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聽張義不想去國子監,生氣的“啪”的拍了下桌子,就要出聲嗬斥這個侄子不懂事,那可是國子監啊,隻要能進去就算半個官員了,幾年後隻要成績不太差,就能出來做官。天下還有什麽比為官,更風光的事嗎?


    可轉念想張義現在的處境,生生壓住了火氣,勸說道:“賢侄,國子監你必須去,這不是你願不願意的事,而是陛下開了金口的。如果不去你就是抗旨,懂不?再說營生,這事好說,你師祖不是給你一個外事腰牌嗎?你這個外事官,可是在皇城司錄檔了的,每月有十兩銀子的俸祿呢。”


    張義知道無論如何都要去國子監上學了,隻能無奈接受。又是一番杯來盞往,這才散席。吳宇臨走的時候,往張義懷裏塞了一張一百兩的銀票,說這錢是祝賀他喬遷之喜的。也沒推辭,人情記下,以後再還就是。


    夜深人靜,張義躺在床上,規劃未來的安排。


    先把店開了,賺足第一桶金,再投資其他的生意,這樣自己才有足夠的錢,做更多的事情。其次,國子監看來是躲不過去了,既然如此,也隻能拿出當年高考的勁頭,再拚幾年。最後就是自己的大計劃了,編織一個對西夏和遼國的情報網。目前看,這計劃還是天方夜譚,不是錢的問題,而是犯皇帝的忌諱,搞不好連小命都要丟了。


    第二天早上,張虎端洗臉水進屋,張義才從睡夢中醒來。一頭紮進洗臉盆裏,憋著氣,直到快窒息了,才抬頭吐出一口水。舒坦啊!早飯是蒸餅夾白切羊肉,配上一碗小米粥。


    吃完飯,吩咐張虎跟他上街,去買學習用的文房四寶。雖然家裏有一套,但那個是裝門麵的,當初可是花了他十兩銀子,上學自然沒必要用這麽好的。


    問過路人才知道,這些東西國子監門前的一條街,有很多商鋪售賣。


    等進了商鋪,問完價。張義有點咧嘴了,怪不得這年頭讀書人少呢,東西也太貴了。隻是普通的一套文具就四兩銀子,相當於普通家庭半個月的收入了。還有各種書,隨便一本就五百錢。


    張義把自己的要求,跟老板說清楚,讓他給推薦一套文具和書籍。


    老板一聽是新學子,又熱情幾分,一通推銷後,張義咬牙付了七兩銀子。本來老板還想推銷個書箱的,張義看到那傻大黑粗的造型,嚴詞拒絕了。開玩笑,提著十幾斤的木箱子上學?我還沒瘋呢。書箱什麽的,他另有打算。


    主仆二人抱著這堆東西就迴了家,書箱肯定不考慮的。打算找鄰居李嬸幫忙弄個書包,先去廚房,包了幾塊自己做的小點心,提在手裏去隔壁李家。


    李嬸住在隔壁大雜院,最裏麵一間房。家裏男人和兒子都在貨棧扛包,李嬸也是個閑不住的,經常接點縫縫補補的活計,說是以後兒子娶媳婦的時候,手裏也能寬裕些。


    等雙方坐定,張義說明了來意,又把自己畫的圖拿出來。


    李嬸本來就是個心靈手巧的,問了幾個細節就滿口答應,可是等張義給銀子的時候,說什麽都不要,說這些小活,用不了多大的功夫,天黑前就能做好。張義還是堅持付錢,說不要錢的話,就不讓李嬸做了,對方才勉為其難的收下。


    天黑前,李嬸敲開了張家的門,張義接過雙肩包看了下,做的真好,如果拋開布料不談,隻說手工的細致,不比後世那些大牌差,就連墊在書包底下做支撐的薄木板,都打磨的一點毛刺都沒有。讓張義一通誇獎李嬸的手藝好。


    李嬸對張義的吹捧倒是沒太在意,隻是嘴裏吭嘰半天,似乎有什麽話要說。


    張義主動問起:“李嬸可是家裏有難事,需要幫忙?”


    聽張義這麽問,李嬸連忙擺手,從袖口裏掏出張義之前給的銀子放在桌上,不好意思的說:“沒難事,沒難事。隻是......小義啊,嬸子有件事想問問,這個布包我能不能多做幾個拿去賣?”


    張義恍然大悟,這是看到商機了,自己設計的雙肩背包,確實比書箱輕便太多了。不僅這樣,他還借鑒後世的設計,在內部分了幾個格子,這樣文具和書都能單獨存放,使用的時候方便好多,書包外麵還加了幾個兜,可以放水杯和其他小物件。


    這個要求對於張義,真的不算什麽,自然是滿口答應。


    李嬸又是千恩萬謝,這才離開。


    看時間差不多了,又去廚房的灶膛裏,取出下午開始燒的鉛筆芯,放在手裏怎麽看都和後世的沒法比,歎一口氣,聊勝於無吧。


    又迴到小書房,在鉛筆芯外麵卷了幾層白紙,再用漿糊粘好。拿起簡陋的鉛筆,試著寫幾個字。還不錯,手感挺好的。至少比毛筆用著舒服,字也好看些。


    翌日臨近午時,梅家父子來到小院。才進門就告訴張義一個好消息,店鋪已經買下來了,喊他一起去看看。


    張義沒想到梅有財這麽快就找好了店麵,簡單收拾了下,喊上張虎一起去。


    站在位於東大街的店鋪門口,小樓上下兩層的設計,寬大的門頭,雕梁畫棟的裝飾,從外麵是看裝修,就透著兩個字“豪華”。走進店內,右邊一個櫃台,櫃台後麵有個空酒架,大廳有十幾張桌子,桌子另一邊是一個木製平台,應該是之前當舞台用的。再往裏是通向二樓的樓梯,樓梯下麵有扇去後廚的小門,看裝修風格,之前應該是一座酒樓。


    張義轉頭問梅有財:“梅叔,這裏剛裝修不久吧,怎麽會拿出來轉讓?”


    梅有財吩咐兒子去沏茶,領著找了張桌子坐下才說:“裝修也就半年吧,之前老板開酒樓的,得罪了官場上的人,幹不下去才轉讓的。”


    張義環顧四周,覺得稍作改動,當做蛋糕店和茶館使用也不錯,隨口問:“多少錢盤下來的?”


    梅有財沒說話,隻伸出五根手指。


    張義倒吸一口冷氣,五千兩銀子!真是東京居,大不易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諜戰風雲錄: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菇草莓牛肉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菇草莓牛肉醬並收藏諜戰風雲錄: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