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船抵達小鎮。
伊休帶著帕米拉和梅琳下船。
位於風之國、冬之國邊界的小鎮,官方名稱為【迪諾】。
這座小鎮並非歸屬冬之國王室,也不歸屬風之國王室,更不歸屬兩個國家裏的領主,而是1500公裏開外的聖教國。
防止人類產生激烈的內鬥,基本上每個國家的邊界都有這樣的小鎮。
名義上是中立城市,但執政體係照搬聖教國,官吏有半數是聖教國空降而來,另外半數是當地出生的人。
兩者分工明確,前者隻調和兩國之間的矛盾,以及附近居民因為所屬國家不同帶來的衝突,順帶從事修道院的一切工作,如接生、洗禮、傳教、教育、禱告等。
後者管理當地民生、維護治安、依法辦事、提高經濟、保證稅收。除去必要的開支,以及通過的建設法案,接近六成的稅收都要上交給聖教國。
對比同盟依靠大規模的貿易來賺錢,聖教國就是靠類似迪諾這樣的邊界小鎮,吃著巨大的貿易紅利。
說白了就是關稅。
不論是冬之國還是風之國,王室能收取的關稅僅限於所能掌控的領土。
領主們能在自己封地收取關稅,但由於需要同盟的支持,這筆錢就算是收了也得上交,再不濟也得三七分成。
當然,領主是拿三成。
很早以前聖教國的經濟運轉就出現了巨大的問題,並不是這個國家裏的信徒整天就在禱告不從事生產,而是立國的政策是幫助全人類,偌大的一個版圖裏林立著幾十上百個政權。
就算在【神譜】的加持下,生產力與同盟沒多大區別,但需要扶持的政權太多。光是派牧師去並不一定能緩解困難的局麵,最關鍵的還是經濟支援。
同盟商人對此話音特別大——人類走到今天每一步都是殘酷的淘汰與進化,沒必要為了落後的地區而犧牲自己的血肉。
聖教國不管這些,反正很是霸道在邊界設立小鎮,吸收流民建立中立小鎮,收取定量的關稅,以此來填補國內的財政短缺。
因此小鎮的平均物價是比一些大型城市要高,但貿易帶來的巨大紅利,以及不足二十萬的人口,這裏的薪資水平堪比水門都市。
運輸船停留除去補充必要的物資,多數時候是為了將船上的貨物拿下來售賣。
迪諾小鎮人口少,因為入境、居住許可相當嚴格,不是誰都能擁有資格。所以這裏的居民有著很強的消費能力,並且購買欲望和嚐新欲望相當強烈。
收取的關稅在這裏的居民看來是一個合理範圍內,因為本就拿著相當高的薪水,聖教國的庇護帶來絕對安全,除去留給下一代的必要資金外,其餘的錢都可以拿來消費。
伊休下了船親眼見到大批居民拿著一麻袋的錢購買來自魔族的香料、豬肉、醃製魚類,這座小鎮怎麽看都覺得脫離了農耕,純粹是一座隻從事非農業生產的小鎮。
與之同時,運輸船船主帶著一批工匠走上船隻,身後跟著大批的手工品、材料、零件。
他聽聞一艘大型船隻的建造成本十分昂貴,但對比維護成本不過是毛毛雨,尤其是這種吞吐量巨大的船隻,定期維護都是按年來算,平日裏也需要邊航行邊維護。
從水之國出發的時候伊休就見到一批工匠上了船,到了風之國又有一批工匠上船,距離目的地也沒多遠了還是要了一批工匠。
帕米拉對此的見解相當高深。
在逛街的途中,她說道:“類似迪諾小鎮的中立地區多依賴水道,如果隻有陸路那麽周圍還是要開墾農田。總之,其中有85%的居民都是工匠,從事運輸船修理、維護工作。”
“通常來說,載貨量巨大的船隻都會‘超載’,反正也沒人查這個事情。隻要不太過分,像是兩倍、三倍這樣,路上還帶足了工匠,那麽一次運輸船的來迴是血賺。”
伊休聽著這話,嘴角忍不住一陣抽搐:“要是翻了,豈不是血虧。”
“正常是不會翻的。”帕米拉說道,“船隻在設計之初就會考慮負載問題。就拿陛下的那艘船,正常負載是五千噸,實際上能超到兩萬噸左右。當然,想要超如此可怕的倍數,那一定得火力全開,包括浮空用的法陣也得一直開啟。”
按照死靈術士的說法,乘坐的這艘運輸船,隻要不涉及到龍骨、架構,就算是甲板也能當做一次性材料使用,當天裝上去用一天出現損耗過度,第二天就換一個新的上去。
難怪需要每個中立小鎮都采購如此多的零部件、器材,而且工匠數量也得跟上去。
路途中伊休通過觀察計算過利潤,保守估計在25%左右。魔族的豬肉在人類這邊受歡迎程度高的離譜,那些堪稱奢侈品的海鮮更是沒走出水之國就被搶購一空。uu看書 w.ukanshu
聽聞每天都有貴族家的仆人在“港口”蹲守,亦或者直接分批次去水門都市采購。
不知道價格還好,知道價格的伊休覺得這簡直是瘋了。
在魔王城當零食吃的生蠔,放在水門都市裏的采購價是30枚銀幣一個,上了餐桌是1枚金幣,進入水之國就沒有采購價,隻有原地拍賣價。
最新鮮的一批生蠔價格,算下來的單價在3枚金幣/個。
要知道生蠔在魔族內地便宜的和小麥一樣,論公斤賣而不是按個數賣。
大規模養殖的海族也不像待在陸地上的人類,無法監管到這類海鮮,怎麽都不可能出現生蠔、扇貝跑掉的現象。
伊休乘坐的大型運輸船在這裏隻待一天,所以這裏的居民在船隻離開前的24小時內,拎著錢幣換了大量的豬肉、魚肉,以及在水之國、風之國“逃過一劫”的海鮮。
徹底進入冬之國領土,還需要航行兩天左右的時間。
伊休除了訓練“威廉家”必要的習慣之外,多數時間在與帕米拉、梅琳聊人生。
後者還是老樣子,捧著本言情小說,時不時迴答一兩句,注意力多數在書本上。
前者倒是興趣很大,說來挺多死前的事情。
伊休沒想到,帕米拉死前居然是一個修道院的修女。
“我也沒想到,死後成為了死靈術士。”帕米摸著自己的脖子道,“其實我算是被內部審判執行絞刑的修女。因為生活太無聊了......無聊過度的時候就想做點有趣的事情,一不小心鬧得太大......”
伊休帶著帕米拉和梅琳下船。
位於風之國、冬之國邊界的小鎮,官方名稱為【迪諾】。
這座小鎮並非歸屬冬之國王室,也不歸屬風之國王室,更不歸屬兩個國家裏的領主,而是1500公裏開外的聖教國。
防止人類產生激烈的內鬥,基本上每個國家的邊界都有這樣的小鎮。
名義上是中立城市,但執政體係照搬聖教國,官吏有半數是聖教國空降而來,另外半數是當地出生的人。
兩者分工明確,前者隻調和兩國之間的矛盾,以及附近居民因為所屬國家不同帶來的衝突,順帶從事修道院的一切工作,如接生、洗禮、傳教、教育、禱告等。
後者管理當地民生、維護治安、依法辦事、提高經濟、保證稅收。除去必要的開支,以及通過的建設法案,接近六成的稅收都要上交給聖教國。
對比同盟依靠大規模的貿易來賺錢,聖教國就是靠類似迪諾這樣的邊界小鎮,吃著巨大的貿易紅利。
說白了就是關稅。
不論是冬之國還是風之國,王室能收取的關稅僅限於所能掌控的領土。
領主們能在自己封地收取關稅,但由於需要同盟的支持,這筆錢就算是收了也得上交,再不濟也得三七分成。
當然,領主是拿三成。
很早以前聖教國的經濟運轉就出現了巨大的問題,並不是這個國家裏的信徒整天就在禱告不從事生產,而是立國的政策是幫助全人類,偌大的一個版圖裏林立著幾十上百個政權。
就算在【神譜】的加持下,生產力與同盟沒多大區別,但需要扶持的政權太多。光是派牧師去並不一定能緩解困難的局麵,最關鍵的還是經濟支援。
同盟商人對此話音特別大——人類走到今天每一步都是殘酷的淘汰與進化,沒必要為了落後的地區而犧牲自己的血肉。
聖教國不管這些,反正很是霸道在邊界設立小鎮,吸收流民建立中立小鎮,收取定量的關稅,以此來填補國內的財政短缺。
因此小鎮的平均物價是比一些大型城市要高,但貿易帶來的巨大紅利,以及不足二十萬的人口,這裏的薪資水平堪比水門都市。
運輸船停留除去補充必要的物資,多數時候是為了將船上的貨物拿下來售賣。
迪諾小鎮人口少,因為入境、居住許可相當嚴格,不是誰都能擁有資格。所以這裏的居民有著很強的消費能力,並且購買欲望和嚐新欲望相當強烈。
收取的關稅在這裏的居民看來是一個合理範圍內,因為本就拿著相當高的薪水,聖教國的庇護帶來絕對安全,除去留給下一代的必要資金外,其餘的錢都可以拿來消費。
伊休下了船親眼見到大批居民拿著一麻袋的錢購買來自魔族的香料、豬肉、醃製魚類,這座小鎮怎麽看都覺得脫離了農耕,純粹是一座隻從事非農業生產的小鎮。
與之同時,運輸船船主帶著一批工匠走上船隻,身後跟著大批的手工品、材料、零件。
他聽聞一艘大型船隻的建造成本十分昂貴,但對比維護成本不過是毛毛雨,尤其是這種吞吐量巨大的船隻,定期維護都是按年來算,平日裏也需要邊航行邊維護。
從水之國出發的時候伊休就見到一批工匠上了船,到了風之國又有一批工匠上船,距離目的地也沒多遠了還是要了一批工匠。
帕米拉對此的見解相當高深。
在逛街的途中,她說道:“類似迪諾小鎮的中立地區多依賴水道,如果隻有陸路那麽周圍還是要開墾農田。總之,其中有85%的居民都是工匠,從事運輸船修理、維護工作。”
“通常來說,載貨量巨大的船隻都會‘超載’,反正也沒人查這個事情。隻要不太過分,像是兩倍、三倍這樣,路上還帶足了工匠,那麽一次運輸船的來迴是血賺。”
伊休聽著這話,嘴角忍不住一陣抽搐:“要是翻了,豈不是血虧。”
“正常是不會翻的。”帕米拉說道,“船隻在設計之初就會考慮負載問題。就拿陛下的那艘船,正常負載是五千噸,實際上能超到兩萬噸左右。當然,想要超如此可怕的倍數,那一定得火力全開,包括浮空用的法陣也得一直開啟。”
按照死靈術士的說法,乘坐的這艘運輸船,隻要不涉及到龍骨、架構,就算是甲板也能當做一次性材料使用,當天裝上去用一天出現損耗過度,第二天就換一個新的上去。
難怪需要每個中立小鎮都采購如此多的零部件、器材,而且工匠數量也得跟上去。
路途中伊休通過觀察計算過利潤,保守估計在25%左右。魔族的豬肉在人類這邊受歡迎程度高的離譜,那些堪稱奢侈品的海鮮更是沒走出水之國就被搶購一空。uu看書 w.ukanshu
聽聞每天都有貴族家的仆人在“港口”蹲守,亦或者直接分批次去水門都市采購。
不知道價格還好,知道價格的伊休覺得這簡直是瘋了。
在魔王城當零食吃的生蠔,放在水門都市裏的采購價是30枚銀幣一個,上了餐桌是1枚金幣,進入水之國就沒有采購價,隻有原地拍賣價。
最新鮮的一批生蠔價格,算下來的單價在3枚金幣/個。
要知道生蠔在魔族內地便宜的和小麥一樣,論公斤賣而不是按個數賣。
大規模養殖的海族也不像待在陸地上的人類,無法監管到這類海鮮,怎麽都不可能出現生蠔、扇貝跑掉的現象。
伊休乘坐的大型運輸船在這裏隻待一天,所以這裏的居民在船隻離開前的24小時內,拎著錢幣換了大量的豬肉、魚肉,以及在水之國、風之國“逃過一劫”的海鮮。
徹底進入冬之國領土,還需要航行兩天左右的時間。
伊休除了訓練“威廉家”必要的習慣之外,多數時間在與帕米拉、梅琳聊人生。
後者還是老樣子,捧著本言情小說,時不時迴答一兩句,注意力多數在書本上。
前者倒是興趣很大,說來挺多死前的事情。
伊休沒想到,帕米拉死前居然是一個修道院的修女。
“我也沒想到,死後成為了死靈術士。”帕米摸著自己的脖子道,“其實我算是被內部審判執行絞刑的修女。因為生活太無聊了......無聊過度的時候就想做點有趣的事情,一不小心鬧得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