紙,用期盼的眼神看著自己。而嘴裏還發出“阿巴,阿巴”的聲音。
“啞巴?”
張義給了小三子一個眼神,示意對方去問明緣由。
小三子點頭會意,就翻身下馬向著小乞丐走去。
騎在馬上的張義,見小三子蹲下身似乎在詢問著什麽。也不知為何,對方始終沒有迴來稟報。
“小三子,怎麽了?”
隨著張義的話音落下,小三子才像反應過來了似的,站起身疾步來到馬前。
“縣尉,好像有重大冤情,要不把人帶迴去問話吧。”
說著,小三子還臉色古怪的向張義眨了眨眼睛。
“冤情?還重大?”張義一時沒明白對方的意思。自己這些日子也清理了不少冤案,總不至於還有什麽大案要案吧?
就在他俯下身要詢問幾句的時候,隻聽小三子低聲說道:“爺,您再看看那個小乞丐。”
聞言,張義更加疑惑,欠著身子看向乞丐。
那張滿是汙垢的一張臉,看著似乎有些熟悉。尤其是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在哪裏見過似的。
不等他再多看幾眼,小三子已經朗聲吩咐:“那個乞丐,你的狀子,縣尉已經接了,這就隨著咱們迴衙門吧。”
張義憑著對小三子的一貫信任,也懶得責怪對方自作主張。點了點頭就算是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張義和小三子在前麵騎馬,那個小乞丐則在後麵一瘸一拐的跟隨。
隻是,在小三子有意無意的引導下,幾人並沒有向衙門方向走去,而是選擇了迴府的那條路。
等張義發現不對,小三子已經在馬上欠身,湊在其耳邊說道:“小爺,這下禍事了!後麵那位是小郡主!”
“什麽!!!”
張義在聽了對方的稟報後,就點了點頭:“改天吧,我也去認認門,免得以後手忙腳亂的。”
恰在此時,一名小吏在門外稟報,說是城防衙門的拓跋將軍相招,讓劉縣尉去一趟衙門。
張義簡直煩的不行,這位到底有完沒完了,不就是出門搶劫嗎?至於這麽一趟趟的折騰人嗎?可發牢騷歸發牢騷,命令終究是要執行的。
待張義來到了城防衙門,在通報姓名過後,就被一名軍卒領進了之前集議的房間。
等他走進房間,就看見隻有拓跋宏和一位中年文官,看那位的官服袍帶,應當和自己一樣是個不入流的小官。
“劉縣尉來了,坐,坐下說話。”
不等張義行禮,拓跋宏就指著一旁的椅子,示意他先坐下。
“將軍,不知招下官來此……。”
張義話剛說了一半,拓跋宏就伸手打斷,指著旁邊的文官介紹:“我先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城西胡豐縣的遲縣尉。”
張義也是聽說過此人的,據說這人是個官迷。可偏偏仕途不順,人到中年了,還是個芝麻綠豆的小角色。
他心裏這麽想,可臉上卻沒表現出來。起身向對方見禮:“遲縣尉,劉某可是久聞大名,都說你屢破奇案,是咱們西涼的青天大老爺呢。”
“哪裏哪裏,隻是破了幾件小案子而已,算不得什麽,算不得什麽。哈哈哈。”遲縣尉顯然很是受用,嘴角幾乎要咧到後腦勺了。
幾人寒暄了幾句過後,拓跋宏才步入正題:“這次去打草穀,本官已經決定調用一萬軍士,相信二位也是知道的。”
張義眉頭微蹙,不知道對方說這些做什麽。
隻聽拓跋宏又繼續說道:“隻是這些軍士隨隊出征後,涼州城的城防必然空虛。所以本官打算把你二人手下的衙役捕快,暫時編成兩隊,分別負責東西兩座城門的城防。”
說完,就掃視著坐在下麵的兩人。
張義心中苦笑,還真是難為這位拓跋將軍了。恐怕也是動了不少心思,才想出這麽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隻是,在大部隊離開以後,涼州城是注定要出問題的,自己卻不能接這個差事。否則,日後追究起來,自己即使不被砍頭,也要關起來坐牢。
“將軍,實不相瞞。下官已經答應沒藏統領,隨著大部隊一起出發。你看這……。”說著,張義還擺出一副非常無奈的樣子。
拓跋宏自然知道對方和沒藏赤地的關係,可自己剛做出決定,就被這個劉奇拒絕了,一時間感到臉上無光。
他才要勸說幾句,爭取讓對方留下。這時,遲縣尉已經站起身:“將軍,你看這樣可好?在劉縣尉離開涼州城的這些日子裏,夏邑縣的捕頭衙役,暫時都交給下官統領,這樣也能做到號令統一。”
這番話不知道拓跋宏聽在耳朵裏怎麽想,反正張義在心裏膩歪的不行。
您老人家就算想在上官麵前爭表現,也沒必要做的這麽明顯吧。一下統領兩縣的衙役捕快,那也是百十號人呢,也不怕累死你。
張義連忙搖頭表示拒絕:“遲縣尉,倒是不需這麽忙碌。本官會在臨走之前,把捕快衙役交由新上任的沈知縣統領。”
其實,坐在上麵的拓跋宏,對於誰來統管那些衙役捕快,倒是沒多大興趣。他此舉的目的,歸根到底還是想推卸責任。萬一,在自己離開這段時間,涼州城有個什麽閃失,他也能有話說。
等劉奇結束了發言,他就起身說道:“那行吧,既然劉縣尉已經安排好了,本官也就沒其他可說的了,你二人各自迴去準備吧。”
片刻後,張義在辭別了一同走出衙門的遲縣尉,就翻身上馬向著衙門走去。
在往迴走的路上,張義也在低頭想著心事。
現如今,可以說是一切準備就緒,隻等著十五日那天,跟隨著大部隊南下了。
要說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那個鄭犀了。
在自己離開的這段時間,吐蕃人應當會衝進城裏燒殺搶劫。也不知道這個鄭犀會不會功夫,自己需不需要給對方提個醒呢?別好不容易盼來的信使,再被亂軍給殺了,那自己得哭死。
想到了亂軍入城,張義的內心不免動了一下。仿佛發現了什麽似得,可一時又有些抓不住重點。
正在此時,胯下的馬兒突然嘶鳴了一聲,隨即就停下了腳步。
張義這才抬起頭,向前方看去。
就見一個瘦瘦小小的乞丐跪在地上,雙手高舉著一張狀紙,用期盼的眼神看著自己。而嘴裏還發出“阿巴,阿巴”的聲音。
“啞巴?”
張義給了小三子一個眼神,示意對方去問明緣由。
小三子點頭會意,就翻身下馬向著小乞丐走去。
騎在馬上的張義,見小三子蹲下身似乎在詢問著什麽。也不知為何,對方始終沒有迴來稟報。
“小三子,怎麽了?”
隨著張義的話音落下,小三子才像反應過來了似的,站起身疾步來到馬前。
“縣尉,好像有重大冤情,要不把人帶迴去問話吧。”
說著,小三子還臉色古怪的向張義眨了眨眼睛。
“冤情?還重大?”張義一時沒明白對方的意思。自己這些日子也清理了不少冤案,總不至於還有什麽大案要案吧?
就在他俯下身要詢問幾句的時候,隻聽小三子低聲說道:“爺,您再看看那個小乞丐。”
聞言,張義更加疑惑,欠著身子看向乞丐。
那張滿是汙垢的一張臉,看著似乎有些熟悉。尤其是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在哪裏見過似的。
不等他再多看幾眼,小三子已經朗聲吩咐:“那個乞丐,你的狀子,縣尉已經接了,這就隨著咱們迴衙門吧。”
張義憑著對小三子的一貫信任,也懶得責怪對方自作主張。點了點頭就算是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張義和小三子在前麵騎馬,那個小乞丐則在後麵一瘸一拐的跟隨。
隻是,在小三子有意無意的引導下,幾人並沒有向衙門方向走去,而是選擇了迴府的那條路。
等張義發現不對,小三子已經在馬上欠身,湊在其耳邊說道:“小爺,這下禍事了!後麵那位是小郡主!”
“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