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義心中竊喜的時候,顧師爺也如願見到了國相沒藏訛龐。
等他把此行的目的和過往發生的事情講述了一遍後,沒藏訛龐並沒表現出太多驚訝。
正如張義所想的那樣,沒藏訛龐早就遣家人暗中打探過,對一些事情已經了然於胸。
其次,在他看來官場傾軋本是常有之事。況且,自己這個侄兒的做法也確實有些過激,這才引起了涼州官場的公憤。
隻是通過對方的講述,他對一個人的名字產生些許興趣。
“劉奇?劉奇?”沒藏訛龐反複念叨了幾遍,總覺得有些熟悉,又想不起在哪裏聽過。
這時,一旁的管家輕聲說道:“老爺,戒壇寺那起命案,不就是一個叫劉奇的年輕人破獲的嗎?”
經此提醒,沒藏訛龐恍然大悟,又問了顧師爺那位劉主事的身形麵貌,與管家一核對,這才發現是同一個人。
沒藏訛龐輕笑一聲:“這世間還真是小啊,黑雲那邊的事情是他辦的,如今赤地這邊又遇上他了。”
當即命令管家去查這個劉奇的過往。
等對方離開房間,顧師爺也看出這位國相對劉奇有興趣,隨即就把劉奇在涼州的表現和迴城的路上說的那些話,著重的複述了一遍。
沒藏訛龐開始還聽的晶晶有味,等聽到最後說起劉欲暗示劉奇的時候,臉色陰沉下來。
“那個劉奇是這麽跟你說的?”
顧師爺點了下頭:“不敢欺瞞國相,那位劉主事確實是這麽說的。”
沒藏訛龐若有所思的點下頭:“你先下去休息吧。”
此時的張義已經離開了飛龍院。
原本他想去見見李隴的,打算將自己被停職的消息匯報一遍,順便再打探一番酒坊的事情。可走到值房外麵,才得知對方去了皇宮。
張義剛離開飛龍院不久,就見遠處的一間店鋪人頭攢動。
等他看清店鋪的招牌,掛著“李家白酒”的字樣,才不禁搖了搖頭。
心中暗自感慨:這個李隴算是發了,這才幾天啊,又開了一家分店。
不過,張義可沒有湊熱鬧的心思,隻是停留了片刻,就向著繡春樓的方向走去。
一炷香後,就在繡春樓的後院,見到了新晉青樓老板楊澍。
“郎君,你迴來了?”
“嗯,剛迴來。”
等二人就坐,張義才問起了繡春樓的經營情況。
提起了生意,楊澍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郎君,不瞞你說,這生意真的不是一般的好啊!您猜猜一天的流水能有多少?”
\"一天?兩三千貫總是有的吧?”
“兩三千?哈哈,一晚上的酒席錢都不止這個數。”
楊澍伸出兩根手指:“郎君,截止到今天,開業足足十天。每天的流水不少於兩萬貫,減去那些亂七八糟的,每天得錢一萬五千貫還是有的。”
聞言,哪怕是見多識廣的張義,也被這句話驚訝到了。
他知道青樓賺錢,沒想到會這麽賺錢。
這個青樓當初才投入十五萬貫,按照這個趨勢開下去,一年賺足三四百萬貫是不成問題的。
不過,他更關心青樓的另一個作用——刺探情報。
當張義問起的時候,楊澍臉色一垮:“郎君,這些日子來店裏的都是那些高門大戶的公子少爺,至於那些高官權貴,暫時還沒見來過”
張義眨了眨眼睛,看著對方:“公子少爺?那李隴呢?就沒往這邊介紹官員之類的?”
“不瞞郎君,自從開業以來,他就沒露過麵,哪怕是詢問每天來查賬的管家,對方也是一問三不知。”
正在二人說話的時候,一名夥計從外麵走了進來。
“東家,趙家送白酒來了。”
楊澍點了下頭:“讓他們拉到酒窖去。”
“慢!”
正在楊澍吩咐夥計做事的時候,張義出言打斷。
等二人看過來,張義才好奇問道:“趙家送白酒?哪個趙家?”
楊澍連忙解釋:“趙家酒坊的東家叫趙寬,我派人打聽過,後台是前國相趙相公。”
說著,他就揮了揮手讓夥計自己去忙。
等那人離開房間,楊澍才低聲介紹:“郎君,之前李隴那間酒坊的夥計,在下工的路上被人劫持了。就在所有人猜測是誰敢的時候,這街上突然冒出來好幾家酒坊……。”
隨著楊澍低聲介紹,張義才搞清楚自己離開興慶府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現在興慶府已經不止有李家酒坊,什麽趙家酒坊,陳家酒坊,林林總總不下十餘家。
臨了,楊澍將聲音壓的更低了。
“郎君,俺聽說就連國相沒藏家也在籌備酒坊呢。”
這一消息算是徹底震驚到了張義。
他有這個反應,倒不是因為製酒之法泄密。畢竟這個結果是他樂見其成的。
讓他震驚的是,這些人的反應速度之快。按日子計算,酒坊剛開業一兩天,酒坊的工匠就被人掠走了。
念及至此,張義不禁感慨:這些人為了賺錢,連基本的體麵都可以不要。
迴想當初在東京城的時候,北海郡王覬覦自己的蛋糕配方,至少還知道遮掩。等到了西夏這幫官員這裏,直接就改成明搶了。
不過換個角度看,這個結果還是好的。至少能加快西夏糧食的消耗。
楊澍見對方變顏變色的,就試探著問道:“郎君,您看咱們要不要也自己開個酒坊。”
“你有配方嗎?”張義不好奇對方有這個想法,畢竟自己製酒的成本,總比找人進貨要低。他奇怪的是,對方怎麽搞到製酒之法。
楊澍見於則成沒徹底拒絕,就微笑介紹:“郎君,如今這製酒之法又不是什麽秘密。花上一千貫就能學到,而且是包教包會。”
“噗!”張義一口茶水險些噴在楊澍臉上。
“一,一千貫就能學到?”
“是啊,自從製酒之法泄密以後,幾乎每日都有人上門兜售,從開始的十萬貫,降到了如今的一千貫。起先,俺覺得還要買地,搭建工棚,嫌麻煩就沒幹。不過現在算算,要是自己製作酒水,一年也省不少錢呢。”
聞言,張義以手扶額,感覺自己把楊澍這個秘諜毀了。
對方滿腦子如何賺錢,更像一個精明的商賈,哪裏還有半點秘諜的樣子。
等他把此行的目的和過往發生的事情講述了一遍後,沒藏訛龐並沒表現出太多驚訝。
正如張義所想的那樣,沒藏訛龐早就遣家人暗中打探過,對一些事情已經了然於胸。
其次,在他看來官場傾軋本是常有之事。況且,自己這個侄兒的做法也確實有些過激,這才引起了涼州官場的公憤。
隻是通過對方的講述,他對一個人的名字產生些許興趣。
“劉奇?劉奇?”沒藏訛龐反複念叨了幾遍,總覺得有些熟悉,又想不起在哪裏聽過。
這時,一旁的管家輕聲說道:“老爺,戒壇寺那起命案,不就是一個叫劉奇的年輕人破獲的嗎?”
經此提醒,沒藏訛龐恍然大悟,又問了顧師爺那位劉主事的身形麵貌,與管家一核對,這才發現是同一個人。
沒藏訛龐輕笑一聲:“這世間還真是小啊,黑雲那邊的事情是他辦的,如今赤地這邊又遇上他了。”
當即命令管家去查這個劉奇的過往。
等對方離開房間,顧師爺也看出這位國相對劉奇有興趣,隨即就把劉奇在涼州的表現和迴城的路上說的那些話,著重的複述了一遍。
沒藏訛龐開始還聽的晶晶有味,等聽到最後說起劉欲暗示劉奇的時候,臉色陰沉下來。
“那個劉奇是這麽跟你說的?”
顧師爺點了下頭:“不敢欺瞞國相,那位劉主事確實是這麽說的。”
沒藏訛龐若有所思的點下頭:“你先下去休息吧。”
此時的張義已經離開了飛龍院。
原本他想去見見李隴的,打算將自己被停職的消息匯報一遍,順便再打探一番酒坊的事情。可走到值房外麵,才得知對方去了皇宮。
張義剛離開飛龍院不久,就見遠處的一間店鋪人頭攢動。
等他看清店鋪的招牌,掛著“李家白酒”的字樣,才不禁搖了搖頭。
心中暗自感慨:這個李隴算是發了,這才幾天啊,又開了一家分店。
不過,張義可沒有湊熱鬧的心思,隻是停留了片刻,就向著繡春樓的方向走去。
一炷香後,就在繡春樓的後院,見到了新晉青樓老板楊澍。
“郎君,你迴來了?”
“嗯,剛迴來。”
等二人就坐,張義才問起了繡春樓的經營情況。
提起了生意,楊澍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郎君,不瞞你說,這生意真的不是一般的好啊!您猜猜一天的流水能有多少?”
\"一天?兩三千貫總是有的吧?”
“兩三千?哈哈,一晚上的酒席錢都不止這個數。”
楊澍伸出兩根手指:“郎君,截止到今天,開業足足十天。每天的流水不少於兩萬貫,減去那些亂七八糟的,每天得錢一萬五千貫還是有的。”
聞言,哪怕是見多識廣的張義,也被這句話驚訝到了。
他知道青樓賺錢,沒想到會這麽賺錢。
這個青樓當初才投入十五萬貫,按照這個趨勢開下去,一年賺足三四百萬貫是不成問題的。
不過,他更關心青樓的另一個作用——刺探情報。
當張義問起的時候,楊澍臉色一垮:“郎君,這些日子來店裏的都是那些高門大戶的公子少爺,至於那些高官權貴,暫時還沒見來過”
張義眨了眨眼睛,看著對方:“公子少爺?那李隴呢?就沒往這邊介紹官員之類的?”
“不瞞郎君,自從開業以來,他就沒露過麵,哪怕是詢問每天來查賬的管家,對方也是一問三不知。”
正在二人說話的時候,一名夥計從外麵走了進來。
“東家,趙家送白酒來了。”
楊澍點了下頭:“讓他們拉到酒窖去。”
“慢!”
正在楊澍吩咐夥計做事的時候,張義出言打斷。
等二人看過來,張義才好奇問道:“趙家送白酒?哪個趙家?”
楊澍連忙解釋:“趙家酒坊的東家叫趙寬,我派人打聽過,後台是前國相趙相公。”
說著,他就揮了揮手讓夥計自己去忙。
等那人離開房間,楊澍才低聲介紹:“郎君,之前李隴那間酒坊的夥計,在下工的路上被人劫持了。就在所有人猜測是誰敢的時候,這街上突然冒出來好幾家酒坊……。”
隨著楊澍低聲介紹,張義才搞清楚自己離開興慶府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現在興慶府已經不止有李家酒坊,什麽趙家酒坊,陳家酒坊,林林總總不下十餘家。
臨了,楊澍將聲音壓的更低了。
“郎君,俺聽說就連國相沒藏家也在籌備酒坊呢。”
這一消息算是徹底震驚到了張義。
他有這個反應,倒不是因為製酒之法泄密。畢竟這個結果是他樂見其成的。
讓他震驚的是,這些人的反應速度之快。按日子計算,酒坊剛開業一兩天,酒坊的工匠就被人掠走了。
念及至此,張義不禁感慨:這些人為了賺錢,連基本的體麵都可以不要。
迴想當初在東京城的時候,北海郡王覬覦自己的蛋糕配方,至少還知道遮掩。等到了西夏這幫官員這裏,直接就改成明搶了。
不過換個角度看,這個結果還是好的。至少能加快西夏糧食的消耗。
楊澍見對方變顏變色的,就試探著問道:“郎君,您看咱們要不要也自己開個酒坊。”
“你有配方嗎?”張義不好奇對方有這個想法,畢竟自己製酒的成本,總比找人進貨要低。他奇怪的是,對方怎麽搞到製酒之法。
楊澍見於則成沒徹底拒絕,就微笑介紹:“郎君,如今這製酒之法又不是什麽秘密。花上一千貫就能學到,而且是包教包會。”
“噗!”張義一口茶水險些噴在楊澍臉上。
“一,一千貫就能學到?”
“是啊,自從製酒之法泄密以後,幾乎每日都有人上門兜售,從開始的十萬貫,降到了如今的一千貫。起先,俺覺得還要買地,搭建工棚,嫌麻煩就沒幹。不過現在算算,要是自己製作酒水,一年也省不少錢呢。”
聞言,張義以手扶額,感覺自己把楊澍這個秘諜毀了。
對方滿腦子如何賺錢,更像一個精明的商賈,哪裏還有半點秘諜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