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身材高大威猛,臉色臘黃。
一張黃臉上又長了幾顆麻子,像極了老虎臉上的斑點,江湖綽號“黃虎”,普通老百姓則叫他張麻子。
也有人將他的外號合在一起,稱他為“黃虎張麻子”的。
此時,李自成還沒死。
大順國的這些部將們,自然是不太情願投靠張獻忠的。
尤其是局勢發展到現在,連劉體純、郝搖旗、田見秀、穀可成這些大順宿將都投降了王昊,還能夠隨李雙喜逃到漢中的,基本上都是些對李自成比較忠心的人。
但是,他們也別無選擇!
其一,是糧食問題。
他們沒有糧食養活這麽多軍隊,唯一能為他們提供糧食的隻有張獻忠。
如果不想餓死,他們就不得不向張獻忠妥協。
其二,退路問題。
他們此前一潰數千裏,現在退入漢中,已經退無可退。這漢中已經是他們的最後一塊地盤,再也沒有任何戰略縱深。
雖然,漢中也是易守難攻,但是,卻並非不能攻下。真正能稱得上是四麵險塞的,隻有巴蜀四川。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四川地形圖。) ……
所以,他們其實已經沒有別的選擇。要麽待在漢中,等到冬天過去,冰雪融化,春暖花開之後,韋何帶著十五萬大軍來滅了他們。
要麽,投靠張獻忠!
這就是李雙喜頂風冒雪,親自來成都求見張獻忠,還哭哭啼啼,大打感情牌的原因。
在這之前,身為軍師的顧君恩,也料到了張獻忠不太放心他們,會對這支軍隊進行重新整編。因而,反複囑咐李雙喜在張獻忠麵前,一定要能軟能硬,能曲能伸,
不論張獻忠有什麽條件。
都可以暫時答應!
先讓自己這支軍隊能夠活下來,其它的事等以後再說。
……
就這樣,李雙喜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張獻忠的條件,將漢中這塊地方交給張獻忠,再將二十萬軍隊也交給張獻忠,連同李自成的嬪妃們也全都送入成都為質。
而張獻忠,則安排人對李雙喜的二十萬軍隊進行整編,抽掉一部分將領,再將大西軍的將領們安插進去,再將軍隊和將領們分開,分別部署到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漢中等地。
也就是不再讓他們抱團。
但是,對於李雙喜、袁宗第、黨守素、劉汝魁、顧君恩等人,卻給予高官厚祿,加以重用。
……
除此之外,在防務方麵,張獻忠也做出了一些調整。
先是將鎮守廣西的張定國調了迴來,讓他去鎮守漢中;而他的第四個義子張能奇(艾能奇),則被調往廣西,駐守八桂之地。
然後,再將他的第三個義子張文秀(劉文秀),調迴來駐守成都。
如此一來,張獻忠對四個義子的安排,就成了:
老大張可望攻打廣州;老二張定國駐守漢中;老四張能奇駐守廣西;老三劉文秀駐守成都城。
……
張獻忠收得二十萬大軍,又獲得了漢中這塊地盤可以做為四川的戰略緩衝。
表麵上看,可謂是勢力大增。
但與此同時,李雙喜的這股實力也不小,略微顯得有些客大妨主。如何善用李雙喜這二十萬軍隊,也非常考驗張獻忠的手段和政治智慧。
……
……
時值臘月,本是一年中最冷的嚴冬季節。
不過,相比於北方的冰天雪地,南方的廣東地區,卻依舊是陽光燦爛,如同春末夏秋的季節一般。
廣東的香山縣。
是屬於廣東省氣候比較溫暖的地區。
從地域上看,香山縣位於廣州的南端,緯度相對較低。除此之外,便是三麵環海,受海洋氣候影響,即使在冬天,氣候也是非常溫暖。
這裏是北方軍設立的“軍事經濟特區”。
雖然才設立特區不到兩年時間,但是,得益於大量的資金投入和優惠政策,這裏的發展非常迅速,即使用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龐大的基礎建設項目,使得之前的小路,變成了幾十米寬的康莊大道;原本雜草叢生的荒野,變成了車水馬龍的集市。
更讓人驚異的是。
這裏還輔設了一條六七公裏長的水泥路。集市的街道也是用水泥鋪路,又寬敞又平整。
而最讓人驚異的是。
這裏還有很多很多高大的房子,那些房子都是用水泥磚石砌成。雖然房子的地板依舊還是木板的,牆體也沒有使用鋼筋,但很多房子卻高達四層,有五六丈那麽高!
據說……他們用竹條代替了鋼筋,所以,建個四五層高,也穩穩當當的不會倒。
近兩年來,這種基礎建設從未停止,每天都有數萬人在這裏修路、建房、修集市。
一條條公路四處延伸。
一座高樓拔地而起!
無不讓人見證著這個時代的……“香山速度”。
……
除了公路和房子之外,更吸引人眼球是那繁華的集貿市場,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前來交易的商人中,除了身穿漢服的明國人,還有不少的外商,包括安南人、呂宋人、阿拉伯人、波斯人、歐洲人。
而在某些比較偏僻的巷子裏。
也有不少打扮得花枝招展、描眉繪眼、濃妝豔抹的女子,她們都是些“失足女青年”。
這是一個笑貧不笑娼的。
她們在用自己的身體賺錢,在行使對自己身體的使用權。也在為這個香山特區,奉獻著她們的青春,並且做出了非常特殊的貢獻。
香山縣有近十萬民工。
他們都沒有接受過什麽先進的教育,他們都是些古代人,古代人不同於現代人。對一個古代人來說,有生理上的需求是很正常的事情。
畢竟他們是古代人,咱們不能用聖人和太監的標準去要求他們。
所以,這些“失足女青年”的存在,也適當地解決了很多民工的“剛需”,促進了香山縣的和諧和發展。
……
這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為這個朝氣蓬勃的香山縣,注入了無限的活力,增加了許多浪漫。
民工們走在街上,時不時就有濃妝豔抹的女子湊上來,嬌聲問道:“靚仔,要不要去玩?”
“多少錢?”
“不貴,就十個銅板。”
然後,就一前一後地離開。
偶有民工躲閃著跑開,後麵就有女子大聲笑罵:“死靚仔,裝什麽裝,又不是沒來過!”
……
這一天,天氣晴朗,香山縣的民工們依舊在忙碌著。
集市之上,也滿是來來往往的商人。
嘈雜的叫賣聲和吆喝聲,傳出老遠老遠。
然而,就在此時,海麵上突然來了一支龐大的艦隊,足有六七百條戰船之多,那些戰船之上,站滿了頂盔貫甲的將士。
海風吹拂下,旌旗唿啦啦地響。
而那最高大的那艘大船之上,掛著的帥旗上,繡的是一個鬥大的……“劉”字!
……
……
一張黃臉上又長了幾顆麻子,像極了老虎臉上的斑點,江湖綽號“黃虎”,普通老百姓則叫他張麻子。
也有人將他的外號合在一起,稱他為“黃虎張麻子”的。
此時,李自成還沒死。
大順國的這些部將們,自然是不太情願投靠張獻忠的。
尤其是局勢發展到現在,連劉體純、郝搖旗、田見秀、穀可成這些大順宿將都投降了王昊,還能夠隨李雙喜逃到漢中的,基本上都是些對李自成比較忠心的人。
但是,他們也別無選擇!
其一,是糧食問題。
他們沒有糧食養活這麽多軍隊,唯一能為他們提供糧食的隻有張獻忠。
如果不想餓死,他們就不得不向張獻忠妥協。
其二,退路問題。
他們此前一潰數千裏,現在退入漢中,已經退無可退。這漢中已經是他們的最後一塊地盤,再也沒有任何戰略縱深。
雖然,漢中也是易守難攻,但是,卻並非不能攻下。真正能稱得上是四麵險塞的,隻有巴蜀四川。
如圖所示:
……
(附錄圖片:四川地形圖。) ……
所以,他們其實已經沒有別的選擇。要麽待在漢中,等到冬天過去,冰雪融化,春暖花開之後,韋何帶著十五萬大軍來滅了他們。
要麽,投靠張獻忠!
這就是李雙喜頂風冒雪,親自來成都求見張獻忠,還哭哭啼啼,大打感情牌的原因。
在這之前,身為軍師的顧君恩,也料到了張獻忠不太放心他們,會對這支軍隊進行重新整編。因而,反複囑咐李雙喜在張獻忠麵前,一定要能軟能硬,能曲能伸,
不論張獻忠有什麽條件。
都可以暫時答應!
先讓自己這支軍隊能夠活下來,其它的事等以後再說。
……
就這樣,李雙喜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張獻忠的條件,將漢中這塊地方交給張獻忠,再將二十萬軍隊也交給張獻忠,連同李自成的嬪妃們也全都送入成都為質。
而張獻忠,則安排人對李雙喜的二十萬軍隊進行整編,抽掉一部分將領,再將大西軍的將領們安插進去,再將軍隊和將領們分開,分別部署到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漢中等地。
也就是不再讓他們抱團。
但是,對於李雙喜、袁宗第、黨守素、劉汝魁、顧君恩等人,卻給予高官厚祿,加以重用。
……
除此之外,在防務方麵,張獻忠也做出了一些調整。
先是將鎮守廣西的張定國調了迴來,讓他去鎮守漢中;而他的第四個義子張能奇(艾能奇),則被調往廣西,駐守八桂之地。
然後,再將他的第三個義子張文秀(劉文秀),調迴來駐守成都。
如此一來,張獻忠對四個義子的安排,就成了:
老大張可望攻打廣州;老二張定國駐守漢中;老四張能奇駐守廣西;老三劉文秀駐守成都城。
……
張獻忠收得二十萬大軍,又獲得了漢中這塊地盤可以做為四川的戰略緩衝。
表麵上看,可謂是勢力大增。
但與此同時,李雙喜的這股實力也不小,略微顯得有些客大妨主。如何善用李雙喜這二十萬軍隊,也非常考驗張獻忠的手段和政治智慧。
……
……
時值臘月,本是一年中最冷的嚴冬季節。
不過,相比於北方的冰天雪地,南方的廣東地區,卻依舊是陽光燦爛,如同春末夏秋的季節一般。
廣東的香山縣。
是屬於廣東省氣候比較溫暖的地區。
從地域上看,香山縣位於廣州的南端,緯度相對較低。除此之外,便是三麵環海,受海洋氣候影響,即使在冬天,氣候也是非常溫暖。
這裏是北方軍設立的“軍事經濟特區”。
雖然才設立特區不到兩年時間,但是,得益於大量的資金投入和優惠政策,這裏的發展非常迅速,即使用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龐大的基礎建設項目,使得之前的小路,變成了幾十米寬的康莊大道;原本雜草叢生的荒野,變成了車水馬龍的集市。
更讓人驚異的是。
這裏還輔設了一條六七公裏長的水泥路。集市的街道也是用水泥鋪路,又寬敞又平整。
而最讓人驚異的是。
這裏還有很多很多高大的房子,那些房子都是用水泥磚石砌成。雖然房子的地板依舊還是木板的,牆體也沒有使用鋼筋,但很多房子卻高達四層,有五六丈那麽高!
據說……他們用竹條代替了鋼筋,所以,建個四五層高,也穩穩當當的不會倒。
近兩年來,這種基礎建設從未停止,每天都有數萬人在這裏修路、建房、修集市。
一條條公路四處延伸。
一座高樓拔地而起!
無不讓人見證著這個時代的……“香山速度”。
……
除了公路和房子之外,更吸引人眼球是那繁華的集貿市場,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前來交易的商人中,除了身穿漢服的明國人,還有不少的外商,包括安南人、呂宋人、阿拉伯人、波斯人、歐洲人。
而在某些比較偏僻的巷子裏。
也有不少打扮得花枝招展、描眉繪眼、濃妝豔抹的女子,她們都是些“失足女青年”。
這是一個笑貧不笑娼的。
她們在用自己的身體賺錢,在行使對自己身體的使用權。也在為這個香山特區,奉獻著她們的青春,並且做出了非常特殊的貢獻。
香山縣有近十萬民工。
他們都沒有接受過什麽先進的教育,他們都是些古代人,古代人不同於現代人。對一個古代人來說,有生理上的需求是很正常的事情。
畢竟他們是古代人,咱們不能用聖人和太監的標準去要求他們。
所以,這些“失足女青年”的存在,也適當地解決了很多民工的“剛需”,促進了香山縣的和諧和發展。
……
這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為這個朝氣蓬勃的香山縣,注入了無限的活力,增加了許多浪漫。
民工們走在街上,時不時就有濃妝豔抹的女子湊上來,嬌聲問道:“靚仔,要不要去玩?”
“多少錢?”
“不貴,就十個銅板。”
然後,就一前一後地離開。
偶有民工躲閃著跑開,後麵就有女子大聲笑罵:“死靚仔,裝什麽裝,又不是沒來過!”
……
這一天,天氣晴朗,香山縣的民工們依舊在忙碌著。
集市之上,也滿是來來往往的商人。
嘈雜的叫賣聲和吆喝聲,傳出老遠老遠。
然而,就在此時,海麵上突然來了一支龐大的艦隊,足有六七百條戰船之多,那些戰船之上,站滿了頂盔貫甲的將士。
海風吹拂下,旌旗唿啦啦地響。
而那最高大的那艘大船之上,掛著的帥旗上,繡的是一個鬥大的……“劉”字!
……
……